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部地区生态果园模式是根据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该模式由"猪-沼-炕"单元和果园单元两大模块组成.经过试验运行,证明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玉法 《中国沼气》2007,25(3):38-39
本文介绍在沿海丘陵台地建设果-草-牧-沼生态果园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果园绿肥用量,少施化肥。培肥地力,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减少水土地流失,而且利用牧草发展食草性动物,动物粪便为沼气池原料,产沼气供果农生活用能,沼液、沼渣供果树施用,促进果树生长,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丘陵台地果园发展后劲,同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优化应用"猪-沼-果"模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天和 《中国沼气》2004,22(2):44-45
"猪-沼-果"模式已成为我国南方推广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之一,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成套成熟技术.然而,在推广应用该模式的过程中,技术应用的不精、不妥、甚至走样的现象十分普遍,极大地降低了模式应用的综合效益.本文就如何优化应用"猪-沼-果"模式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于兰锡 《中国沼气》2005,23(1):28-28
近年来东营市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沼气生态建设作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创建文明小康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积极引导农民兴建沼气池.先后完成了国家、省组织实施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建设、"六小工程"中的沼气建设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中的"一池三改"沼气建设.全市已累计建设沼气池5080个,年产气130万立方米,折标煤近千吨;建成了"猪-沼-菜"北方生态农业模式200户,生态农业得到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沼肥水稻大田生产应用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池州市贵池区建设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农业生产、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提供了大量沼肥,以"猪-沼-粮"为生态农业模式,符合我区农业生产发展.为加强该项目的示范推广,探索沼肥应用效果,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6.
重庆光大集团奶牛主牧场利用奶牛粪污为发酵原料进行厌氧发酵,所产沼气主要用于发电和锅炉燃烧供热,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还田使用,种养结合形成循环经济.气-热-电-肥联产模式有效提高了整个集中型沼气工程的能量转化率.为此,着重介绍了该集中型沼气工程的工艺要点和实际运营的效益,给同类型沼气工程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渭北黄土高原“果-畜-沼-窖-草”生态果园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  陈秀峰 《中国沼气》2003,21(4):46-47
本文根据渭北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沼气为纽带的“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阐述了模式技术的基本内容,并对经济、环境及生态效益等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该模式技术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炳中  张绪良 《中国沼气》2009,27(4):31-34,15
青岛市农村具有适宜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自然环境条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沼气生产原料和较发达的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可以推广发展"四位一体"的沼气生态温室模式、村庄秸秆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大型养殖场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在青岛市发展沼气生态农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渭北旱塬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凌 《农村能源》1998,(1):24-27
应用动态经济评价方法对渭北旱塬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投产后进行经济评价。其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分别为9.67万元,76.18%,4.3年。表明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果园沼气“五配套”生态模式不仅有产气的能源效益和保护生态的环境效益,而且发酵残余物沼液和沼渣的经济效益高于产气效益,肯定了这种种,养,沼有机结合的生态模式对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潜力。  相似文献   

10.
"猪-沼-鱼"技术是一种利用猪粪产沼气、沼肥(沼液、沼渣),再用沼肥喂鱼的生态养殖模式.该技术既能生产能源,又能促进渔业发展,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实现有机肥料的良性循环,值得应用推广.现就沼肥养鱼技术、增产原因及注意问题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学强化初沉污泥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  相似文献   

12.
采用VOF两相流模型研究了气液叉流条件下受热液膜热质传递特性,在模型中添加了表面张力源项和气液相间传质源项.为了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采用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测温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气液叉流试验.对叉流条件下受热液膜热质传递过程进行了试验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无量纲壁面温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应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计算并分析了表面张力、固液接触角、液膜流量等因素对液膜流动侧形和热质传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表面张力从0.014 N/m增大到0.072 N/m的过程中,液膜覆盖面积由82.7%减小到73.2%;固液接触角从30°增大到60°的过程中,液膜覆盖面积由80.6%减小到69.4%;液膜流量越小,液膜厚度越小,越有利于液膜的蒸发;相反,较高的液膜流量会使液膜厚度增大,阻碍了液膜蒸发,从而使外掠过液膜的单位体积空气含湿量减小.  相似文献   

