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线辣椒“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线辣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及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利用"3414"试验设计实施了青线椒1号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青线椒1号施用氮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6960kg·hm-2,增产率13.88%,纯增收入27064元·hm-2;磷肥的最大增产量为2484kg·hm-2,增产率5.69%,纯增收入9333元·hm-2。钾肥每公顷最大增加产量1584kg,增加纯收入5710元,增产率3.63%: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青线椒1号N、P2O5、K2O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72.5kg·hm-2。、69.6kg·hm-2、88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70.5kg·hm-2、66.4kg·hm-2、84.6kg·hm-2。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党参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建立氮、磷和钾肥肥料效应模型,以素花党参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和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29.7%;缺氮和缺钾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氮、磷及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肥效的发挥,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党参氮(N)、磷(P2O5)和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7kg/hm~2、140kg/hm~2和298kg/hm~2,适宜的氮∶磷∶钾为10∶7∶15。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3414"实验设计,研究长春地区氮、磷、钾肥对田间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有一定幅度增产,增产率在0.92%~138.03%之间,其中,施氮肥增产率在1.09%~24.21%,施磷肥增产率在57.39%~135.86%,施钾肥增产率在20.44%~62.61%。缺磷、缺钾、缺氮处理的相对产量分别为37.53%、54.69%、71.58%,土壤速效磷、速效钾、速效氮的丰缺状况依次为极缺、中等和丰富。根据肥料效应函数得出,氮(N)、磷(P205)和钾肥(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9.32 kg/hm~2、103.92 kg/hm~2和34.56 kg/hm~2。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广两优676’超高产水稻作为菜后稻的施肥效应,应用"3414"试验设计方法,在菜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碱解氮含量偏低、有效磷钾含量丰富的菜田上,施用氮肥具有显著增产效果,磷钾肥具有一定增产作用。根据建立的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到试验条件下的经济施肥量为N 103kg·hm-2、P2O541kg·hm-2、K2O 103kg·hm-2,氮磷钾适宜施用比例为1∶0.4∶1。  相似文献   

5.
闽中丘陵区中稻氮磷钾肥效及其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赞德 《福建农业学报》2016,(12):1294-1298
为探讨闽中丘陵区中稻氮磷钾推荐施肥技术,应用"3414"设计开展15个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肥目标产量受到空白区产量水平的强烈影响,二者间呈现显著水平的线性关系;平衡施肥的处理(6)平均产量为8 397kg·hm-2,氮磷钾化肥的增产效果分别为16.2%、6.5%和8.3%,平均净产值为21 663元·hm-2,比氮、磷、钾缺素区的净产值分别提高了14.4%、4.5%和6.3%。按照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3个类型对多点试验资料进行归类和回归建模,表明中稻N、P2O5、K2O平均推荐施肥量分别为219、95、154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3∶0.70。但3种稻田类型的稻谷产量水平有显著差异,氮磷钾最佳施用量有明显的差别,在施肥实践中应因土、因产量确定适宜施肥量。结果为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施肥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的施肥水平对青稞产量和部分相关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因素中,影响青海格尔木地区青稞产量最大的因素是氮,其次为磷,最后是钾。氮磷钾三元素必须配合施用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在青海格尔木地氮磷钾水平分别为210 kg·hm-2,170 kg·hm-2和30 kg·hm-2达到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7.
早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6.7%,纯增收入2 984.4元·hm-2;钾肥增产稻谷1 075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186.8元·hm-2;氮肥增产稻谷677 kg·hm-2,增产率为8.9%,纯增收入365.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80.1、57.3和67.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08.5、55.4和59.1 kg·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苏北地区高产夏玉米苏玉29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及其配比优化。结果表明,在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沈滩村,为实现苏玉29高产目标,施肥量以N 300 kg·hm-2,P2O560 kg·hm-2,K2O 54 kg·hm-2最佳,即氮∶磷∶钾配比5∶1∶09。该地区氮肥对苏玉29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磷钾肥。优化施肥区(N2P2K2)的空秆率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而穗长、单穗粒数、千粒重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优化施肥区(N2P2K2)的籽粒产量为7 926 kg·hm-2,分别比无氮(N0P2K2)、无磷(N2P0K2)、无钾(N2P2K0)施肥区增产190%,140%与70%;优化施肥区(N2P2K2)产值可达19 736 元·hm-2,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两优932养分吸收特性及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系杂交中籼两优932具有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潜力,米质较好.在湖北省南漳县对该品种进行效应函数法施肥试验,结果表明,①两优932在产量水平9 151 kg·hm-2的情形下,养分的吸收量为N290.21 kg·hm-2、P2O5 115.45 kg·hm-2、K2O405.76 kg·hm-2;N∶P∶K比为1:0.40:1.40;②对氮、磷、钾、硅的增产效果分别为30%、11.9%、11.5%和3.6%;③用肥料效应方程(^y)=a bx cx2求出每公顷经济施肥量为:氮170.91 kg、磷159.00 kg、钾179.33 kg;④株高、分蘖动态、有效穗数等生长性状受氮的影响很大,钾、磷次之;⑤穗长、单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则同时受3种营养元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施用的量之间的关系基本与肥料效应方程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木薯“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军月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86-1589
2008年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黄江村开展了木薯"3414"肥效试验,探讨在沙页岩残积物发育成的赤沙土上种植木薯的施肥效应,以及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木薯产量的影响,以获得当地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比的氮、磷、钾肥对木薯产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个施肥因子对木薯产量的影响依次为:N〉K〉P;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分别为94.50、31.35、105.45kg/ha,木薯产量为31859.70kg/ha,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0.33∶1.12。  相似文献   

