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薄皮甜瓜品种‘白沙蜜'为试材,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γ-氨基丁酸(GABA)溶液对干旱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甜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干鲜重、根总长、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在重度及轻度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分别升高了137.41%和87.04%,丙二醛含量分别升高了207.5%和102.4%,质膜伤害度升高至46.2和24.58。重度及轻度干旱胁迫下,外源喷施20mmol/L的GABA溶液显著提高了甜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及地下部干鲜重、根系总长、根表面积等指标;经20mmol/L GABA处理的幼苗相较于未处理幼苗,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了26.46%和11.58%,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30.08%和49.38%,质膜伤害度降低至26.26和2.16,表明GABA有效促进了干旱胁迫下幼苗的生长,缓解了胁迫造成的生长抑制和伤害。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理指标、光合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寻求香柏幼苗生长的理想水分条件,探讨香柏幼苗生长对水分变化的适应机理。【方法】以香柏3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95%)、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中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0%~35%)4个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对香柏幼苗地径、根质量、茎叶质量、总生物量、根质量比、茎叶质量比、根长等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影响不显著。4个干旱胁迫处理下香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即均在轻度干旱胁迫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使香柏幼苗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香柏幼苗叶片丙二醛浓度明显低于其他3个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在轻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大。干旱胁迫条件下香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且以轻度干旱胁迫下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结论】香柏幼苗不适宜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而适于在轻度干旱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70%~75%的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闽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闽楠造林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以闽楠实生幼苗为材料,分别设置对照处理、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四个处理,研究在各个处理条件下闽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闽楠幼苗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均有所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闽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闽南幼苗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在同一处理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闽楠幼苗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结论】闽楠具备一定的抗旱性,在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下,闽楠幼苗可通过调节自身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以适应干旱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冬樱花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性。【方法】通过5%、10%和20%的PEG-8000模拟干旱胁迫,每隔2 d对冬樱花幼苗叶片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电解质外渗率持续上升,重度干旱胁迫(20%)的上升趋势最明显,第8天时比第0天上升了189.21%,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含量总体上升,轻度干旱胁迫(5%)上升趋势较缓慢,中度干旱胁迫(10%)和重度干旱胁迫(20%)上升明显,第8天时分别比第0天上升了25.59%、55.78%和145.25%;可溶性糖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轻度干旱胁迫的上升趋势最慢,重度干旱胁迫的上升趋势最明显,第8天时分别比第0天上升31.26%和87.78%;叶片相对含水量在胁迫过程中不断下降,重度干旱胁迫时下降最明显,第8天时比第0天下降了41.62%。相关性分析表明: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相对含水量与电解质外渗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冬樱花叶片的生理变化说明其幼苗抗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盐胁迫条件下γ-氨基丁酸(GABA)对小麦中光合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进而揭示GABA提高小麦耐盐性的作用机理。【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梯度GABA处理盐胁迫下小麦萌发幼苗的各生理参数,包括气体交换、光合作用量子产量、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解质渗漏等,并分析比较不同处理对小麦苗光合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外源GABA处理能提高小麦幼苗的光合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经0.75 mmol/L GABA处理后,小麦幼苗的光合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P0.05),同时小麦生物膜的损伤得到修复。【结论】GABA是通过增强小麦的光合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来提高小麦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华南石灰岩地区植被恢复的树种选择及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温室盆栽生长法,通过不同浇水频度控制干旱条件,并用常规方法测定各项指标.【结果和结论】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圆叶乌桕Triadica rotundifolia和毛果巴豆Croton lachnocarpus的苗高净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减少2%~5%和8%~10%,基径净生长量增加17%~35%和10%~30%;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2种植物幼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根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生理检测结果表明,圆叶乌桕苗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毛果巴豆;2种植物苗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较敏感,但SOD活性和MDA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变化不明显.茎部解剖结构比较结果表明,2种植物在茎部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部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干旱胁迫会导致其木质部与髓部厚度比值增加,反映了2个树种可通过增加木质部与髓部结构来适应干旱胁迫.模糊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轻度干旱,还是中度和重度干旱,圆叶乌桕的耐旱能力均强于毛果巴豆,其生理指标和茎部结构对干旱胁迫响应的不同反映了其耐干旱胁迫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特色药用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幼苗期在不同水分胁迫下不同取样时期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及叶结构变化,寻找最佳栽培条件。【方法】2014年5—9月,以一年生艾纳香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程度(土壤田间持水量:CK为80%,轻度胁迫LD为60%,中度胁迫MD为40%,重度胁迫SD为30%)的干旱胁迫盆栽试验,测定艾纳香生物量和显微镜下的叶结构指标,分析不同程度干旱对艾纳香生物量和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不同干旱程度下,艾纳香的生物量、叶片厚度、栅栏组织与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减少,而根冠比、细胞结构疏松度(SR)与海绵组织随水分的减少而增大。【结论】中度胁迫是艾纳香生长可承受的最大范围,人工种植在土壤含水量40%下能维持叶片与地径的生长,从而获得药用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多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苗期主要性状和光合参数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与辣木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辣木栽培管理、抗性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多油辣木PKM1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充分供水(TA)、轻度水分胁迫(TB)、中度水分胁迫(TC)、重度水分胁迫(TD)和严重水分胁迫(TE) 5个水分处理,分析水分胁迫下辣木苗期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1)水分胁迫下,辣木苗期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面积、根含水量、根长、根幅和根粗呈递减趋势,根冠比呈递增趋势。(2)水分胁迫下辣木苗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呈递减趋势,F_o值呈递增趋势,F_m、F_v、(F_v/F_m)、(F_v/F_o)、qP和rETRmax值均呈递减趋势。【结论】适度干旱有利于辣木苗期生长发育。干旱胁迫条件下,辣木仍保持较高光合能力和根冠比,是其抗旱耐旱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玉米雄穗发育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抗旱保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原土处理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并于玉米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正常供水、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玉米的抽雄吐丝间隔、雄穗形态特征、生理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导致玉米雌穗吐丝时间延后,雌、雄穗开花吐丝不同步,且在重度干旱胁迫时达到最大值,其中原土处理较CK延长了6.33 d,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延长了4.67 d;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会导致玉米雄穗变小、主轴缩短,轻度干旱胁迫有利于雄穗积累干物质,原土处理和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的雄穗干物质分别比CK增加了5.18%和14.87%;干旱胁迫会促使雄穗分泌抗氧化系统酶以及渗透调节物质抵御逆境伤害,但重度干旱胁迫时雄穗内部产生过多丙二醛(MDA)以及有害物质,会导致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有所降低;干旱胁迫会造成玉米产量严重下降,重度干旱胁迫时原土处理的产量与CK相比下降了62.39%,添加土壤改良剂处理的产量则下降了57.77%。【结论】干旱胁迫会对玉米雄穗发...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树种圆叶乌桕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圆叶乌桕Triadica rotundifolia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深入研究圆叶乌桕的抗旱性能提供基础依据,并为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及造林树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年生圆叶乌桕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连续监测其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圆叶乌桕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干旱末期分别达到峰值37.42%和197.18μg·g-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活性、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干旱第18、21和21天达到峰值159.19 U、31.89 nmol·g-1和2.31 mg·g-1。【结论】在不同干旱胁迫时期圆叶乌桕的生理响应机制不同,在轻度与中度干旱时期,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积极防御与渗透调节能力的提高协同作用,以增强抗旱能力,在重度干旱时期,主要以渗透调节为主。总体而言,圆叶乌桕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潜能,是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