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薯20号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同薯2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1986年用Ⅱ-14[8408-22×(晋薯6号×Solanum chacoense)]作母本,新型栽培种NS 78-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6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同薯20号。  相似文献   

2.
<正>1选育过程原品种名称同薯21号,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1998年用晋薯7号作母本,7xy.1×R22-3-13作父本杂交,1999年培育实生苗选择单株,编号SE-11,2000年进入株系圃,2001年升入品鉴圃,2002~2003年进行品比试验,2004年进行试验推广。2005、2006年参加山西省马铃薯区域试验,2006同时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5001品种名称:同薯20号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Ⅱ-14[8408-22×(晋薯6号×Solanumchacoense)]/NS 78-7审定意见:该品种已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农业部第516号公告公布。1特征特性株型直立,株高70 ̄95 cm左右,茎秆粗壮,分枝多,单株主茎数2.3个。叶色深绿,枝叶繁茂。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中等。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深浅中等,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4.7个。中晚熟种,出苗~成熟100 ̄110 d。蒸食菜食品质兼优,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分…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新品种丽薯6号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1选育过程丽薯6号,原名丽200201,1997年丽江市农科所从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A10-39×NS40-37组合中选育。  相似文献   

5.
<正> 内薯6号原系谱号“7712-5”,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9年审定命名的省(区)级马铃薯新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77年以“37—1”为母木,以福禄多×黄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种1984~1986年参加内蒙古区域试验,居11个参试品种(系)之首,而且是本轮区试中唯一超双标品种(参试品种还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无性一代为试验材料,对组合的各个产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组合为大西洋×D2和大西洋×早大白,这两个组合产量高,单株商品薯重也较高,平均单株产量分别为621.6 g和511.0 g,平均单株商品薯重分别为426.9 g和409.2 g;尤其是大西洋×早大白组合,后代的单株结薯数量较少(4.9个),且单薯重高(107.9 g),是大薯块类型的高产组合。大西洋×克新16号组合和大西洋×T1800组合的产量中等,可结合其它性状评价其利用方向。大西洋×克新2号组合的产量较低;且单株商品薯重也较低(187.7 g),是利用价值较小的组合。大西洋×中薯4号组合的平均单株产量低(380.7 g),但单株结薯数量少(4.5个),因而单薯重较高(93.5 g),可以选择高产的单株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7.
对马铃薯9个亲本及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18个杂种无性一代的8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①8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超中亲优势的大小顺序为:烂薯率>块茎产量>结薯数>淀粉含量>单个块茎重>薯形>块茎外观>结薯习性;超高亲优势的排列顺序则为:结薯数>单个块茎重>块茎产量>块茎外观>烂薯率>淀粉含量>薯形>结薯习性。②品种P(2L0031-17)、P(4陇薯3号)、P(7L0218-38)、P(995D-P-8)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是理想的亲本材料。③组合P1×P4、P2×P9在淀粉含量、块茎产量等性状上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在马铃薯高淀粉育种中应选择高淀粉材料作为亲本之一,选配组合时亲本最好采用高×高类型或高×低类型配置组合。  相似文献   

8.
<正> 1 选育过程青薯168原系号为82-6-5,亲本为辐深6—3×Desiree。辐深6—3属中晚熟品种,产量高,生长势强,秆硬、植株直立,结薯整齐、集中,薯块大,黄皮、白肌、芽眼较深,较抗花叶、卷叶病;Desiree中熟,产量高;1979~1980年在所有参试的150多份材料中,产量居于首位,生长势较强,叶厚、叶色深,结薯较分散,薯型长圆型,芽眼浅,较抗花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国内最新配制的马铃薯实生种子9个杂交组合,通过试验,分析和比较了F_1实生苗世代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综合评价了各个杂交组合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筛选了可用于商品生产的优良组合.对主要亲本的配合力进行了估计,为实生种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研究优良自交系.试验结果表明:W_4×NS_(79-12-1),W_5×NS_(79-12-1)和肯德×8342-36为优良杂交组合,W_4×NS_(79-12-1)可用于实生种薯生产.自交系NS_(79-12-1)和8342-35为优良自交系,后者在提高单薯重量降低单株结薯个数上有较高的配合力.本文还讨论了我国马铃薯实生种子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的进展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如东四号元麦是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杂交选育成,组合为4-2×(矮早三×75-9)F_1。4-2为(东大1号×捷克大麦)×浙114组合中选出的二棱抗黄花叶病大麦中间材料。75-9为加拿大黄金大麦×黑六柱元麦中选出的二棱抗黄花叶病元麦中间材料。81年杂交,83年选到几个优良单株北繁,在黑龙江仍有分离,从中又选择了二十几个单株秋播。84年发现第二号株行最优,从中拿出一半种子北繁,秋播时参加品比,85年亩产605斤,比浙114增产15.8%,表现突出,参加南通市区域试验。86年四点平均亩产648斤,比浙114亩产583.3斤增产64.7斤,折11.09%;比立新一号亩产551.3斤增产96.7斤,折17.53%,在七个  相似文献   

