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SSR标记进行优质冬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遗传多样性研究对于作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分布于21条小麦染色体上的59对SSR引物对48个优质冬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共检测出209个等位位点, 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9之间, 平均为3.5个. 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6~0.87, 平均0.56. 8个引物组合在一起可将全部品种区分开来, 48个品种可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近期育成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山东省近年来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选用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68个SSR引物,对44个山东省小麦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248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2~9个,平均为3.65个.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87~0.837,平均为0.562.44个品种间的遗...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四川近年来普通小麦的遗传差异情况,本研究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四川省2005~2006年参加区试的66个小麦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用18对扩增谱带稳定的SSR引物,共检测到106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2~13个,平均5.89个.SSR引物的PIC介于0.22~0.91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0.498.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390~0.834,平均值为0.608,品种间遗传相似性变幅较大,表明这次小麦区试品种(系)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根据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聚类,66份材料被聚成五类.  相似文献   

4.
花生新品种汕油21种子纯度SSR标记鉴定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索花生品种纯度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采用SSR标记构建不同花生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利用3对SSR标记引物构建20个花生品种的指纹图谱,该图谱可以将汕油21与其它19个花生品种进行区分,这些品种包括汕油162、汕油212、汕油31、汕油33、汕油71、粤油5号、粤油7号、粤油29、粤油32、汕油27、汕油523、粤油9号、粤油13、粤油14、粤油79、粤油114、J11、仲恺花1号和泉608等;以3对SSR引物对汕油21繁育种子60个样品进行种子纯度检测,共有2对标记引物检测到3个杂株样品,该种子批的纯度为95.0%。因此,利用SSR标记构建花生品种指纹图谱并应用于汕油21品种纯度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新疆早熟棉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与品种鉴别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新疆自1978年以来审定命名的42个早熟棉品种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新疆早熟棉品种进行研究。从23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52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每对引物可检测到3~24个多态性片段,共检测到506个,平均9.7个,片段大小介于100~2000bp之间。对所得到的52个SSR指纹图谱进行组合和综合分析,用其中2对就可将所有供试品种区分开来。同时,分别对42个早熟棉品种进行指纹分析,获得各个品种的特异性指纹,可为今后棉花种子真伪快速鉴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32个甜菜品种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为了对国外引进的甜菜品种进行鉴别以及分析不同甜菜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SSR标记构建了32份引进甜菜品种的指纹图谱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1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21对谱带清晰、易于识别的引物,这21对引物共检测出127个等位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7个,多态性比率为83.6%,每对SSR引物扩增出的等位位点数为2~11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1个基因型,扩增的条带大小在90~500 bp之间。利用3对引物SB04,S6和S7的引物组合构建的指纹图谱就能够区分32个品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0.17处,所有的供试品种被分为3类,从分子水平上说明甜菜品种之间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聚类分析结果与甜菜品种的来源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基本上是同一公司或者同一国别的品种被聚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小麦区试品系DUS测试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确定测试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试品系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的分子标记,采用156个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品种对SSR、EST-SSR和AFLP-SCAR标记的1334对引物进行筛选,根据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多态性信息指数较高、带型清晰、不同等位变异的带型易于区分及PCR产物稳定的原则,筛选出105对小麦品种DUS测试的分子标记引物,包括63对SSR引物、21对EST-SSR引物和21对AFLP-SCAR引物,可以检测122个位点的75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条染色体上被检测位点5.8个,平均每个位点包含7.2个等位变异。根据DUS测试的需求、引物的染色体分布、PIC值大小和带型特点,将105对引物分为21对核心引物、29对一级备用引物和55对二级备用引物。核心引物分辨力较高,可以完成约80%品系的特异性检测,约95%品系的种子纯度检测和约60%品系的一致性、稳定性检测;备用引物用于确定品系DNA位点纯合率和相似品种(品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以判断DNA指纹相同或相似的品种(品系)之间的相似性和特异性,评价核心标记中具有非纯位点的品系的DNA位点纯合度,同时完成核心引物未能完成的少数品系的种子纯度检测。通过在2006-2007、2007-2008、2008-2009年度对464个冬小麦区试品系DUS测试中的应用,证明105对引物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实用性,可以完成90%以上参试品系的DUS检测。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地方玉米品种SSR分子标记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黔东南地方玉米品种,筛选出48对引物,共检测出309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3~12个,平均为6.44个。每个位点的SSR多态信息量(PIC)变化为0.37~0.88,平均为0.70,标记索引系数平均为4.68。21个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为0.57~0.90,平均为0.68。利用4对多态信息量高的引物建立了21个地方品种的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新疆重要的经济作物,寻找一种有效的棉花品种(系)纯度检测方法是解决目前市场上棉花品种多、乱、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取新疆棉花品种(系)中的41个常规种为试验材料,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15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核心引物,对41份试验材料进行纯度检测。每份试验材料使用2~4对引物进行纯度鉴定,检测结果显示,41份试验材料的种子纯度达到100%的占19.51%,纯度高于80%的品种(系)占73.17%。