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组织显微化学的方法对苹果梨花芽分化期蛋白质和淀粉的变化动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生理分化期,花芽和成花短枝中蛋白质大量积累,成花短枝和叶片中淀粉积累快、含量高;形态分化期,花芽各花器原基分化过程中富含蛋白质,不含淀粉,成花短枝中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淀粉大量积累储存.  相似文献   

2.
苹果梨花芽分化期蛋白质、淀粉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组织显微化学的方法对苹果梨花芽分化期蛋白质和淀粉的变化动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生理分化期,花芽和成花短枝中蛋白质大量积累,成花短枝和叶片中淀粉积累快、含量高;形态分化期,花芽各花器原基分化过程中富含蛋白质,不含淀粉,成花短枝中蛋白质含量持续下降,淀粉大量积累储存。  相似文献   

3.
一、增强树势。促进成花(一)成花特点甜樱桃的花芽分化有生理分化期和形态分化期两个阶段,花束状果枝和短枝上的花芽在硬核期开始分化,果实采收后10天,花芽大量分化,整个分化期需40~45天完成。叶芽萌动后,长成具有6~7片叶簇的新梢,其基部各节的腋芽多能分化成花芽,第二年结果。  相似文献   

4.
一、增强树势。促进成花(一)成花特点甜樱桃的花芽分化有生理分化期和形态分化期两个阶段,花束状果枝和短枝上的花芽在硬核期开始分化,果实采收后10天,花芽大量分化,整个分化期需40~45天完成。叶芽萌动后,长成具有6~7片叶簇的新梢,其基部各节的腋芽多能分化成花芽,第二年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板栗雌花芽临界分化期和雄花芽形态分化期可溶性糖、蔗糖、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和积累水平。结果表明,生理分化期雌花芽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变化似抛物线,形态分化期的雄花芽含量呈直线下降;2类芽淀粉含量均呈"S"型变化,交叉后雄升雌降;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态势,中后期雌花芽上升幅度比雄花芽大。雌花芽临界分化结束时,可溶性总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雌花芽极显著高于雄花芽,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雄花芽。2类花芽分化时均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基础,雌花芽更高,且相互竞争和制约。  相似文献   

6.
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梅芽和叶片为试材,研究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花芽生理分化开始前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芽分化率的相关系数较大;淀粉含量的高低可能不是成花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金冠苹果花芽大量开始分化时,成花短枝芽内氨基酸总量高于叶芽,成花短枝叶片(花叶)内含量低于叶芽短枝叶片(叶叶)。芽内以天冬氮酸含量最高,叶内以谷氮酸含量最高。芽和叶片内均以中性氨基酸所占比例为最大,酸性氨基酸其次,碱性氮基酸最小。在花芽大量开始分化时,花芽内三类氨基酸均高于叶芽,花叶内含量均低于叶叶,其中碱性氮基酸尤其明显。这时花芽内的天、谷、组、精氨酸占总量的%,两年结果比较稳定,叶芽只谷氨酸比较稳定。金冠苹果成花短枝叶片内氨基酸总量在成花前先上升,随后下降,芽内氨基酸总量相应提高,花芽内含量与花叶含量比值增大,表明叶片供应成花时所需大量氨基酸。此外三种碱性氨基酸,在花芽大量分化前10天内上升幅度大于叶芽,花叶内的含量下降幅度大于叶叶,这些变化也比酸性氨基酸显著,说明碱性氨基酸的动态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草莓成花过程中Ca2+、CaM及成花物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Ca^2 、CaM及成花物质在草莓花芽分化过程的动态变化,以宝交早生为试材,研究其成花前后顶芽细胞内Ca^2 密度和CaM含量的变化以及叶片中Ca^2 和CaM含量的变化,分析了Ca2 --CaM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的Ca^2 含量、CaM含量和芽体中CaM含量在花芽分化始期有一积累高峰,随成花的进行而降低,花序分化期再次积累成峰值。植株的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在成花前均处于高水平,并随顶芽分化花芽大量消耗。植株的蛋白质在花序原始体出现时含量较高,随后缓慢降低。本文还对花前后Ca^2 、CaM和成花物质含量的动态,Ca^2 --CaM系统和草莓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成花逆转容易的乌龙岭和成花逆转不容易的立冬本龙眼为材料,测定了花芽形态分化期不同基枝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不论是成花逆转容易的乌龙岭,还是成花逆转不容易的立冬本,基枝叶片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抽生纯花穗>抽生轻度成花逆转花穗>抽生重度成花逆转花穗.据此认为,基枝叶片淀粉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高的基枝抽生的花穗不易发生成花逆转.  相似文献   

