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鑫  苏敬良 《动物保健》2005,(11):22-22
Q热(Q Fever)是由贝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burnet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人一般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动物感染多为隐性经过.但妊娠牛、绵羊和山羊感染可引起流产。1937年Derrick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发现并首先描述此病.因当时原因不明.故称该病为Q热(“Q”乃Query的第一个字母,即疑问之意)。  相似文献   

2.
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姆病 (Lymedisease,LD)是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 (Borre liaburgdorferi)感染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 ,因 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莱姆镇而得名。该病能感染人和牛、马、羊、犬等多种动物 ,并在人畜间广泛流行 ,引起人畜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 ,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 ,被称为“第二艾滋病”。1 地区分布莱姆病呈全球分布 ,近 30个国家有该病发生 ,目前已知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可分为北美东部、北美西部、欧洲和东亚 4大块 ,虽然澳洲和南美洲也有病例发生 ,但是否疫源地还有待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3.
2003年的SAR S,2004年的禽流感,2005年的猪链球菌病,新的人兽共患病不断在我国出现,它们对人们健康的威胁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非典型肺炎2003年年初,在我国的广东、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越南、澳大利等国家和地区,陆续暴发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个病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传播到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W H O)和多个国家开始全力着手研究、预防和寻找治疗方法的新型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这次出现的“非典”正式命名为SAR S,是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 e的缩写,译文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2003…  相似文献   

4.
新型人畜共患病——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附红细胞体病 (Eperythrozoonosis :简称附红体病 )是由附红细胞体 (Eperythrozoon ;简称附红体 )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本病最早发现于 1 92 8年 ,但过去因其对非摘脾动物很少有致病性而长期被人们所忽视 ,直到 1 950年确定猪的黄疸性贫血是由附红体所引起 ,才逐渐被重视起来。目前本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于 1 981年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红体 ,相继在牛、羊、猪等家畜中查到附红体 ,以后在人群中也证实了附红体感染的存在。近年来 ,特别是 1 993年以来 ,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地区牛、羊的Q热、流产衣原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感染和流行情况,试验采用血清学方法对2017,2018年4个市210个牛场和70个羊场的1 600份牛血清和1 600份羊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对牛、羊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及三种人兽共患病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牛血清Q热、流产衣原体病和乙脑个体(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为8.50%(40.95%)、38.50%(81.43%)、11.62%(25.24%);羊血清Q热、流产衣原体和乙脑个体(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8.62%(57.14%)、9.75%(57.14%)、39.38%(85.71%);且牛、羊均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不同地区地区的感染率在统计学上有所差异。说明广西地区牛、羊的Q热、流产衣原体、乙脑感染较为普遍,应对这三种疫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戍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全长约7.2kb。HEV属于戊型肝炎病毒科,主要分为4个型,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感染。基因Ⅰ和Ⅱ型只感染人,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爆发和流行的主型;基因Ⅲ和Ⅳ型可以感染人、猪及其他多种动物,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都存在散发的情况。禽HEV是引起鸡肝脾肿大综合征的主要病原,其遗传性和抗原性与哺乳动物HEV相关联,独立划为一个新的基因型。最近从猪和禽中分离和报道的HEV动物毒株证实了HEV可以跨物种传播,引起了人们对HEV人兽传播带来的潜在公共卫生影响的关注。已经证实基因Ⅲ和Ⅳ型可以引起人和猪相互感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E是一种人兽共患病,而猪和其他动物是HEV的宿主。防制HEV尚无疫苗可用。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的人和各种温血动物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要征的传染病,也是最古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人染狂犬病的病死率很高,几乎为100%。全世界除少数国家或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都有同程度的发生,有些国家仅存在于野生动物中。洲的许多国家呈地方流行性。我国从1980年,狂犬病发病率有所回升,多次报道犬、猫、、牛、猪等动物发病。人的狂犬病的病死率居我各种法定传染病之首,流行区域包括全国大部分区。2001年全国狂犬病发病891例,死亡854;2002年全国狂犬病发病1122例,死亡1003;2003年1至9月1297例,比前年同期上升…  相似文献   

