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粒小麦面筋和黄色素含量的早代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8个组合的F3代、6个组合的F3~F5代的面筋含量、筋力和黄色素含量进行了测试。这些品质性状在各组合间差异较大,各组合内的不同品系分离程度也较大,黄色素的变异系数尤人色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是遗传基因,环境及栽培条件对黄色素含量的影响较小。为培育出品质优良的硬粒小麦品种,在育种的早期世代对面筋和黄色素含量进行测试和选择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用10g的小麦籽粒样品作制粉品质评价。通过该评价可以差别不同小麦制粉品质。进而用于早代选择。这一程序可靠而准确的差别小麦品种Sunco.Hartog和Sunelg的面粉参数。黄色素含量。Kent-Jones色泽分级以及它们的产量。它还可用来进行5个普通小麦杂交组合F2代单植选择。并能测定F3代遗传力和模拟选择效应。Suneca×Sunfield杂交组合获得最佳模拟选择结果。双亲值均超过了标准品种值  相似文献   

3.
面筋强度较大的硬粒小麦(TriticumturgidumL.vardurum)粗粉适于加工通心面。因此.面筋强度的估测可用作育种项目中的选择标准.醇溶蛋白带45(gli45)与强面筋相关联.而醇溶蛋白带42(gli42)与弱面筋有关联.本研究旨在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沉降值法和醇溶蛋白电泳带型法对早代测得的面筋强度进行比较。这些方法有助于淘汰不良品系.从而降低测产试验及其它性状检测的成本。用4个亲本配制3个单交组合.其中1个亲本(Wascana)含有gli42等位基因.其余3个含有gli45等位基因。1990年在田间稀植F21991年在AridicHaploborall土壤上种植由F2衍生的F4品系。用SDS沉降值法预测面筋强度.用单克隆抗体(MAb)鉴定F2单株种子的醇溶蛋白带.对从F4品系上收获的种子重复进行SDS沉降值测试.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3个杂交组合SDS沉降值的遗传力变幅为0.57—0.68.淘汰含gli42的F2品系使群体减小了44%.使平均沉降值比未选择群体的提高(P<0.01)了0.3—0.6cm。保留gli45的纯合品系.进一步提高了(P<0.01)F4的沉降值.并且与在  相似文献   

4.
HMW-GS标记辅助选育优质小麦新品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优质小麦育种进程,将聚合杂交、HMW-GS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程序结合,在小麦品种烟农19、济麦20、郑优6号、百农66不同杂交组合F2代进行HMW-GS标记辅助选择,经连续多代鉴定筛选,选育出14个含优质HMW-GS或HMW-GS组合的小麦新品系.鉴定结果表明,14个新品系的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指标较好,多个测试指标优于其亲本之一或双亲,其中新品系6245的上述品质指标均表现超双亲的特点;多数材料株高适中,对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等小麦主要病害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具有利用价值.证明利用HMW-GS辅助选择进行优质小麦新品系的选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改良普通栽培小麦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资源,以野生二粒小麦G18-16和硬粒小麦Langdon杂交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研究材料,种植于黔中地区并对该群体籽粒可溶性蛋白质、总类黄酮、总酚、植酸和黄色素5个营养性状含量进行测定。共检测到6个相关的QTLs,分别分布在染色体2A、3A、4A、6B和7A上。除小麦籽粒总酚性状外,其余四个性状均呈正态分布。网络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营养性状与农艺性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仅黄色素与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也显示总酚和黄色素与其他营养性状有显著差异,并且是造成群体分布差异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小麦总酚和黄色素性状在其生理代谢中可能存在特殊性。另外,PCA还筛选出2组在5个营养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池家系各4株,为回交和精细定位提供了较可靠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6.
面筋强度较大的硬粒小麦粗粉适加工通心面,因此,面筋强度的估测可用作育种项目中的选择标准。醇溶蛋白带45与强面筋相关联。而醇溶蛋白带42与弱面筋有关联。本研究旨在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沉降值法和醇溶蛋白电泳带型法对早代测得的面筋强度进行比较。这些方法有助于淘汰不良品系,从而降低测产试验及其它性状检测的成本。用4个亲本配制3个单交组合。其中1个亲本含有gli42等位基因,其余3个含有gli45等位基因。1  相似文献   

