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杂交构树具有高抗、速生、丰产等优点,耐贫瘠,耐刈割,蛋白含量高,大力发展杂交构树规模化种植,构建“林—料—畜”一体化产业,既能获得优质蛋白质饲料,解决农牧争地的矛盾,又能提高畜产品品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统一。本文就杂交构树青贮以及在畜禽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杂交构树种养结合的广泛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构树,桑科植物,耐干旱、耐干冷、耐湿热,根系发达,生存能力强,科研人员经过努力,育出了速生、丰产、多抗、耐砍伐的饲用构树品种,将其发酵制成新型饲料喂养畜禽,效果显著,为养殖业发展带来新的曙光。1饲用构树的优点种植杂交构树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5~20年,每年可收割4~5次,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鲜枝叶10 000 kg,全株干物质含量25%,可得到干物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究刈割茬次对杂交构树青贮发酵品质和常规养分价值的影响.选取品种、播种期、生境和管理相同,年刈割3茬的杂交构树作为研究对象,于播种后14个月收获第1茬,此后每间隔35 d左右收获第2、3茬,收获后即进行窖贮.发酵完成后,对第1、2、3茬杂交构树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在青贮发酵品质上,随着杂交构树收...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杂交构树不同高度及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试验对高1m、1.5m和2.0m杂交构树全株嫩苗以及高1.5m和2.0m的杂交构树茎、叶营养成分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全株嫩苗的CP含量随着高度的增加显著降低,CF、NDF、ADF含量随着高度的增加显著增高(P0.05),全株嫩苗作为饲料利用适宜的刈割高度为1.0~1.5m左右,粗蛋白含量为20.5%~23%;叶中的CP、CA、EE、Ca含量显著高于茎,CF、NDF、ADF含量显著低于茎(P0.05),饲料利用叶优于茎。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兰州地区种植的杂交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为材料,对两种水肥条件下杂交构树的生长量和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权重赋值法对两次刈割时的株高、产量、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两次刈割最佳刈割期。结果表明:高肥力区杂交构树在第3个生长月进入株高与产量的快速生长期,低肥力区杂交构树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时间要比高肥力区滞后1个月。两个肥力区的CP含量均在第3个生长月即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时含量最高,而后显著下降(P 0.05)。Ash含量均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不同之处在于两个肥力区呈显著下降(P 0.05)的月份不同,低肥力区较高肥力区提前1个月。NDF、ADF含量在两个肥力区基本表现了相同的升高趋势,在第5个生长月均达到了最高。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权重赋值法结果显示,两种水肥条件下,两次刈割时间安排为第2个生长月和第4个生长月时综合评价值均最高,建议杂交构树在兰州地区两次刈割的适宜刈割期为第2个生长月和第4个生长月。  相似文献   

6.
通过杂交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的杂交构树,具有速生、丰产、多抗、耐砍伐等特点。同时杂交构树的饲料化应用,不仅可以解决我国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原料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为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7.
<正>大力士甜高粱是美国百绿集团培养的一年生、可多次刈割的杂交牧草品种,凡可种植玉米和高粱的地区都可以种植。该品种生长速度快,667 m2产量可达16~20 t,根系发达(是玉米根数的2倍),有抗旱、寒耐涝、耐盐碱的特点,可分蘖4~6株,随着收割次数的增加,分蘖次数成倍增长,苗龄60天植株高达1.5~2.0 m,割后能迅速再生,每隔30天收割2次,120天内可采收3次,且饲用大力士甜高粱  相似文献   

8.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一种生长速率快、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木本植物。因其富含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能增加家畜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是优质的高蛋白饲料。青贮是构树高效利用的主要方法,构树青贮能够增加饲料贮藏时间、提高适口性及家畜对蛋白质的转化利用率。本文就构树青贮品质的影响因素(混合青贮、含水量、添加剂、刈割高度)以及构树青贮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聚合草是优质高产的畜禽饲料植物,1次种植可连续利用20多年。经与苜蓿、串叶松香草等20余种牧草栽植和饲喂比较,聚合草产草量高,再生能力强。春、夏、秋三季可随割随长,1个生长季北方可刈割3~4次,南方可刈割4~6次。一般每茬亩(667平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壤山区鱼用优质牧草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牧草生产性能试验表明,在南方红壤山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品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cv.23A×N51年鲜草产量达160 294.2 kg/hm2、豆科牧草品种印度豇豆Vignasinensis年鲜草产量达92 093.8 kg/hm2,二者的供草期长、刈割性能好,可以作为山区鱼用牧草当家品种。结合牧草的营养价值和草鱼可利用的产量来看,杂交狼尾草鱼用最佳刈割期为28 d。经过60 d喂养试验,全配合饲料组每尾净增重0.58 kg,添加杂交狼尾草组每尾净增重0.94 kg,比全配合饲料组增重62.1%;添加印度豇豆组每尾净增重0.90 kg,比全配合饲料组增重55.2%。  相似文献   

11.
饲料小黑麦、黑麦饲草营养品质好,产草量高,加工利用形式多样,在冬春枯草季节可多次刈割青饲用于直接饲喂或加工优质草粉,灌浆期收割可制作优质青贮和晒制干草.  相似文献   

