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玉207号玉米杂交种由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可在辽宁丹东、海城、沈阳、锦州、阜新、朝阳、铁岭、抚顺等适宜先玉335、郑单958种植区种植.该种植区多数属于密植型品种种植区,是辽宁玉米的主要产区,要求玉米品种必须在高密度下抗病,抗倒,米质好.丹玉207号表现为高产、质优、多抗和适应性广.尤其是高抗倒伏和高抗玉米粗缩病,在参加试验和选育单位自己多点鉴定的几年结果表明,该品种从未出现空秆现象,抗倒性好,同时高抗玉米粗缩病.随着密度的变化,植株高度、倒伏率和产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和筛选出适于黄淮海地区种植的抗粗缩病的玉米新品种,采用田间自然感病鉴定的方法,对295份玉米自交系和10个用其组配的高产杂交组合进行粗缩病抗性鉴定。鉴定出高抗玉米自交系12份、抗性玉米自交系32份、中抗玉米自交系69份、感病玉米自交系71份和高感玉米自交系115份以及3个抗粗缩病的玉米杂交组合。其中,12份高抗玉米自交系可以直接用于抗粗缩病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在选育抗粗缩病玉米新品种的初期,必须确保玉米杂交组合的母本和父本均达到中抗以上水平,或者其父本或母本之一必须为高抗粗缩病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丹玉6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玉68号玉米是丹东农科院选育的高秆大穗晚熟玉米单交种,该品种高产、抗病、农艺性状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好,结合栽培技术,表现高产稳产.200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张林  于晓阳 《种子世界》2009,(11):40-41
2008年、2009年玉米粗缩病在大连、丹东地区大发生,病田率达80%以上,减产一般在5%~10%,发病严重区域、地块病田率达100%,个别品种田间病株率高达30%~85%,减产幅度30%~70%。由于大连、丹东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使玉米粗缩病的传毒媒介灰飞虱安全越冬的可能性很大,所以2010年在大连、丹东地区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情况很有可能比前两年更加严重,因此,需要研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丹玉83是丹东农科院选育的高秆大穗晚熟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高产、抗病、农艺性状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好,表现高产稳产.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王玉洁 《种业导刊》2008,(12):19-20
冀植5号玉米杂交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广适玉米新品种。由河南科瑞迪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独家享有生产经营权。已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7021号。据2006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性鉴定报告显示,该品种高抗玉米粗缩病、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  相似文献   

7.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流行的重要病害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病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2011年濮阳市农科院玉米试验田粗缩病大发生,发病率在10%~50%,个别重病地方病株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8.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当粗缩病大面积发生时容易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世纪90年代初期,掖单二号繁种时粗缩病逐年发生,最初发病比例5%~30%,后来严重地块达到90%以上,每667m^2产量只有10kg左右,造成掖单二号退出市场。近年来又有一些其他品种也时有发生粗缩病害,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特用玉米杂交种抗病毒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鉴定方法,评价了238份特用玉米杂交种对矮花叶病和211份特用玉米对粗缩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高抗矮花叶病占41.0%,抗病占18.1%,中抗占19.3%;高抗粗缩病占10.4%,抗病占26.5%,中抗占26.9%。在不同区试类型品种中,高油玉米抗病性较强,达到中抗以上分别占93.3%和66.7%;糯玉米占78.3%和63.6%;青贮玉米占83.8%和47.7%;甜玉米对这2种病害抗性较差,分别占55.8%和46.5%。通过审定的30个品种中有17个品种兼抗这2种病害。  相似文献   

