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洋 《粮食储藏》2006,35(3):56-56
泰国King Mongkut’s大学化工系的Somkiat Prachayawarakorn等人用扩散理论模型对单一玉米谷粒进行干燥模拟,用以描述干燥和缓苏阶段湿分在物料内部的迁移。在温度90~170℃,玉米干基水分37%和43%时测定有效扩散率,扩散率与温度的关系用阿仑尼乌斯方程来描述。与单一阶段干燥相比,包括缓苏和干燥两个阶段的烘干不仅能加快湿分的转移,而且能减少爆腰,缓苏阶段越长,玉米的颜色越深,强度越好,为了保持玉米品质和减少能耗,通过模拟实验表明,干燥介质温度应限制在150℃以下;高水分玉米经干燥后干基水分降到23%时再进行缓苏,时间为40分钟。在冷却…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然干燥(15℃)、热风干燥(45℃、55℃、65℃)、流化床干燥(45℃、55℃、65℃)对初始湿基含水率21.2%的稻谷进行降水处理,选取适当水分间隔测量稻谷导热系数和爆腰率,得到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拟合曲线、导热系数与爆腰率的拟合曲线,并对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都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干燥工艺影响稻谷降水速率,产生不同爆腰率,改变内部结构进而影响导热系数测量值。随爆腰率增大,导热系数呈非线性递增。流化床干燥对稻谷导热系数测量造成的影响大于薄层热风干燥。低温薄层热风干燥稻谷的导热系数最接近自然干燥处理值。  相似文献   

3.
新型热风辅助射频(HA-RF)技术已被证实在稻谷杀虫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探究其同步杀虫干燥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重在探究HA-RF在稻谷干燥方面的效能,开发稻谷HA-RF干燥工艺并研究相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极板间距为10.0 cm(射频加热速率6.10℃/min),干燥温度为60℃,样品厚度为3.0 cm时,稻谷HA-RF干燥效能最佳;HA-RF与热风(HA)干燥相比可缩短干燥时间34.6%,单位能耗也更低.此外,HA-RF与HA干燥相比对稻谷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爆腰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HA-RF干燥可以更好地保留维生素E,且对样品颜色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也较小.该研究表明HA-RF是一种比HA干燥更加高效节能的技术,且干燥后稻谷品质更好,在稻谷同步干燥杀虫上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初始水分为20.13%的稻谷进行间歇干燥试验,研究不同相对真空度以及不同干燥温度对稻谷干燥后品质的影响,测定干燥后稻谷爆腰率、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相对真空度的增加,稻谷的爆腰率小幅上升,脂肪酸值随之增加。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稻谷的爆腰增率、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也随之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稻谷的爆腰增率与脂肪酸值以及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脂肪酸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干燥条件对稻谷的降水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洞道式(厢式)干燥机,用不同的干燥温度和风量对稻谷进行干燥,绘制得出干燥速率曲线,并测定了干燥前后的爆腰率、出糙率、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热风温度高的试验中的稻谷降水率要高于热风温度低的试验;风量大的试验中的稻谷降水率要高于热风风量低的试验;稻谷的平均干燥速率总的趋势随着热风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着热风干燥温度的提高,稻谷的爆腰率有比较明显的增大趋势,脂肪酸值随热风温度波动变化,出糙率随热风温度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宁夏地区收获稻谷爆腰粒增多、整精米率下降的难题,本试验在就仓(垛)干燥技术基础上,结合臭氧抑制霉菌,对本地区收获的高水分稻谷开展就仓(垛)通风降水试验,通过试验检测粮堆温度,研究稻谷水分、脂肪酸值、出米率、整精米率等变化及干燥费用对比分析,试验证明运用就仓(垛)干燥技术可有效提高宁夏地区储藏稻谷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稻谷自然干燥特性与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自然干燥条件下的稻谷干燥特性及其对稻谷干燥品质,特别是对稻谷爆腰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控制干燥速率和避免过度干燥的室外阴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稻谷爆腰率,提高稻谷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紫薯面条品质,减少干燥后易断条、浑汤的问题,采用线性功效系数法对紫薯面条四阶段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考查各阶段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和干燥时间对紫薯面条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紫薯面条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预干燥阶段,温度40℃,湿度80%,时间60 min;干燥前期,温度45℃,湿度85%,时间100min;主干燥阶段,温度30℃,湿度70%,时间90 min;干燥后期阶段干燥条件是温度25℃,环境湿度,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燥所得紫薯面条弯曲断条率8.87%,自然断条率0.19%,熟断条率0.67%,蒸煮损失12.55%。  相似文献   