7.
我国冬性硬粒小麦品种的选育进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粒小麦是加工通心面的主要原料。本课题组从1978年起,历经4个育种发展阶段,于“八五”育成国内首批中硬032等冬性硬粒小麦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从优良组合CD87068中又选出黄色素含量高、面筋强度较大的9130—4、9131—5等新品系。本文对该项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与加工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用扬麦158分别与强面筋品种安农9192和Karl组配成2个杂交组合,分析了其F4代93个株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有关品质性状,研究了不同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亚基组合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Glu-Al的等位变异(亚基1和N)Glu-dl的等位变异(亚基5+10和2+12)对SDS沉淀值、和面时间、耐揉性和GMP含量有显著影响,对蛋白质含量、和面图峰高的影响较小。亚基1和5+10与强  相似文献   

9.
硬粒小麦是加工通心面的主要原料,本课题组从1978年起,历经4个育种发展阶段,于“八五”育成国内首批中硬032等冬性颗粒小麦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从优良组合CD87068中又选出黄色素含量高,面筋强度较大的9130-4,9131-5等新品系,本文对该项目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0.
小麦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组品质性状不同的12个亲本材料,通过6×6NCⅡ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36个组合,对小麦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平均杂种优势较大外,其它品质性状后代的平均杂种优势较小,但组合间杂种优势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品质性状都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影响,以加性效应为主。在亲本之间、性状之间以及组合之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的差异均较大。除干面筋含量以外,各品质性状的亲本间和组合间方差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消息     
0069 CIMMYT关于磨粉及烘烤品质方面的一些工作据A.Amaya的报告,CIMMYT设有磨粉和烘烤实验室,它的主要任务是:①评选具有优良籽粒类型的早代(F_3和F_4)系;②评定这些早代系的面筋强度,蛋白质含量,a-淀粉酶活性和色素含量(最后一项仅限于四倍体硬粒小麦);③评定高代系的容重、流变学特性,面筋强度、蛋白质含量和磨粉、烘烤品质.此外,该实验室还为各国在执行这方面计划的人员进行培训,研究改进磨粉及烘烤品  相似文献   

12.
为加速优质小麦育种进程,将聚合杂交、HMW-GS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程序结合,在小麦品种烟农19、济麦20、郑优6号、百农66不同杂交组合F2代进行HMW-GS标记辅助选择,经连续多代鉴定筛选,选育出14个含优质HMW-GS或HMW-GS组合的小麦新品系.鉴定结果表明,14个新品系的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  相似文献   

