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就牛黄解毒丸( 简称 N J D W) 和鸡胆粉解毒丸( 简称 J J D W) 对细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在体外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无任何抗菌作用,但在体内均能明显地增强小白鼠对大肠杆菌的抗感染能力;两种药物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体内亦能显著增强小白鼠对该菌的抗感染能力,而且两种药物的抗菌作用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运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牛黄解毒丸(简称NJDW)和牛黄解毒丸中的主药牛黄被等量鸡胆粉取代后制得的鸡胆粉解毒丸(简称JJDW)进行了解热和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NJDW和JJDW对由大肠杆菌内毒素和蛋白陈引起的大鼠发热体温有极显著的解热作用;对由热刺激、电刺激、醋酸所致小鼠疼痛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两者之间的热解、镇痛作用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运用比较药理学研究方法,对牛黄解毒丸(简称NJDW)和牛黄解毒丸中的主药牛黄被等量鸡胆粉取代后制香的鸡胆粉解毒丸(简称JJDW)进行了免疫作用研究,结果表明,NJDW和JJDW可使小鼠血中溶菌酶活力显著升高,而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B淋巴细胞功能,小鼠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鹅去氧胆酸(CDCA)和牛磺酸鹅去氧胆酸(TCDCA)是鸡胆汁的主要有效成份。本试验采用碱解、沉淀、萃取等简单的生物学技术从鸡胆汁中分离纯化了CDCA,其纯度达98.2%,采用盐析、萃取、脱水、硅胶分离等方法及工艺提取纯化了TCDCA,其纯度达97.8%,然后对这两种有效成份分别进行了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对体外培养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均无抗菌作用,而对体外培养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菌  相似文献   

5.
鸡胆汁有效成份CDCA和TCDCA的提取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鹅去氧胆酸(CDCA)和牛磺酸鹅去氧胆酸(TCDCA)是鸡胆汁的主要有效成份.本试验采用碱解、沉淀、萃取等简单的生物学技术从鸡胆汁中分离纯化了CDCA,其纯度达98.2%,采用盐析、萃取、脱水、硅胶分离等方法及工艺提取纯化了TCDCA,其纯度达97.8%,然后对这两种有效成份分别进行了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对体外培养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均无抗菌作用,而对体外培养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且在相同浓度下TCDCA的抗菌作用显著强于CDCA.  相似文献   

6.
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是治疗化脓性炎症的关键。三甲氧于氨嘴促(TMP)是公认的抗菌增效剂,它不仅能增强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也能增强多种抗菌素的抗菌作用*’。为此,我们选用了六种抗菌药物与三甲氧书氨晓晚联用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为临床治疗化脓性炎症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利用绿色中草药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进行了马齿苋水提醇沉液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试验和人工感染肉兔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试验,并测定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结果表明,马齿苋提取物浓度在0.50、1.00、2.00g/mL时,对大肠杆菌表现为中度敏感,且随浓度的升高,抗菌效果增强;可显著提高受大肠杆菌攻击肉兔的存活率,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血清中蛋白含量预防组、治疗组均比健康组和模型组高。可见马齿苋水提醇沉液的体内、体外抗菌效果表现基本一致,能抵抗大肠杆菌的感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肠杆菌E, coli诱导中华蜜蜂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中蜂抗菌物质)研究表明,中蜂抗菌物质对热稳定,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都很敏感,对氯仿部分敏感,且其作用的活性pH范围较宽广。把大肠杆菌诱导后的中蜂免疫血淋巴沸水浴加热后离心,上清液经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后出现一个活性峰。活性峰收集液经Ultrafree-Centrifugal FiltrationDevice离心过滤器过滤和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中蜂免疫血淋巴中至少含有两种抗菌活性蛋白类物质,其中一种的分子量约为11. 3 kD,另一种的分子量在5kD以下。  相似文献   

9.
黄粉虫幼虫抗菌肽的诱导特性及电泳组分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黄粉虫幼虫分别进行空白对照、菌刺、菌饲、热激和超声波四种处理,并于处理后1d、2d、3d、4d、5d分别提取黄粉虫幼虫体内的抗菌肽,做抗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试验及交叉抑菌试验,测定其抑菌圈大小,确定其抗菌活性和诱导特异性,同时还进行抗菌肽热稳定性及电泳试验。结果表明:水浴后提取的抗菌液抑菌效果明显,四种处理的黄粉虫幼虫均能产生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物质。其中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要略好于抗大肠杆菌效果,其抗菌效果显著性依次为:菌饲、对照、热激和超声波、菌刺,而抗大肠杆菌效果显著性则依次为:菌饲、菌刺、热激和超声波、对照。交叉抑菌试验表明黄粉虫幼虫体内抗菌肽的产生不具有诱导特异性。电泳图谱显示黄粉虫抗菌肽含有5种肽组分。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就五味中草药对小白鼠抗细菌感染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四味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紫花地丁、板兰根、蒲公英和活血化淤药皂刺可使小白鼠抗细菌感染能力显著地增强。其中紫花地丁和蒲公英的抗菌作用最强;皂刺和板兰根对抗大肠杆菌的作用很弱;金银花对抗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一、应注意筛选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要用药物治疗疾病,就要看哪些药物对本病有效.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作用;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等效果不错;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霉形体均有效.在购买药物时一定要注意,有个别兽药生产厂家为了自己利益,过分夸大药物作用,他们在药品说明上夸大药物的抗菌谱来误导养鸡户用药.  相似文献   

