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道真润楠幼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道真润楠的栽培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道真润楠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持续上升,丙二醛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叶绿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干旱14d复水后,各项生理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干旱21 d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较复水前有恢复;干旱28 d复水后只有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有恢复,但恢复能力很小.  相似文献   

2.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平榛(Corylus heterphylla)的抗旱性,以优良抗旱植物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对照。测定干旱胁迫下2种植物叶片的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总含量及SOD活性等6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天数的增加,平榛的脯氨酸积累量多于紫穗槐;2种植物的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表明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总含量略上升后下降;紫穗槐和平榛的SOD活性先后出现了2个峰值。综合分析表明,平榛的抗旱性优于紫穗槐。  相似文献   

4.
用10%,15%和20%的PEG-6000对灰岩皱叶报春胁迫24 h,并以15% PEG处理进行复水试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以及相对电导率,研究灰岩皱叶报春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PEG胁迫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2)20% PEG处理下,8 h内复水,植株恢复较快,胁迫12 h各指标恢复缓慢,为灰岩皱叶报春的恢复极限。  相似文献   

5.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红椿盆栽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整体相关性,为深入研究红椿的抗旱性奠定基础。【方法】在人工遮雨棚中对2年生红椿盆栽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及复水试验,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8个叶片生理指标,并运用典型相关法对未干旱(干旱胁迫前)、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3组指标两两之间的整体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干旱胁迫前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红椿盆栽幼苗叶片生理特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干旱胁迫前及干旱胁迫下红椿幼苗生理响应典型相关分析的第1对典型变量(U1,V1)的相关系数达到0.996 5,叶片相对电导率可以反映干旱胁迫前的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可以反映干旱胁迫的生理特性。(2)干旱胁迫与复水后红椿盆栽幼苗叶片生理特性有显著相关关系,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红椿幼苗生理响应典型相关分析的第1对典型变量(W1,Z1)的相关系数达到0.998 3,反映干旱胁迫和复水后生理特性的典型变量均主要由叶片相对电导率决定。(3)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与复水时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干旱胁迫下红椿幼苗光合作用的保持能力强,则复水时表现出来的抗氧化酶活性也高。(4)干旱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复水后的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03,说明复水时红椿幼苗植株叶片生理特性的恢复状况与干旱胁迫时受创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5)干旱迫胁前与复水后叶片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表明,复水后红椿幼苗植株的耗水量、抗旱性与正常供水时植株的抗旱潜力直接相关。【结论】干旱胁迫伤害程度不重,则对复水后红椿幼苗植株体内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适当干旱能促进植株抗逆性的提高,过度缺水则会对植株造成伤害,且修复慢,符合生物节水原理。  相似文献   

7.
以花叶鹅掌柴、龙船花、白蟾、狗牙花、软枝黄蝉和红背桂6种园林灌木为材料,研究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植物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6种灌木的抗旱能力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显著降低6种灌木的叶片组织含水量,复水4 d后,花叶鹅掌柴、龙船花和红背桂叶片组织含水量恢复至对照水平;干旱胁迫期间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或显著增加。复水后,狗牙花、软枝黄蝉和红背桂的叶绿素含量,白蟾和狗牙花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狗牙花的脯氨酸含量,龙船花的MDA含量均恢复至对照水平;除了花叶鹅掌柴,其余5种植物可溶性糖含量也恢复至对照水平;花叶鹅掌柴的相对电导率,白蟾、狗牙花和红背桂的相对电导率和SOD活性也恢复至对照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种园林灌木的抗旱性表现为花叶鹅掌柴狗牙花红背桂软枝黄蝉白蟾龙船花。  相似文献   

8.
用盆栽法研究干旱和复水后八宝景天、沙打旺、紫花苜蓿和早熟禾4种植物实生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4种植物的RWC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MDA、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升高;复水后,4种植物受到的伤害显著缓解,RWC有明显上升,相对电导率、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所下降,但各指标含量都没有完全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八宝景天的各生理指标在干旱胁迫下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复水后各指标恢复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两种冰草材料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为新疆筛选利用抗旱性强的冰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然干旱法,对引进塔乌库姆冰草和新疆野生冰草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根据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降低,而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各抗氧化酶类活性升高,复水处理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CAT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引进塔乌库姆冰草抗旱性优于新疆野生冰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种植物抗旱性进行综合评比,为抗逆牧草选育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野生驼绒藜、绢蒿和冰草等3种植物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测定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等9项生理生化指标,并综合评比其抗旱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其余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复水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对其植物抗旱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其抗旱排序为伊犁野生心叶驼绒藜伊犁野生绢蒿新疆野生冰草。  相似文献   

