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会宁县小米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入调查,全面分析了小米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构成和收益分配情况.结果表明,目前在会宁小米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利润在各个环节市场芒体之间的分配不均衡,农户获得的利润最低,使得农户的收益受限,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小米质量和品质小稳定,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不大,从而严重制约小米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一个瓶颈.最后.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户收益的原因,并就改变农户市场弱势地位,增加其收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春菊  陈金华  白其红 《农技服务》2011,28(7):929+958-929,958
为对贵阳市乌当区生产上糯小米种植品种选择提供参考,2008年进行了优质高产糯小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秉小米综合品质最优,黄平小米和修文小米次之,乌当小米最差。  相似文献   

3.
敖汉旗是小米之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敖汉小米有着优良的品质。为解决部分生产者使用禁用农药、滥用限用农药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小米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敖汉小米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便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孙祖小米是山东省沂南县的特产,于2010年10月被确认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该文阐述了孙祖小米特定的生产地域、独特的产地环境和人文历史及特有的产品品质,并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生产管理过程等方面总结出了孙祖小米独特的生产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维护孙祖小米的品牌质量,进一步提高孙祖小米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为促进粮油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实现粮油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小米因具有较大经济价值而越来越被重视,为提高小米产量,促进农民增收,本人通过多年基层种植经验及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特总结如下高产栽培技术。1主推优良品种根据本地区气候、海拔、土质等因素,特推广贵州省的黄平小米,黄平小米又分为三月小米和四月小米,三月小米特点;其生育期90天成熟、黄色、株高143.3厘米、穗长23.67厘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越来越注意营养和食品的搭配,由于小米的营养价值较高,市场上对小米需求量日趋增加,小米的价格在其他作物价格疲软的情况下稳中有升,因此,生产者种植谷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谷子生产形成了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精加工、批量化打入市场,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这种根据市场需求辟基地,抓好基地保市场的良性循环,谷子栽培出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在生产者中形成了种谷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会宁县小米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入调查,全面分析了小米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构成和收益分配情况。结果表明,目前在会宁小米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利润在各个环节市场主体之间的分配不均衡,农户获得的利润最低,使得农户的收益受限,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小米质量和品质不稳定,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不大,从而严重制约小米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一个瓶颈。最后,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户收益的原因,并就改变农户市场弱势地位,增加其收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AA级绿色食品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的粮食作物,又叫粟。谷子去壳后称为小米,其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色氨酸、赖氨酸,并含有硒元素,且味美易消化,素有健康保健食品的美称。谷子品种选用、生产环境、病虫防治、管理措施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小米产品的质量。为生产出AA级绿色食品的小米,应严  相似文献   

9.
新疆小米这两年来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价格却持续下降,因此,严重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如何降低小米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户收益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小米生产成本的分析,利用本章拟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2015-2017年小米单亩净利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实际影响程度,对新疆小米生出成本收益展开研究,得到其关联度大小依次是:每公斤小米售价每亩排灌费亩均单产每亩人工成本每亩机械作业费每亩肥料费。以期可以为新疆小米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晒产品     
有好货~! 云州香黑小米 山西省阳高县沁源农产品合作社由大学生村官杨辉领办,生产、销售云州香黑小米等杂粮产品。  相似文献   