11.
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对福鼎槟榔芋进行肥料试验,并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确定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对槟榔芋产量因子的影响效应大小依次为N、K2O、P2O5,即氮效果最好、增产量最大、纯收益最高;钾肥效益次之,施磷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根据肥料效应函数,结合当地槟榔芋生产实际,确定最佳氮磷钾施肥推荐用量:氮343.3 kg/hm2、磷108.0kg/hm2、钾282.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31∶0.82,最佳产量为22814.6 kg/hm2。  相似文献   

12.
平衡施肥对芥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试验方案,开展芥蓝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模拟出芥蓝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芥蓝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83.1kg·hm-2、P2O542.2kg·hm-2和K2O120.6kg·hm-2,最高产量为27764.3kg·hm-2;芥蓝最高利润施肥量为N 176.6kg·hm-2、P2O541.8kg·hm-2和K2O 110.2kg·hm-2,芥蓝最高施肥利润为31926.9元·hm-2;阶段施氮结构比例为0.391∶0.371∶0.239,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27191.1kg·hm-2。在相同肥底水平下,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可溶性总糖与磷、钾用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硝酸盐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在磷肥和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后期施肥比例越大,芥蓝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越低,而硝酸盐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13.
玉米氮磷钾不同配施水平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务川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施水平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缺钾区产量>缺磷区产量>缺氮区产量>空白区产量,氮肥增产效应>磷肥增产效应>钾肥增产效应,氮磷肥互作效应>磷钾肥互作效应>氮钾肥互作效应,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氮(N)、磷(P2O5)、钾(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84kg/667m2、12.81kg/667m2和15.31kg/667m2,可获得理论产量615.23kg/667m2。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冬种马铃薯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10个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建立冬种马铃薯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氮磷钾平均增产率分别为29.4%、12.8%和19.1%,均达显著水平;马铃薯空白区产量与平衡施肥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水平的线性关系;土壤速效氮磷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碱解氮261mg.kg-1、Olsen-P 55 mg.kg-1和速效钾123mg.kg-1;经济施肥量平均为N225kg.hm-2、P2O588kg.hm-2、K2O 198kg.hm-2,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经济施肥量有一定差异;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与氮磷钾推荐施肥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满足指数函数关系,根据土测值和建立的回归方程可推算具体地块的推荐施肥量。28个大区对比试验表明,推荐施肥平均增产8.3%,净增收为1429元.hm-2。  相似文献   

