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L .)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以长江中下游各省受害最重。由于小菜蛾幼虫比较活泼 ,年发生数代 ,特别是该虫对生物杀虫剂Bt和菊酯类农药容易产生抗性等原因 ,导致该虫的防治比较困难。因此筛选防治小菜蛾的药剂是蔬菜生产上一项紧迫的任务。 0 .3%苦·阿微乳剂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用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素与微生物源农药科学复配研制的一种新的无公害杀虫剂 ,为了验证该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我们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田概况试验地设在西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杆菌对抗性及敏感小菜蛾的拒食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苏云金杆菌对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的拒食活性。选择性和完全拒食试验表明,Bt对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种群都有一定的拒食作用,且拒食活性随Bt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相对于抗性种群,小菜蛾敏感种群对Bt杀虫剂表现了更强的拒食趋势,其拒食中浓度AFC50(0.089 3 μg/mL)显著低于抗性种群(0.148 1 μg/mL)。试验结果表明,抗性种群对有毒叶片的行为避害能力弱于敏感种群,小菜蛾对Bt杀虫剂的抗性产生应与其行为机制无关。  相似文献   

3.
菜青虫、小菜蛾是遵义市红花岗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农户使用常规杀虫剂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是柳州市郊区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连续使用常规杀虫剂,小菜蛾的抗药性日益增强.为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微生物农药Bt粉剂防治小菜蛾的药效试验和示范.试验在市郊白露乡白露村菜农的结球甘兰上进行.设Bt粉剂(湖北省生产,活孢子含量120亿个/ml)300倍,2.5%敌杀死(法国产)1500倍,以清水为对照,小区面积0.05亩,重复3次,随机排列.每小区定  相似文献   

5.
保丰(10%阿维·毒乳油)是南京保丰农药厂开发研制的防治蔬菜害虫的新型杀虫剂。为了明确保丰防治蔬菜小菜蛾的效果、适宜剂量和防治时期,特进行保丰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试验作物为京丰甘蓝1号,防治对象为小菜蛾。试验采用保丰1000倍、1500倍、2000倍;1.8%虫螨克EC(桂林集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000倍、48%乐斯本E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000信及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3次重复,计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20m2,随机区组排列,周围设lin保护行。试验地点在云梦县城关镇群力村五组的一块甘蓝田进行。试验期间…  相似文献   

6.
小菜蛾、菜青虫在北林区菜田普遍发生。特别是小菜蛾幼虫对药剂易产生抗性 ,为害逐年加重 ,株受害率达 80 %以上 ,平均减产 2 0 %左右 ,且品质劣化 ,经济效益下降。考虑到瑞德丰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维必虫清是生物性杀虫剂 ,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蔬菜、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笔者在大白菜上进行了阿维必虫清防治小菜蛾、菜青虫药效试验 ,取得了好的防治效果。表 1 阿维必虫清等药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效果调查 (2 0 0 0年 ,绥化 )处  理[ml/ (g) / 6 6 7m2 ]        小 菜 蛾               菜 青 虫…  相似文献   

7.
《湖北植保》2015,(2):62
<正>1、高温杀菌:在高温杀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前一天,对黄瓜浇一次水,第二天封闭棚摸,棚内挂上温度计利用中午太阳光能升温,在短时间内升至44℃~45℃,保持2h,然后,慢慢放风,将温度降至正常气温,有利于黄瓜正常生长发育。2、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有Bt生物杀虫剂、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有益微生物增产菌等,每667m2用150mm~200mmB t生物杀虫剂,7d喷一次,能有效地杀死菜青虫、小菜蛾、豆夹螟的  相似文献   

8.
几种农药对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毒性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试验评价了 7种杀虫剂对新引进的小菜蛾幼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的毒性。结果表明 :农药对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的击倒力和触杀活性的顺序依次为 ,52.5%农地乐乳油 >爱福丁>20%好年冬乳油 >50%甲胺磷乳油 >集琦虫螨克 >高效氯氰菊酯 >Bt。供试农药除Bt外 ,对小菜蛾弯尾姬蜂成虫都有极高的毒性  相似文献   

9.
为在小菜蛾防治中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和生物农药Bt,探究了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与其对Bt杀虫蛋白Cry1Ac的敏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浸叶法测定了2个抗性背景不同的小菜蛾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和Cry1Ac蛋白的敏感度,通过比较敏感度差异,初步探索了小菜蛾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和其对Cry1Ac蛋白敏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自广东博罗县田间的小菜蛾种群(GDBL)对除Cry1Ac之外的9种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而北京室内小菜蛾种群(BJNK),虽然对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茚虫威、多杀菌素、溴虫腈具有抗性,对Cry1Ac在内的其他5种杀虫剂仍比较敏感。可见,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抗性的两个小菜蛾种群,对Cry1Ac蛋白仍处于敏感状态。由于小菜蛾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机制与其对Cry1Ac的抗性机制不同,小菜蛾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与其对Cry1Ac的抗药性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因此,在田间可以通过加强Bt杀虫剂的使用来提高对多种化学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绿僵菌防治鳞翅目蔬菜害虫及壮苗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1998年在山西太原田间应用绿僵菌防治甘蓝上小菜蛾、菜青虫和番茄上棉铃虫试验 ,结果表明 ,绿僵菌对小菜蛾的杀虫率为74.48% ,菜青虫为77.73% ,番茄上棉铃虫为 53.98% ,高于对照药剂双效Bt悬乳剂300倍液。经浸种的辣椒苗和茄子苗颜色深绿 ,苗齐苗壮 ,长势好。  相似文献   

