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以来,我市养兔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规模兔场不断增加,兔病的免疫预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除了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等疫苗外,养殖户对波氏杆菌、克雷伯氏菌等病的预防也重视起来.但注苗后出现獭兔死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前不久我市某种獭兔场发生了一起因注射疫苗引起獭兔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由兔瘟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死亡率极高,严重危害家兔的生产。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疫苗免疫。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虽然已经疫苗接种,但仍有零星发病的情况。笔者结合近几年的临床经验归纳了兔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供从业者参考。1发病情况山东莒南一家獭兔养殖场,饲养商品獭兔1 500只,于2013年6月2日每只獭兔免疫注射兔瘟疫苗2 m L,突然在6月下旬有獭兔开始发病,其症状表现为精神  相似文献   

3.
兔瘟又称为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由于药物治疗效果差,常常导致群体死亡,给养兔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防止本病的发生,各养殖户多使用兔瘟疫苗(或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进行预防注射,但是各地每年仍有散发和群发的情况发生,发病时多紧急接种兔瘟疫苗,而应用同源组织灭活苗的报道较少见,现将笔者遇到的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吉林市某兔场,始建于1997年7月份,共引进种兔368只,8…  相似文献   

4.
兔巴氏杆菌病是6月龄以下幼兔死亡的主要原因。2001年6月,我县一种兔场应用市售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免疫后,却复发兔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2000年6月下旬,我县尖角乡刘湾村一兔场,用从某私营兽药店买来的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给存栏的400多只金丝长毛兔全部做了免疫注射(1个免疫剂量/只)。注射后14d左右,兔群中3~4月龄幼兔开始陆续发病死亡。到2000年8月7日,发病免208只,死亡198只,发病率50.2%,病死率95.2%。发病期间应用磺胺类药、痢特灵、氟…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87年建场养兔以来,就对兔瘟非常重视,大兔每年注射2次兔瘟疫苗,每次剂量1毫升,出生的小兔离乳后,及时注射兔瘟苗0.5毫升,为了提高抗体水平,60日龄又进行两免,每只1毫升,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兔群均获得了免疫而无病发生。自1994年以来,...  相似文献   

6.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对兔危害极大的传染病,预防接种是防治该病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是,因操作技术失误导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2000年冬至2001年春,我市所辖郊区、安阳县以及毗邻的河北省临漳县的一些养兔户在对断奶兔注射兔瘟-兔巴氏杆菌-兔魏氏梭菌三联疫苗7~15天后,仔兔群爆发兔瘟,随即用兔瘟灭活苗紧急接种,病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据笔者对接诊的7个养兔户统计,断奶仔兔537只,发病死亡194只,死亡率36.1%。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生免疫失败的7个养兔户中,饲养獭兔5户,饲养肉兔…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兔生产的发展,各种防疫体系相继建立且逐步完善,主要传染病如兔瘟、兔出败、兔魏氏梭菌等均已有了一定的预防措施。在疫苗制备上不断改进,从单苗到联苗,既减少劳动力,也简化了手续,大大方便了生产,深受广大兔场和养兔户的欢迎。但是,在疫苗的应用中也常出现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如使用兔瘟与巴氏杆菌二联苗后,幼兔仍出现兔瘟病而死亡,不得不对发生兔瘟的病兔使用兔瘟血清及兔瘟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发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各地收购兔毛的商贩较多,造成兔瘟病毒传播,一旦强毒带进兔场,就会导致免疫失败和兔瘟病暴发。常用的兔瘟疫苗有兔瘟油乳化苗、兔瘟甲醛灭活苗。油乳化苗安全可靠,注射后局部无肿块和炎症,免疫期可维持4~6个月。从抗体消长动态看,油乳化亩优于甲醛苗。根据我们经验。正确应用兔瘟疫苗,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先对兔群进行兔瘟单苗预防注射,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再考虑是否使用其他联苗。应用兔瘟单苗一年应不少于2次。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 该兔场共养殖獭兔1500多只。该次发病的多为2~3月龄的青年兔,本批兔29日龄注射兔瘟疫苗首免,以后再也没有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2008年5月25日开始发病死亡,8d共有247只兔先后发病,死亡126只,死亡率高达51%。  相似文献   

9.
獭兔的春季管理,直接关系着獭兔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如下,供参考。1 春季气温升高,獭兔舍上覆盖的防寒物应及时揭去,但倒春寒时有发生,所以防寒物品还不能马上入库,要时刻防备寒气倒流,做好防寒工作。2 春季是各种疫病蔓延流行的季节,应及早清除兔舍内残留的粪便,对兔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保持兔舍内的清洁卫生。及时对獭兔进行防疫:(1)注射大肠杆菌疫苗,防止肠炎疫病发生和流行;(2)注射兔三联疫苗,防止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疫病流行。3 春季青草绿叶迅速生长,青饲料比较充足,冬季青绿饲料…  相似文献   

