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抹茶拿铁饮料是由抹茶粉与牛奶等成分调配而成的饮品,具有抹茶和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因其饮用方便、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青睐。为更好的延长抹茶拿铁饮料的货架期,本研究以抹茶拿铁粉末冲泡后的饮料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中的规定,考察了溶菌酶、二甲基二碳酸盐(Dimethyl dicarbonate,DMDC)、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盐酸盐、山梨酸钾对抹茶拿铁饮料抑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杀菌防腐剂为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研究了DMDC杀菌后抹茶拿铁饮料于4℃冷藏环境条件下储藏30 d期间,微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DMDC处理对抹茶拿铁饮料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有效抑制了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储藏过程中的生长繁殖。相较于热杀菌,DMDC处理对抹茶拿铁饮料的风味和口感几乎没有影响。此外,抹茶拿铁饮料经过DMDC杀菌后的颜色变化相对较小。因此,DMDC处理可以有效延长抹茶拿铁饮料的冷藏期,并能更好地保持抹茶拿铁饮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不同类型食品的杀菌效果,同时对杀菌后的食品品质变化进行评价.[方法]应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鱼肉、奶粉、牛奶、淀粉、橙汁5种食品进行杀菌试验,对杀菌前后鱼片的过氧化值和酸价、橙汁饮料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5种不同类型食品均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但不能将细菌全部杀灭;对鱼片的过氧化值、酸价没有显著影响,对橙汁饮料中的维生素C略有影响.[结论]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食品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其优势是绿色、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在新鲜荔枝汁中杀菌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新鲜荔 枝汁经DMDC 处理后在4益贮藏期间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提高温度能提高DMDC 的杀菌速率,缩短杀菌 时间,但不能提高总的杀菌效果。4益的荔枝汁添加DMDC 12 h后,酵母菌已经被完全杀灭,菌落总数、乳酸菌数和霉 菌数分别降低至3.73、2.6 和0.3 个对数。DMDC 处理后残留的污染菌采用16S 或18S rDNA 法进行鉴定后发现其主 要是芽孢杆菌属、毛霉属和明串珠菌属菌株,其中明串珠菌属是优势菌群。DMDC 处理后的荔枝汁在4益贮藏期间, 残留的明串珠菌能表现出生长,贮藏40 d后,其菌数将达到5个对数以上,会对荔枝汁的营养和风味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杀菌技术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为DMDC应用于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的浓缩葡萄浆醪中,分别添加250 mg/L DMDC和200 mg/L亚硫酸盐进行杀菌处理,比较2种杀菌处理方法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酒精度、pH、总酸、挥发酸、花色苷等理化指标及酒体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处理前,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其对葡萄醪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无显著影响。与处理前相比,DMDC处理能降低葡萄醪的菌落总数、霉菌和乳酸菌菌落数,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使葡萄醪的酵母菌菌落数降低至检测限之下,而亚硫酸盐对酵母菌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当糖质量浓度为350 g/L时,DMDC与亚硫酸盐处理之间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无差异显著。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DMDC处理的酒精度、pH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的花色苷质量浓度低于亚硫酸盐处理,但二者总酸质量浓度差异不大。在发酵前期,各处理组的挥发酸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发酵后期,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和亚硫酸盐处理的挥发酸质量浓度均较高。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DMDC处理能改善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酒体颜色呈桃红色;亚硫酸盐处理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较差,酒体颜色呈紫红的宝石色。【结论】用250 mg/L DMDC对葡萄浆醪进行处理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控制发酵冰葡萄酒品质的杀菌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欧姆加热杀菌与脉冲电场杀菌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物理杀菌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中,包括传统的热杀菌技术,如欧姆加热杀菌,和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如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然而欧姆加热技术与脉冲电场技术在杀菌应用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新型的物理杀菌技术,从技术的发展历史、杀菌作用原理、在食品中的应用范畴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杀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杀菌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意义 ,介绍了 14种杀菌新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应用领域 ,指出了当代食品杀菌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中国食品杀菌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在杀菌过程中温度不升高或温升很小,有利于保存食品营养物质和自然风味.主要介绍了几种非热杀菌技术的杀菌原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杀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品冷杀菌技术是指不用热能杀死微生物,不影响食品营养、质构、色泽和风味的新兴杀菌技术。