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自动喂棉机,该喂棉机使用转动的齿形扒棉辊扒棉,扒下的籽棉呈松散状态均匀喂入外吸棉管道,并保持松散状态通过外吸棉分离器进入籽棉清理机进行清理,有利于提高清杂效果。该机器不需外接电源,工作视野开阔,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郑杂棉4号套作小麦的双丰技术。[方法]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茬棉花设置对比试验,麦棉套种按照4-1式种植,并对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与单种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可减轻病虫为害,利于一播全苗;单种棉花平均产量高于郑杂棉4号套种小麦产量中棉花产量;郑杂棉4号与小麦套作较单茬棉花种植经济效益提高了8 380.5元/hm~2,增益显著。[结论]此套种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全年麦棉持续生产,为棉麦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Bt棉的大面积种植有效地控制棉铃虫、棉红铃虫等靶标害虫危害的同时,棉田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种群呈现上升的趋势。南阳地区,转Bt棉田刺吸式害虫主要包括棉盲蝽、棉蚜、棉蓟马和白粉虱。文章通过调查,总结出南阳转Bt棉田主要刺吸式害虫的种群消长动态,从而为棉农选择正确的防治时机、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斌  李亚雄  王涛  刘洋 《湖北农业科学》2016,(18):4808-4811
为了研究倾斜式子棉清理机的生产率、刺钉滚筒与格条栅的间距和刺钉滚筒转速3个因素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程度及关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对各因素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工作质量影响程度为刺钉滚筒转速刺钉滚筒与格条栅间隙子棉生产率。在刺钉滚筒转速600r/min,刺钉滚筒与格条栅间隙16 mm,子棉加工量8 t/h的条件下,倾斜式子棉清理机工作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郑杂棉6号套作西瓜的双丰技术,在中牟黄河滩地和须水试验场,以相同面积的郑杂棉6号套种西瓜与单茬郑杂棉6号设置对比实验,棉瓜套种按2-1式,并对瓜棉、单茬棉花的综合表现、产量、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茬棉花平均产量略高于套种中棉花产量;郑杂棉6号套作西瓜比单茬棉花提高了37 498.5元·hm~(-2),增益显著。此套种模式提高了棉田收入,为瓜棉套种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械化养鸡场鸡舍清粪机存在牵引绳寿命短,机械部件不易调节,清理效果较差和耐久性差等问题,提出了9FQ-1960地面刮板清粪机的设计方案,确定了清粪机的传动参数和零部件结构.通过对养鸡场清粪作业实验表明:9FQ-1960地面刮板清粪机达到了设计参数的指标要求,能满足鸡粪机械化处理要求,工作可靠,调整方便.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械化养鸡场鸡舍清粪机存在牵引绳寿命短,机械部件不易调节,清理效果较差和耐久性差等问题,提出了9FQ-1960地面刮板清粪机的设计方案,确定了清粪机的传动参数和零部件结构.通过对养鸡场清粪作业实验表明:9FQ-1960地面刮板清粪机达到了设计参数的指标要求,能满足鸡粪机械化处理要求,工作可靠,调整方便.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联合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高密市益丰机械有限公司,历经近5年的科研攻关,自主研发了果园行间碎草机、果园树盘碎草机、偏置式开沟机、偏置式搅拌回填一体机、偏置式开沟施肥搅拌回填一体机、偏置式振动深松化肥施肥机、往复式葡萄剪梢机、旋转式葡萄剪梢机、气力雾化风送式果闻静电弥雾机、龙门架式喷雾机、埋藤防寒机、防寒土清除机、低地隙果园机械动力作业平台等系列农机装备,其中果园越冬防寒管理机械和果园拭肥施用机械为世界首创。  相似文献   

9.
郑宗胜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62-163
介绍了赣杂棉3号产量高、稳产性好、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征特性以及主要栽培技术,为赣杂棉3号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通过试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种植密度、氮肥、钾肥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鄂杂棉30产量的影响,得出3个栽培因素对鄂杂棉30子棉产量的作用大小为:密度>氮肥>钾肥,并优选出鄂杂棉30子棉产量达4 500.00 kg/hm2的综合农艺措施:种植密度为34 748~37 530株/hm2,...  相似文献   

11.
张海芸  张宏文  阎金刚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128-130,170
为了研究胶棒滚筒式采棉机棉箱翻转机构的工作性能,利用ADAMS软件对采棉机关键部件(棉箱)进行建模,并对棉箱关键构件(翻转机构)进行了仿真及参数优化,通过对棉箱在翻转过程中质心的位移、加速度的分析,得到了棉箱关键部件的优化参数,为进一步研究胶棒滚筒采棉机棉箱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为优化水平摘锭式采棉机摘锭结构以及筛选合理棉花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分析棉花品种、棉花含水率、棉花脱叶时间对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的影响。【结果】棉花含水率、棉花脱叶时间、棉花品种对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的影响均显著(P<0.05),棉花脱叶时间对机采棉采摘力学特性的影响远大于棉花含水率和棉花品种。【结论】随着棉花含水率的提高,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逐渐减小,棉花自身扯断力逐渐增大;随着成熟时间增加,棉花与铃壳间分离力、棉花自身扯断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相同因素水平下,棉花自身扯断力始终大于棉花与铃壳间的分离力。  相似文献   