13.
在(38±2)℃条件下,分别采用UASB和UBF厌氧反应器技术对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厌氧运行过程中,有机负荷提升至15 kg COD(m3·d),HRT为5 d,UASB厌氧反应器原料产气率为25.4~29.6 m3t,COD去除率高于94%,容积产气率为5.77~6.02 m3m3,CH4含量70%以上,pH值为7.21~8.25;UBF厌氧反应器原料产气率为22.7~25.4 m3t,COD去除率高于90%,容积产气率为4.99~5.60 m3m3,CH4含量66%左右,pH值为7.29~8.01。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效果优于UBF厌氧反应器。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测定厌氧发酵气组分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翔  张伟  刘金盾  张浩勤 《农机化研究》2007,(7):199-201,207
甲烷、氢气是厌氧发酵的主要产物,及时、快速和准确地测定其含量是监测厌氧发酵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实验利用气相色谱GC-122对发酵气组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测定,优化了测试条件,同时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对厌氧发酵气进行测试,测试时间短,准确度高,回收率大于95.0%,分离效果、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小于2.0%.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规模化沼气工程中以挥发性脂肪酸(VFAs)和碳酸氢盐(TIC)质量浓度为指标预警的监测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状,基于Nordmann滴定法和工业控制计算机,设计了一种可检测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VFAs和TIC,并根据异常进行修复的自动预警诊治系统。从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出发,确定系统开发的总体设计方案,选用Visual Studio 2017软件开发平台,采用C#高级语言进行工控机软件编程,将整个系统分为数据远程传输模块、总控制模块、显示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滴定模块、清洗模块、进样模块、I/O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等9大模块,不仅可以实现规模化沼气工程厌氧发酵过程的自动监测、预警、运行状态诊断及发送,用户也可远程管理沼气工程的运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际鸡粪发酵液的检测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在95%以上,高于手动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8m3圆筒形沼气池为例,设计气压为3.9~7.8kPa(40~80mmH2O),对双级调压水压式沼气池的气压与贮气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用Matlab7.0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水压间有效容积相同的情况下,当沼气池内压力在0~3.9kPa之间时,双级调压水压式沼气池单位体积贮气量变化所引起的压力变化较单级明显;当池内压力在3.9~7.8kPa之间时双级单位体积贮气量变化所引起的压力变化较单级平稳,且水压间的体积较单级小,双级调压水压式沼气池更适合于沼气的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7.
吸附型添加剂对玉米秸秆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秸秆沼气工程中存在的原料转化率低、消化时间长等问题,选取吸附型添加剂(麦饭石、沸石)作为厌氧消化调节剂,研究比较不同比例的添加剂对消化原料的降解率、产气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型添加剂在消化过程中起到了微生物载体的作用,有利于菌种的富集.添加麦饭石有利于日产气峰值的提前出现,添加10%麦饭石比添加15%麦饭石的日产气效果好,其最高的日产气峰值为1212 mL.添加沸石有利于累计产气量的增加,添加15%沸石比添加10%沸石的累计产气量高50.74%,其最高的净累计产气量为19519 mL.  相似文献   

18.
不同阶段沼液作发酵接种物对牛粪产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牛粪厌氧发酵中,不同阶段沼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种群有较大差异,利用不同发酵阶的沼液作接种物必然会影响到系统的产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以发酵20天的发酵沼液作接种物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增加产气量,提高COD去除率;用60天的发酵沼液作接种物不利于产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海绵校园重力流生态滤池工程实例,针对重力流生态滤池处理工程中防堵塞管理和植物管理等问题进行概括性地分析探讨;研究发现,采用滤网过滤、厌氧沉淀、混凝沉淀等预处理工艺可有效截流雨水径流中的颗粒污染物;通过机械清除、介质固化、介质覆盖等局部更换介质的方法可较好地解决堵塞问题,实施停床休作与轮作、定期清洗清淤也有利于发挥重力流滤池的正常效能;同时,植物作为重力流生态滤池中净化功能和生态景观最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其具体的选用原则、种植方式及合理密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进水单元种植驱蚊类植物、中段单元种植抗藻类植物、出水单元种植抗藻和杀菌类植物的配置方案,并给出了一些典型植物的种植密度和日常管理方式等;最终可达到降低生态滤池进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负荷、有效预防生态滤池堵塞、维持生态滤池系统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实验,就渗滤液回灌频率、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厌氧污泥接种等不同操作运行要素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气随时间变化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厌氧污泥接种都能加快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产气进程,而较低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有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进入产甲烷阶段,但不利于填埋垃圾的最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