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Fuzzy-AHP的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了多级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并用具体数据对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这对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地评价土地整理效益对于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和鹤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土地整理效益的影响建立模糊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两个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一般",其中伏山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略高于鹤山。研究表明,所建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评价技术方法有效可行,对于定量化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是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笔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构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项目后效益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综合评价等级为"基本成功",社会效益成功度最高,经济效益次之,生态效益成功度最低,项目建设从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土地整理项目开展及后效益评价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东部平原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工作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阳敏  金琦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8-23
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藏野生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西藏野生菌可持续性处于较差的发展阶段,其中,资源支持系统处于好的水平,环境支持系统处于较差的水平,经济支持系统处于差的水平,社会支持系统处于差的水平,政府与科技支持处于一般的水平.针对西藏野生菌产业现状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西藏野生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打分法、实例验证法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评价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对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程度进行评价,符合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要求。得出结论: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凉州区畜牧业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甘肃畜牧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正在经历着由家庭副业到支柱产业、由传统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转变.畜牧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业经济发展中仅次于种植业的重要经济部门.基于畜牧业效益评价中的多因素和模糊性等特点,在效益型畜牧业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了畜牧业效益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畜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畜牧业效益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分析河北省永清县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以解决评价过程中定量分析不足的问题,为实践决策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灌区效益为总体目标,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子目标,各目标下设指标数据,建立了灌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求解途径,建立了灌区效益的数学模型,并以精河流域上游灌区为实例应用,对2012-2016年灌区效益发展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得到灌区效益逐年提高,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法对灌区效益的评价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对矿山土地复垦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针对吉林省磐石地区建筑用石灰岩矿山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建筑用石灰岩矿山复垦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3个典型矿山进行了效益评价。基于AHP分析和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甲、乙、丙3个建筑用石灰岩矿的复垦效益评价为"良""一般""差"级别;该评价方法为石灰岩矿复垦效益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根据评价得出的"良""一般""差"级别,可以为地方管理部门评价已完成的矿山复垦,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矿山复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50-53
土地整治是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的重要途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可以保证土地整治良好发展,笔者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益评价,最终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得出宋圣宫村土地整治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属于Ⅱ级(较好),社会效益属于Ⅰ级(好),生态效应属于Ⅱ级(较好),综合效益属于Ⅱ级(较好);该区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安徽农业科学》2020,(4):206-209
依据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从项目决策、实施及实施后3个阶段,选取21个关键性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采用"优、良、一般、差、极差"5个评价等级标准对阿克陶县土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效果及实施前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指标合理,实施阶段管理相对良好,实施后效益显著,项目实施综合效果为"良",项目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等级由开发前的"差"变为"良",分值由37.09增加到79.97,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实现项目的目标要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村的土地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也逐渐受到重视。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以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丰乐院村等6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构建了含14个指标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土地整理效益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决策及区域发展的意义,为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综合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综合效益主要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对高校图书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构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定权法"、层次分析法(AHP法)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对各项评价指标参数值和权重进行了量化和测算,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实施和推进庆阳市华池县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5年庆阳市华池县乔川乡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为"中等",经济效益为"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为"中等";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的意识,参与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实施后项目效益评价以及水利设施等的维护。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AHP)、模糊隶属度、发展指数等方法,对如何评价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提出了一套以定量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基本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福州市五一广场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各评价因子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广场总体环境质量一般;对26个因子进行旋转得到主成分,依次为交通因子、景观意象因子、休憩环境因子、景观可视因子、设施因子、物理环境因子,是影响被调查者对环境评价的主要因子,可对广场质量作出大体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五一广场的交通便利程度、环境卫生、配套设施、景观、商业环境的评价结果均为E3级,总体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亦为E3级,即一般.  相似文献   

18.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基本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福州市五一广场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各评价因子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广场总体环境质量一般;对26个因子进行旋转得到主成分,依次为交通因子、景观意象因子、休憩环境因子、景观可视因子、设施因子、物理环境因子,是影响被调查者对环境评价的主要因子,可对广场质量作出大体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五一广场的交通便利程度、环境卫生、配套设施、景观、商业环境的评价结果均为E3级,总体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亦为E3级,即一般.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方法]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整理提高了项目区的土地综合效益,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效果良好.[结论]整理后项目区各项效益评价分值均在85分以上,达到了"优"的级别.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AHP,从社会、经济、生态和景观4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5个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江华县涛圩镇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较好,应尽快实施;其他4个项目综合效益一般,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