11.
苏云金杆菌(Bt)杀虫剂是至今应用最成功也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本文叙述了印度谷螟、小菜蛾和家蝇等害虫对Bt剂的抗性和抗性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克服抗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金明 《植物医生》2004,17(6):23-2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我国分布极广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近年来,小菜蛾危害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在广东地区,特别是在蔬菜出口基地,现已成为对十字花科蔬菜危害最严重的害虫,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蔬菜严重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毁种.为寻找防治小菜蛾的有效药剂,满足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需要,作者选择敌宝、苏力士、菜宝、湖北Bt、锐劲特和除尽等6种杀虫剂进行防治小菜蛾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长沙地区主要遭受菜青虫、小菜蛾的危害,其次为斜纹夜蛾和蚜虫。 一、生物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效果好、成本低。 长沙地区4—6月是第一、二、三代菜青虫和小菜蛾为害的高峰期。9—11月是第六、七、八代菜青虫和八、九、十、十一代小菜蛾为害的  相似文献   

14.
氟啶脲是一种新型高效抑制昆虫蜕皮杀虫剂,为了探索其对蔬菜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无公害”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在通州市农科所种植的卷心菜上进行了氟啶脲等药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药效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害虫之一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小菜蛾对多种药剂 ,如有机磷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产生了抗性 ,小菜蛾的防治成为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气候温暖的华南地区 ,小菜蛾的全年发生 ,对广东、广西等地的无公害蔬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测定了广州地区常用防治小菜蛾的药剂如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等与菜喜、锐劲特等近年引入的新药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 ,为小菜蛾的综合防治寻找合适的药剂。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A .1.8%…  相似文献   

16.
过去,我市主要用化学农药防治菜青虫,由于产生抗药性,农药使用浓度越来越高,喷药次数越来越高,仍难以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1982—1985年,我站从湖北省农科院引进Bt乳剂防治菜青虫试验示范,经多次反复试验证明,对菜青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72小时防效为85.7—97.3%。4年来,兰州市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81200亩次。  相似文献   

17.
“虫瘟一号”(B型)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属无公害生物型农药。为明确其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笔者于1999年5月,在甘蓝上进行了“虫瘟一号”(B型)防治2代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 “虫瘟一号”(B型)粉剂(广  相似文献   

18.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和小猿叶虫(Phaedon brassicae Baly)均是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之一,宁波地区8—11月,其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比菜青虫(Pieris rapa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严重。目前十字花科蔬菜上大量应用的生物农药Bt、阿维菌素对菜青虫、小菜蛾具较好防治效果,但对大、小猿叶虫基本无效。大、小猿叶虫的发生规律同菜青虫、小菜蛾不一样,幼虫、成虫常常隐蔽在蔬菜的根部、菜心和土中,菜农只能依靠多次喷化学农药如毒死蜱+敌敌畏控制它们的危害。我们从田间筛选到女贞潜叶甲生曲霉菌株,经初步鉴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vat.fumigatus)(暂称叶甲生烟曲霉)。室内试验后发现,该菌株培养液能使大、小猿叶虫幼虫、成虫,女贞潜叶甲(Argapistes tsekooni)幼虫、菜青虫幼虫和夜蛾的幼虫发病死亡。通过化学、物理诱变选育对害虫的高毒力菌株已有报道。我们利用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方法选育对大、小猿叶虫有高毒力的烟曲霉菌株。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菜蛾抗性稳定性及抗性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试验表明,福州地区田间小菜蛾已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产 生高抗性。脱离选择压力3代后,小菜蛾的抗性水平迅速下降。Bt预处理可提高抗性和敏感小菜蛾幼虫 对有机磷的敏感性,尤其对抗性小菜蛾增效极显著,对敏感小菜蛾AChE的 Ki值则影响不 大。据此提出在抗性治理中,应轮用或换用不同毒理机制的杀虫剂,且其间隔至少为2~3代。  相似文献   

20.
菜田常用杀虫剂对小菜蛾及菜蛾绒茧蜂的选择毒杀作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在室内测定了9种菜田常用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及其主要天敌菜蛾绒茧蜂成虫和茧的毒性。结果表明,应用厂家推荐田间防治小菜蛾的使用浓度,对小菜蛾的杀虫效果锐劲特、Bt、虫螨光可达100%,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宝路和抑太保可达95%以上,杀虫双达80%,而氰戊菊酯和万灵对小菜蛾的杀虫效果较差,供试幼虫最终化蛹率分别达70.0%和78.3%。让菜蛾绒茧蜂成虫接触厂家推荐浓度的药膜,接触杀虫双2小时后的死亡率即达80%以上;12小时后,接触锐劲特的死亡率即达100%;24小时后,接触万灵和杀虫双的累计死亡率达90%以上,接触宝路和氰戊菊酯的约50%,而接触抑太保、Bt、虫螨光和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的累计死亡率均在20%以下,和对照无显著差异。作者认为在菜蛾绒茧蜂等天敌较为丰富的季节,虫螨光、Bt、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宝路和抑太保应属防治小菜蛾优先选用的杀虫剂,锐劲特则主要应在小菜蛾大发生、而天敌又很少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