11.
探究黄竹幼苗对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为培育优质抗旱黄竹苗及其抗旱性锻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黄竹实生苗为研究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探索黄竹幼苗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叶片形态的变化,及其对黄竹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膜脂产物、渗透调节物、细胞保护酶和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0~30%)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竹叶片的萎蔫等级和相对含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EG-6000质量分数在0~15%范围内,复水后各抗性指标值均恢复到对照同一水平,说明黄竹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重度干旱胁迫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因此,适度干旱胁迫有助于增加黄竹幼苗抗旱性,叶片萎焉程度、相对含水量、膜脂产物、渗透调节物和细胞保护酶活性可作为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PEG-6000质量分数为0~10%范围内的短期胁迫可用于黄竹幼苗抗旱性锻炼。  相似文献   

12.
选用4种不同的芥菜品种进行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试验,在不同体积分数的PEG6000胁迫下对这些品种的幼苗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相对含水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10%PEG处理芥菜后,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相对含水量、最大光化学效率等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这6个指标可用于测定芥菜的耐旱性。综合上述指标,4个品种抗旱性为M100M8M133M94。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苎麻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干旱胁迫下 ,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的稳定性高 ,随着干旱胁迫加强 ,抗旱性强的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 ,复水后下降快 ;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在一定限度胁迫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 ,严重胁迫下则大幅度下降 ,然后复水后呈缓慢下降趋势 ;在干旱胁迫较轻时 ,抗旱性弱的品种积累游离脯氨酸多于抗旱性强的品种 ,而随着胁迫加强 ,抗旱性强品种游离脯氨酸积累强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复水后抗旱性强的品种游离脯氨酸下降快 ,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则下降缓。干旱胁迫下苎麻叶片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 ,随着胁迫加强 ,抗旱性弱的品种增加的速度快 ,抗旱性强的品种增加的速度慢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对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蕨类植物生理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方法,对5种蕨类植物(肾蕨、凤尾蕨、蜈蚣蕨、铁线蕨、毛蕨)进行干旱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蕨类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肾蕨各生理指标均好于其他蕨类植物,尤其在胁迫12 d时,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肾蕨的抗旱能力最强;复水后,5种蕨类植物的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该研究可为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种杜鹃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杜鹃的抗旱性,通过对西鹃和毛鹃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干旱胁迫下杜鹃的生理响应机制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杜鹃的抗旱性。结果表明:西鹃和毛鹃的叶片含水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西鹃丙二醛含量上升,而毛鹃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西鹃的抗旱性大于毛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具有优良抗旱性的小麦特异材料,通过表型分析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干旱胁迫对不同彩粒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材料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植株表型、复水后成活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多个指标均显示2份彩粒小麦材料抗旱性较好,即‘ZHW’/‘小偃22’杂交后代和‘0705-39’/‘INDB’杂交后代材料。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植株复水后成活率与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叶片相对含水量与F_v/F_m、ETR、q~P存在显著相关。抗旱表型分析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不同彩粒小麦的苗期生长发育,且不同彩粒小麦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筛选的2份抗旱性较好的彩粒小麦材料可用于进一步的抗旱分子机制解析和旱地小麦育种。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狗牙根抗旱生理机制,筛选不同干旱胁迫下影响其抗旱性的关键指标,探明不同抗旱性狗牙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以2种类型不同抗旱性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质(敏旱种质:C10和C32;抗旱种质:C118和C138)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渐进式缓慢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调物质含量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干旱胁迫加剧,供试狗牙根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不断下降,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升高趋势,光合色素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与敏旱材料相比,抗旱狗牙根种质在中、重度干旱胁迫下能够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积累更多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导致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增加缓慢。即使同为抗旱类型,不同种质对干旱的响应机制也存在差异,C118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而C138维持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灰色关联分析表明,中度干旱下,相对电导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受狗牙根的抗旱性影响较大;而重度干旱下,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旱性的关联度更高。以上结果明确了不同抗旱性狗牙根种质的...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下大豆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旱性不同的豫豆24和周豆14为材料,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苗期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WSS)、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叶片的相对电导率、WSS和游离Pro以及MDA含量的变化与大豆抗旱性密切相关。豫豆24的相对电导率小于周豆14,WSS和游离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是豫豆24大于周豆14,说明豫豆24抗旱性强于周豆14。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辣椒生理机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湘研1、5、10号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辣椒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干旱胁迫下辣椒组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显示:总体上抗旱性强的品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组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组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直接指标,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20.
平欧杂种榛优良品种的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杂种榛品种的1年生盆栽苗为材料对其进行干旱胁迫,分别取样测定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其变化规律和差异性,结合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新榛3号叶缘发黄,新榛2号和新榛4号稍有发黄,新榛1号叶片没有明显变化。4个品种的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升高;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4个品种的各个指标变化幅度均不相同。各品种间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差异极显著;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差异显著;SOD活性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抗旱性生理指标,得出其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新榛1号、新榛2号、新榛4号、新榛3号。SOD活性不宜作为评价杂种榛抗旱性的单一指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MDA质量摩尔浓度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可作为杂种榛抗旱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