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享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基因库"和"鸟类乐园"等美誉。北京湿地承载着古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北京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为弘扬悠久的北京湿地文化,展示丰富多彩的湿地魅力,培养人与湿地和谐共处的理念,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特举办以"保护北京湿地共建美丽北京"为主题的北京湿地摄影大赛。  相似文献   

2.
《绿化与生活》2013,(9):24-31
今年5月1日,《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规定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北京湿地日"。今年的9月15日是第一个"北京湿地日"。为宣传贯彻《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当天,全市16个区县同时举行了主题为"依法保护湿地,建设美丽北京"的"北京湿地日"宣传活动。市园林绿化局、房山区人民政府在北京市长沟湿地公园共同举办了系列宣传活动。市政府副秘书长赵根武,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副局长高士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兴新城、亦庄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有这样一座公园,地处北京城南中轴线上,被列为"燕京十景"之一。这里曾经是北京最大的垃圾坑,如今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这里春有"万枝花节"、夏有"湿地鹿鸣"、秋有"南囿秋风"、冬有"猎苑冬雪";这里随处可见的水域周围,各种花卉在阳光下烂漫绽放,鸟儿在湖水中畅享自然。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规定,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北京湿地日"。9月15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房山区人民政府在房山区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主题为"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推动湿地高质量发展"的湿地宣传活动。第七个北京湿地日在小学生表演的《荷塘月色》中拉开序幕。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代表发放观鸟设备,启动北京观鸟月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布置宣传展板,向市民宣传《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湿地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5.
<正>10月24日,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北京十佳生态旅游观鸟地"授牌仪式,《北京野鸭湖湿地新增鸟类名录》同时发布。相比于2005年,野鸭湖新增了62种鸟类,占全市鸟类总种数的65.8%。据2005年数据统计,野鸭湖湿地鸟类有233种,占全市鸟类总种数(350种)的66.6%。今年10月,由中国观鸟会(原北京观鸟会)协同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邀  相似文献   

6.
2月2日是第1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和水资源管理"。近年来北京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更好的保护北京的湿地资源,从今年5月1日起,《北京湿地保护条例》将正式实施。今后如果擅自在湿地内采挖野生植物或者捡拾鸟蛋,最高将罚款五千元。如果有抓捕野生动物,排放污水等破坏湿地的行为,最高将处以50万元的罚款。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北京湿地日"。今年9月19日,第九个"北京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指导下在各区如期举行,主题为"强化湿地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翠湖湿地小朋友们认识鸳鸯和湿地植物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净化水质、调节径流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琴  金毅  王鹏 《中国林业》2010,(20):10-11
<正>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伊春市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评价"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林科院的专家公布了《伊春市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评价》成果,评价报告显示,黑龙江省伊春市森林  相似文献   

9.
<正>"鸿雁在云鱼在水"。雁飞鱼游的场景如果在北京,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野鸭湖。因建国之初修建官厅水库而形成的这片湿地,如今已经是国家湿地公园和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北沙尘暴风口带,这里的生态环境影响着整个北京,是北京城西北角的生态屏障。野鸭湖经过多年保护工作,已恢复了上万亩退化湿地,可以观测到的鸟类达到303种,  相似文献   

10.
《绿化与生活》2012,(7):12-13
2012年7月7日,节气小暑。"绿家园乐水行"的近三十名水友相聚在一起,准备探秘尚未开放的翠湖湿地。绿家园志愿者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之一,与自然之友、地球村并称为中国三大环保组织。绿家园志愿者旗下"绿家园乐水行"活动,以关注水资源为主,是北京最为知名的民间水资源环保活动。7月7日这一天,"乐水行"湿地之旅就带领环保爱好者一同考察一个与北京命运息息相关的湿地——翠湖湿地。湿地,是北京环境现状的一面镜子。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在抵御与调节洪水、控制污染与降解  相似文献   

11.
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湿地蕴涵着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底蕴,也是北京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正2025年北京恢复湿地面积不低于5000公顷,2035年恢复湿地面积不低于9000公顷。2020年12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北京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草案围绕"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北京市市域绿色空间布局,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建"一核-三横-四纵"湿地建设总体布局。从湿地保护、湿地恢复、湿地可持续利用以及提升湿地管护能力四个方面对湿地进行全方位的顶层设计。预计到2025年全市湿地面积总量不减少,恢复建设湿地面积不低于5000公顷;到2035年恢复建设湿地面积不低于9000公顷;水体岸线自然化率、  相似文献   

13.
<正>亚洲最大再生水湿地——中国水谷一期将在广渠路边亮相,中国水谷面积超60万平方米,这块湿地每天可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引水50万立方米。它的建成不仅将提高中水利用量和利用率,还为市民提供一处大型休憩娱乐公园。同时,作为湿地,也为动植物"安家"北京创造了条件,其还能对京城东部局地小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生态融媒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印发的《北京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5月6日,生态融媒记者走进翠湖湿地公园,了解到北京市海淀区森林公安移动警务站正式进驻翠湖,这是北京森林公安系统第一个移动警务站投入使用,旨在"以点带面"打击湿地及其周边的非法狩猎行为,有效震慑犯罪分子,净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首都野生动物资源安全。此次进驻是北京森林公安打击非法猎杀和经营利用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的有力举措,也是北京森林公安践行"枫桥经验"的具体行动展现。  相似文献   

15.
北京翠湖湿地公园的管理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湿地是指北京行政区范围内长期或周期性过湿地或淹水地带,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滩地,以及水稻田、水库、池塘、河渠、采掘区和废水处理场所等,也包括地下溶洞水系等(崔丽娟,2006b).北京湿地承载着水源涵养、蓄洪防旱、净化水质、区域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多种生态功能,是改善和维护首都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保护与恢复北京湿地对维护首都生态安全、提高首都生态文明水平、构建宜居北京、建设"绿色北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9日,由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和广东园林学会主办,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协办的"湿地与园林"学术报告会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举行。来自北京、香港、南京、长沙及广州的五位专家,就园林植物品种创新、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湿地文化和湿地景观设计、湿地保育等为大家做了精彩的演讲。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会长、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吴桂昌,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  相似文献   

17.
<正>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今年9月20日是第三个"北京湿地日"。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提升广大市民认知湿地、保护湿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曾是一座河流纵横、淀泉遍布的城市。历史上优越的湿地资源,是北京建城3000多年、建都800多年来始终保持旺盛活力的关键自然基础之一。然而,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北京湿地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50年代,北京湿地面积约为25.68万公顷,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20世纪80年代,湿地面积下降至8.48万公顷,约三分之二的湿地消失。湿地大面积减少造成城市生态承载力下降,成为北京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城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北京从古至今的发展都离不开湿地,在湿地的种种作用中,最重要的就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水源供应地,除此之外,密云区拥有着10914公顷的湿地面积,占北京湿地总面积的21.2%,位居全市之首。因此作为北京市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密云区政府、区园林绿化局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9月15日是第六个"北京湿地日"。那么,近五年北京湿地建设的情况如何?最近在北京市自然保护大地检查工作中,湿地的专项检查内容又是什么?针对保护湿地工作,我们又如何确保有法可依呢?连续六年,持续开展保护湿地行动湿地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固定二氧化碳、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