12.
复方诺氟沙星防治仔猪黄白痢及腹泻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方诺氟沙星乳剂体外抑菌试验表明:该制剂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杀灭作用,以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最为典型,其抑菌直径为(34.15±0.19)和(35.00±0.19)mm。与其它抗菌药物作药敏试验比较,差异极显著。临床试验表明:该制剂对仔猪黄痢、白痢及仔猪腹泻的疗效确实,其防治的总有效率为95.5%。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将黄芩及4种中药组合分别与5种抗菌药物联用来检测这些组合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大多数中西药物组合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组合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不同,其中黄芩与5种抗菌药物的组合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十分明显。另外,同一种中西药物组合对大肠杆菌耐药株和标准株的生长的抑制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从采自平度、临沂两地的西瓜病叶中得到两个病毒分离物W—PD和W—LY。W—PD可侵染3科8种植物,可由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钝化温度65℃,稀释限点10 ̄(-4)~10 ̄(-5),体外存活期20~25d。提纯病毒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最大吸收峰为260nm,最小吸收峰为246nm。A260/A280=1.24。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33.34KD。W—PD的粒子线状,长度为600~750nm。在病组织超薄切片中可以看到风轮状和环状内含体。W—PD与WMV—2的抗血清有明显的沉淀反应。以上结果表明,W—PD为WMV—2的一个分离物。W—LY可侵染5科13种植物。钝化温度70℃,稀释限点10 ̄(-3)~10 ̄(-4),体外存活期3~5d,可由桃蚜以非持久方式传播,与CMV的抗血清有明显的沉淀反应。W—LY应为CMV的一个分离物。WMV—2是我省西瓜病毒病的主要毒原,其分出率为75%,CMV的分出率为16.35%。  相似文献   

15.
左旋氧氟沙星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左旋氧氟沙星对家禽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和抗菌后效应(PAE),观察了其对人工感染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左旋氧氟沙星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家禽常见致病菌(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鸡大肠杆菌O74等标准菌株的MIC介于0.05-0.20μg/ml,而对临床分离菌株的MIC介于0.20-0.80μg/ml之间。左旋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产生明显的PAE,并呈浓度依赖性。左旋氧氟沙星对人工感染鸡葡萄球菌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分别按每升水25mg,50mg,100mg及氧氟沙星按每升水50mg混饮4d,治愈率分别为81.3%,90,6%,68.8%,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59.4%。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苦参注射液对五种临床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丹毒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63、>250、250、31.25、15.63mg/mL;;最低杀菌浓度为31.25、>250、250、62.50、31.25mg/mL。本文还研究了苦参注射液与青霉素、链霉素、复方氨基比林配伍后抗菌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苦参注射液不能增强青霉素的体外抗菌作用但能增强链霉素的体外抗菌作用,苦参注射液与复方氨基比林配伍后,其体外抗菌作用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肠杆菌E.coli诱导中华蜜蜂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中蜂抗菌物质)研究表明,中蜂抗菌物质对热稳定,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都很敏感,对氯仿部分敏感,且其作用的活性PH范围较宽广、把大肠杆菌诱导后的中蜂免疫血淋巴沸水浴国热后离心,上清液经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后出现一个活性峰,活性峰收集液经Ultrafree-Centrifuga FiltrationDevice离心过滤器和SDS-P  相似文献   

18.
优选了抗菌增效剂三甲氧氨嘧啶(TMP)与庆大霉素联合抗菌作用剂量的最适比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庆大霉素与TMP按3:1-3:2的比例组方呈现明显的协同抗菌增效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增效庆大霉素安乃近注射剂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短小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比单方庆大霉素的MIC低67-80%;在解热镇痛试验中,对发热家兔有明显的降温效应;急性毒性增效庆大霉素安乃近注射剂  相似文献   

19.
荧光法快速鉴定大肠杆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甲基伞形胴酰-β-D葡糖醛酸苷为底物,将其结合于选择性固体培养基中,采用荧光法检测细菌是否产生特异性的β-葡糖苷酸酶作为鉴别细菌的依据。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在脱氧胆酸钠培养基(DOC培养基)中经37℃培养9 ̄11h,其菌落在365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可产生明显的荧光,而其它几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志贺氏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柠檬杆菌和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虽能在其中生长,但不产生荧光;在  相似文献   

20.
试验用3株大肠杆菌标准株和2株地方分离株,选择氯霉素、乳酸环丙沙星、利福平、磺胺-6-甲氧嘧啶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和抗菌增效剂舒巴坦钠、TMP进行药敏试验,比较几种药物单一或与增效剂合用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均无耐药性,其它的药物不同程度耐药;(2)头孢噻呋与舒巴坦或TMP复配体外抑菌效果明显,3﹕1配比抑菌效果最好,表明头孢噻呋与舒巴坦或TMP复配具有增效作用,舒巴坦的增效作用优于T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