11.
推广优质谷子简化栽培技术 促进邯郸市谷子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蔺桂芬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115-116,119
谷子是邯郸的传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因其生产技术落后,效益规模难以扩大。选用优质谷子品种并采用简化的配套栽培技术,推广谷子生产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和增产增效。实施"基地+农户"和生产"五统一"种植方式,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可促进谷子产业化发展,提高谷子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吉林省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进展。同时指出,春谷育种应导入夏谷优良基因改良品质和特用型谷子品种是今后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13.
倒伏是影响谷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揭示谷子抗倒伏性的遗传机制,在洛阳、吉林两地调查了98份谷子品种的倒伏性,基于重测序技术开展SNP标记与抗倒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8份谷子品种倒伏率在洛阳、吉林两地均表现为无倒伏品种数>轻微倒伏品种数>严重倒伏品种数。基因组重测序开发了4 482 208个SNP标记,群体结构分析将98份谷子材料划分为3个亚群,LD分析发现谷子基因组连锁不平衡衰退距离为47.5 kb。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洛阳、吉林分别检测到764个和24个与谷子抗倒伏性关联的SNP位点,在6号染色体共同检测到一个LRR受体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LOC101776261),此外在6号、8号染色体还检测到位点不同但功能接近的细胞壁关联受体激酶基因(LOC105914550、LOC101786429、LOC105913474、LOC101766879),还有一些基因,如细胞色素P450蛋白、UDP糖基转移酶、驱动蛋白在两地不同染色体上检测到,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谷子的抗倒伏性相关。谷子抗倒伏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其中蛋白激酶类基因可能在谷子倒伏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谷子种业创新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原始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中国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中国农作物种业原始创新研究提出了明确期望.谷子是中国起源的传统粮饲兼用作物及特色杂粮作物,生产及消费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作为粟类作物,谷子在中国农业生产及农耕文明的起始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九谷14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品质优良,稳产、丰产性好,活秆成熟,抗逆性较好,人工接种鉴定抗谷子白发病(6.3R),抗谷瘟病(3R),中抗谷子黑穗病(21.6MR)。于2008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合吉林省东部、辽宁省西部和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谷子营养丰富,在中原地区一直是主栽作物,其保健和食疗功效已被人们所熟知,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文章对谷子的高产栽培指导思想作了分析,并从种植方式、留苗、蹲苗、培育壮苗等方面对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吉林市谷子产业体系现状和发展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市具有适宜发展优质谷子产业的地域优势、资源条件和气候条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小米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谷子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逐步从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向"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方向发展。今后应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集成水平;加快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提升产业发展后劲;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谷子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保水剂基质育苗移栽对杂交谷子生长特征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口地区属长城沿线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350~400 mm,农田水分不足与作物需水的矛盾限制了该区农业发展,因此利用和保蓄有限的降水资源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已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累计推广近6750万hm2。为了充分发挥杂交谷子的增产潜力,试验以‘张杂谷3号’和海明牌保水剂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就不同保水剂和土壤比例基质育苗移栽对杂交谷子生长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最适宜的保水剂和土壤混合基质比例为1:100。  相似文献   

19.
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谷子起源于中国,是旱作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栽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十年来,创制出一批抗除草剂、商品品质显著提升、蒸煮时间显著缩短的育种材料;基因组测序、单倍型图谱和高通量转化技术体系构建等推动了谷子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育成了一批中矮秆抗除草剂新品种,创新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单户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倍以上,单产提高90.8%,总产提高85.7%,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实现了谷子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谷子是完全市场化作物,近十年来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迅速,正在形成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产业优势区。随着产业发展的带动,品种权保护与转让逐步增多,一批谷子种业开始起步。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新的时代背景下,谷子的营养、生态、文化属性给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谷子种业和产业也面临着种子繁殖系数高、品种权落实力度不够、科研和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等诸多挑战。未来中国谷子特色产业发展将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种业发展;季节性休耕区、压采地下水区的生态需求将促进谷子生产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种业、科研、产业融合呈加快发展趋势。攻克谷子种业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构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实现科研、种业、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中国谷子种业的发展方向。中国谷子种业发展必须坚持原始创新、坚持产业需求、坚持服务主产区、坚持差异化发展、坚持市场主体地位。未来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需攻克的重点任务:突破性新种质创新、高效育种技术平台构建、突破性新品种杂交种培育、构建种子生产技术规范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提升种业管理服务能力、布局优化制种基地、打造种子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20.
谷子是我国北方的古老作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农业现代化目标,随着现代农业进程的快速发展,谷子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逐渐退出了主粮的范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2008年谷子产业体系启动,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谷子产业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小农生产走出来,融入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是作为小宗作物,发展较慢,产业链中的许多环节还很薄弱,其中谷子加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谷子产后加工的落后极大影响了谷子产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