12.
全株构树粗蛋白质含量高,方便机械刈割,生物产量高,是理想的非常规畜禽蛋白质饲料资源。合理的收获、加工及利用方式不仅能有效保留全株构树中的营养成分,并还对推动构树产业化深加工至关重要。与未发酵构树相比,发酵能有效提高其粗蛋白质、粗脂肪,降低粗纤维和单宁含量,降低pH,提高乳酸含量,明显改善营养成分和饲料品质。本文对影响全株构树发酵品质的因素及其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探索全株构树发酵品质的系统评价方法提供思路,助力发展绿色环保和资源节约型畜牧饲料产业。  相似文献   

13.
草种的选择     
种草的草种和品种应按利用形式(刈剂、放牧或刈割与放牧结合)来选定。刈割利用时,牧草的产量是最重要的。为此,要选高大直立型的和营养价值随时间变化小、收获适期长的草种,放牧利用时,应选定再生能力强、耐家畜践踏、适口性强的草种。一般地说,寒地型禾本科疏从性草(鸡脚草、(?)状羊茅等)适于刈割放牧,匐匍型草种(草地早熟禾,小糠草等)适于放牧;豆科的红三叶、苜蓿适于刈割;白三叶适于刈割、放牧;高燕麦草适于调制干草。暖地型的牧草适于刈割的有:象草、无芒虎尾草等;放牧用的有巴哈雀稗、毛花雀稗。  相似文献   

14.
饲用甜高粱(Foragesorhum)是澳大利亚最新培育的甜高粱种类杂交品种,具有产量高、营养值高、适口性好、适应性强、易管理、抗旱、耐涝、耐盐碱的特性,一年内可多次刈割,可以长期单一饲喂,具有较高的牧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长期定位控制试验,研究了割一年休一年刈割制度对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演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2~1998年期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下降,而且与根茎型禾草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灌木半灌木和根茎型禾草与高大丛生禾草和矮丛生禾草呈不显著负相关,根茎型禾草和矮丛生禾草与杂类草呈负相关;1998~2014年期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上升,而且与高大丛生禾草、矮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根茎型禾草与高大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呈不显著负相关。刈割对羊草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作用不仅受刈割制度的影响,还要受刈割年份及演替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米青贮饲料是玉米在青绿时刈割、切短、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调制成的一种多汁、耐贮藏、具酸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提供全年饲喂的饲料。玉米青贮饲料主要用于饲喂乳牛和肉牛,也是绵羊和山羊等草食家畜的良好补充饲料。  相似文献   

17.
d、收获与收割 :鲁梅克斯牧草播种当年一般不收割 ,若降雨多 ,土壤水肥充足、牧草长势茂盛可收割1~2次 ,但最后长出的牧草在霜冻之前不要收割 ,以利于牧草根部安全越冬。需产种籽的牧草也不要收割 ,该牧草在中原地区一般第二年5月份开花结籽 ,6月份籽粒成熟后可立即收获种籽(与小麦基本同步) ,每亩地产种籽70~100kg。收种籽后 ,每亩可收获干草2300kg。气候干旱时 ,种籽收获后再长出的牧草一般不要再刈割利用 ;若土地水肥充足 ,还可再刈割1~2次 ,每次收割后要留茬5~7cm。鲁梅克斯冬季不使用 ,冬牧70黑麦是冬…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中针对杂交构树和饲料桑含可发酵物质较少,自然青贮品质较差这个问题,通过在青贮杂交构树和饲料桑中接种不同活菌数量的复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1:1)的方法来改善杂交构树和饲料桑的青贮发酵品质,根据测量接种后青贮杂交构树、饲料桑的感官(色泽、气味和质地)、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证明复合乳酸菌接种量为1×...  相似文献   

19.
牧草在收割后需干燥、贮藏。牧草收割时期是较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不仅是关系到当年收获营养体的数量与质量 ,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第 2年 ,甚至第 3年割草场的生产力[1] 。一般饲草刈青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 适时刈割不同生育时期的牧草质量不同 ,干物质产量也有很大差别。越是幼嫩的牧草营养价值越高 ,但干物质产量则越低 ;越是接近成熟阶段 ,营养价值越低 ,而干物质产量则越高。必须在牧草营养成分含量和干物质产量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此时牧草的营养物质总产量最高 ,可作为刈割适期。禾本科牧草刈割适期 ,应是抽穗至开花期 ,而豆科牧草则…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建植期四种刈割频次下的产量、品质及再生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收获制度是苜蓿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明确不同刈割制度下建植期苜蓿生长规律,本研究利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控制苜蓿生长温度、水肥条件,完善测定指标体系,进行苜蓿刈割频次的研究,分析连续生产情况下不同收获制度对不同类型苜蓿建植期产量、品质、再生能力及持续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频刈割会显著降低苜蓿的生产力和持久性。连续高频刈割后延长收获间隔可以恢复苜蓿茎密度和再生能力,但不能恢复到适宜刈割频次的水平。不同品种间生育期、耐刈性与再生性、产量分布以及营养价值存在显著差异,并导致相同收获频次下饲草产量、饲草品质以及持续生产力的差异。在建植期及低龄草地,维克多(Vector)和得龙(Durango)2个国外引进品种适于间隔为25~35 d高频度刈割;我国东北地区育成低休眠级苜蓿品种公农1号适于间隔为35~45 d的刈割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