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宁德东湖湿地越冬水禽资源情况,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宁德东湖湿地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湿地水禽资源连续调查,共发现水禽9目12科23属38种,累计10372只,以冬候鸟为主,与2013年调查结果对比湿地水禽种类少了10种,黑脸琵鹭、白琵鹭和鸳鸯为2003年后新发现物种。  相似文献   

2.
群力 《内蒙古林业》1998,(10):21-22
1998年5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字〔1998〕94号文件批准建立乌梁素海湿地水禽、鄂尔多斯遗鸥和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现将三处自然保护区简介如下:一、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彦淖尔盟乌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级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1997年以来福建省开展的湿地资源调查、水禽资源调查、水禽专项调查、红树林专项调查以及有关保护区的科学考察报告等资料,结合国际重要湿地和中国重要湿地标准及福建省实际情况,将福建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划分为3个保护等级,并依此提出了福建省滨海湿地的保护与发展对策,旨在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3年3月5~13日、10月2~7日、11月9~25日,我们组织霞浦县、福安市、蕉城区有关人员,对三都湾滩涂湿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湿地与水禽资源调查。调查表明:三都湾是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天然良港,湾内滩涂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别是湿地水禽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共发现鸟类12目20科53种,计有31 207只,是福建省鸟类资源的重要分布区,是各类水禽的理想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地。但同时亦存在过度开发、盲目围垦等破坏水禽栖息地的现象,天然滩涂湿地现存面积仅为原来的1/3。为此,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建立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示范区建设等保护和恢复三都湾湿地工作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水禽是扎龙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监测扎龙保护区鸟类的动态变化,2011年3—5月,我们对湿地内迁徙水禽和繁殖水禽的数量和种类等做了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扎龙湿地春季迁徙水禽35种,繁殖水禽46种;迁徙时间从3月中旬持续到5月上旬;扎龙湿地实施补水后,繁殖鹤类的数量较补水前显著增多;与以往的监测数据比较,黑翅长脚鹬等鹬类和白翅浮鸥、须浮鸥等鸥类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黑水鸡、骨顶鸡以及苍鹭、草鹭等水禽的数量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6.
九江市是珍稀水禽越冬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摸清家底,我们采用同步调查方法,通过直接计数法进行统计记录。历时5a获得了九江市越冬水禽种类、数量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到水禽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对湿地水禽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调查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浅析湿地恢复的必要性,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四湖湿地春季鸟类及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3年3-6月对南四湖湿地6种生态类型鸟类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记录鸟类57种,通过多样性比较,评价出群落结构排列顺序为Ⅴ〉Ⅵ〉Ⅱ〉Ⅲ〉Ⅰ〉Ⅳ,生境Ⅵ优势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长乐闽江河口湿地水禽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省水禽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徒停歇地,定期栖息的水禽总数以及黑脸琵鹭、鸿雁、白腰杓鹬、翘嘴鹬、红颈滨鹬等多种水禽的数量指标均已达到国际重要湿地基于水禽的标准。章对闽江河口湿地鸟类的珍稀濒危性、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保护对策,旨在为长乐闽江河口湿地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最具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福建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浅海滩涂广阔,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繁殖和越冬地。在综合分析加强鸟类保护、建立湿地及水禽监测网络必要性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全省湿地及水禽资源状况全方位监测体系,建立以福州为中心的全省监测网络,为湿地的有效保护、长期监测、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福鼎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对福鼎市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调查表明:福鼎市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资源较为丰富。福鼎市滨海湿地总面积为0.74万hm2,占全省滨海湿地总面积的10.6%,红树林种类仅秋茄一种,面积100.1hm2。福鼎是福建省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资源的重要分布区,是各类水禽的理想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地。申报中国重要湿地,建立省级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保护和恢复福鼎市滨海湿地及红树林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3年3~6月对南四湖湿地6种生态类型鸟类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共记录鸟类57种,通过多样性比较,评价出群落结构排列顺序为Ⅴ>Ⅵ>Ⅱ>Ⅲ>Ⅰ>Ⅳ,生境Ⅵ优势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1971年2月2日签订的《湿地公约》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其初衷就是为了保护水禽。  相似文献   

