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于奶牛分娩后的较早时间内随机按牛分娩顺序1,3,5,7……作为试验组,2,4,6,8……作为对照组,将无菌铬制肠线埋于实验组牛的交巢穴深部,对照组不作处理,于产后不同时间观察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变化,产后子宫复旧速度,产孕间隔及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场自1997年8月至1998年6月先后陆续出现9例以乳房气性坏死、全身肌肉气性肿胀为特征的热性、急性败血症死亡的病牛,现就其诊治经过报告如下,供参考。1 发病情况 呈断断续续零散发生。发病多于产后1~6天内发生,多为膘情中上等奶牛。发病前病牛乳房和阴户水肿较为严重,且乳房都较庞大。发病急,病程短,一般于发现后3~6h内死亡,如采取紧急措施对症治疗,少数能延长至1~2日内死亡,致死率为100%。2 临诊症状 最先引起注意的是某一乳区皮肤局部散在出现紫红或紫黑斑,触之皮温不整,同时能挤出或自乳头自…  相似文献   

3.
我场饲养1985年引进的德国、丹麦进口乳牛,常年舍饲,从未发生过焦虫病。1992年因草场被蜱污染,一群160头舍饲乳牛陆续发生焦虫病,发病64例,发病率40%,死亡7例,死亡率11%,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1.1发病经过从1992年7月27日发现第1头病例至8月29日最后1例转归,历时34d,发病64头。其中,7月份发病21头占病牛总数的33%,8月份43头,占67%。病情发生头10天为高峰期,发病55头,占85.9%,尤其第4~5天,每天发病15头左右,第10天以后转为缓和。其后的24d共发病…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1.1龙岩市新罗区东肖某专业户猪场A场,1999年11月期间,5窝53头乳猪2日龄时发病,7d内共死亡51头,死亡率达96.2%。1.2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某集约化猪场B场,母猪存栏150多头,公猪7头。2000年6月起由接种进口伪狂犬病灭活苗改为接种伪狂犬病弱毒苗。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间,预计生产33窝,结果出现9窝死胎、木乃伊胎,3头母猪流产;产活仔数198头,除6头因其它原因死亡外,由同种原因死亡73头,死亡率达38.2%。发病后通过采用进口伪狂犬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  相似文献   

5.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纤维素复合酶由辽宁星河生物有限公司提供。1.2试验场地及设计在沈阳市辉山牛奶公司二洼奶牛分场进行,供试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3组牛接受3种处理:第1组为纤维素复合酶组;第2组为增脂灵组;第3组为对照组。18头供试牛全为中国荷斯坦牛,平均年龄5.28岁,平均胎次为3.22胎。18头泌乳牛均处于产后100d之内。1.3试验日期自1998年4月9日开始,6月14日结束。预试期7d,试验期59d。1.4试验方法加酶组每头日喂量为50g,分3次喂给。增脂灵是用于提高奶牛…  相似文献   

6.
奶牛边虫病53例诊治体会深圳市光明华侨畜牧场牛奶公司(518107)陈坤永笔者于1991年至1993年期间,先后诊治奶牛边虫病53例,治愈51例,淘汰1例,死亡1例。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奶牛边虫病发病季节为5至8月份,呈散发性,发病牛...  相似文献   

7.
蛋氨酸铁螯合物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国清  潘珂 《饲料工业》1999,20(7):17-19
蛋氨酸铁螯合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的试验研究表明,蛋氨酸铁螯合物组比硫酸亚铁组,初产母猪首次配种受胎率平均提高72%,胎产活仔数平均增加037头,初产死胎率平均降低21%,断奶仔猪成活率平均提高29%,断奶至产后发情配种的间隔时间平均缩短135d;第2胎~第8胎的经产母猪的胎产死胎率降低71%~29.6%,断奶仔猪成活率相对降低31%~6.2%;饲喂蛋氨酸铁螯合物的母猪体况变化平稳,直至第8胎的仔猪仍具有较高的育成率。结果表明,在母猪日粮中应用蛋氨酸铁螯合物替代硫酸亚铁,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该实验牧场饲养2~3周岁的海×荷杂种1代牛。1996年6月中旬,因天气炎热,气候干旱少雨,气温较高,阳光强烈,沙土飞扬和蚊蝇活动频繁。在此其间牛发生本病,且传播迅速。在天然草场放牧牛共25头,发生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17头,发病率为68%。病牛角膜混浊或形成白翳的有6头,占发病牛的357%。2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2~7天,多数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者较少。左眼先发病,后波及右眼。病牛患眼初期畏光,流泪,眼睑红肿,血管充血,结膜潮红,眼球突出,角膜呈明显的凸起。2~3天后,眼分泌物变成粘…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过去称为牛流行性感冒,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99年8月,该病在我镇水口寨村耕牛中流行,用抗生素治疗几乎无效,后采用中西兽药结合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村共存养耕牛37头,其中黄牛18头,于1999年8月15~19日相继11头耕牛发病,发病率为29.7%。染病牛均为黄牛,且为青壮年,7岁以上和哺乳犊牛未见感染。因未及时治疗已死亡1头。2临床表现发病急,来势猛。病初患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微弱,打喷嚏,流清鼻液…  相似文献   