11.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秦芋 30号 (992 - 30 ,安薯 5 8号 )是陕西省安康市农科究所利用EPOKA (波友 1号 )作母本 ,4 0 81无性系 (米拉×卡塔丁杂交后代 )作父本 ,杂交实生苗株系筛选育成。 1991年获杂交种子 ,1992年培育实生苗 ,并从中选出单株 ,1993年进入选种圃 ,再经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繁育而成。该品种于 2 0 0 1年 8月 2 9日经陕西省第 30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 ,命名为“安薯 5 8号” ,编号陕审薯 2 0 0 10 0 1号 ,2 0 0 3年 2月 8日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 ,命名为“秦芋 30号” ,审定编号 :国审薯 2 0 0 3…  相似文献   

12.
<正>1选育过程丽薯7号原名丽200202,是1997年丽江市农科所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隋启君老师提供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肯德×Alamo组合中选育。经品比试  相似文献   

13.
文国宏 《中国马铃薯》2007,21(3):191-191
<正>1品种来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1993年以武薯85-6-14为母本,以陇薯4号为父本组配杂交,在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择,至2003年选育完成了淀粉与全粉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6号(原代号L9408-10)。2004年8月31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2005年5月23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国审玉米品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玉米科学》2003,11(2)
品种组合母本来源父本来源选育单位审定编号冀玉9号冀15-22×冀35冀257×冀815黄早四×冀多14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审玉2003001辽单33辽3180×吉853国外杂交种黄早四×330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国审玉2003002吉单3421037×吉853Mo17×Suwan黄早四×330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国审玉2003003吉星46四-287×7922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国审玉2003004济单7号济533×昌7-2P136杂株外引系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审玉2003005丹科2123D26×丹59…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品种同薯23号选育自8029-[S2-26-13-(3)]×NS 78-4。该品种中晚熟,具有高产稳产,抗X、Y病毒病,抗晚疫病,结薯集中,薯形好等特征。本文介绍了其在实践当中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合理施肥、种薯处理、切薯处理、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起到了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1品种来源宁薯7号由固原地区农科所于1992年培育而成。是用“宁薯1号”作母本,“阿普它×71-18-2”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杂交,在其组合实生苗中经单株系选的。原试验代号为“固8-35”。1998年4月经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宁薯7...  相似文献   

17.
徐茜  王良平 《杂粮作物》1998,18(6):51-52
甘薯新品种万薯1号具有高产、抗病、品质优良等特点,是万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南薯95×农林10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种萌芽性好,藤叶嫩脆、浆汁多,是食用和饲料兼用型品种,历年试验结果,鲜薯平均比对照南薯88增产5%左右,藤叶增产30%以上,生物产量(鲜重)增产18%,生物产量(干重)增产9%。  相似文献   

18.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综合评价了16个马铃薯杂种实生薯群体,结果表明:801-5×Katahdin、801-5×Baraka、高原7号×Katahdin和高原7号×Baraka 4个组合以小区实际产量、丰产素质和块茎一致性为主,包括株高一致性和对花叶、卷叶两类病毒抗性在内的12个性状的综合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合(自84040×NS79-12-1),达到优良的评价标准,综合指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58.3%,51.7%,33.6%和25.4%,综合性状稳定性好。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和定量地反映杂种群体的综合特征,能以统一的综合指标评价TPS选育的全部目标性状,克服了组合评价中以单因素独立评价群体优劣的不足,对于新组合或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利用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梁24(原系谱号中梁90304)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以远缘八倍体中间偃麦草中四为抗源亲本,与普通小麦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抗条锈、丰产、高蛋白冬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中四×钱保德)×82WR(96)-22-1-2-1。1998~2000年参加了甘肃省天水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1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征该品种幼苗生长匍匐,叶片披垂,绿色,株型紧凑。株高平均79.2 cm。穗长方型,顶芒,穗长6.6 cm,穗白色,每穗结实小穗11.8个,平均穗粒数25.9粒,籽粒红色,卵圆形,千粒重33.1 g,容重745 g/L,生长整齐,落黄正常。1.2生物…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育过程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6号由天水市农科所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于2003年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引进,参加了引种观察试验,2004年参加了品系鉴定试验,2005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