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茹馥 《中国猪业》2009,4(1):38-38
1 提高饲料的浓度 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并非一味增加喂料数量。如果提高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即使采食量有所减少,也能提高有效营养物质,满足因采食量下降时维持和生产所需的营养。  相似文献   

2.
猪属于常年繁殖生产的动物,但在养猪生产中夏季高温经常出现母猪乏情或返情的现象,母猪的受胎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季节,而且母猪产仔的数量减少,发生流产、弱胎、死胎以及木乃伊胎的现象增多,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造成夏季母猪不孕或受胎率低的原因1.1营养因素夏季炎热高温,猪的活动量、采食量相应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摄入不足;或者由于饲料中的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维持母猪的正常繁殖活动)遭到高温破坏;或者供给饲料营养不全面,饲料霉变,缺乏青绿饲料等原因,均可造成母猪发情排卵规律出现紊乱,出现不发情或者发情不规律的现象,从而影响配种和不孕。  相似文献   

3.
采食量直接关系到动物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多少.采食量指标也是动物营养需要研究和饲料配方的基础数据。动物的采食量和其主要的生产性能关系密切,采食量调控对动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畜禽的采食量受到饲料、环境、饲养管理方式以及动物自身一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将这些影响因素的机理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1)保证母猪营养供给。当母猪采食量正常时可通过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促进泌乳的中草药,以维持母猪奶水质量,保护母猪乳房。当采食量下降(如受到热应激影响)时就需调整饲料配方,加大能量、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以保证乳房营养物质供应。  相似文献   

5.
随意采食量是指1头或者1群动物在给定的时间内(通常是1d),自由采食的情况下摄人的饲料的数量。潜在采食量是指为了满足动物对养分的所有需求而需要摄入的饲料的数量。由于受到动物本身和坏境等方面的物理或者化学不利因素的影响,动物的随意采食量通常要低千其潜在采食量(Forbs,1994)。实际采食量是在实际生产中,一定时间内动物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规定采食量是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量定额。随意采食量是动物的本能,一般随动物日龄或体重增加而增加。实际采食量可能与随意采食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动物自由接触饲料的程度(表1)。在自由采食时,  相似文献   

6.
动物通过采食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维持、生长以及生产的需要,提高采食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的实际采食量要比理想采食量低得多。规模化养殖的前提无法改变,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就要增加猪的实际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就是要让猪喜欢吃饲料,愿意并且主动吃料,以此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哺乳母猪宜喂高浓度饲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养猪》1999,(3):19-20
在自由采食条件下,哺乳母猪标准饲粮日采食量仍不能满足其维持和泌乳的全部需要。热应激能使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加剧营养供给不足问题。本试验数据突出地显示了用高浓度饲料给哺乳母猪增加营养供应的潜在价值。为测定高环境温度下哺乳母猪的营养摄入量,于1996年的...  相似文献   

8.
泌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策略袁森泉母猪(尤其是头胎母猪)泌乳期饲料采食量不足常常是其营养中的一个限制因素,从而导致不能满足其泌乳和维持的需要,造成仔猪生长减慢和断奶体重减轻以及母猪体重损失较大,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和以后的繁殖力下降。但是,母猪泌乳期采食量...  相似文献   

9.
动物饲料中植酸和非淀粉多糖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是降低畜禽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利用,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动物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鸡、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蛋用种鸡日粮中添加ALIZYME SSF复合酶,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并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炎热的夏季,哺乳母猪平均采食量远远低于NRC(1998)所要求的5.0kg/d(消化能14.2MJ/kg)以上,如果哺乳母猪采食量偏低,会动用机体的营养储备,供维持和泌乳所需,导致营养输出大于营养摄入,造成体质量损失。大量的研究表明,哺乳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损失过量的体质量会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性能,如仔猪断奶质量和哺乳期成活率低,母猪发情间隔期延长,断奶后7d内发情率低,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甚至影响到母猪的使用寿命等(WH close,2003)。  相似文献   

