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3年广东农业受到干旱、强台风和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和H7N9流感等疫情影响严重,全年农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但增幅有所回落。全省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2.5%。大米价格总体高于上年,肉禽价格大幅下降,蔬菜、水果价格波动较大。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增长放缓,蔬菜进口量大幅锐减,肉食进口下降、出口上升,禽类出口受疫情影响显著,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呈现增长趋势。2013年广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9.6%,但水稻等大宗农业产业科技贡献仍低于平均水平。提出了广东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生产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组织;继续改善农业机械化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产品安全标准制定,鼓励实施品牌策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程度等。  相似文献   

2.
25个产业专题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种植业生产面积和产量稳中略增,养殖业相对平稳;农产品供需总体偏紧,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趋势明显,其中稻米、蔬菜、花卉、生猪等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超过15%),预测结果显示2012年农产品价格将有所回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有所增加,科技成果和产业发展结合效果有明显改善,但各个产业间呈现较大差异。未来广东需要在延伸产业链、增强科技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农产品安全预警等领域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3.
2003年全省农业工作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推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确保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产品优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力争提高到5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为此要围绕以下5个重点,扎实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大宗农产品是中国国际贸易中的基础性商品,研究其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为改善中国大宗农产品贸易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1~2018年相关贸易数据,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出口的影响效应。【结果】2001~2018年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MS指数由5.63%上升至6.93%,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3.05%,其中,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的MS指数分别由0.96%、11.22%上升至4.62%、28.12%,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3.77%和47.94%,谷物和油料产品的MS指数分别由3.10%、4.94%下降至0.94%、2.69%,出口贡献率分别为-859.52%、-14.81%。【结论】中国大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是出口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竞争力的出口效应高于整体竞争力;糖及糖食、棉花及制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出口增长贡献率较大,而谷物和油料国际竞争力下降对其出口有显著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5年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广东全省现代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全省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产,主要经济作物普遍丰收,种植业总体保持稳定,畜牧业维持低速运行,渔业稳定增长.产业市场行情方面,稻米行情小幅上升,生猪市场疲软走弱,蔬菜、花卉等产业价格波动上行,水果市场保持平稳,预测未来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将保持稳定.农业科技水平方面,花卉产业科技贡献率较高,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助力产业长足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6.
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农产品出口已成为山东省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000年,山东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35.2亿美元,居全国第一位,比上年增长30.5%。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2.7%,成为山东的第二大类出口产品。农产品出口占当年农业增加值的23.1%。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2659元,比1999年增加109元,其中出口收入增加44元,所占比重为40.7%。因此,外向型农业已成为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从实际出口产品来看,2000年全省水产品出口51.4万吨,蔬菜出口74.2万吨,肉食品出口34万吨,花生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7.
2003年全省农业工作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推进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确保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农产品优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力争提高到5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为此要围绕以下5个重点,扎实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记者从江西省农业厅获悉,2017年江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986.4亿元,同比2016年增长4.5%;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2元,同比2016年增长9.1%。据了解,江西省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210亿公斤以上,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菜篮子"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提升。2017年,全省各类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万个。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4712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8%。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园累  相似文献   

9.
基于1985-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EC模型,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分析对台湾农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农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每增加1%的农产品出口,会促进台湾经济增长0.3972%;误差修正机制使得短期内农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状态逐步趋于均衡;台湾农产品出口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台湾GDP是农产品进口的单向Granger原因;台湾农产品出口对经济变化的贡献率远大于农产品进口对经济变化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辽宁农业要通过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粮食总产达到160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农产品出口和直接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的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产品价格波动日益增大,波动周期呈现不可重复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波动较大的 农产品有蔬菜,木材,黄豆,粮食,肥猪和食用植物油等总体而言,广东农产品价格波动表现出和粮食价格波动基本 一致与全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大致相同,涨落周期与工业增长速度变动周期一致与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 方向变动以及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变动趋势相近等规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传 递效应日益明显,广东农产品价格将表现出短期波动加剧长期快速上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结构的改变对农业经济增长及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35 年来,广东三次产业在GDP 构成中的变化 趋势是第一产业(即农业)下降明显,第二产业变化不大,第三产业一直上升。尽管第一产业对GDP 的贡献下降,但经 过4 次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大幅度下降(特别是粮食作物),牧业和渔业稳定上升,出现了新兴的农林牧渔服务业 等结构特点,使得广东在农地资源不断被挤占的情况下,仍能实现野农业增效尧农民增收冶。广东农业结构调整是政策 驱动尧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尧农业技术推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新世纪以来,面对农业生产要素日益稀缺尧全球 气温逐渐上升尧农产品市场需求再次变化等压力和挑战,下阶段广东农业结构应围绕农业生产低碳化尧农业产品品 质化尧农业效益高效化3个方向,使广东野农业产品结构冶尧野农业生产区域结构冶尧野农村产业结构冶向深层次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增长明显。但是,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旧存在不少问 题,如低价竞争、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市场集中等。在新的发展潮流中,只有正确认识到我国农产 品贸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融入新的贸易环境,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保持增长,进口增长明显快于出口。进口方面,进口额继续保持增长,增速明显加快,国内外价差和国内供需缺口仍是大宗农产品进口持续高位的主要原因。出口方面,蔬菜和水产品出口均有增加,水果出口下降。未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压力仍将继续加大,进口额增长可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出口形势有望好转,但增速相对缓慢;在进口增速较快和基数较大的前提下,农产品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进口增速首次在入世后低于出口增速。进口方面,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国内外价差和国内供需缺口仍是大宗农产品进口持续高位的主要原因。出口方面,蔬菜和水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恢复增长,水果出口增速放缓。预计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激增态势将得到缓解,但在价差的作用下进口压力仍较大,进口额增速可能恢复到两位数;出口形势有望好转,但增速相对缓慢。由于进口基数较大且仍快速增长,预计农产品贸易逆差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速较前几年有所回落,但是农产品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农产品贸易总额近1 900亿美元,其中农产品进、出口额分别约为1 2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就具体产品来看,谷物净进口量在2012年大幅增加的水平上继续增长,大豆、植物油进口高位稳中有涨,棉花、食糖在库存积压的同时继续大量进口,牛羊肉及奶粉等畜产品进口增势强劲。预计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将继续增长,农业产业发展将面临较大进口压力。  相似文献   

17.
李艳君 《农业展望》2013,9(1):60-64
2012年1—10月,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为922.5亿美元和50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7%和4.5%。进出口增势减缓,出口呈低速增长,进口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主要出口市场明显萎缩,多数农产品出口量减价升,粮食、食糖和棉花进口量激增。展望2013年,受世界经济低速增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仍面临很大挑战。在国际粮价飙升的传导作用下,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形势向好.进口快速增长势头将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产品贸易平衡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瑜 《农业展望》2013,9(5):60-64
21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2012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277.8亿美元增长到1740.5亿美元,年均增速18.2%。耕地和水资源不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农产品贸易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自2004年开始出现逆差且呈扩大之势,2012年逆差额达到489.2亿美元,是2004年的10倍。其中,既有国内供需矛盾、结构性调剂、主动开放市场和利用国外市场资源的原因,也有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和国际贸易壁垒的因素。展望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逆差将成为常态但增速有望放缓,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控也将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农业集聚度时空变动态势,实证检验了农业集聚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985—2011年我国农业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呈现波浪型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主要农作物整体的集聚度呈现波浪型上升变化,表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程度在提升。但不同农作物之间的空间集聚变动存在明显差异;农作物空间集聚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农业产业集聚的提高带来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