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禽沙门氏菌病是危害养鸡业主要细菌病之一,其中,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雏鸡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的者危害着我国养鸡业的发展。本文对禽沙门氏菌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剖检变化及防治进行了综述。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幼雏感染后常呈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带菌,可随粪便排出,因卵巢带菌,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鸡白痢沙门氏菌具  相似文献   

2.
正鸡白痢主要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就应加强研究与分析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而才能不断的防治该病的发生,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我国养鸡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就针对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鸡白痢这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雏鸡。一旦雏鸡感染上鸡白痢,就会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成年  相似文献   

3.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10日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曾被认为只有雏鸡才感染发病。本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鸡白痢的发病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该病的危害可贯穿鸡的整个生长过程,是养鸡业中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细菌性传染病,一般分鸡白痢、鸡伤寒、副伤寒三种病型,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其中鸡白痢和副伤寒雏鸡多发,成年鸡带菌,给养鸡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传播方式1.1饲料传播沙门氏菌可在饲料内大量繁殖,因此鸡群进食被病菌污染的饲料即可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5.
<正>春夏季是鸡寄生虫病的高发时节,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有利于保障养鸡业的生产发展,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有效防治鸡常见寄生虫病发生,是养鸡农户和专业户非常关心的问题。1.鸡白痢鸡白痢主要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感染后的雏鸡会出现白色糊状的粪便,且1至2周内即可死亡,而成年鸡则呈现出慢性感染。同时,感染此细菌的雏鸡还会出现畏寒、昏睡以及呼吸困难等问题,产蛋鸡则可以表现出卵巢萎缩、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鸡白痢始终困扰着养鸡业,它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而且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危害严重。1病症1.1临床症状鸡白痢一般最常发生于出壳后1~3周龄内,特别是10日龄左右的雏鸡。病鸡出壳后5~6d开始发病,2周龄时达高峰。缩颈怕冷,身体蜷曲,精神沉郁或昏睡,两翅下垂,羽毛松乱,呆立瞌睡,不吃饲料,突出的表现是下痢,排出一种白色似石灰浆状的稀粪,并粘附于肛门周围的羽毛上。排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家禽养殖业高速发展。雏鸡白痢病是严重的传染病,不仅会影响鸡的产蛋率,还严重影响鸡肉的质量,在给养鸡户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严重阻碍了养鸡业的发展。基于此,通过分析雏鸡白痢的疾病特点,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预防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疾病。蛋传递是本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因而传染较难控制,该病在雏鸡中常为急性全身性感染,成年鸡常为局部和慢性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雏鸡群的死亡率可达100%。仍是目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当前除了应用凝集试验剔除已感染鸡外,主要靠一些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为了探讨“8405”药剂防治雏白痢的效果,我们于1987年1月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 80年代中期以前,鸡沙门氏菌病在我国曾得到了较好地控制,但近年来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困扰我国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某些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细菌性传染病,一般分鸡白痢、鸡伤寒、副伤寒三种病型,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其中鸡白痢和副伤寒雏鸡多发,成年鸡带菌;而鸡伤寒成年鸡多发。从发病情况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随着养鸡业的大量发展各地时有发生,并呈地方性流行。患病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患病小鸡表现衰弱,下白痢,发病急,死亡快。病理变化特征是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白至灰黄色坏死性结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地区养鸡业发展状况及鸡白痢情况的调查,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结合单抗协同凝集试验检疫净化鸡场,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地区鸡白痢的综合防制措施使鸡白痢的阳性检出率由15.76%下降到0.34%以下。为呼市地区各鸡场及全国养鸡业鸡白痢的净化与防制提供了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用EM防治雏鸡白痢,主要是促进雏鸡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通过EM中放线菌群所产生的对敏感微生物有选择性的抗生素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杀灭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雏鸡白痢的目的。本试验通过对雏鸡进行EM饮水和饲喂EM发酵饲料,有效地防治了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13.
张颖 《中国畜禽种业》2009,5(4):128-128
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雏鸡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本病为雏鸡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饲养管理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气候突变等更加容易促发本病。本病主要经卵垂直传播和水平接触传播。是造成雏鸡死亡、育雏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生产,是需要控制和净化的传染病。2008年阜蒙县一蛋鸡场新进鸡雏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畏寒,拉白色浆糊状稀粪。  相似文献   

14.
柳丽萍 《新农业》2023,(11):33-34
<正>鸡白痢是的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由沙门氏菌引起,在雏鸡中流行广泛,在各地均有发生,疾病初期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随疾病发展会发展为全身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本文对鸡白痢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解剖病理、疾病诊断以及防治措施做一总结,希望能够为养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雏鸡经口感染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测定口服抗生素对雏鸡盲肠内定植量和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限生雏鸡和普通雏鸡组,链霉素处理鸡和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的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高于后者;前者盲肠内容物pH值高于后者;庆大霉素处理鸡与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和盲肠内容物pH值均高于后者,但是用庆大霉素处理要比用链霉素处理的影响程度小。普通雏鸡与限生雏鸡相比,口服抗生素能使限生鸡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多于普通雏鸡的定植量。  相似文献   

16.
邢锦梅 《农技服务》2014,(2):106+109-106,109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养鸡业危害较大。一、流行特点1、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2、鸡伤寒  相似文献   

17.
<正>一、鸡白痢病鸡白痢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并传染度极强,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养鸡业众多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鸡白痢病可以通过鸡蛋进行垂直传播,但是通过排泄物传播,是它主要的传播途径。鸡白痢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由于养鸡场被病菌感染,导致养鸡场内的鸡的种蛋也带有病菌,在孵化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引起胚胎死亡现象发生,或通过排泄物传播,导致养鸡场鸡大量的死亡。鸡白痢病的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主要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白色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多限于生殖系统病变,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所产的蛋常存有大量沙门氏菌。严重影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成为养鸡场持久感染的原因.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性传染病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经卯垂直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临床症状2.1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农村规模化养鸡的持续发展,隐性雏鸡白痢病在部分养殖户中时有发生,造成雏鸡大量死亡。而自然耐过的雏鸡,则生长缓慢,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病原及流行特点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急性白痢多发生在3周龄以下,但饲养管理不良、体质较弱的鸡,3周龄之后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