13.
采棉机摘锭的采摘力学分析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棉机摘锭性能直接影响到采棉机田间作业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结合摘锭在采摘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将摘锭简化为一悬臂梁进行力学分析,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摘锭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对摘锭在脱棉过程中受到的弯曲和扭转变形基于Solidworks/SimulationXpress进行有限元分析,呈现了摘锭在此过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数值结果表明摘锭在外部环境变化引起载荷突变作用在其头部时,摘锭杆身变形较大,危险截面约在8-11个齿处,其结果为采棉机摘锭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以Solidworks为代表三维设计软件已广泛应用到农业机械设计中。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抛送式棉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虚拟样机设计,建立整机三维模型,完成结构及尺寸检查;对动刀辊运动仿真,完成动刀辊动平衡检验;对甩刀进行有限元分析,完成甩刀强度校核;为抛送式棉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走式不对行棉秆联合收获打捆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棉秆收获效率低、压捆密度小等问题,设计一次进地可实现棉秆拔除、输送、切断、压缩和打捆作业的自走式不对行棉秆联合收获打捆机。该机具采用安装有V型齿板的不对行拔秆辊和清理辊配合作业,实现棉秆的不对行整株拔除作业,有利于提高棉秆的收获效率和拔净率;采用滚筒式铡切装置将棉秆长度切断成(20±5) cm,实现棉秆先切断后压缩打捆作业,有利于提高棉秆的压捆密度。根据棉秆的特性和收获要求,确定关键部件的参数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关键部件满足棉秆收获性能要求。田间试验表明:棉秆的不对行拔除、切断、压缩和打捆联合作业性能良好,满足棉秆机械化收获要求;棉秆切断长度合格率为95.24%,压捆密度为159.3 kg/m~3;当不对行拔秆辊旋转速度为390 r/min,不对行拔秆辊入土深度3 cm,机具行进速度1.2 m/s时,棉秆拔净率为97.83%,作业效率0.98 hm~2/h。  相似文献   

16.
滚筒式棉秆铡切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一种适用于棉秆等硬质茎秆,配套打捆机作业的滚筒式铡切机构。该机构采用先破碎后铡切的滚筒式刀组和安装于机架上的定刀配合作业将棉秆切断。滚筒式刀组采用破碎板与铡切刀在圆周上交错布置的方式,实现对棉秆先破碎后铡切的作业,减轻铡切刀的磨损,降低铡切作业功耗。根据棉秆特性,确定关键部件的参数,并运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铡切刀进行静强度校核和对滚筒式铡切机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铡切刀的应力、应变分布和滚筒式铡切机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铡切刀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发生在螺栓孔处,分别为234.6×106 N/m2和7.521×10-4 mm,铡切刀材料选用65Mn钢材,可满足性能要求;滚筒式铡切机构的最低阶固有频率为53.675Hz,高于其工作激励频率6.5 Hz,不会形成共振。对该机构的主要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铡切滚筒以185r/min旋转时,棉秆的铡切长度合格率为95.31%,消耗功率约30kW。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偏牵引梳齿式采棉机的侧向稳定性,验证工作时是否会发生侧向滑移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方法]应用Solidworks对梳齿式采棉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导入ADAMS/View软件.利用ADAMS专用模块构建轮胎、路面约束,并施加相关驱动、约束和力,建立完整的动力学模型,通过运动仿真观察采棉机作业时位移变化曲线,判断是否能稳定工作.[结果]梳齿式采棉机工作状态下,采摘台和拖拉机没有发生侧滑,均沿着直线前行.[结论]梳齿式采棉机在拖拉机牵引下作业,偏牵引角小于摩擦角,整机满足偏牵引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玉米收获中籽粒破碎和损失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降低玉米的收获损失,本研究通过摘穗板式摘穗机构的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在玉米摘穗过程中影响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4个因素—摘穗板的型式、拉茎辊转速、籽粒含水率、机具前进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受籽粒含水率的影响最大,受摘穗板型式和拉茎辊转速影响次之,受前进速度的影响较小。籽粒损失率受拉茎辊转速的影响最大,受摘穗板型式的影响次之。籽粒的含水率较低(30%左右)、摘穗板的型式为弯板、拉茎辊转速为中速度(600~700r/min)时进行玉米的摘穗作业时,综合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摘穗板式摘穗机构正交实验方法,对在玉米摘穗过程中影响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四个因素—摘穗板的形式、拉茎辊转速、籽粒含水率、机具前进速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受籽粒含水率的影响最大,受摘穗板形式和拉茎辊转速影响次之,受前进速度的影响较小;籽粒损失率受拉茎辊转速的影响最大,受摘穗板形式的影响次之。籽粒的含水率较低(30%左右)、摘穗板的形式为弯板、拉茎辊转速为中速度(600~700rpm)时进行玉米的摘穗作业时,综合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自行研制的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的关键工作部件摘果辊的配置、摘果运动过程、摘果叶片结构参数等进行理论研究,并结合试验结果确定摘果辊及摘果叶片合理的结构形式及参数。以摘果过程中荚果破损率、摘不净率、含杂率、总损失率等为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摘果辊的配置方式、摘果叶片结构、摘果叶片参数等进行摘果试验。结果表明:摘果辊相交平行配置破损率、含杂率均最大,相切平行配置摘不净率最大,含杂率最小,相切平行配置和渐紧夹角配置破损率均较低;圆弧型叶片的摘不净率比直板型、折弯型叶片稍高,摘果转速增大使直板型叶片和圆弧型叶片的破碎率、含杂率均增大;叶片弧度对破损率、摘不净率影响均较大,弧度越小,摘果破损率越高,摘不净率越低,当叶片弧度为70°、圆弧半径为35 mm时总损失率最低。根据理论分析及摘果性能试验,最终确定摘果辊与夹持输送链采用倾斜配置方式,摘果辊采用渐紧型夹角配置方式,摘果叶片采用后倾圆弧型,叶片弧度为70°,圆弧半径为3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