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优质抗病设施草莓新品种——‘宁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草莓的主栽品种大多来自国外,尤以抗病性较差的日本品种为多。新品种缺乏、种性退化已成为制约草莓产业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以早熟、优质、丰产、抗病的设施草莓新品种为目标进行品种选育工作。通过杂交育种和多  相似文献   

2.
2009年对14个草莓品种繁殖能力进行试验检测,明确了品种间种性的差异,验证了土壤、气候、种苗质量及抗病能力等与繁苗系数密切相关。繁苗系数小的品种比繁苗系数大的品种粗壮。繁殖系数大但种苗较细的品种,肥沃沙壤且pH值6~6.5的田块和原原种苗密度应小些。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所栽培的草莓几乎都是一季结果型草莓品种。这些草莓品种结果期短。黑龙江省露地栽培一季结果型草莓,上市时间约为6月中、下旬,到7月来临之际,市场上难以见到鲜草莓上市,而四季结果型草莓品种结果期较长,只要外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草莓自19世纪从美国引进日本后,普遍受消费者青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各地方也对草莓新品种进行了选育,形成了适合地方气候特点的不同品种.一般来说,草莓品种更替周期是十年,在同一时期,可能有为数不少的品种在各地区适地适栽.随着栽培方法、人们消费倾向的改变,至今,品种构成已成一定格局.  相似文献   

5.
草莓业是中国果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型产业之一(邓明琴和雷家军,2005)。据统计中国草莓栽培面积已达11万公顷,总产量200多万吨(张运涛等,2012),是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但目前草莓生产中缺乏自育的早春上市、适宜观光采摘的品种。‘石莓7号’草莓的母本是从日本引进的优质、浅休眠草莓品种‘枥乙女’,父本是从美国引进的丰产、优质、抗病草莓品种‘全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草莓栽培随着1984、1985年丰香、女峰两品种的发表,进入了崭新的时代。1991年京浜市场入市量女峰占55%、丰香占39%,两品种合计高达94%。由于日本从南到北气候、地理的多样性以及国民对于草莓的嗜好性,各地都积极地培育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到1995年各地又选育发表了约50个左右的草莓新品种,平均每年发表5个左右。从1993年京浜市场草莓入市量来看,女峰为50%、丰香为43%,两品种合计仍达93%,同时也可看出其它品种略有增加。纵观发表的50多个草莓新品种,绝大多数用作促成栽培或半促成栽培,特别是近年选育的28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育成草莓品种的系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统计1953—2016年我国培育的草莓品种,分析其亲本的类型和来源,归纳出草莓育种亲本选配规律。【方法】利用我国育成的108个草莓品种的系谱资料,探究其直接亲本和原始亲本组成,计算亲本的遗传贡献值。【结果】1953—2016年我国共育成草莓品种108个,其中3个品种遗传背景不详,因此仅对剩余105个亲本来源清楚的品种进行统计分析。105个草莓品种涉及直接亲本85个、原始亲本68个。‘红颜’和‘甜查理’作为原始亲本,使用频数最高,分别衍生出17个和15个品种,遗传贡献值分别为8.1%和7.7%。【结论】杂交选育是我国草莓育种的主要途径,利用欧美品种与日韩品种杂交育成品种的比例占58.9%。我国草莓育种中衍生品种数较多的亲本为‘红颜’和‘甜查理’,早熟、品质优、抗病是我国草莓领域主要的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满足东海县草莓种植户对优质、抗病 草莓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需求, 针对东海县气候条件及种植模式,引进了耐贮运、 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草莓新品种—— 紫金早玉,该品种比红颜草莓早上市20 d左右,同 时,采用配套匍匐茎繁殖育苗、温光水肥等高产、 优质栽培措施,可以实现667 m2 产量3 250 kg、产值 3.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草莓品种类型与栽培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卓俊 《中国果树》2001,1(2):47-48
目前我国草莓种植业发展迅速 ,这不仅表现在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 ,而且也表现在品种和栽培形式上的多样化 ,草莓种植已成为发展高效农业的一个短、平、快项目。但是 ,也有不少果农 ,尤其是保护地种植者在生产中未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甚至蒙受了损失 ,其原因之一是对草莓的品种类型及特性认识不足 ,造成对品种选用的盲目性。现将草莓品种类型与栽培形式介绍如下。1 草莓品种类型1 .1 草莓品种类型的划分草莓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蔷薇科草莓属( Fragaria) ,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目前 ,生产中栽培的大果草莓品种均属于凤梨草莓 ( F.ananas…  相似文献   

