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不仅是哲学大师,而且是逻辑学、心理学、生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奠基者或重要创始人。。从古代希腊哲学的发展史看,进而从全部西方哲学史来看,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哲学家。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相似文献   

2.
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提供了更详细更具史实的研究,说明了政治斗争在朱熹的思想和道学的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考察朱熹的历史世界,余先生提供了一种替代流行的哲学史研究的新路径,将道学与政治文化联系在一起,对道学家来说,政治文化是比哲学更基础的东西,理解政治文化与党争对于理解朱熹等道学士大夫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是我国现代久负盛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教育家。作为教育家的冯友兰,其教育思想极其丰富。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如果将经学研究纳入到现在的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中来,尤其是让经学中的相关“义理”内容也进入到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其实这些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只在于,如果我们对于经学与哲学的关系没有一种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于这二者之间的“疆界”和本质区别不清楚的话,让经学进入哲学的实质还会只是用经学去扩充了中国哲学史的“史料”范围而已。  相似文献   

5.
《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发表了一系列政治性文章,它们涉及到书报检查、新闻自由、议会辩论等。《莱茵报》时期是青年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第一次转变,即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这一时期青年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研究交织在一起,呈现三线合一,交汇点于投票思想。在青年马克思看来,投票在哲学是合理性认识,在经济学是与利益相瓜葛,在政治上是自由、正义的表现。因此,透视青年马克思投票思想就意味着把握了其这一时期的思想全貌。尽管青年马克思还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但其哲学方法论和价值观对于当代民主政治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6.
老庄哲学在我国哲学史上主要是指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思想,道家学说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它不仅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绚丽瑰宝。在当前对于语文的学习中,老庄哲学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对于老庄哲学,需要我们能够辩证的看待,积极继承老庄哲学中优秀的部分,不断提升自身对于语文的学习。本文联系实际,深入探讨老庄哲学对于语文教育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渊源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人本学.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形成了具有其个人特色的人本思想.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主体,在实现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发挥人的能动创造性,使人的本质不断生成,其终极目的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8.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渊源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人本学.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形成了具有其个人特色的人本思想.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主体,在实现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发挥人的能动创造性,使人的本质不断生成,其终极目的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侯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继承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史、学术史研究视野,提出文化史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马、恩对近代主体性思想的批判,主要对象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辩唯心主义和以费尔巴哈为终结的直观唯物主义。前者把主体等同于自我意识,后者把主体仅仅看作是“感性直观”。马、恩在批判的基础上,对主体性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层次:主体是现实的人;主体的自主性与为我性;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主体的自由与意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并无哲学,中国哲学是“五四”以后在西学研究与裁剪中国思想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否定中国哲学的倾向有普遍性。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一书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之一。其书把中西“哲学”彻底对立起来,中心是论证中国思想是“内在宇宙论”、“反向性思维”、无超越观念、无形上思想、无“两个世界”思想。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通过对孔子“天论”、老子“道”的思想及宋明理学的具体分析,指出“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象帝之先,自古以固存,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生一,  相似文献   

12.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最普遍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黑格尔运用一分为三思想方法,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划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黑格尔逻辑学,整个的是概念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消散,是事物的量变、质变到量变,是运动的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无论是基本范畴和观点,还是认识观和方法论,或者是揭示和阐述的基本规律,乃至是体系构造的基本框架和骨干,都充满着一分为三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3.
"名"思想是解读黄老道家政治哲学一条重要线索,《黄帝四经》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黄帝四经》称统治者为"执道者","执道者"首要的政治任务是审名察形,确定对象究竟处于"正名"还是"倚名"。"执道者"在审察事情名形时要保持"无名"、"无形"的姿态,目的是为了保障君主在政治上的垄断权。  相似文献   

14.
从“无法无天”到“有法可依”和从有法可依到有良法可依是中国当代法制文明发展巾的两次重大飞跃。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不仅是制定和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先进与否的标准,而且也是衡量法律良、恶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了立“良法”的六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史》是一门历史较为悠久的课程,但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选课率却有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教学内容不适应学生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选课率,同时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经典思想,是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故为今用的对比,同时发掘中国哲学在文学、幽默等领域的潜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这门古老的课程换发新的青春。  相似文献   

16.
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转变,并成为现代科学哲学的发轫之端。其出现与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紧密相关,是存在论传统发展到当时历史阶段而形成的一种伟大的哲思。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旨在寻求世界确定性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水稻试验,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富集微生物种类及其运行对水稻生长活性的影响.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对阳、阴极碳毡微生物进行培养,通过平板计数法计算碳毡富集微生物数量.通过细菌个体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用称重、a-萘胺氧化法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闭路组)对水稻生长活性的影响.成功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闭路组阳极细菌B1、B2和B3总量是3.4×108 CFU·g-1,其中优势微生物B1为2.9×108CFU·g-1.开路组(组装有微生物燃料电池,但处于断路状态)阳极细菌B1、B3和B4总量是1.5×108CFU·g-1,其中优势微生物B3为1.1×108CFU·g-1,闭路组与开路组阴极都只培养出B3和B4,闭路组阴极B4数量是开路组的7倍;闭路组与空白组(未组装有微生物燃料电池)、开路组相比,在水稻须根数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植株鲜重、干重及根系活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所有分析指标中,空白组和开路组间无明显差异.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运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电微生物B1(Bacillus subtilis)和B2(Bacillus sp.)在阳极碳毡的富集.  相似文献   

18.
工夫境界是研究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工夫境界解读中国茶道哲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茶道哲学的工夫与境界。中国茶道哲学的核心在"和"。茶人通过一系列的工夫持守,力求进入到"和"境界。在"和"的工夫境界观照下,茶人的生命体验与心灵体验高度凝结,进以凸显中国哲学与文化中独有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中国茶道哲学思想提升了又一高度。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出现了部分毕业生自愿不就业的现象。本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特殊现象——自愿性不就业进行分类探讨,并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外界环境和主观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大学毕业生自愿性不就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的理论思维中早已存在对“和谐”的哲学探索。当前社会良好的发展形势为构建和谐的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了历史契机。中国农村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土地制度效率不高,对教育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党员干部素质下降,治安混乱;所以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抓好社会治安成为建立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和谐农村的概念,提出了构建和谐农村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