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张丹娜  周小洁  周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45-7146
从浙江省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复绿植物配置现状出发,介绍了杭徽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复绿配置设计原则和方案,指出应用草、灌、藤本植物种类,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植物配置形式,可营建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石质边坡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2.
采用乔灌草配置模式(复层群落结构为乔木+小乔木+灌木+矮灌木+草本)对广东省顺德区大良街道大睡牛岗和大富山两座滑坡山体石质坡面进行复绿,复绿(1.5~2.0年)后,调查两座滑坡山体石质边坡复绿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特征(复层群落结构、群落数量特征、多样性指数)和周边原生植被对岩质边坡复绿植被的影响,研究两座滑坡山体石质边坡复绿效果.结果表明,两座复绿边坡15个样方共112个物种(草本31种、灌木33种,乔木48种),分属45科96属,其中87种为人工栽植的乔灌草;复绿边坡中的常绿木本:落叶木本为4.3:1;丰富度指数(R0)、Simposon指数(D)、Shanna-Wiener (H’)、Pielou(E)指数为乔木>灌木>草本.大睡牛岗岩质边坡植物种类丰富,群落数量特征、多样化指数、复层植物群落结构和邻近原生植被对复绿边坡的边缘效应影响均优于大富山.  相似文献   

3.
观赏草生产栽培及观赏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优良品种选育和引种,引种生物安全性、抗逆性、生产栽培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国内观赏草生产栽培研究进展;对观赏草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研究进行了概述,指出了观赏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观赏草研究及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肖娟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168-172
观赏草作为一种新型花境材料,在花境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分析观赏草在花境中的应用形式,从平面布局、高低搭配、色彩搭配、形态与质感搭配、与观花类植物相搭配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观赏草花境的配置手法,并探讨季相变化方面的设计。通过罗列适用于花境的观赏草种类,可为观赏草在花境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生带(袋)的分类及其在边坡治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生带(袋)分为植生带和植生袋等形式,广泛应用于草坪绿化,边坡复绿,尤其是在高等级公路边坡、废弃矿山、河流堤岸等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工程应用日益广泛。现就植生带(袋)的分类及其在边坡复绿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干旱及复水对不同观赏草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西南地区选择适栽的观赏草种类和丰富观赏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奶油玉带草、矮丛薹草、金叶石菖蒲、蓝洋茅和兔尾草为试材,采用单因子盆栽控水法,测定干旱时间[1 d(CK)、8 d、16 d和22 d]和复水7 d后5种观赏草的生理特性。【结果】干旱胁迫处理不同观赏草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存在差异。叶绿素:干旱处理8~22 d,奶油玉带草和金叶石菖蒲依次为8 d>15 d>22 d,复水7 d较干旱22 d分别增加10.01%和35.50%;矮丛薹草、蓝洋茅和兔尾草分别为15 d>8 d>22 d、15 d>8 d>22 d和15 d>22 d>8 d,复水7 d较干旱22 d分别增加7.46%、2.13%和17.95%。可溶性蛋白:矮丛薹草、金叶石菖蒲和兔尾草均为8 d>15 d>22 d,奶油玉带草为15 d>22 d>8 d,蓝洋茅为22 d>8 d>15 d;复水7 d兔尾草较干旱22 d增加22.27%,奶油玉带草和矮丛薹草分别降低1...  相似文献   

7.
结合江苏省徐州市山体石质边坡复绿工程设计的实践,成功的将园林景观设计学的原理与恢复生态学理论有机结合,并以此作为设计目标,科学应用了创新设计方法——“山势造型修坡法”、“景观视觉法”、“节水设计法”及“多样化植物配置法”等,并运用以上方法,在徐州龟山、两山口、九里山等宕口石质边坡复绿工程中获得成功,为江苏北部地区山体石质边坡复绿工程设计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观赏草的定义、分类及观赏特点,并介绍了观赏草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用途,以期为观赏草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豆科植物在石质边坡生态复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杭徽高速昌昱段石质边坡生态复绿中种植8种豆科植物,2年后测定、比较它们的成活率、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优势度。[结果]草本豆科植物中白三叶的成活率最高,为8.3%;灌木豆科植物中紫穗槐的成活率最高,为6.0%。草本豆科植物中白三叶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最大,分别为2.7、1.4 g,多变小冠花次之,分别为2.3、1.1 g。灌木豆科植物中紫穗槐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最大,分别为15.2、3.0 g;其次为金雀儿,分别为9.2、1.8 g。白三叶、紫穗槐、金雀儿的优势度较高。[结论]白三叶、多变小冠花、紫穗槐及金雀儿是浙江省石质边坡生态复绿的首选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0.
