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旋律。茶产业是新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决定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一)新县茶产业现状"中国名茶之乡"新县是河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多次获得"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  相似文献   

2.
<正>南涧县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也是《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中设定的30个茶叶产业重点县之一。2016年南涧县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南涧县立足"高山、净土、生态"优势,按照"做精基地、做强企业、做活流通、做响品牌、做大市场"的思路,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茶产业发展现状茶叶是婺源的传统特色产业。2006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3.7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3万亩、占22%),产茶5800吨(其中名优茶1000吨),精制加工拼配贸易量1.6万吨,实现茶业系列总产值3.08亿元,其中:一产1.26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643元;二产1.72亿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其中拥有茶叶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6家,直接出口创汇617万美元);三产0.1亿元(茶道、茶艺表演和茶园生态观光旅游等)。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出口示范基地县、第一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2006年…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04-305
石台县是农业部《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中重点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介绍石台县茶产业"十二五"发展成效,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一核三区"区域布局,建立"四大体系",实施"五大工程",走生态茶、健康茶、养生茶特色发展之路,使茶产业成为石台农民脱贫脱困的支柱产业,将石台打造成"梦里茶乡、休闲圣地、养生天堂"。  相似文献   

5.
江西是我国著名的茶乡,赣茶素负盛名。当前江西茶产业正处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近日,在江西省茶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上,江西省副省长胡强指出,围绕江西茶产业发展,要扶好龙头,做大做强茶叶企业航母,推动由品牌整合向企业实体整合的转变,启动新一轮茶产业再整合、再推进。江西作为全国茶叶生产的重要地区,近年来,龙头企业不断涌现,标准生态茶园和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名优茶、大众茶、出口茶、个性茶等多元化茶品不断呈现,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6.
舒城县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全国茶叶生产百强县,是安徽省重要的绿茶生产基地之一。该文结合生产实践,对舒城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舒城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泾县汀溪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增强贫困人口内在发展动力,实施有机水稻、茶叶、特色种植和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扶贫工程,采取劳动就业帮扶,定向结对帮扶,自主创业帮扶等方式,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企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毛尖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商贸、科研、茶文化旅游、茶叶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型集团化公司。目前,毛尖集团拥有总资产35亿余元,茶叶主营业务销售收入8亿余元,拥有生态茶园基地45万余亩。公司现拥有"龙潭""五云山""陆羽"三大知名品牌,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有直营专卖店500多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扎实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茶园面积2万hm2,总产量460万kg,产值10亿元.新县多次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名茶之乡",茶叶成为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一、建管并重,打造茶叶产业化基地 (一)科学规划 根据山多地少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以八里畈—浒湾—沙窝和陈店—郭家河—陡山河为中心,精心打造2个茶叶核心区,兼顾南信叶公路沿线、西循环公路沿线、县城至将军故里公路两侧宜茶区域,将茶园基地建设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打造一批生态茶叶观光园和景观带,实现基地建设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10.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旋律.茶产业是新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决定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 (一)新县茶产业现状 “中国名茶之乡”新县是河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多次获得“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等殊荣,茶叶是新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万hm2,产量460万kg,产值10亿元.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茶园面积有0.4万hm2,有机茶园133.33hm2;茶叶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园3个培植新林公司、华隆公司等20家规模加工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新林公司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培育八里畈镇和陈店乡2个“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除绿茶和红茶主导产品外,另开发砖茶、禅茶、花茶、养生茶、速溶茶粉和茶酒等品种;打造“新林玉露”“羚锐正山堂养生信阳红”等茶叶知名品牌,“新林玉露”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1.
婺源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首批无公害茶生产、出口示范基地县、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茶叶是婺源传统的特色富民产业,实施"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湖南省茶叶综合产值达648亿元,而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茶叶的综合产值就达到了125亿元,在湖南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安化县茶叶加工量达6.5万吨,茶产业税收突破两亿元,荣登2016年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榜首,并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重点  相似文献   

13.
正昌宁县隶属于保山市,距昆明654 km,国土面积3888 km~2,总人口35万人余。昌宁县是澜沧江流域最主要的茶区之一,是西南茶马古道支线的必经之地和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是全国和云南省生产优质茶叶和弘扬茶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优质红茶生产示范县、茶叶科技示范县、茶文化创作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截至2016年末,全县共有茶园  相似文献   

14.
<正>一、河南省茶产业现状"十一五"以来,河南茶产业迎来了跨越发展时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茶农茶企积极性空前高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市场份额不断拓展,茶文化研究逐步深入,为建设茶叶大省强省、全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全国重要的茶文化活动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一)生产规模产品总量实现跨越发展"十一五"以来,全省平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追求产量,更多的是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已势在必行。在时代大背景下,三江县茶产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大力创建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多措并举多元化发展。本文阐述了近年来三江县在茶产业发展方面采取的几种模式,包括绿色高质高效基地示范模式、农业"三减"模式、标准园区模式、狠抓品牌宣传模式、产业联合体模式、新业态销售模式、人才兴茶模式等,并总结了主要经验和成效,以期为促进三江县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安徽发展茶叶的优势及茶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茶场建设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快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内容,以促进安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龙泉市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龙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茶叶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龙泉市茶产业也需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该文通过对龙泉茶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的发展思路,提升茶叶质量,并提出今后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改善当地整体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正>9月15日,在湖北省五峰县召开的2017年度"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的评选中,宁洱县申报的"全国十大魅力茶乡"荣获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旅游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的荣誉称号,也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2017年度"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评选活动是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旅游发展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9.
旺苍县地处中国南北气候交界线和东西部地理分界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土壤中富含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四川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省9个茶叶基地强县之一.近年来,旺苍县充分发挥地理生态优势,大抓整合,做大基地,做强龙头,打响品牌,茶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年,全县茶叶种植达到20.1万亩,实现产量2700t、产值5.5亿元.茶叶已成为全县最具发展活力、经济效益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宣州区是全国绿茶生产一类适宜区、是全国茶叶重要产区、是绿茶出口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安徽省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项目重点建设区。近些年,宣州区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诸多发展瓶颈。结合宣州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调研分析宣州区茶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力图从基地建设、品牌建设、技术支撑、联合体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宣州茶产业发展对策,以实现宣州茶产业振兴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