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黄贮”是相对青贮而言。青贮是将青绿饲料填入密闭的设施或容器中经微生物发酵而调制、贮存饲料的技术。青贮要求秸秆含水率在60%~70%之间,含水率过低时便不能作业,因此青贮在时间上受到限制。黄贮是将黄(干)秸秆作原料,粉碎后加适量水(有时需加生物菌剂),再压实、密封而调制饲料的技术,能达到与青贮同样的效果。由于黄贮不受秸秆含水率的限制,黄贮技术具有更为广阔的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2.
秸秆饲草经过青贮、半干黄贮(添加酶或生物制剂)、黄贮(氨化)调制处理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秸秆饲草的营养物质,改善适口性,净化乡村环境卫生,氨化饲草还能提高饲草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玉米秸窖贮法河北省奶牛协会(050021)高学增,冯学明据化验,收穗后的黄玉米秸,与青贮营养成分不相上下。而黄玉米秸窖贮,既可作多汁饲料,也可顶干草饲喂奶牛。只是急需简便易行的好方法。为此,张家口市牛奶公司经探索试验,取得了将资源丰富的黄玉米秸转化...  相似文献   

4.
1黄贮的基本原理 黄贮与青贮一样,是一种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也就是将干秸秆紧实地堆积在不透气的容器中,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使原料中的糖分转化为有机酸(主要是乳酸);当乳酸在黄贮原料中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玉米青贮和黄贮对奶牛饲喂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利用秸秆提供有效数据并起到实验示范带动作用,用玉米秸秆青贮与玉米秸秆黄贮进行奶牛饲喂对比试验。试验设为3组,分别为青贮组、黄贮+青贮组和黄贮组,试验期为60天。结果表明:TMR日粮在能量、蛋白水平相近的情况下,玉米秸秆青贮组和玉米秸秆黄贮组,产奶量和乳品质差异不显著,获利基本相同。饲喂青贮加黄贮组,无论是产奶量、乳品质,还是获利在3个组中都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膨化、青贮、黄贮玉米秸秆饲料)对延边黄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取单因子设计方法,选取18头,体重为(350±15.36)kg、月龄相近、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组别处理为膨化组(基础精料+膨化玉米秸秆饲料),青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青贮玉米秸秆饲料),黄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胴体产肉率青贮组高于膨化组,膨化组高于黄贮组,青贮组、膨化组与黄贮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贮组净肉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眼肌面积最高的为膨化组(91.75 cm2),比黄贮组提高了4.87%;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等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剪切力分别比黄贮组降低了5.26%、4.01%;C141含量三组间差异均显著,青贮组显著高于膨化组(P0.05),膨化组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0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1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膨化组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青贮组和黄贮组(P0.05);膨化组和青贮组的UFA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综上所述,常规青贮和膨化玉米秸秆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肉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以及部分脂肪酸含量,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和膨化处理后可以作为优质的育肥牛粗饲料,明显优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  相似文献   

7.
选取45头胎次、年龄、体重一致且产奶量、体况评分相近的泌乳前期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15头。处理1组饲喂青贮玉米秸秆,处理2组饲喂黄贮玉米秸秆,处理3组饲喂青贮加黄贮玉米秸秆,进行为期30d的产奶量和乳脂率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青贮组日均产奶23.84 kg,黄贮组日均产奶20.33 kg,青贮加黄贮组日均产奶22.68 kg。试验结论:饲喂青贮料比饲喂黄贮料的产奶量更高,但用少量黄贮玉米秸秆替代青贮玉米秸秆也可获得与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相近的产奶量,且对乳脂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秸秆饲草经过青贮、半干黄贮(添加酶或生物制剂)、黄贮(氨化)调制处理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秸秆饲草的营养物质,改善适口性,净化乡村环境卫生,氨化饲草还能提高饲草营养价值。本文就几种调制方法的特点、过程及注意事项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西门塔尔杂交牛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西门塔尔杂交公牛3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对照组试验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以10%、30%和50%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各组试验牛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 0.05)。(2)试验组西杂牛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10%和50%糜草黄贮替代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组显著高10.93%和11.68%(P <0.05);50%糜草黄贮替代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显著低11.18%(P <0.05)。(3)在60 d育肥期内,糜草黄贮替代组中30%替代组的总利润最高,分别比10%和50%替代组高72元和138元。综上所述,日粮中用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不影响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替代50%可提高西门塔尔杂交牛机体抗氧化能力,替代30%的育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玉米秸秆数量多,分布广,是一项巨大的资源,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破坏环境,为此应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秆黄贮技术,提高其饲用价值。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焚烧的危害及其禁止措施,全株玉米青贮与玉米秸秆黄贮技术,全株玉米青贮与玉米秸秆黄贮的需求,全株玉米青贮与玉米秸秆黄贮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湟水谷地玉米最适收获期及其秸秆的调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湟水谷地下玉米最适收获期及加工调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最适收获期为9月28日,此时植株绿色叶片至少保留在3片以上,籽实蛋白质和秸秆蛋白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1057.6kg/hm^2),青贮,黄贮和秸秆粉发酵处理分别提高蛋白质一86.2%,67.5%和103.4%,青贮,黄贮饲喂奶牛,日产奶量分别提高20.3%和15.6%,节约精料0.29和0.27kg/(d.头),获毛利8.27和  相似文献   