15.
以桑树品种川8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树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树光合指标具有显著影响,适宜氮、磷、钾施肥量可以提高桑树LAI、Chla+b、Pn、Cond、Tr,而缺少或过量施肥使其光合能力降低;不施肥处理桑树叶片Ci显著高于施肥处理。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水平N2P2K2(N 600 kg·hm-2、P 210 kg·hm-2、K 300 kg·hm-2)可保持桑树功能叶适宜的光合状态,并能保持较长的高光合持续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指导固阳县旱作马铃薯推荐施肥,分析总结了固阳县进行的17项次旱作马铃薯测土施肥“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的增产效果顺序依次为N>P>K,氮肥施肥效果最好,其次是磷、钾肥,尽管土壤钾素大多偏高,但施用钾肥都有效。说明阴山北麓旱作马铃薯限制产量的营养三要素仍然以氮素最为重要,施肥时仍应以氮、磷肥为主配合钾肥。从3个施肥梯度来看,随着施肥量加大,施肥的农学效率降低,施肥效益下降。平均来看,每 kg N增产马铃薯13.1kg,每 kgP2O5增产马铃薯24.2kg,每 kgK2O增产马铃薯21.3kg。根据氮、磷、钾肥料试验肥料效应方程可以得出旱作马铃薯地力产量<400kg/667m2、400~600kg/667m2、600~800kg/667m2和>800kg/667m2田块的最佳氮、磷、钾养分推荐用量,可以用于指导固阳县旱地马铃薯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17.
孝义市旱地玉米“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609-1612
为了明确孝义市旱地玉米生产上合理的施肥量,利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试验,建立了肥料用量与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N,P,K肥料效应三元二次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显著水平,可以指导玉米施肥;氮(N)、磷(P2O5)、钾(K2O)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90,111,93 kg/hm2;地力贡献率为72.2%,土壤肥力中等,施肥效果明显;氮肥增产率为29.3%,磷肥增产率为9.8%,钾肥增产率为14.4%。氮肥是影响孝义市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NKP。  相似文献   

18.
根据227个粮油作物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分别建立土壤肥力为"高"、"中"、"低"3个等级的区域施肥模型.典型性判别表明,35个区域施肥模型中,典型肥效模型占65.7%.对典型肥效模型采用边际产量导数法推荐施肥,对非典型肥效模型则采用Monte Carlo法随机解在目标产量下求推荐施肥量,全省早晚稻平均最高施氮量为162 kg·hm-2,氮磷钾比为1∶0.36∶0.72;经济施氮量是122 kg·hm-2,比例为1∶0.32∶0.65.中稻平均推荐施氮量为206 kg·hm-2,三要素比为1∶0.38∶0.80.甘薯、马铃薯和花生的平均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34 kg·hm-2、217 kg·hm-2和107 kg·hm-2,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47∶1.40、1∶0.37∶1.00和1∶0.50∶0.98.  相似文献   

19.
甘薯氮磷钾肥效与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薯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27.2%、15.8%和26.4%,增产效果是N>K>P;氮磷钾平衡施肥处理的大中薯重量与小薯重量比达到6.7,明显高于氮或磷或钾缺素区;氮钾肥在夏薯有较高的产投比,而磷肥的产投比则是秋薯高于夏薯;夏薯氮磷钾适宜用量为N 168 kg.hm-2、P2O548 kg.hm-2和K2O 168 kg.hm-2,比例为1∶0.3∶1.0,秋薯则分别为N174 kg.hm-2、P2O557 kg.hm-2和K2O 200 kg.hm-2,比例为1∶0.3∶1.2,但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宜用量有一定差异,与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有关。与习惯施肥相比,氮磷钾平衡施肥在高产田平均增产14.9%,每公顷净增收3 600元;中低产田则增产12.0%,每公顷净增收2200元。  相似文献   

20.
黔西北冷凉山区玉米“3414”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施肥方案,开展玉米栽培肥效试验,通过对不同氮、磷、钾水平下的玉米产量及养分最佳投入量进行分析和氮、磷、钾的肥料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种植最佳经济施肥量为:纯氮12.4~13.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8.7~10.0 kg/667 m2、氧化钾9.2~11.2kg/667 m2,其施用比例约为1.00∶0.44∶1.05。肥料平均利用率为氮肥43.90%、磷肥24.74%、钾肥41.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