营养丰富的牛奶如果处理不当极易被微生物污染,从而腐败变质,牛奶保鲜是牛奶生产、加工中的核心问题,新型的冷杀菌技术相比传统的热杀菌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在原料乳的保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原料乳的保鲜中也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微波加热干燥机理,从微波加热对酶的影响、微波加热对食品物性的影响、微波测定水分、微波杀菌、微波萃取等方面综述了微波加热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以为微波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中的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超高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文献为基础,就超高压处理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在报道超高压灭菌技术的基本原理之上,对温度、压力、pH值、食品成分和水分活度等因素对超高压杀菌的效果以及超高压对微生物的细胞形态结构、遗传物质等造成的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列举了实例,展望了超高压在食品灭菌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果蔬汁及其加工残渣对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影响.[方法]以中式油炸食品自制油条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7种果蔬汁及其加工残渣,研究其对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结果]试验得出,果蔬种类的不同,其对丙烯酰胺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其中,西红柿汁的丙烯酰胺抑制作用效果最好,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达到97%,且制成的油炸食品口感色泽俱佳.[结论]研究可为果蔬加工废料的二次应用提供一个安全、科学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RE-630D型微波辐射对饼干、奶粉、墨鱼、果计、葡萄酒、鲜牛奶、酱油和水等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效果明显,且液体食品优于固体食品。同时比较了不同的微波辐射能量级,处理时间、被辐照的深度、辐照面积等因素对杀菌效果的影响,以及微波辐射对不同菌类杀菌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酶法液化果蔬制汁的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酶法液化果蔬制汁,对提高水果蔬菜的出汁率、过滤速度以及果汁的澄清速度均表现良好的酶效应。其酶效应与加酶量、液化时间、液化温度等工艺条件有关,同时也与果蔬的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白青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78-13381
[目的]为香菇、莲藕的加工转化提供参考。[方法]以鲜香菇和鲜莲藕为主要原料,以凝固型乳酸茵饮料加工工艺为基础,研制香菇莲藕乳酸茵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菇莲藕复合果蔬汁原辅料的最佳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结果]香菇莲藕复合果蔬汁原辅料的最佳配方为:香菇汁23%,莲藕汁58%,脱脂奶粉10%,白砂糖6%;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8h,接种量2.8%。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呈乳白色,酸甜爽口,香味浓郁,既具有莲藕的清香,又保存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可达到营养互补,保健增效的效果。[结论]该研究研制出了一种色香味俱佳的复合果蔬汁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最佳的杀菌方法,保证火龙果果汁饮料的品质,将配制好的火龙果果汁饮料分别进行水浴、微波加热、臭氧杀菌处理,通过感官评分、微生物检验及理化指标测定,并进行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最佳的杀菌工艺参数为微波高火加热1.5min,杀菌后饮料中的氨基态氮为4.85mg/100mL,维生素C含量为0.85mg/L,对总糖、氨基态氮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破坏较小。  相似文献   

16.
臭氧技术及臭氧植保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药替代技术的发展,以臭氧及臭氧水为代表的臭氧植保技术逐渐在现代生态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介绍臭氧杀虫灭菌机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臭氧技术在土壤熏蒸、作物病虫害防治、种子处理、果蔬贮藏、牧场消毒除臭等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在介绍背负式臭氧植保机械、固定式臭氧植保机械、自走式臭氧植保机械、臭氧植保飞机等臭氧相关植保机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基础上,剖析了臭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制约因素,最后展望了臭氧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前景。对于进一步研制开发新型臭氧植保机械,并拓展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型乳酸饮料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作酸乳的过程中,充添一部分果蔬汁、茶汁和芦荟汁,从而提高酸乳的营养价值,改善其风味。使产品具有天然的色泽和芳香。  相似文献   

18.
根据普通病人肠内营养制剂的设计原理,以牡蛎肽为蛋白质来源,麦芽糊精为碳水化合物来源,添加一定量的玉米油、鱼油、海水螺旋藻、果蔬粉等成分,研制获得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研究了干热灭菌、微波灭菌和辐照灭菌3种灭菌工艺对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灭菌工艺。结果表明,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为淡绿色均质固体粉末,溶解性较好;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为16%、9%、75%,各项营养指标评价与进口制剂相当,其灭菌工艺最优选择为辐照剂量8kGy,其次为微波功率640W、110s的微波灭菌。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高品质的益生菌发酵复合果蔬汁,对果蔬汁的发酵工艺及风味品质进行研究.通过观测发酵前后的pH值变化、滴定酸度、糖度和活菌数等因素,研究不同的发酵微生物、不同的果蔬种类和不同发酵时间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结合感官评价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风味品质进行评价分析.果蔬种类和发酵菌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芒果、圣女果和胡萝卜为复合果蔬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复配发酵48 h的制品pH低、酸度较高、活菌数高、感官评价结果质量最优;GC-MS风味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酯类、醇类和酸类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增加,风味较好.说明以优化的发酵工艺制备的复合果蔬汁具有感官风味较好、活菌数含量高等特点,可为发酵制品的研制及发酵果蔬汁的市场开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无机陶瓷膜的结构组成,过滤机理及其突出特点,并总结了近几年在果蔬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