8.
奶牛人兽共患病主要包括结核病和布病。结核病是由分支杆菌属的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结核菌除感染人外,能引起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发病。牛结核和人结核可以相互感染,禽结核也可以感染牛和人类。牛结核病主要由牛分枝杆菌所引起,以在多组织器官形成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结核结节)和钙化结节为特征。在家畜中,牛最易感染结核病,特别是奶牛,其次是水牛和黄牛。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人患布病后的主要表现是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痛等,  相似文献   

9.
人兽共患病     
正人兽共患病(Zoonoses)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其特点:1、很多人兽共患病既是畜禽的严重疾病,也是人类的烈性传染病,对公共卫生有严重威胁。2、它们的病原体宿主谱一般都很宽,许多是自然疫源性疾病,难以控制和消灭。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各国对出入境口岸传染病检疫越来越重视,也在逐步建立合作机制。外来人兽共患病是指在世界上某些国家或地区已发现,而目前尚未在我国发生或发现的,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能够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这些疫病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边境互市、野生动物迁徙和媒介昆虫等途径传入。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边境互市的频率增加及进出境动物及其产品数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人畜共患疾病。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全球每年新发病人数800~1000万,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0万。我国的情况亦不容乐观。全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500万人,结核病传染源约2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5万人。我国现在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疫情的严重性仅次于印度。人的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动…  相似文献   

12.
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导致猪戊型肝炎(HE)的病原体,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中国、中国台湾、印度等都检测出了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少数国家和地区还有人感染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猪HE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莱姆病(Lyme Dl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的,以硬蜱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由于本病最初(197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故名莱姆病。莱姆病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应重点防治研究的新发现的传染病之一。莱姆病在我国也有广泛的分布,至少有23个省、  相似文献   

14.
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制(五)——布氏杆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马尔他热或波状热,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常常引起动物流产,不孕布氏杆菌等症状,故又称之为传染性流产病。  相似文献   

15.
人兽共患病就是既能感染人类,又能感染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截至目前,全世界共发现人兽共患病439种,国内发现的人兽共患病也多达196种。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人将各种小动物(包括鸟类)作为宠物饲养与观赏,这无疑增加了许多人兽共患病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机会,也包括由人传播给动物,进而扩大蔓延的可能性。因此,在饲养宠物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预防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及扩散。  相似文献   

16.
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is)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疾病总称。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有的菌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  相似文献   

17.
猪流感——不容忽视的潜在人兽共患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SI),简称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SI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率高和死亡率低为特点,全群常常几乎同时感染,如无并发症,多数病猪可于6~7 d后康复,因此常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实际上SI不仅可引起病猪高热、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还可以造成病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怀孕母猪流产,而且极易引起其他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使疫情变得更加严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SIV在流感病毒的种间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正确认识SI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就这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感.  相似文献   

18.
无形体(Anaplasm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属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无形体科(Anaplasmataceae)[1],主要寄生在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中,引起动物和人的感染。各虫态的蜕变都需要吸食啮齿类、反刍类等动物的血液,在叮咬吸食过程中带病的血液会感染更多的蜱,而这些蜱又通过叮咬将病原体传染给动物或人类使其致病。2010年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在2000多年前已为人们所认识,1884年Nicolaier发现了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现遍布全球,平均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本病.重型破伤风病人经综合措施积极抢救后,病死率平均约20%~30%.马的致死率波动于45%~90%之间,牛的致死率通常较低,绵羊较高,幼畜特别是羔羊的致死率可达95%~100%.  相似文献   

20.
犬猫几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兽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病原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原虫和内外寄生虫等 ,可直接或间接传播 ,共有 2 0 0多种传染病 ,1 5 0多种寄生虫病。犬猫人兽共患病有很多 ,本文仅介绍潜在危害较大的较常见的几种 ,供广大同行和宠物爱好者参考。1 狂犬病 (Rabies)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特征是呈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 ,最后麻痹而死。目前还有 1 0 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该病 ,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