13.
一种快速微量沉淀值测试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筋筋力和烘烤品质是小麦非常重要的加工品质特性。为了便于对育种早代材料的面筋筋力和烘烤品质进行预测,研制出一种快速微量沉淀值测试方法,其突出的优点是:(1)一次同时测试40个样次,具有规模测试效应;(2)测试过程快速省时——除制样和称量等环节外,测试40个样仅用45min,而标准方法要用375min;(3)测试结果直观,可直接与标准法测试结果比较,而用AACC56-63等方法的沉淀值测试结果不能与标准法测试结果直接比较;(4)实用性强——操作简单、重现性好、试剂和籽粒用量少。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小麦育种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早代材料进行筛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特点及早世代选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5个亲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分析显示,中亲与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3)蛋白质含量总的变异趋势是:组合间>家系间>家系内单株间;(4)在大豆杂交组合的早世代对单株蛋白质含量进行选择是有效的,而在F2的选择较在以后世代中选择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指导小麦优质育种的亲本配组,选择8个品种和2个新品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25个杂交组合,对F_1代产量、千粒质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稳定时间等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杂种优势分析、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杂种优势整体表现为负向优势,千粒质量为正向优势,其它品质性状整体表现为正向优势;4个亲本材料新麦26、洛麦47、藁优5766及洛麦41的多个品质性状GCA值均较好,可作为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亲本;丰德存麦13在产量性状上GCA值最大,适合作为产量改良亲本使用;组合洛麦47×丰德存麦13、洛麦47×丰德存麦5号、郑麦366×藁优5766多个性状SCA效应值和杂种优势值均较高,可作为重点组合进行后代筛选;相关性分析表明,F_1各性状均值与亲本一般配合力之和(GCAs)均呈极显著相关,产量、千粒质量、湿面筋、蛋白含量的F_1值也与杂种优势值和SCA值紧密相关,沉降值、吸水率、面筋指数和稳定时间的F_1值受组合影响较小,主要与双亲的GCAs值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选育低黄色素含量品种是宁夏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为阐明宁夏小麦中控制籽粒黄色素含量基因TaZds-A1和TaZds-D1的组成及分布特点,利用其功能标记YP2A-1和YP2D-1对91份小麦品种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TaZds-A1位点,等位变异TaZds-A1a(与低黄色素含量相关)和TaZdsA1b(与高黄色素含量相关)分别占59.3%和40.7%;在TaZds-D1位点,等位变异TaZds-D1a(与高黄色素含量相关)占95.6%,TaZds-D1b(与低黄色素含量相关)仅占4.4%。宁夏小麦黄色素含量基因位点存在4种等位变异组合类型:以TaZds-A1a/TaZds-D1a(57.1%)组合类型为主,TaZds-A1b/TaZds-D1a(38.5%)组合类型次之,TaZds-A1a/TaZds-D1b和TaZds-A1b/TaZds-D1b组合类型最低(2.2%);不同等位变异组合类型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比例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陈新  朱成松 《大豆科学》1997,16(4):328-333
利用5个亲本配制的3个杂交组合,研究共杂种后代F2-F4代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的特点及早世代分组选择的效果。结果表明:(1)大豆蛋白质含量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但也存在一定的显性效应。(2)相关分析显示,中亲怀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3)蛋白质含量的变异趋势是:组合间>家系间>家系内株间;(4)在大豆杂交组合的早世代对单株蛋白质含量进行选  相似文献   

18.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概况,本文对2000-2009年黄淮冬麦区324个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黄淮冬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平均含量较高,黄淮南片冬水组、春水组和黄淮北片水地组三组参试品种在这两个指标上都达到强筋小麦审定标准,但是面筋强度较差,蛋白质质量不高,表现为稳定时间、沉降值、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性状的值都偏低,特别是黄淮北片在这几个性状值上都低于黄淮南片,导致北片的品质水平低于南片。近年来本麦区加强了对这4个性状的改良,各性状值稳中有升。因此,着重加强蛋白质质量的改良,各个性状综合平衡发展是当前黄淮麦区品质改良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用10g的小麦籽粒样品作制粉品质评价。通过该评价可以判别不同小麦制粉品质.进而用于早代选择。这一程序可靠而准确的判别小麦品种Sunco.Hartog和Sunelg的面粉参数.黄色素含量.Kent—Jones色泽分级以及它们的产量。它还可用来进行5个普通小麦杂交组合F_2代单植选择.并能测定F_3代遗传力和模拟选择效应。Suneca×Sunfield杂交组合获得最佳模拟选择结果.双亲值均超过了标准品种(Hartog)值。任何杂交组合中都不存在改良制粉品质的越亲分离。研究数据表明.一个小麦育种项目早代选择草案的应用产生了制粉品质的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20.
郭和 《麦类作物》1998,18(4):10-12
谷类作物籽粒中镉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有一些报道指出,硬粒小麦比普通小麦的籽粒中含镉量高。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硬粒小麦籽粒含镉量的遗传性,为培育低籽粒含镉量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用于测定籽粒含镉量的有一个杂交组合的F2代F2-3家系、两上要交 F2-3和F3-4家系;用另外13个杂交组合的随机F8-9和F8-10家系测定了籽粒和叶片中的含镉量。试验在砂壤土、混合型细胞及潜育黑土上进行。结果表明:籽粒含镉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