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磷矿尾矿、秸秆和酱油渣3种废弃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现状,通过对磷矿尾矿粉、水稻秸秆和酱油渣的基本成分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黑曲霉、乳酸菌、醋酸菌和巨大芽孢杆菌4种菌株对磷尾矿进行液态发酵解磷,试验结果显示:酱油渣含粗蛋白29.85%,为菌株提供充足氮源,磷尾矿含磷5.51%,在秸秆利于培养基透气性能的条件下,4株菌较好的解磷效果为探索生产含磷生物肥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酱油渣中含有粗蛋白29.85%、粗脂肪9.07%、粗纤维14.65%,在降解磷尾矿培养基中加入酱油渣,可为解磷微生物提供比较丰富的有机氮源.从酱油渣的用量、料水比、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4个因素优化降解条件,得出最佳的降解条件为酱油渣用量3 g,料水比1:2.5,发酵时间120h,发酵温度30℃,速效磷含量可达2 572 mg/kg.  相似文献   

3.
测定乙磷铝废液中的氮含量和磷矿尾砂中磷、镁、钙、铝、铁、硅的含量,其中乙磷铝废液氮的平均含量为4.57%,磷矿砂的磷含量为6.37%。设计1种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利用水稻秸秆、农药阿维菌素菌渣、乙磷铝废液和磷矿尾砂,经物理、化学的方法生产出有机肥。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大量处理农业秸秆、工业废渣、废水,并且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探讨现阶段以香蕉菠萝茎叶为原料生产复合生物有机肥的工厂化生产技术,重点研究以生物发酵为核心的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及关键技术要点,并提出工厂化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复合发酵菌剂和发酵设备,并结合造粒技术的应用,可构成流水工艺,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优化工艺条件下,香蕉菠萝废弃茎叶经生物发酵处理生产出的有机肥产品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有效微生物解磷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的解磷条件是,发酵时间为96h,发酵温度为34℃,尾矿粉加入量为3g,在此条件下测得溶磷量为14.12g/kg。有效微生物用于生产生物磷肥,可解决磷矿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食用菌菌渣的综合利用及发酵菌渣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以食用菌废弃菌渣为原料,添加EM菌剂及EM菌剂+20%光合细菌发酵制成有机肥,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研究施用不同菌剂发酵菌渣有机肥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添加EM菌剂+20%光合细菌发酵有机肥对促进烤烟生长发育、增加烟叶产量、提高上等烟叶比例和降低植株发病率等方面的效果均优于施用添加EM菌剂(CK)发酵有机肥的烟株,且烟叶产量比CK提高11.88%,上等烟叶比例增加25%,烤烟黑胫病和花叶病的发生率降低5百分点。施用添加EM菌剂+20%光合细菌发酵菌渣的有机肥有利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质量和增强烟株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立足于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产业的发展,利用复合菌剂,促进秸秆发酵,减少发酵时间,提高发酵料品质,生产出优质的双孢菇。[方法]发酵料配方中稻草、猪粪、菜籽饼、熟石膏的用量分别为3 000、2 200、240、240 kg,其中试验组添加50 kg菌剂,对照组不添加。7月19日进行混合预湿并进一次发酵隧道,7月25日第一次翻料,8月1日第二次翻料,8月6日进二次发酵隧道,8月12日出二次发酵隧道。[结果]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缩短秸秆发酵达到高温的时间,延长高温持续的时间;可以在秸秆一次发酵过程中积累更多的高温微生物,用以分解秸秆中的复杂有机物;可以获得生产需要的质量更优的成品发酵料(二次发酵料)。[结论]该研究可为提升我国双孢菇和有机肥生产的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堆肥工艺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油菜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腐熟菌剂及调节发酵原料组分,研究油菜秸秆腐熟发酵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腐熟菌剂、碳氮比及氮源对油菜秸秆腐熟发酵影响显著,其中油菜秸秆添加腐熟菌剂和15%菜籽枯,发酵物料碳氮比为25∶1,堆肥效果较好,发芽率指数为73.5%。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草药渣作为有机肥堆酵原料,并添加复合菌剂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菌剂处理相比,添加复合菌剂能迅速使堆肥的温度超过60℃,加快中草药渣的分解速度,全氮含量增加13.2%,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9.1%、27.2%,促进了堆肥的腐熟、稳定,说明复合菌剂可加快中草药渣的发酵腐熟、提高堆肥肥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完善玉米主产区秸秆发酵还田技术,应用新型低温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采用有氧发酵,促进玉米秸秆低温腐熟技术使其应用在大豆试验田与不施用这种菌剂的大豆田的对比施用效果,为提供优质有机肥春季播种还田打下良好基础。一、试验目的通过应用新型低温高效玉米秸秆降解微生物复合菌剂,采用有氧发酵,促进玉米秸秆低温腐熟,提供优质有机肥春季播种还田。二、试验条件试验作物:大豆发酵作物: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主要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山东主要土类———潮土、褐土、砂姜黑土、棕壤共 13个土壤样品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结果表明 ,土壤的固磷量与水溶性磷肥施入量有很好的直线关系 ,相关系数均在 0 96以上。土壤的固磷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供试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主要表现为含碳酸钙的石灰性潮土、褐土、砂姜黑土与非石灰性的棕壤之间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溶磷菌wj1的无机磷酸盐(Pi)的转运机制,对溶磷菌wj1磷酸盐特异性转运系统(P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Pst系统进行比较,通过亚克隆构建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诱导表达的pstS蛋白对磷酸盐的结合率。结果表明:溶磷菌wj1的Pst系统是由pstS、pstC、pstA、pstB和phoU 5个基因组成,且依次分布于染色体上,这种结构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大多数菌属相似。溶磷菌wj1的pstS蛋白位于细胞质外,是一种具有信号肽的可溶性蛋白,其空间结构是由2个球状结构域组成。与绿脓假单胞菌的pstS蛋白结构相比,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活性中心位于两个球状结构域的裂缝中,其中有9个氨基酸参与Pi特异性结合,1个氨基酸通过疏水作用维持蛋白与Pi的结合。溶磷菌wj1pst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后,使得重组大肠杆菌的无机磷酸盐吸收率显著提高,表明溶磷菌wj1pstS蛋白具有结合Pi的能力,但菌浓度不变时Pi浓度的增加会抑制溶磷菌wj1pstS蛋白对Pi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高效溶磷菌株Bmp5筛选及活力和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1株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Bmp5表现出较高的溶磷活力.对比研究发现,Bmp5对磷酸钙、磷酸铁、卵磷脂的溶解能力明显高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s1.867,对磷酸氢钙的溶磷量是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As1.223的2.17倍.培养条件优化试验表明,Bmp5的适宜pH范围为5.5~8.0,最适碳源为草酸铵、甘油,最适氮源为草酸铵,最佳培养温度为35℃.金属离子Fe^3+、Ca^2+、Mn^2+、Zn^2+对Bmp5解磷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Cu^2+、Ni^2+则抑制其解磷.经鉴定,Bmp5为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  相似文献   