10.
奶牛铅中毒病例,在国内兽医资料上报道很少。现将有关诊疗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经过、症状及治疗我市一奶牛场有奶牛24头(其中种公牛1头,成年母牛10头,18月龄青年牛9头,2月龄以下犊牛4头)。1997年7月14日,由库房保管员将无标签的工业用硫酸铅(P...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上、中旬 ,我场先后陆续出现16头以突发性全身肌群痉挛颤抖、后技僵硬瘫痪为特征 ,而按常规补钙、磷、钾等治疗无效的病牛 ,现就其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供参考。1发病情况在牛群中断断续续零散突发 ,发病牛膘情大多良好。在发病的16头牛中 ,11头为产前发生 ,5头在产后1~2星期内发生。发病瘫痪后 ,其中8头平卧(头贴地) ,5头侧卧 ,3头趴卧(青蛙状)。死亡6头 ,淘汰7头 ,治愈3头。2临床症状大多突然发病 ,不食 ,或突然滑倒瘫痪 ,磨牙吐沫 ,尾肌和后肢僵硬、强直性痉挛 ,继而全身肌内颤抖 ,对外界剌激敏感。…  相似文献   

12.
张肇富 《饲料研究》1999,(12):25-25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用黑白花奶牛做的2个实验中,在围产期(产前、产后时期)奶牛的日粮中添加烟酸,随后检查产奶量和酮病发生情况。在第1个实验中,将20头奶牛分成2组,实验组每头牛产前每天接受6g烟酸,连续2周,产后每天接受12g烟酸,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烟酸。在第2个实验中,将40头奶牛分成4组,每组10头,1组作为对照,其它3组在产后每头牛每天分别供给3、6及12g烟酸,连续10周。在上述2个补充烟酸组中,产奶量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乳中成分没有多大改变,血清葡萄糖浓度增高,血液和血浆β羟丁酸(BHB)…  相似文献   

13.
奶牛瘫痪一般认为主要与血钙过少有关。常见于高产奶牛,多发生在分娩后12~72h。但2001年5月笔者诊治的1头奶牛瘫痪却发生于产后1个月。查其原因是因为运输引起,后经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1年5月下旬,我市城区奶牛饲养户林某从南平市延平区郊区购进1头6岁左右黑白花奶牛。该奶牛于1个月前分娩。在被购地畜主曾观察过该牛的体况、健康状况及产乳量。该奶牛3天的产乳量分别是21kg、20kg、21.5kg,畜主认为较理想。奶牛从被购地用农用车于下午3点30分起运至晚上…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8月11日-24日,赤城县后城镇河西村养牛场场主邱锐阳放牧的10头牛先后发生高热稽留、贫血、黄疸,个别出现血尿为特征的病例,经临床诊断结合病理剖检确诊为牛焦虫病,现将治疗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1998年该场育肥牛28头,其中舍饲育肥牛 11头,放牧育肥牛 17头。8月11日,有2头牛突然发生焦虫病,14日又发生 2头,由于治疗不及时,16日突然死亡1头,经我们临床诊断和死亡剖检,确诊为牛焦虫病。截止到24日,共发病10头,占存栏牛35.7%,其中舍饲1头,占舍饲牛的9%,放牧…  相似文献   

15.
杭州奶牛良种示范场1996年奶牛流行热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流行热曾在杭州奶牛良种示范场发生过多次。1996年8月16日-11月7日又一次遭受侵袭,历时80余天。存栏奶牛438头中发病153头,发病率为349%,其中成母牛为252%,培育牛及公牛为97%。在成母牛中有胎牛71头,占发病牛的464%...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文统计了伊犁某荷斯坦奶牛场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1 200头分娩奶牛生产瘫痪发病情况,分娩奶牛发生产后瘫痪104头,产后瘫痪平均发病率为8.65%,以1月、12月、2月发病率较高,为11.11%~13.89%;而4月、9月、10月发病率低,为6.61%~6.71%。高产奶牛在5胎以上产后瘫痪发病率达10.30%~11.79%,而第2胎发病率很低,在3.59%。本文着重对1例典型病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进行详细论述,采取补钙、补糖及结合乳房送风治疗效果明显,从而得出了一些治疗预防的方法,为减少养殖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附设兽医院近20年来,共收治肠阻塞病牛172头。现将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本病1年4季均可发生,其中以4~6月份最多,计87例,占50.6%;7~8月份最少,7例,占4.1%。其中壮龄和老牛占绝大多数,小牛很少。年龄记载...  相似文献   

18.
脂肪肝影响围产期奶牛繁殖力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应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围产期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以T淋巴细胞转化率为指标定受试牛分娩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牛分娩前后外周血浆中孕酮(P4)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奶牛发生脂肪肝对免疫力和繁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8头黑白花奶牛在产后8 ̄21d内发生脂肪肝,发病率为66.67%;(2)脂肪肝患牛在产后2 ̄4周内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文统计了伊犁某荷斯坦奶牛场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1 200头分娩奶牛生产瘫痪发病情况,分娩奶牛发生产后瘫痪104头,产后瘫痪平均发病率为8.65%,以1月、12月、2月发病率较高,为11.11%~13.89%;而4月、9月、10月发病率低,为6.61%~6.71%。高产奶牛在5胎以上产后瘫痪发病率达10.30%~11.79%,而第2胎发病率很低,在3.59%。本文着重对1例典型病例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进行详细论述,采取补钙、补糖及结合乳房送风治疗效果明显,从而得出了一些治疗预防的方法,为减少养殖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起牛巴氏杆菌病和焦虫病混合感染的调查报告许忠民(承德市畜牧水产局)1995年6月8日承德市铁路机务段养牛场发生了牛巴氏杆菌病和焦虫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占当时存栏10.7%,现将这次发病情况调查用告如下:1发病情况机务段养牛场饲养黄牛和杂交牛28头,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