11.
母猪分娩后头三四天适当控制采食量,防止消化不良,影响乳质。随后即应敞开饲喂,母猪能吃多少就给多少,保证充足的饮水,注意防暑降温(气温22℃以上母猪食欲降低),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母猪采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多,则泌乳量高,仔猪腹泻少,生长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1初产母猪饲养问题 初产母猪营养标准偏低是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猪场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普遍的做法是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使用同样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从初产母猪到7产母猪营养需求的规律看,以赖氨酸需要量为例,几乎是呈线性下降。随着母猪产次的增加,采食量也不断增加,饲料中各种营养浓度都可以相对降低。初产母猪采食量低,如使用和经产母猪相同的饲料配方,必然导致营养不足。初产母猪产后80天后泌乳量明显下降,表现为母乳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类动物采食量的调控与调控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食是动物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采食量是衡量营养物质撮入数量的尺度。研究动物采食量调控机理并加以利用,对畜牧业生产篮将产生重要影响a现今对动物采食的具体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认为可能是有神经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物理性和化学性的综合调控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枢神经系(CNS)中的下丘脑起中枢性作用。现对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调控特点加以阐述,最后对与动物采食量相关(促进和抑制)的神经内分泌激素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动物通过采食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维持、生长以及生产的需要,提高采食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动物的生产潜力,就猪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肉量和肉品质[1]。但是,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的实际采食量要比品种决定的理想采食量低得多[2]。规模化养殖的前提无法改变,要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就要想办法增加猪的实际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适口性是直接而有效的办法,要让猪喜欢吃饲料,愿意并且主动吃料。  相似文献   

15.
哺乳母猪是一个猪场管理的核心,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全场生产效益的高低。首先,要考虑哺乳母猪营养需要的特点。母猪除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最大限度地提高泌乳期饲料采食量可以提高泌乳量和以后的繁殖性能。因此,多数营养学家和养猪生产者致力于开发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措施。本文将阐述饲料采食量对母猪及其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饲料采食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食是动物营养的首要过程,通过采食动物获得所需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如果采食量不足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为了达到高水平的生产,有时要求尽可能提高动物的采食量,从而使自身生产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但采食量并不仅仅意味着摄取饲料的绝对重量,更多程度上是营养物质,特别是有效营养物质的量。提高采食量,实际上是讲要更有效地供给动物所需养分,解除制约生产的营养因素,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概述了采食量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猪采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食量直接关系到奶牛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多少,也是奶牛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研究的基础数据.奶牛的采食量受饲料、环境、饲养管理方式以及动物自身一些因素的影响.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畜体的热调节,通过热调节影响奶牛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和生长速度.文章探讨了温热环境与奶牛采食量的关系及调控手段,以降低奶牛热应激.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第三胎基础母猪30头,技体重和产期相近原则随机等量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母猪哺乳期喂基础饲料,试1组用15%的鸡粪饲料代替精料,试2组与试1组营养水平基本相同,鸡粪饲料喂量为30%。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仔猪20日龄窝重,35日龄窝重及哺乳期仔猪成活率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母猪泌乳失重和哺乳期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1组母猪采食量较高,断奶窝重较大,表明在哺乳期母猪饲料中添加15%的鸡粪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泌乳期间的低采食量会导致母猪体储备的过度损失而显著降低体重和背膘储备 ,延长断奶到重新交配的时间 ,降低妊娠率和产仔数 ,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母猪泌乳期间的饲喂水平也会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 ,母猪泌乳期间饲料消耗同产奶量直接相关 ,采食量增加 ,产奶量也会有较大提高 ,产奶量的高低会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母猪泌乳期饲料采食量的方法之一是确保母猪妊娠期间不要过度饲喂。母猪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和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呈负相关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增加 ,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则下降。因此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应减少 ,否则妊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肉仔鸡早期进行不同方式的限制饲养探讨其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试验一用低、中,高三种营养水平日粮饲喂1-3周龄肉鸡;试验二从肉鸡的8日龄开始分别限饲,采食量1、2周(喂自由食量的60%)及4周(喂自由采食量为80%),结果表明肉仔鸡早期喂低营养水平日粮,7周龄体重虽高于对照组水平,但饲料利用率,成活率均显著下降。喂中等营养水平日粮可提高饲料利用率,肉仔鸡早期限制食量,不能完全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