10.
钙在梨成花中的动态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弄清钙在花芽分化中的作用,以黄花梨为试材,对成花中芽和叶片Ca的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花中的短枝芽的Ca含量在花芽发端期之前有一个积累高峰,以后随着花芽分化的进行而逐渐被消耗。短枝叶和新梢叶所含Ca是随着叶片的成熟而升高,但在成花发端期呈上升趋势并有所回落;注射CaAc和PP333也具有这一趋势,而GA则使Ca在成花期形成高峰,注射CaAc,PPP333可使中长枝上的腋花芽数明显增多,而G  相似文献   

11.
无花果花芽分化与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布兰瑞克"无花果花芽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小花形成前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在花托分化前有积累,但此后则逐步下降;淀粉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枝、叶、种实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调查花芽形成数量,得到以下结果:1)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在短枝中相反;2)9月中旬以后表现为叶量增大,短枝中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增高;负载量越大,叶片中淀粉、可溶性糖越低,而在短枝中二者含量增高;3)叶量增大,越有利于花芽形成,负载量越大,花芽形成越少,但叶量对花芽形成的影响大于负载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IAA对苹果幼树花芽孕育机制的影响,以初果期富士为试材,在花芽孕育开始之前喷施300mg·L-1IAA,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处理当年生枝条的停长时期、枝类组成、成花率以及短枝顶芽IAA、ZT、GAs和ABA等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检测芽内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喷施IAA后,大部分枝条在花后32d停止生长,枝条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短枝比例降低,叶丛枝比例增加;成花率降低。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芽内IAA、ZT、GAs和ABA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IAA和GAs显著增加,ABA和ZT质量分数显著下降,芽内成花促进基因AFL1表达下调,成花抑制基因MdTFL1表达上调。综上认为,外源喷施IAA通过调节内源激素比例和相关成花基因表达,促进树体旺长,导致枝条生长旺,短枝比例降低,不利于成花。  相似文献   