14.
江西药湖湿地水禽栖息地保护与恢复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禽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是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也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建设重点.作者在分析江西药湖水禽栖息地退化过程及其驱动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药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的技术思路和建设目标,并具体规划了以下项目进行江西药湖水禽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一定规模的退耕还湿;水文联系与恢复重建;外源污染的控制和水质保育;水禽栖息地的严格保护与保育;水禽栖息地恢复与重建工程;水禽避难所和野外投食点建设;湿地植被群落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科研、监测工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探讨了近年扎龙湿地的水环境系统的特征及对珍稀水禽的影响。结果表明:扎龙湿地是整个嫩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表现出整体退化的趋势。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各项指标(除CODMn外)的含量最高的时期都为Ⅴ级,远远大于国家对湿地水质Ⅱ级的规定。扎龙湿地水质特征存在年内变化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农业活动较频繁地区扎龙湖的水质污染最重。扎龙湿地水体中重金属各项指标都低于Ⅰ类水质标准,扎龙湿地底泥中Cu、Pb、Zn、Cd、Hg超过其背景值。常见水禽的食物———鱼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水体中含量的数百倍。珍稀水禽体内也都不同程度地富集了一定的重金属含量。湿地的退化和重金属的富集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基于MODIS的南四湖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1):144-152
湿地植被的时空变化研究是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2000—2015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16天合成的植被指数数据(NDVI和EVI)作为植被覆盖的指标,采用基于像元的线性趋势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南四湖湿地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和稳定性格局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了控制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南四湖湿地植被覆盖度受景观格局控制,呈现由湖岸向湖心减小的带状分布特征。2)南四湖植被覆盖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2000—2003年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处于较高水平,2004—2006年处于较低水平,之后波动变化;植被覆盖年内变化呈双峰特征,尤其在下级湖。3)湿地的水陆交错地带植被覆盖下降趋势明显,植被指数平均每10年减少0.1~0.3,其他区域植被覆盖略有上升。4)植被覆盖的稳定度亦呈现以湖心为中心的环带状特征,由湖心到湖岸植被的稳定性逐渐增高。5)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与区域降水导致的湖泊水位变化关系密切。除去极端降水的2003年,年降水量与湿地植被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60(NDVI)和-0.66(EVI)。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水利枢纽,南四湖频繁的水文调蓄必然影响湿地植被覆盖格局,进而影响南四湖湿地生态过程及生态功能,需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湿地,水禽的乐园吴纪伟美丽的大自然有着千姿百态的生物奇观,数以千种水禽赖以生有的乐园便是湿地。可以这样说,湿地是自然界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是经济、文化、科学和娱乐方面具有极高价值的资源,也是当今人类社会自然保护的主要对象。国际组织于19...  相似文献   

18.
河南孟津黄河省级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水禽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孟津黄河省级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水禽资源调查报告姚孝宗,马书钊(洛阳市林技站)(孟津县林业局)1自然概况河南孟津黄河省级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孟津县黄河中游地区,包括白鹤。会盟两镇的29个行政村,地理座标北纬34°47′-34°53′,东经112°...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为加强湿地保护,自1971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1996年确定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截至2000年1月已有117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011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近8000万hm^2。中国政府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  相似文献   

20.
泸沽湖越冬水禽种群数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沽湖是中国国家重要湿地,是云南众多候鸟越冬的重要栖息地之一。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沿湖和竹地海子等地设置16个观察点进行6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到泸沽湖越冬水禽6目7科25种,占云南省已记录水鸟种类134种的18.66%,其中鸭科14种、秧鸡科2种、??科3种、鸥科1种、鹬科2种、鹤科1种及鹭科2种,数量最高达28 000多只;与历史数据相比,泸沽湖的越冬水禽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有所增加。分析认为,旅游业的开展给当地水禽带来不利的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湖滨浅水沼泽湿地丧失,食物可利用度下降导致水鸟种群数量下降。藉此,提出加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调整农作物结构,延长封湖禁渔期等保护泸沽湖越冬水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