14.
通过纯种培养试验,考察了废水生物除磷优势菌球形红杆菌的磷耐受能力和除磷特性。结果表明,球形红杆菌具有较强的磷耐受能力,且磷酸盐含量会对其除磷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缺磷环境会使菌体产生过量摄磷现象;而在高磷环境下,菌体摄磷量的变化趋势与直接转入富磷培养类似:磷酸盐含量为1%时,菌体摄磷量基本未发生变化,当磷酸盐含量达到2%时,由于菌体的生长受到影响,摄磷量略有下降。结果还表明,球形红杆菌在微好氧培养过程中能达到与厌氧—微好氧培养过程相似的除磷效果,从而提示只要废水中存在足够的碳源,即使全部是微好氧过程,该菌也能有效地摄取磷酸盐而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由此可见,将球形红杆菌应用于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实际处理工艺中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5.
解磷微生物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论述了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机制、种类以及在生产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钙镁磷肥中的有效磷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钙镁磷肥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完全吻合,同时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可用于大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陕西省7种土壤吸附H_2PO_4~(-1)的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的吸磷过程存在快、中、慢3个反应阶段,所需时间分别为20~30、20~55及40~100 min,吸磷量分别占吸磷总量的50%~80%、8%~62%及5%~40%;②Elovich方程对H_2PO_4~(-1)吸附过程拟合最优,拟合最差的一级反应方程对吸附过程中的速率变化比较“敏感”,可用于快、中、慢反应阶段划分和吸附机理深入研究;③温度和粘粒含量、CEC等土壤性质对H_2PO_4~(-1)吸附速度和吸附量有显著影响;④H_2PO_4~(-1)吸附速度可作为土壤吸磷能力评价的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低磷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磷高效基因型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小区试验,在不施磷(P0)和施磷(P1)条件下,研究了26个玉米自交系的磷营养效率.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按对磷的吸收效率可划分为高效吸收型、中效吸收型和低效吸收型;按对磷的利用效率可划分为高效利用型、中效利用型和低效利用型.研究中发现供试材料中只有极少数属于磷高效型,耐低磷条件,绝大多数属于磷中、低效型.植株相对磷浓度可作为玉米吸磷效率的指标,相对产量可作为其磷利用效率指标.  相似文献   

19.
植物磷营养效率差异的遗传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植物磷营养效率差异的遗传特性,以及根系形态、根系分泌物、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磷营养效率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徐淮地区石灰性土壤中磷肥(过磷酸钙)不同用量(0,1125,2250,3375kg/hm2)对土壤供磷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肥料残留磷的形态主要为磷酸二钙、磷酸八钙,前者对作物有效性大于后者;施用磷肥有明显的残效,磷肥的增产效果受到磷肥残效的影响;而Olsen-P,Colwell-P,Resin-P,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中残效磷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