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了不同光三个大豆种(系)的PSⅡ活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叶片潜在光合作用量子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在9×10^4Lux光强下,诱处4号和75-34的PSⅡ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以及叶片潜在光合作用量子转化效率明显高于京黄3号。同时,与在6×10^4Lux光强下相比,在京黄3号中,由9×10^4Lux引起的上述光合功能的光抑制依次分别为15.3%,7.3%和30.6%。然而,诱处4号和7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汕优63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汕优63及其亲本珍汕97A和明恢63为材料研究报道了杂交水稻光系统Ⅱ活性及其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光合作用潜在量子转化效率和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之间的分配和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Lemont和七桂早光抑制特性的比较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对光抑制敏感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Lemont和七桂早为材料, 比较了它们在不同光强下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荧光淬灭参数和光合色素含量。在低光强下, 七桂早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略高于Lemont但在高光强下, 七桂早出现明显的光抑制现象, 而Lemont对高光强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Lemont适应高光强的原因是它能大幅度提高荧光非光化学淬灭以及增加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加速光保护系统的运转。  相似文献   

4.
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量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考察了不同灌溉量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对植株叶片水分状况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返青至封行前的春生5叶期期间,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20-4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挑旗至蜡热期,土壤含水量与植株叶片含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0-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叶温以适中含水量条件下表现较低,当处于极端少水条件下叶温显著增高,在偏多水条件下叶温也呈增高趋势。在孕穗期,供水不足使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明显降低,而水量偏多未产生显著影响,在灌浆盛期,供水不足和水量偏多均使Fv/Fm显著下降,叶片含水量由75%下降到70%左右是叶片光合生理活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应作为判断叶片水分亏缺阈值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甘蔗光合作用及光合能力的规律性,为甘蔗高光效品种选育与栽培,高光效亲本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甘蔗常用核心亲本93-159、CP72-1210和ROC26为材料,采用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对甘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原初光能捕获效率Y(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光响应曲线参数(α、ETRm、Ik)值进行日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甘蔗具有较强的光呼吸能力和光抑制自我保护能力,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较低的饱和光强,吸收的光能较少地分配到热耗散,能保证吸收的光能最大程度进入电子传递系统进而进行碳固定。  相似文献   

6.
借助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技术,研究了低强度中波紫外线(UV-B,1.6kJ·m-2 ·d-1)辐射对两优培九齐穗灌浆期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化、反应中心能量分配及受体侧的电子传递过程等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强度UV -B辐射下,齐穗期和灌浆期的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PSⅡ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PSⅡ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增多,捕获的能量及进入电子传递链的能量也相应增加,但热耗散与对照相比上升不明显;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增多;PSⅡ受体侧有效能量传递效率、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都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叶片光合机构PSⅡ(包括供体侧和受体侧以及反应中心)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具有红光(660 nm)和蓝光(446 nm)复合光的LED灯作为光源,研究其对‘阳光红心’红掌组培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70%红光+30%蓝光的复合光能显著提高红掌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促进叶片和根茎的干物质积累,而30%红光+70%蓝光的复合光则更有利于叶面积的扩张。红蓝复合光能抑制红掌叶片暗适应初始荧光(Fo),增加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叶绿素荧光产量,显著提高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改善光合作用系统Ⅱ(PSⅡ),促进叶片获取光能的能力,提高光合电子传递和光能转化效率,促进红掌叶片和根茎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OS5-FL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干旱胁迫下蔗叶叶绿体荧光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甘蔗耐旱性关系,应用干旱胁迫下蔗叶的活性氧代谢变化等耐旱鉴定指标鉴定参试品种的相对耐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蔗生长受抑制,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绿体DCIP光还原活性下降,MDA含理和质膜相对透性提高;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Fv/Fo,T均明显降低,表明干旱胁迫使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i  相似文献   

9.
大麦新品种闽诱3号,经连续两年区试和多年多点大面积试种,比福建省主栽品种莆大麦4号增产5.8~19.4%(籽粒),麦草(幼嫩)产量为莆大麦4号的163.9%,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比莆大麦4号高2.31和2.45个百分点,麦草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别高6.75和4.87个百分点,新鲜的麦苗汁液中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维生素和SOD。  相似文献   

10.
南农217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纵瑞收︵江苏省徐州市农业局种子站221003︶南农217大豆系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和江苏省徐州市种子站以泗豆11号为母本,以徐豆2号×徐州1号的杂交后代选系“7206—9—3—4”为父本,于1995年合作选育而...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水分胁迫对槟榔幼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长蒂种槟榔幼苗为供试材料,通过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设置5个土壤水分胁迫水平的单因子盆栽试验,研究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对槟榔幼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持续处于土壤水分胁迫会抑制槟榔幼苗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光合电子传递能力、PSⅡ的光化学活性,PSⅡ潜在活性和PSⅡ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土壤相对含水量≤30%,槟榔幼苗不能持续进行有效的热耗散,但具有较高的热耗散能力。其PSⅡ反应中心会出现不易逆转的破坏。其伤害部位可能位于PSⅡ氧化传递链或PSⅡ反应中心或PSⅡ原初电子受体。  相似文献   

12.
干旱对玉米自交系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郑58(抗旱性强)和丹340(抗旱性弱)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中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自交系苗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自交系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荧光(Fm)、原初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升高。与丹340相比,郑58的Fm、Fv/Fm、Fv/F0、Fv’/Fm’降幅均相对较小。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郑58的Fm、Fv/Fm、Fv/F0、Fv’/Fm’、ΦPSⅡ和q P均高于丹340。与丹340相比,干旱胁迫下,郑58光系统Ⅱ具有较高的光能转化和利用效率、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通过调节碳同化能力和激发能利用效率,有效地耗散过剩光能减轻光抑制,保护光合机构,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光系统Ⅱ中Fm、Fv/Fm和Fv/F0可以用来鉴定玉米自交系抗旱性。  相似文献   

