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石首市天鹅洲湿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小琴  张通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167-169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保护湿地资源为前提,结合天鹅洲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现状,提出了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三江平原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是当前对湿地资源的滥开发及不合理开发,使得湿地资源破坏极为严重。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的生态旅游开发及其产业发展正好迎合了湿地开发的需求。通过对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和潜力,提出了适合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湿地公园是指兼具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的湿地生态系统.本文分析了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系统的内涵: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环境;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人才培训、公园的功能分区、旅游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园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湿地生态旅游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赵旭阳  刘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68-3770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滹沱河岗黄区湿地具备多种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正确评价其功能对于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尤其滹沱河岗黄区湿地这类地处城市周边地区的湿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滹沱河岗黄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5.
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介绍盘锦市湿地现状,探讨影响盘锦市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南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湿地类型主要包括河流型湿地、近海岸型湿地、库塘型湿地及其他类型湿地共四大类型.根据实地调查、统计年鉴及历史文献资料,利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收入替代法、费用支出法和成果参照法等评估方法着重对湿地提供的物质生产、污染净化、涵养水源、消浪护岸、提供柄息地、气候调节、休闲娱乐、教育科研等8种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南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1.50亿元/年,其中环境调节功能价值最大,约为24.76亿元/年,占湿地总服务价值的40.27%;其次为物质生产功能价值,为21.42亿元/年,占总价值的34.84%;人文社会服务功能价值为15.31亿元/年,占总价值的24.90%.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例看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大小与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功能之间具有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磊  张要民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39-241,246
河南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与平顶山市新城区相接,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生态旅游开发的广阔前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白龟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目标与旅游产品体系;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指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三门峡天鹅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蓓 《现代农业科学》2009,(3):134-135,154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在认真分析三门峡天鹅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所具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南沙湿地区域对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论文在前期考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南沙湿地生态效益,提出了南沙湿地的保护策略,以期达到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实现南沙湿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以洽川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洽川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但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开发,洽川湿地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洽川湿地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条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旨在推动洽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湿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乐  葛卫清  偶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95-3998
湿地与人类的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仅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而忽略旅游功能的湿地公园无法达到湿地保护的目的.目前湿地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结合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探索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对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论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综述了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技术导则的基本要点,讨论了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设计的必要性,并对水环境系统的生态设计的目的和原则、给排水子系统设计的模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态住宅小区污水的生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果认为,在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的设计中,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景观水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绿地系统综合起来进行设计,使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与生态小区园林及其水景艺术相结合,建设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景观湿地系统是实现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保护成为时代热点话题的今天,湿地保护也受到了重视。该文采用南沙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模型计算(影子工程法、费用支出法、价格替代法、logistic模型)等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对南沙湿地的经济价值作出一个明确的评估。结果表明,南沙湿地经济价值巨大,推动了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该研究期望能引起各方对南沙湿地等湿地的重视,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工业、农业、能源、医疗业等提供大量生产原料,同时又能贮藏水源、调节洪水、补给地下水、净化水质,对人类具有巨大的环境和社会价值。近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湿地生态环境又非常脆弱,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尤其是温度升高和降水量减少,都会对湿地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退化甚至消失。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湿地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北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二级区划指标体系,以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等作为一级区划指标,以微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特征及人类活动为二级区划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并利用GIS绘制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图,对各生态区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平湖老湖区生态退耕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结合近10年泰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变化,针对东平湖老湖区的湿地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退耕标准,确定湿地保护的区域。[方法]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法。[结果]根据东平湖历年最高水位变化,确定了实施退耕区域堤坝高程指标;确定了老湖区易于发展湿地的耕地临界高程;根据选定的生态退耕的指标,确定了老湖区湿地保护区域。[结论]为了促进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三者的协调发展,应该科学地选择退耕还湿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天津团泊新城湿地资源开发及景观规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目前在新城建设中,大多数城市湿地的资源开发缺少系统规划,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功能之间关系,是新城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天津团泊新城核心地块规划为例,以城市湿地中动植物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潜力为前提,从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湿地资源产业开发的模式和内容,然后基于产业开发着重探讨了新城湿地景观规划的诸要点,最后总结得出湿地型场地新城建设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湿地保护与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效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这方面的重要国际会议已举办7届。为保护湿地,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制定了相应的湿地保护政策,并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湿地监测技术、退化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和重要湿地保护计划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宏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等7个方面;微观层面,主要开展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滨海湿地等方面的研究。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还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湿地监测体系建设和湿地立法等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探析,指出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①搞好水资源综合管理;②实施《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③对重要湿地实施抢救性保护;④将湿地保护管理与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结合起来;⑤推进湿地保护与管理专门立法。参39  相似文献   

19.
重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笔者就重庆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0.
河北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二级区划指标体系,以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等作为一级区划指标,以微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特征及人类活动为二级区划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并利用GIS绘制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图,对各生态区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