本研究所筛选出的SSR核心引物及研究结果为开展棉花常规种种子纯度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SSR荧光标记构建20个高粱品种指纹图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建立高粱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高粱栽培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是必要的。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筛选出36对SSR荧光标记引物,构建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以来中晚熟区主推的20个品种的SSR指纹图谱。3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等位基因检测到多态性位点7个,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12个。20个高粱品种36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490~0.8813和0.3144~0.8696,平均值分别为0.6976和0.6571。从36对SSR引物中筛选到多态性丰富的2对引物作为高粱品种鉴定的特征引物,2对SSR特征引物组合可区分所有供试品种。20个高粱品种的SSR指纹图谱互不相同,可以作为各品种特定的图谱,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美国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3个美国稻(A)与籼稻(H)、粳稻(K)的F1杂种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A×H的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K×H(亚种间)比较一致,但一般稍低于K×H,单株产量、单株穗数和主穗颖花数优势较强,且是可利用的杂种优势,株高也有较强的优势,但是非利用的杂种优势,单株产量的优势大小与美国稻的亲和性有密切关系;在A×K中,单株产量和单株穗数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表现了与K×K较一致的趋势。千粒重无论在A×H或A×K中都表现了较低的正向优势。另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美国稻中的广亲和品种(WCVS)与籼稻杂交或美国稻与粳稻杂交均为水稻杂优利用中较好的高产组合模式,其中A×K更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高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扬麦20’的培育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中国南方麦区高产广适性和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了小麦新品种‘扬麦20’。试验结果表明其综合性状优异,中抗白粉病与赤霉病,纹枯病轻,较对照‘扬麦158’等增产3.4%~12.4%,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国家弱筋专用小麦标准。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缓解了在南方麦区高产广适性品种的短缺问题,将促进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在青海高原地区适宜设施辣椒品种较少的问题,从国内引进13个辣椒新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在温室内进行了栽培比较。结果表明:从辣椒生育期、植株生长特性、果实品质以及产量等方面综合评价来看,‘民欣早椒’可作为早熟品种在本地温室种植,‘国福308’、‘力神’、‘京椒2号’、‘京椒5号’和‘京椒1号’根据不同人群喜欢的果型和辣味不同可选择相应的品种在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缪宗崇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6):100-104
植物新品种权属于种子领域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对于保护育种权人利益和推动种子市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当前司法实践中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位阶低、种子市场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育种权人维权困难等问题越发突出,如何在中国制度体系下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成为有效解决植物新品种保护纠纷的关键。通过分析现阶段植物新品种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美国及日本同一制度的有关规定,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以推动农业大国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90年代参试品种抗病性评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河区试、长江抗病区试、麦套棉区试和夏棉区试三轮试验的60个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而抗黄萎病性和兼抗性水平较低。90年代以来参试品种的抗病性发展趋势为抗枯萎病性在达到较高水平后趋于稳定;抗黄萎病性和兼抗性为上升趋势。不同熟性品种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表现为早熟棉品种的抗枯、黄萎病性和兼抗性均优于中熟棉品种。来自黄河流域棉区参试品种的抗病性明显优于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赵会杰  邹琦  张秀英 《作物学报》2003,29(5):676-681
比较研究表明,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在产量形成期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存在明显差异.大穗型品种(豫麦66)在灌浆中后期旗叶可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籽粒则具有较高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和淀粉积累速率.因此,其产量水平和反映源库关系协调程度的粒叶比均高于多穗型品种(豫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棉花的演进与种质资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棉花传入我国后 ,长期徘徊于少数民族地区 ,自然因素在其进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尔后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 ,棉花生产迅速发展 ,人为因素开始参与品种的进化过程。为适应新的机械纺织的需要 ,国外优良品种被大量引入 ,促进了品种进化的一次飞跃。随着种质资源工作系统性地展开 ,并通过育种家的艰苦努力 ,一批优秀品种脱颖而出 ,将我国棉花生产带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在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 ,品种进化的效率和途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进化本身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1973-2000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改良与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3-2000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及同期该棉区棉花品种推广的统计数据,总结了棉花品种改良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棉花品种不同性状的育种效率.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效率逐年下降,早熟性、抗逆性和部分纤维品质指标的改良效率有所提高.探索性提出了提高育种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棉花良种普及率及自育品种变化情况,针对目前美国转基因棉花在该区生产中优势,加强国产品种的推广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的科技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急剧滑坡,起因是自然灾害,但缺乏突破性品种,或者说品种的遗传基础过于狭窄是内在的根本原因。我国棉花生产用种以自育品种为主的世代不会逆转。今后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的科技要点是:加强原始材料的收集和育种新亲本的创造;促进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常规育种技术亟待创新,重点是加强理论指导,方案要贴近生产实际;恢复诸如诱变及其与复合杂交相结合等方法研究;优质纤维将是遗传改良的重点性状。此外,品种立法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宋晓华  陈素生 《种子》2003,(3):39-4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育成的6个春小麦品种(系)分别与“参考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以“参考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评判出的730-1品系优于以对照品种为参照评判出的730—2品系,该结果与田间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