13.
大豆品种对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莹  李原萍 《大豆科学》1996,15(3):191-196
1991年以抗大豆孢囊线虫(SCN)4号生理小种的兴县灰布支黑豆、中感或中抗(应县小黑豆)、感和主感4个品种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2个组合,在抗、中感、(中抗)×感和高感5个正交和4个反谘组合中,F1全部感病,F2抗、中感(中抗)和感与高感分离为1:15的比率,测交分离为1:3比率。在抗×中感(中抗)的正反交组合中,F1表现抗病,F2抗和中感(中抗)分离3:1比率,测交为1:1比率,这些组  相似文献   

14.
花期干旱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测定开花期干旱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以3个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为材料,应用OS52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在开花期干旱胁迫下,各荧光参数的变化及用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豆开花期受旱后,可变荧光与最大荧光比(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比(Fv/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均降低,而电子传递速率(ETR)升高,说明光系统Ⅱ(PSⅡ)受到了伤害,使得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起光保护作用的热耗散降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升高.且荧光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花期干旱胁迫后,各参数存在基因型差异,新大豆1号在花期干旱条件下,光合机构受破坏较轻,其吸收的光能能较多的用于光化学转化能力,抗旱能力强.因此,花期干旱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与大豆品种抗旱性有关,利用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鉴定品种抗旱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大豆对SMV3号株系成株抗性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栾晓燕 《大豆科学》1997,16(3):223-226
通过四个对东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的感×抗杂组合的F1,F2和回交BC1群体的成株抗性分析,明确了四个创新抗源的遗传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哈91R3-182,哈91R3-188,其抗性是由两对互补隐性基因控制的,F2抗感分离比例为7:9.哈91R3-301,哈91R3-310其成株抗性是由两对互补显性基因控制的F,代抗感分离比例为9:7,这中份种质可作为东北地区抗SMV育种的理想抗源。  相似文献   

16.
花生小叶外植体植株再生及农杆菌介导的基因遗传转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鄂花四号、中花四号和豫花一号萌动4d的小叶作外植体,通过器官再生在MS培养基加3mg/LBAP和1mg/LNAA上诱导芽分化,转至MS加5mg/LBAP上诱导芽伸长,再生植株。芽诱导率为86%~100%,每个外植体平均再生5个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1mg/LAgNO3和500mg/L羧苄青霉素能有效抑制愈伤褐化和死亡,并能提高植株再生率。萌动4d的小叶与农杆菌AGL1分别共培养2d,通过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卡那霉素筛选,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转基因植株生根后,移栽网室生长,并已开花结荚。外源基因的表达通过卡那霉素抗性和Gus活性组织化学检测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7.
早期、无损伤、易于操作的阳性芽检测技术,对提高柑橘遗传转化效率是十分有利的。本文设计和构建了nptⅡ::mgfp5融合基因,通过锦橙上胚轴转化体系研究其在柑橘遗传转化中的作用。nptⅡ::mgfp5融合基因全长1 57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作为表达载体p1301NG的选择标记和报告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锦橙上胚轴,再生培养1周后用体式荧光显微镜观察外植体的再生情况。在再生培养第9天时即观察到GFP荧光再生芽的形成,再生培养后10~15 d是GFP再生芽形成的高峰期。GUS染色和PCR分子检测结果证明,GFP荧光检测结果是真实可靠的。研究结果表明:nptⅡ::mgfp5融合基因能够在再生培养早期筛选到阳性转化芽,有助于提高阳性转化芽的存活率,提高柑橘遗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对甜菜幼苗具有明显的生理生化效应,在处理浓度范围内,多效唑增加了光合色素含量,其中叶绿素含量增加7%~38.8%,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3.9%~24.6%.光合速率提高6.1%~20.4%,超氧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别提高1.2%~10.7%和7.1%~22.8%,但丙二醛(MDA)含量与细胞膜的透性却显著地低于对照,这表明甜菜叶片的抗逆力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质配比对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模拟玉米/大豆套作下大豆冠层光质配比,设定白光(对照)、红光/蓝光=0.8和红/远红光=0.6三个处理,大豆品种选用贡选1号和桂夏3号,研究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在不同光质配比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光/蓝光配比和红光/远红光配比处理与对照相比,大豆幼苗株高分别降低和增加,茎粗则相反。而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在红光/远红光配比处理下最低,与白光和红光/蓝光配比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白光和红光/蓝光配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1)。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在红/远红光配比处理下分别最低和最高,而两大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额(ΦPSⅡ)均在红光/蓝光处理下最高,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最低。两大豆品种的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 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在各处理间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了六种培养基系统对马铃薯东农303,Favorita和极早三个品种来源的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最佳外植体大小及最佳培养基系统。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外植体大小为叶片0.5cm2、茎0.5cm、块茎0.25cm2×0.3cm,适合于茎、块茎及叶的有效培养基系统分别为:①MS+3mg·L-1BA+0.01mg·L-1NAA(ph5.6)4周MS+0.3mg·L-1GA3(oH5.6);②MS+1.75mg·L-1ZT+0.87mg·L-1IAA(pH5.8);③MS+2.25mg·L-1BA+0.186mg·L-1NAA(pH5.8)2周MS+5mg·L-1GA3+2.25mg·L-1BA(ph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