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05,(5):63-63
国豪725系列:绵阳市农科所用自育优质恢复系绵725为父本配组的系列杂交水稻品种。1冈优725由绵阳市农科所用冈46A与绵恢725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品种。1998、1999、2000年分别通过四川、贵州、湖南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06。该品种生育期与汕  相似文献   

2.
一、选用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目前适合我县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优质杂交粳稻9优418、泗优9022、3优18等,一般杂交水稻有Ⅱ优838、岗优725、D优725、岗优22等,常规优质粳稻有豫粳6号、徐稻3号、豫粳7号、两优122、两优108、两优106等。二、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育秧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育  相似文献   

3.
Ⅱ优718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Ⅱ-32A与辐恢71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耐肥、抗倒的中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被列为四川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27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1273来源于多系1号/明恢86的后代,经过多代抗稻瘟病鉴定筛选育成。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Ⅱ优沈98是福建省三明市种子站和福建省尤溪县活水种子有限公司合作,用Ⅱ-32A与沈恢98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13)。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1):96-96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荆楚D8A”与恢复系“R9-3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2。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2%,整精米率61.9%,垩白粒率18.0%,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77 mm,长宽比3.1,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2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公顷产量,下同)8 996.4 kg,比对照Ⅱ优725增6.22%。其中,2004年单产9 179.1 kg,比Ⅱ优725增7.24%;2005年单产8 813.6 kg,比Ⅱ优725增5.17%,两年均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栽培与制种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于200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8年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1511的制种及大面积推广",研究出该品种的高产栽培与制种配套技术,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Ⅱ优54是中国水稻所以Ⅱ-32A与中恢05-54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Ⅱ优54的特征特性,总结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Ⅱ优98是由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白叶枯病杂交中籼水稻品种,已通过安徽、云南审定.  相似文献   

10.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辐819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中迟熟A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漳州市引进该组合在各县(市、区)试种,均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Ⅱ优96是由四川省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中籼水稻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Ⅱ优69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Ⅱ优69(原名N069、红庙2号)是用恢复系恩恢69与不育系Ⅱ-32A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优质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Ⅱ优129是江苏省镇江农科所用Ⅱ-32A与镇恢129配制的优质、超高产和抗病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1997~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1998年破格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Ⅱ优949是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采用自育恢复川恢949与印水型不育系Ⅱ-32A配制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型杂交稻组合,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省采用生物技术为主的综合育种技术培育通过审定的又一个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5.
倍丰3号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Ⅱ-32A与泸恢602配组选育而成的最新水稻杂交品种,是四川省农科院重点推广及保护品种。2002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定名为Ⅱ优602,审定编号:川审稻2002030。倒,千粒重28~29克,出米率高达80%,外观及食味品质中上,抗性鉴定叶瘟4~8级,颈瘟3~9级。大面积种植主要表现为穗大、粒多、粒重、高抗倒伏、耐热性好、结实率高而稳,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650公斤以上。适宜四川及长江流域汕优63、Ⅱ优838、冈优725种植区作一季中稻种植。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倍丰3号$四川科源农业高科技…  相似文献   

16.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1):155-155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培矮64S作母本,“307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4。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0%,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20.0%,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20.5%,胶稠度51mm,长宽比3.0,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公顷产量,下同)8 468.10 kg,比对照Ⅱ优725增产1.82%。其中:2004年单产8 186.25kg,比Ⅱ优725减产0.81%,减产不显著;2005年单产8 749.95 kg,比Ⅱ优725增产4.41%,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Ⅱ优650”系江苏省盐城市靛都区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650”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02年育成,2003年开始参加江苏省水稻中问试验,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Ⅱ优650”(苏审稻200603)。该组合在江苏省水稻中间试验和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Ⅱ优039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的恢复系泉恢039配组育成的三系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6)。为了筛选适合洪濑镇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品种,洪濑镇农技站于2010年从泉州市农科所引进Ⅱ优039进行试种。经两年多点试种、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株叶形态理  相似文献   

19.
香两优68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早稻组合。1998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诞生,填补了我国优质杂交早稻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Ⅱ优明118系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18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性较强等优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瓯市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现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