边坡是近年来道路建设所形成的产物,边坡绿化工程也已成为路桥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通过对杭金衢高速公路义乌段边坡的立地条件等因素和当下边坡护坡技术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植物材料选择和播植上,应选择耐瘠薄、耐干旱、抗性强、绿化效果快、养护简便的植物;在复绿方式上,可采用液压喷播法、金属网钢筋或高强塑料网锚播植被法、草块铺植式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观赏草的景观生态价值、景观资源价值、景观美学价值建立观赏草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多层次模型对包头市的4家公园、广场观赏草的景观效果进行评价,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分析,观赏草在包头市的景观效果属很美,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观赏草的景观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观赏草的类型,分析了观赏草在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观赏草在我国乡村旅游景观中的应用原则及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浙中城市——金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开发利用保障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然而多年的开采,许多矿山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与隐患,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与复绿工作迫在眉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岭下镇王溪采石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山环境现状调查,确定了PMS技术、植生袋围堰造坑植树技术、基质型容器苗种植技术、石壁藤本垂直绿化技术、坡脚挡墙回填土绿化技术、客土复垦技术和艺术景观再造技术7项复绿技术,并进行陡峻边坡、缓陡边坡、缓边坡和坡脚迹地分类复绿设计,达到了复绿效果,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同类矿山复绿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兴的园林植物材料,观赏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根据观赏草的习性,对其应用方式分别进行阐述,主要可以分为单独应用和搭配应用。单独应用有孤植、丛植、盆栽等;搭配应用是观赏草与花卉、岩石、水体、观赏草、乔灌木等的搭配应用。通过综合各种造园要素进行组合配置,观赏草不仅具有个体的美,也具有了更加复杂的景观效果,拥有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井渌  刘莉 《湖北农业科学》2011,(19):3984-3987
分析了观赏草的概念、生物学特性和观赏价值,探讨了观赏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旨在较为全面了解观赏草的园林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就观赏草的相关情况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观赏草,提高观赏草的价值效益,促进观赏草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上海市奉贤区绿化工程中,观赏草的应用方式以花境为主,且一般以禾本科为主,但存在应用种类较少、种类选择不科学、缺乏养护管理等问题。为扩大观赏草在奉贤区绿化工程中的推广应用,需依据观赏草特性、生态习性对其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引进上海地区已有应用且表现良好的品种,加强观赏草的科学种植和养护管理。同时,通过对观赏草的种植示范发现,选择适合奉贤区生长的观赏草品种和配置模式,可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厦门城市绿地中的观赏草资源与配置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莹  林涛 《农学学报》2013,3(8):47-51
以厦门城市绿化为范本,通过实地调查,统计厦门城市绿地中的观赏草资源种类,结果显示目前主要有44种观赏草被应用于厦门城市绿地中。从园林应用和形态学角度出发,把这些观赏植物按株高的不同分为高型(>180 cm)、中高型(90~180 cm)观赏草及矮型(60~90 cm)、低矮型(<60 cm)观赏草2个大类,分析和总结了这2类观赏草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方式、景观形式及其中的应用思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其他的应用建议,为今后城市绿地更好利用观赏草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观赏草是现代新型园林景观设计及造景应用重要的草本植物,已成为当前风景园林科学研究的热点。针对北方地区观赏草应用现状,阐述适用于北方地区的主要禾本科观赏草的种类、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及观赏性,并进一步从景观设计角度探讨了禾本科观赏草的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20.
观赏草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了观赏草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结果显示观赏草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观赏草将在我国园林植物应用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