10.
草莓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莓是人们喜爱的高档果品,色泽美观,营养丰富。在我省露地栽培,由于冬季低温时数不足,致使草莓无法正常通过生理性休眠,植株处于半生长半休眠状态,收获期从11月延续至翌年5月。在长达半年的生长结果过程中,中后期正逢我省梅雨季节,病害发生严重,往往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为筛选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草莓品种,从国内外引进了6个草莓品种进行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引入国内其它单位选育或引入的大果优质草莓新品种,进行了主要性状的观察记载,结果表明:在广州气候条件下,弗吉利亚,美丰,哈尼,丰香表现最好,全明星表现一般,硕蜜,9304两个品种基本不适应广州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草莓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5年以来,在江油市通过对引进的11个草莓品种进行了观察,获得了草莓引种栽培的成功,并经过品比试验、确定出春香、丽红、宝交早生、波兰为江油市大面积推广品种,研究出一套成功的草莓丰产栽培技术,使亩产达到813.79kg,为大面积推广发展草莓生产提供了依据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浙江温州大棚条件下,对红颊、童子1号、宫本7号、章姬、明宝和硕丰等6个引进草莓品种及当地主栽品种丰香(对照)的主要植物学特性、产量和经济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颊、章姬、宫本7号在丰产性、果实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在温州草莓促成栽培中推广;若与丰香轮换种植,可以改善当地大棚草莓品种构成,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加工型草莓对外贸易量逐年增长,国内加工草莓的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不同草莓加工品种每年的价格有一定的起伏,但是高质量的草莓品种总是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价格.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约有2 000多个草莓品种,我国已有脱毒品种300多种,生产上常用的有20多种.选择优良品种是很重要的一环,既要满足市场要求,又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介绍一些草莓脱毒品种,供草莓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调查比较草莓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12个草莓品种中,6个高抗、2个抗病、2个感病、2个高感,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病差异性;对6种药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药剂的防效在80%以上,控制病害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草莓品种"鬼怒甘"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德市是福建省草莓主产区,面积占全省一半以上。目前生产主栽品种(丰香)已严垂退化,表现出果小品质劣,产量低,病虫害严重。为改变这种状况,1999年.我校在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草莓组培繁殖育苗上作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外草莓新优品种90多个。  相似文献   

18.
草莓适应性广,在我国南北均可栽培,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公布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草莓栽培面积8.29万hm2,总产量185.851万t,其中南方十省(市、区)(粤、桂、川、渝、贵、云、沪、浙、闽、湘)栽培面积1.83万hm2,总产量27.681万t,分别占全国草莓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2.07%和14.89%,南方草莓生产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平均单产低于全国总水平.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独特,在品种选择和育苗技术上不同于北方,一些地区由于品种选择不当、育苗技术落后,造成单产低、品质差、效益低下.为提高南方地区草莓生产水平,现将南方型草莓优良品种及育苗技术做简要分析及介绍.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近年的草莓栽培试验和生产过程中 ,摸索出一套适于南方的以“早熟、高产、优质、节约成本、省工、增值”为核心的草莓露地高效栽培综合技术 ,现介绍如下。1 重抓基础 ,确保草莓早熟和高产1 1 选栽早熟良种 早熟品种果实成熟上市快 ,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 (售价是平常的两倍以上 )。选栽适宜的早熟良种是确保高效益的关键。从多年的试种结果看 ,丰香、佐贺穗香 (新引入的日本品种 ,日文名“さがはのか”)、鬼怒甘、章姬、吐德拉、幸香、枥乙女等品种 ,总体上都比较适应广西一带的气候 ,除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佳、抗病等特性外 ,还表现…  相似文献   

20.
山东草莓品种应用上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和 《落叶果树》1997,29(3):27-27
山东草莓品种应用上的问题与建议王忠和(山东省烟台市果树工作站264001)1988年以来,山东草莓(特别是大棚等保护地草莓)异军突起,迅速发展,面积约达6000hm2(公顷)以上。根据在烟台、青岛、威海、淄博、临沂等草莓主产地的调查,提出山东草莓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