14.
KClO_3诱导龙眼成花及其叶片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KClO3诱导龙眼树在4-8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在诱导成花过程中测定了结果母枝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树用KClO3进行成花诱导处理,60d左右开花,添加CTK对促进龙眼成花效果更明显.KClO3处理后结果母枝叶片淀粉含量在诱导过程中呈下降的趋势,在形态分化开始时,淀粉的含量达到了最低值;总糖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果糖含量的变化更明显,在生理分化期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蔗糖的含量在处理后先升后降.对照树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不明显.KClO3诱导处理后,成花母枝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迅速增加,形态分化后逐渐下降,而对照树蛋白质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KClO3诱导龙眼成花及其叶片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KCIO3诱导龙眼树在4—8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并开花,在诱导成花过程中测定了结果母枝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树用KCIO3进行成花诱导处理,60d左右开花,添加CTK对促进龙眼成花效果更明显.KCIO3处理后结果母枝叶片淀粉含量在诱导过程中呈下降的趋势,在形态分化开始时,淀粉的含量达到了最低值;总糖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果糖含量的变化更明显,在生理分化期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蔗糖的含量在处理后先升后降.对照树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不明显.KCIO3诱导处理后,成花母枝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迅速增加,形态分化后逐渐下降,而对照树蛋白质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从玉  陈在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02-17404,17407
[目的]了解和探索板栗雄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探讨科学有效地抑制雄花芽分化、促进雌花分化的方法,并为板栗的开花授粉、结实丰产的化学调控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鄂粟2号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1.)为试材,在雄花芽临界分化期测定了雄花芽和同期叶芽中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果]板栗雄花芽临界分化期,雄花芽和同期叶芽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质变化趋势相同,且雄花芽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均高于叶芽。综合可知,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溶性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促进了雄花芽的分化。[结论]板栗雄花芽分化与其营养物质的积累有密切关系,也与叶芽分化有较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板栗氮素营养与花性的表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板栗不同物候期间对其叶片,芽和枝皮中的蛋白态氮,非蛋白态氮和蛋白质氨基酸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能分化雌花的芽比只能分化雄花的芽含较多的非蛋白态氮和蛋白态氮,不同性别表现的新梢叶片非蛋白态氮含量及利用的时机不同,结果母枝上雌性表现区段枝皮比只有雄性表现区段枝皮中含较多的非蛋白态氮,氮素营养中以非蛋白态氮与雌性表现关系密切,花芽与叶芽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没有差别,即花性表现与所测的17种蛋白质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4个线辣椒品种(系)的花芽分化过程及其与外部形态、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为提高线辣椒花芽分化指数、获得高产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M5-21、M34-1、2011-9和陕椒2006 4个线辣椒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从第3片真叶出现开始,每隔3d从生长点取样,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观察线辣椒的花芽分化过程;从第4片真叶出现时开始,每隔5d取第3、4片真叶,测定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同时测定POD、PAL和PPO活性。【结果】线辣椒花芽分化过程包括生理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分化开始时茎秆上有6片展开真叶,顶端花芽(即门椒花芽)分化全过程需28d左右,分化完成时茎秆上有14片展开真叶。叶片中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开始前积累至最大值,在花芽分化开始后,二者含量逐渐降低,说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从萼片分化期到花芽分化结束保持平稳状态。叶绿素含量在生理分化期至花芽分化初期呈略微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花芽分化进入后期时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线辣椒花芽分化期POD和PAL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生理分化期均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酶活水平,进入花芽分化期均下降,POD活性在萼片分化期下降至最低点,PAL活性在花瓣分化期下降至最低点,此后均又逐渐升高。PPO活性呈现双峰变化趋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萼片分化期和雄蕊分化期,最低点出现在雌蕊分化期。4个线辣椒品种(系)的上述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只是具体数值有所差异。【结论】较高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及相对较高的POD、PAL、PPO活性,有利于线辣椒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9.
草莓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乃波  张志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28-2329
以3种不同需冷量的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确定其花芽分化进程,并测定相应时期内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3个品种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较为接近。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在整个分化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在分化期前变化不大,在花序分化期迅速上升后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分化期前迅速下降,在花序分化期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在整个分化过程中,需冷量长的品种高于需冷量短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在分化过程中,需冷量短的品种高于需冷量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了宝鸡地区生产上常用的T337自根砧和M26中间砧分别搭配普通型富士‘长富2号’和短枝型富士‘礼泉短富’,对4种砧穗组合苹果树叶片的养分吸收和蔗糖代谢,短枝顶芽的激素代谢、成花基因表达等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探究了不同砧木对普通型和短枝型富士系苹果花芽分化的影响,以期为宝鸡地区筛选适宜搭配富士系苹果的最优砧木类型。结果表明:同一富士系品种嫁接不同砧木类型,T337自根砧组合较M26中间砧组合有更高的开花率和更饱满的短枝顶芽,并且在花芽生理分化期,T337自根砧组合中糖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蔗糖代谢和激素代谢水平以及成花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优于M26中间砧组合。可见,T337自根砧搭配富士系苹果较M26中间砧搭配富士系苹果更易成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