10.
经血凝抑制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有相同抗原量制备的疫苗,兔瘟油乳剂灭活疫苗比兔瘟组织灭活苗免疫后血清HI抗体效价高3.25 ̄6.0log2,即使油乳剂灭活疫苗仅为组织灭活苗四分之一的抗原量,免疫后血清HI抗体效价还高1log2。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兔第50天其血清HI抗体未见下降,而组织灭活苗免疫后第26天已开始下降。虽然接种二种剂型的疫苗攻毒后均具有100%的保护率,但血清HI抗体效价消长情况证明  相似文献   

11.
引进我国的獭兔品种主要有德系、美系、法系等 ,饲养数量已发展成规模。如何防病已成为发展獭兔、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现就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兔出血性败血症又称兔瘟 ,是专门侵害兔的病毒性传染病。不论长毛兔、肉食兔 ,獭兔都有易感性。其防治方法主要是注射兔瘟灭活疫苗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是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 ,注射剂量首免为 1ml,于断奶时 (分窝时 )注射 ,在 2周内产生抗体后 ,即进入催肥饲养阶段。如果为种用獭兔可隔 5个月再加强免疫1次 ,每次注射剂量为 2ml,这样所产仔兔的母源抗体水平较高 ,可保证哺乳期不…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 该兔场共养殖獭兔1 500多只.该次发病的多为2~3月龄的青年兔,本批兔29日龄注射兔瘟疫苗首免,以后再也没有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2008年5月25日开始发病死亡,8d共有247只兔先后发病,死亡126只,死亡率高达51%.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中旬,温岭某养兔场,5—5.5月龄獭兔发生以肺充血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死亡病例。笔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合病史调查,诊断为兔瘟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经兔瘟与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紧急预防接种和敏感药物治疗,及时控制了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4年7月,我镇某兔场饲养的獭兔出现突然不食,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嗜睡,并伴有神经症状的传染病,陆续死亡几十只。畜主认为兔感染了兔瘟,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并注射了兔瘟疫苗,但症状未见好转,到兽医站就医。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兔弓形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獭兔的疾病很多,在獭兔的养殖中影响较大的疾病主要有兔瘟、巴氏杆菌病、疥癣病、球虫病、皮肤霉菌病和肠炎。 1病毒性出血症 (1)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2)防治:本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理想的办法是免疫注射。子兔断乳后第35~40d开始,颈部耳后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ml,60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免疫期4~6个月其他獭兔每年免疫3次即可。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丹东市振安区一獭兔养殖场发生仔兔大批死亡。据畜主介绍,该场建场2年,共养獭兔1300余只。这次发病主要是断奶后仔兔发病,成年兔也有少量发病,发病率30%左右。发病4~5d,已死亡80多只。该场地势低洼,笼舍潮湿,大小兔均按免疫程序做过兔瘟一巴氏杆菌二联苗免疫。  相似文献   

17.
避免兔群暴发兔瘟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长岛县南长山镇乐园村养兔个体户肖某饲养种兔 50只 ,商品獭兔4 0 0只 ,饲养管理差 ,卫生条件差。 2 0 0 0年2月 2 8日对 70日龄的 82只兔接种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 ,3月 2日早晨发现注射疫苗的兔死亡 1 5只 ,当日晚上未注射疫苗的4只兔有一只死亡。来我站就诊 ,诊断为兔瘟。2 临床症状 病兔突然死亡 ,死前出现抽搐 ,惨叫 ,鼻腔流出泡沫状血样液。3 病理变化 剖检 4只刚死亡兔 ,主要病理变化为 :喉头、气管粘膜出现弥散性充血、出血 ,肺脏点状或斑点状出血 ,肝肿大 ,质脆 ,膀胱积尿 ,内充满黄褐色尿液。4 实验室诊断 采集…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情况2008年11月,河北省廊坊市某兔场共饲养獭兔250只,发生以腹泻或排胶胨样粪便为主的一种疾病,病程短,1~3天死亡,35只兔发病,年龄不等。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效果不佳,遂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就诊。经了解,该兔场只注射过兔瘟与巴氏杆菌二联苗,未注射其他疫苗。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介绍了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波氏杆菌四联疫苗的生产工艺及免疫效果。试验兔用该苗2ml注射后,7,9,14,20,60,120,180天均能抵制致兔瘟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对巴氏杆菌,魏氏梭菌和波氏杆菌,免疫10天后产生较强的免疫力,近期保护率分别在84.3%,90.1%和87.2%,免疫后180天保护率分别为71.6%,78.6%和87.2%。  相似文献   

20.
家兔的防疫     
1 每年春、秋两季对成年公、母兔进行兔瘟疫苗每只皮下注射2毫升,可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病即兔瘟。2 注射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每只每次注射2毫升,可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病和兔出血性败血病。每年春秋两季免疫,药效6个月。3 注射瘟、巴、魏三联苗,每只每次3毫升肌肉注射,可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病、出血性败血病和魏氏梭菌性肠炎。每年免疫两次。意义:因为春、秋两季是兔繁殖黄金季节,对母兔早做防疫,可使怀孕仔兔在胎儿、哺乳期从母体得到母源抗体,起到免疫作用。两季防疫可使疫苗效价衔接,使致病因素无机会可入,确保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