9.
郁忠  万忠民  洪阳 《粮食储藏》2022,(1):23-27+39
采用药膜法和混粮法研究不同单因素对谷蠹和杂拟谷盗的防虫杀虫效果,以及食品级惰性粉添加后,对稻谷出糙率、整精米率、碎米率和爆腰率等加工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环境温度越高,惰性粉致使储粮害虫全部死亡的时间越短,杀虫效果越好,而剂量对惰性粉杀虫效果的影响较小,在低温条件下,害虫全部死亡的时间随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但高温情况下,两种害虫的全部死亡时间并不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改变。此外,惰性粉的添加对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碎米率、爆腰率等加工品质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适期收割对稻谷损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稻米原粮爆腰率是影响加工过程中出米率的重要因素。经调查,农家交售原粮中爆腰率高达25%,其中有干燥、储藏方面的原因,也有收割期不当的原因。本研究从一株稻穗中谷粒含水率与爆腰率的关系分析着手,通过对田间不同品种、不同含水率稻谷爆腰率的测定,并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结果证明,完整谷粒的平均含水率在20%以上时收割,可以有效地避免田间爆腰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热风干燥温度对脱水白萝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春大根"白萝卜品种为试材,采用50、60、70、80、90、100℃的热风干燥处理1 cm×1 cm×10 cm的白萝卜条,研究热风干燥温度对脱水白萝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为70℃时,脱水速率较快,脱水白萝卜色泽较白,感官品质、食用品质和复水性均较好,VC保留率较高。其次,干燥温度60℃时,脱水速率较慢,形态轻微变形、皱缩,食用品质略差。干燥温度低至50℃时,VC的保留率有所提高,但干燥时间延长,感官及食用品质均有所下降。干燥温度超过80℃后,干燥时间未显著缩短,脱水白萝卜褐变加重,感官品质、食用品质和复水性均变差,VC损失增加。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提取芦笋中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微波辅助法提取芦笋总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深入研究芦笋多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单因素实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微波辅助下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经真空干燥后测定粗多糖得率,以评定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提取芦笋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40,温度为80℃,时间为30min。该条件下的粗多糖得率为3.012%。  相似文献   

13.
曹凡  向阳  曾勇  廖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7):165-170
由于油菜收获期南方气候阴雨潮湿,对油菜籽进行及时干燥非常重要。掌握油菜籽烘干特性和最佳烘干工作参数对于研制新型高效节能油菜籽干燥设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总重检测原理研制了一种实验装置,实现了烘干过程中的参数控制和数据实时采集。应用该设备对油菜籽烘干特性进行了研究,以介质温度、穿透风速以及缓苏时间作为烘干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降水速率和降低单位能耗为研究目标,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总重检测的油菜籽烘干特性研究方法具有结果直观、测量准确、数据连续性好的优点。并得到了油菜籽烘干最佳工作参数为:介质温度75℃、穿透风速0.358m/s、缓苏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对褐变率的影响,发现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对褐变有极显著影响。烘干温度越高,烘干时间越长,褐变率越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德美亚1号玉米烘干褐变率与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的预测模型,y=-13.086+0.289X1+1.045X2,其中y为褐变率(%),X1为烘干温度(℃),X2为烘干时间(h),X1取值范围30~80,X2取值范围2~10。  相似文献   

15.
以茶叶加工工艺制作的金银花叶片绿茶,测定在制茶工艺过程中,不同烘干温度对制作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实验建立了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标准曲线,测得50、80、110、140℃温度下金银花叶绿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39%、0.33%、0.30%、0.19%,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44%、1.42%、1.27%、1.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和99.6%。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样品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在80℃条件下烘干,烘干时间短,样品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高。该方法可有效测定不同烘干温度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不同烘干温度金银花叶绿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80℃为最佳的烘干温度。  相似文献   

16.
以柿子、山楂为主要原料,研究柿子山楂片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柿子、山楂浆料添加比例2∶3,白砂糖、饴糖添加比例3∶2,混合原料的含糖量约40%,干燥温度80℃,所制得的柿子山楂片色泽鲜艳,成型性好,酸甜适口,是一种健康美味的休闲小食品。  相似文献   

17.
冰菜种子采后处理技术和萌发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寻冰菜蒴果的采收期、烘干温度、种子大小及催芽温度,为冰菜的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持。选用冰菜蒴果和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蒴果不同采收期、蒴果烘干温度、种子大小及催芽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菜蒴果变为黄色,含水量低于20%时,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褐果发芽率次之,青果最差;0.7-0.9mm大小的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2.3%;对蒴果进行烘干处理发现,40℃烘干5.5h的蒴果易碾碎脱粒,种子含水量7%以下,种子发芽率89%以上;25℃催芽处理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3%。当冰菜蒴果变为黄色时及时采收,然后经过40℃烘干5.5h后进行碾碎处理,再经0.7-0.9mm网筛处理后种子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最适催芽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8.
李刚 《粮食储藏》1999,28(6):29-31
在综合考虑储粮水分变化规律、干燥原理及粮食低温保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吸入外界热空气并保持一定时间,待粮粒中水分汽化后,再用低温干燥空气转换出粮堆内的湿热空气,达到就仓干燥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经济有效,能耗低,降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蚂蚁蛋白提取及氨基酸营养液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用碱法提取蚂蚁蛋白及用单酶水解的方法提取蚂蚁蛋白,考察其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蚂蚁经干燥、脱脂后,用稀碱进行溶解,确定最佳溶解条件为:碱液浓度1.5%,浸泡温度80℃,固液比1∶20,蚂蚁蛋白提取率达18.82%。然后,用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酶分别进行酶解,确定胰蛋白酶为较适宜酶,最佳水解条件为:pH值8.0,酶量2.0%,反应温度40℃,固液比1∶7.5,反应时间5h,水解率达19.28%。结论为用单酶水解的方法提取蚂蚁蛋白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