12.
“黄贮”是相对青贮而言。秸秆饲料的青贮和黄贮都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原理进行储存的,因此统称为“微贮”。 青贮技术是将收割的鲜(青)秸秆粉碎后直接窖贮、装袋或打捆包裹储藏的一种技术。青贮料经压实密封,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自身所含有的微生物乳酸茵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贮料内部的pH值降到4.5~5.0。此时,大部分微生物都会停止繁殖,最后礼酸茵也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抑制而停止生长,从而达到青贮的目的。由于青贮要求秸秆含水率在60%~70%,含水率过低时便不能作业,因此受到时间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青贮玉米和黄贮玉米对牛奶营养成分的影响,将16头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进行青贮玉米与黄贮玉米饲喂奶牛对比试验。分别比较青贮玉米和黄贮玉米对牛奶产量和脂肪、蛋白质、干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对提升奶牛的产量有较好的效果。全株青贮玉米较黄贮玉米在脂肪、蛋白质、干物质三项指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妍 《广东饲料》2013,(3):22-23
"黄贮"是相对青贮而言。青贮是将青绿饲料填入密闭的设施或容器中经微生物发酵作用而调制、贮存饲料的技术。由于青贮要求秸秆含水率在60%~70%之间,含水率过低时便不能作业,因此青贮在时间上受到限制。黄贮是将黄(干)秸秆做原料,粉碎后加适量水(有时需加生物菌剂),再压实、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对安格斯×湘西黄牛F1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自10头体重相近、生长状况良好的安格斯×湘西黄牛犊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结果]结果显示,青贮组试验牛的采食量和末体重显著性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试验牛的体尺发育优于黄贮组,但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青贮组的肉质品种粗蛋白、粗脂肪等显著性高于黄贮组(P0.05)。[结论]以上试验结果说明,青贮玉米秸秆对安格斯×湘西黄牛犊牛的适口性更好,能促进体重的增长,但对犊牛的体尺发育较黄贮玉米秸秆无显著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对湘西黄牛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自10头体重相近,生长状况良好的湘西黄牛犊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5重复,结果显示:青贮组试验牛的采食量和末体重显著性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试验牛的体尺发育优于黄贮组,但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以上试验结果说明,青贮玉米秸秆对湘西黄牛犊牛的适口性更好,能促进体重的增长,但对犊牛的体尺发育较黄贮玉米秸秆无显著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牧草与饲料作物"三贮一化"(青贮、微贮、黄贮、氨化)是指农作物秸秆通过"三贮一化"调制处理后饲喂奶牛,是一项技术成熟,且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也是最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大量利用秸秆,彻底解决秸秆焚烧痼疾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肉牛养殖技术要点,包括:母牛提前产犊技术、肉牛全混合日粮(TMR)调制饲喂技术以及青贮、黄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石玉13号玉米为材料,比较全株玉米裹包青贮和窖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对裹包青贮和窖贮全株玉米在干物质营养成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玉米裹包青贮干物质含量高于窖贮,裹包青贮奶牛14 d和28 d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窖贮玉米(P<0.05);饲喂裹包青贮和窖贮对奶牛的产奶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窖贮奶牛28 d乳脂率极显著低于裹包青贮(P<0.01),乳蛋白率显著低于裹包青贮组(P<0.05);裹包青贮与窖贮全株玉米对奶牛的产奶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与窖贮相比,裹包青贮每头奶牛增加产奶量0.06 kg/d,每头奶牛增加效益0.23 元/d。  相似文献   

20.
牧草青贮因各地条件不同而方法各异,目前比较成熟的青贮形式以窖贮、塔贮、壕贮和塑料袋贮为主。1984年澳大利亚英特包装集团公司(Integratedpackaging)研制了制作青贮饲料的青贮草捆裹包系统并获得专利。这套系统采用塑料草料裹包膜将重达半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