10.
浙单14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MZ6为母本、自交系D59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普通玉米单交种,2019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穗大、出籽率高、丰产性好,抗大斑病和小斑病,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栽培喜肥水,适宜在浙江省区域种植。对品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1.
承玉5号玉米杂交种是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的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春播130d,夏播95d,株高269cm,穗位127cm。成株株型半紧凑,品质好,根系发达,抗旱,耐涝,高抗粗缩病、矮花叶病,抗叶斑病、黑穗病。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活秆成熟,最高产量90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传播方式、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从选用抗耐病品种、播前药剂拌种、加强田间管理、苗后预防及发病田喷药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大108、郑单958和德玉18等3个玉米品种感染玉米粗缩病后株高与单株产量的测定,按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值推导出了玉米粗缩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即病株相对健株株高的比依次为1,4/5,2/3,1/2,1/3,其对应病株的病级分别是0,1,2,3,4级;明确了0~4级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即0,1,2,3,4级病株,产量损失率依次为0,25%,50%,75%和100%。利用该分级标准对10个生产品种的玉米粗缩病病情进行调查,构建了回归方程Y=-0.253 1.02X。利用16个生产品种对方程进行检验,检验准确率为:理论产量损失率与实际产量损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应用此方程,可预测玉米粗缩病导致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在有的地区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年在山东省较大面积发生,涉及品种达几十个,有的品种减产幅度很大,有的甚至绝收.而玉米又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饲作物,每年全国玉米的播种面积约为3300万hm2,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粗缩病毒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害。该病害以有害昆虫灰飞虱为传毒媒介进行传播。该病害近几年在鲁东南地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2012年在该地区发病面积大、为害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鲁东南的莒县、东港、五莲等区县蒜茬、瓜茬等早茬玉米由于播种早、加之种植感病品种等原因,出现了大面积毁田重种的现象。从近几年的生产表现看,玉米粗缩病毒病已经成为鲁东南地区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6.
巡天 16是由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独家选育开发的抗病、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 200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选育目的主要针对我国北方部分春玉米种植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而推出的.  相似文献   

17.
莫洪雨 《种子科技》2001,19(6):362-363
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特点玉米自交系感染病毒后 ,叶片宽短僵直 ,叶色深绿 ,心叶不能正常展开 ,顶叶簇生 ,呈君子兰状 ;茎秆节间缩短 ,植株矮化。发病轻者雄穗发育不良 ,散粉少 ,雌穗短 ,粒少 ;重者雄穗不能抽出或无花粉 ,雌穗畸形不结实或结实极少。2 发病规律有研究调查发现 ,玉米粗缩病发生的轻重与当地灰飞虱的发生数量 ,玉米播期、品种和播种方式 ,种植结构、耕作习惯及当年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中灰飞虱的数量和玉米播期是决定玉米粗缩病发生轻重的主要因子。3 防治对策3.1 调整耕作制度 ,切断病源传播途经。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  相似文献   

18.
丹玉98号(丹687)是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晚熟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98cm,穗位136cm,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丝粉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带紫纹。果穗筒型,穗长21.5cm,穗行数16~20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百粒重36.2g。该品种米质优良,籽粒容重751.0g/L,粗蛋白含量10.54%,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温玉601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玉601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611541”为母本,自选系“611643”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在河南省两年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35700,居两年参试品种第4位;在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居参试品种的第4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高抗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小班病、茎腐病,感瘤黑粉病,高抗玉米螟。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薛林  张丹  徐亮  金萌萌  彭长俊  徐辰武 《作物学报》2011,37(12):2123-2129
玉米粗缩病是近十年来危害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挖掘抗粗缩病玉米种质, 进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粗缩病危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选用184份常用玉米自交系(包括111份普通玉米和73份糯玉米)于2009—2010年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田间自然鉴定; 同时利用117对SSR引物对供试的玉米自交系进行多态性检测, 按UPGMA方法, 利用Powermarker 3.0软件对184份自交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筛选出2份高抗(T877和YJ7)、6份抗病普通自交系和2份糯玉米抗性种质。基于644个SSR多态性位点, 结合系谱资料和育种实践, 将184份自交系划为9个杂种优势亚群。自交系4S及其衍生系(第VI亚群)和来源于美国杂交种78599的玉米自交系(第VIII亚群)为玉米抗粗缩病育种的重要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