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教育是多学科融合的激发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国际上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教育监测和法律体系完善等领域。在实践方面,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出现相对多样化的环境教育模式和较为健全的环境教育评价与法治管理体系。典型的有美国黄石公园设置的少年巡逻员岗位项目、英国的野外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和日本的生态自然体验露营地等。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关注了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环境教育提出原则性、策略性的建议等。文中在分析国际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地环境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境教育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环境教育评价和法律体系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公众宣传教育在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工作中显得愈来愈重要,并已逐步成为自然保护区的一项主要工作.本文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保护区开展公众宣传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开展公众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和谐社会环境中推行高教工作的感恩教育,是当前高教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在解释感恩和感恩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机制下我国大学生感恩状态,并对大学生感恩意识进行了心理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感恩教育形势,总结国外感恩教育对我国教育工作的启发,提出和谐教育机制下我国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此外,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下开展感恩教育的战略,即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细化感恩教育的研究内容;建立大学生感恩教育目标和规划;站在社会教育的高度,突出感恩教育工作成效等。这些对促进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尽快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州动物园常态化科普——“动物课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教育是动物园的一项基本职能,科普活动是动物园公众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传统的动物园科普活动以临时主题式的科学普及、宣传活动为主,难以达到诱发兴趣、植入理念、引导行为的教育目标。广州动物园整理总结以往近十年科普活动工作经验,开设"动物课堂"科普项目,以"激励公众参与保护"为最终目标,以常态化、持续开展为形式保障,根据不同年龄层、不同受众群开发相应课堂内容,注重与动物园各项动物保护工作的结合,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感和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社区保护教育在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工作中显得愈来愈重要,并已逐步成为自然保护区的一项主要工作.文章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保护区开展社区保护教育的现状、目标群体及教育内容,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保护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公众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的前提下,国家公园应该同时兼具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自然教育是国家公园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载体。了解现有自然教育体系的优缺点及公众对自然教育的需求,有助于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的建设。为此,文中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从社会公众对国家公园的认知度、对自然教育设施和服务的需求度、对国家公园知识内容和设施媒介的期望等方面分析我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现状,为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基地为学习者提供了在环境中学习的机会,对环境教育基地的合理规划有助于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促进社会热点环境问题的解决。结合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案例,初步探讨了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流程,从现状分析、规划目标、保障体系和效益分析等方面,阐述了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基本内容及方法。期望为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的科普工作为例,从立足本土特色的科普主题选择、自身科普资源利用、基于分众传播理念的组织科普活动组织等方面,探讨以科学传播为导向,就如何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以及根据受众的需求、认知等特点,因地制宜地组织策划与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分析花事活动、科普进校园、亲子活动和公众活动等4种不同形式的受众特点并总结了相关的活动经验,以期为我国科普教育的推广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儿童公园自然教育内容与形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科普教育作为自然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市6个儿童公园的实地调研,了解以植物科普为主的自然教育现状,并总结现有的儿童植物科普教育内容及形式;结合优秀植物科普案例,梳理、分析获得植物科普内容可分为植物基础知识、养护栽植、自然审美、文化精神4类。此外,对科普实现形式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展示型"科普展示牌的设计思路以及科普植物选材,以及对"参与型"植物科普课堂活动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长青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公众教育基础设施、公众教育机构及人才等公众教育资源优势基础上,介绍和分析了"找准定位、建立平台、开展活动、因势利导、培训队伍"公众教育模式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效,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今后保护区公众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