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患病动物的口、舌、唇、蹄、乳房等部位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人和非偶蹄动物也可感染本病,但症状较轻。据资料显示:感染口蹄疫病毒的畜类发病率几乎为100%。但病程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只有2%~3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患畜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成年动物多取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我国民间俗称本病为“口疮”、“蹄癀”。  相似文献   

4.
牛口蹄疫是因为蹄疫病菌引发的急性、热性、高接触性和迅速蔓延的传染病,牛口蹄疫会危及牛的性命,是导致牛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也能引发养牛人士的惨重损失。笔者将对牛口蹄疫的诊断办法和防治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可人畜共患,以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鼻盘等处发生水泡和烂斑为其临床特征。猪是该病的最易感动物之一,人们俗称它为“烂蹄”猪,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现将笔者多年来在猪场生产实践中如何防控猪口蹄疫,供养猪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1口蹄疫及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黏膜、唇、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溃烂。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case,简称FMD)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FMDVS)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口腔内粘膜和蹄部、乳头部等皮肤上发生水疱,水疱很快破溃、糜烂、遗留浅表性的溃疡,猪尤其多见于蹄部和吻突鼻端皮肤上,严重(有继发感染)时跛行,甚至横卧,蹄壳脱落。俗称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故民间有“口疮”、“蹄癀”、“脱靴症”之称。以口腔粘膜、唇、舌和四肢末端及蹄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我县动物防疫过程中,有一些单位或个人,在猪口、蹄部出现病变时,就以为猪患了口蹄疫病(即W病),岂不知另外一些疾病也与口蹄疫在症状上存在相似之处。现就与猪口蹄疫病症类似的水疱、水疱性口炎作一简单比较。"一、猪口蹄疫"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猪类主要集中在蹄冠、趾  相似文献   

10.
张丙坤  邱宝辉 《兽医导刊》2016,(16):199-199
口蹄疫是一种偶蹄动物较易感染的疫病。这种疫病使由口蹄疫病毒引发的,患病动物的口腔粘膜、乳房皮肤、蹄和鼻部等常常出现水疱或溃烂,所以口蹄疫由被称为口疮或蹄癀。另外,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它的传染性非常强,并且传播速度非常快,有时也会传染给人类或其它动物,所以口蹄疫非常容易造成大范围感染,不容易被控制和消灭。本文围绕口蹄疫的症状展开分析,进而对其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口蹄疫防疫诊治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1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1.1猪口蹄疫的病状是口腔粘膜和蹄部的皮肤形成水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粘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但控制猪口蹄疫的重点应是预防,即采用综合性措施,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入手,进而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易感动物牛,其特征为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疱。此病传播速度极强、范围广,一旦发病,如果没有及时诊治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严格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犯牛、猪、羊、骆驼和鹿等偶蹄动物,人也可感染发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1病种特征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2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casc,FMD)是由小 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 FMDV)引起的一种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舌面、唇、鼻镜、蹄叉、乳头等部位发生水疱,破溃形成烂斑,病畜蹄痛卧地,重者蹄壳边缘溃裂或脱壳.口蹄疫的大规模流行,会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并波及到市场上肉、奶的供应以及皮、毛、肉、奶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因此,该病被国际兽疫局( OIE)列为 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现将 FMD的诊断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等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认识口蹄疫     
英国发生口蹄疫,欧洲震惊,欧盟及其成员国紧急行动,构筑防火墙;全球惊恐,联合国发出警告:全球严防口蹄疫;世界各国都积极采取严格措施严防死守,惟恐避之不及。约90个国家和地区对来自欧盟国家的牲畜和产品颁布了禁令 口蹄疫是什么?口蹄疫是如何传括的?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其原因及其控制措施?这是谈牛色变,闻蹄心惊时应调研、认识的。1 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感染的传染病。患病动物的口、舌、唇、鼻、蹄、乳房等…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通常被称为口疮、蹄癀,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导致牛、羊等偶蹄动物患病的具有紧急、热性以及接触性特点的传染疾病,通常牛感染的概率较高。口蹄疫会使口腔黏膜、蹄部与奶牛的乳房周围产生水疱和烂斑,且传染性特别高,在多个国家都有过流行,给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也被列为世界范围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口蹄疫不仅只有动物会传染,还会传染给人,因此要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FMD)是动物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对偶蹄动物有严重的危害,口蹄疫在许多国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属性和经济上的属性,因此对于口蹄疫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口蹄疫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供读者参考。1病原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黄”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动物病毒。口蹄疫在全球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专门侵害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人也可以发病,并易引起大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将其列为众多动物疫病之首,在中国大多数农户养殖方式较落后,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