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林业政策的调整,退耕还林面积的扩大,林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将是人们研究的新课题,如林药结合、林草结合、林菌结合等。林下的环境条件适于多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因此,林菌结合是林业立体开发新模式。1.栽培场所选择及场地处理。选择6年生以上的杨树人工林,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郁闭度0.4~0.6的林分,行距2~4米或4~3米均可。沿行间作床,床宽1米,长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2.
<正>一、品种选择。应根据不同地域,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品种,如三倍体毛白杨,107、108等品种适于北方种植栽培,而南抗杨、南林895,湘林90等品种适于南方种植栽培。总之,就是要找准栽植树种的"生态位",做到"适地适树"。二、种条选择。作种的苗木应选当年扦插,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苗,要求木质化程度高,苗高3~4米,干粗1.5~2.5厘米,穗条剪成长16~20厘米。  相似文献   

3.
新栽桃树若是管理粗放,3~4年才结果;若精心管理,幼树速长成树冠,且树势健壮,2~3年就可提早结果或丰产丰收。其栽培管理技术是一、挖穴。栽前一定要挖80厘米×80厘米或1米×1米的大穴。挖时表土和心土分别放在穴的两边。挖好穴后,每穴要填入50公斤腐熟过的农家肥。填时要和表层土掺和均匀填入穴下方70厘米,留30厘米穴深待栽苗木。  相似文献   

4.
杉木生长区气候区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一、杉木生长区区划的意义及其研究概况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栽培地区很广,南北跨三个亚热带,东西从东南沿海丘陵台地到西部云贵高原,地形、气候千差万别,而杉木生长也明显不同。杉木成熟林,中带树高可达20—25米,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5—1.0米~3;而南北及东西的边缘产区树高则只有10—13米,每亩年平均材积生长量0.2—0.6米~3。这样广大的、在环境上和生长上又有很大差别的栽培区域,必须进行适当的区划,以便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和杉木的生产潜力,确定合理的经营方向和栽培措施,才有可能在大规模发展杉木造林时,避免盲  相似文献   

5.
一、实生育苗1.采种与种子处理。采集完全成熟、优质野生杨梅的果核做种子,以增强木洞杨梅对环境的适应性。将果实去尽汁和依附的果肉,洗净后置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晾干外壳水份备用。2.整地作床。选择腐殖质层厚,光照和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作苗床。一般床宽1米,长度以种子多少和地形而定。要求有0.3米厚的松土层,4厘米的四周埂高,每100平方米床面用1~2公斤钙镁磷肥,10~15公斤腐熟厩肥与苗床表土拌合、扒平、压实。3.密播育苗。将备用的种子以每平方米床面3~4公斤的密度播于苗床上,然后覆盖3厘米厚的湿润河沙,沙面盖一层薄膜,膜上加4厘米…  相似文献   

6.
冯圆 《陕西林业》2011,(4):44-44
一、育苗 1.整地作床。由于大田育苗量大,圃地要选择在水、电、交通都非常便利的地方进行作床。将圃地做成宽1米,深0.12米的低床(长度因地而定),然后修平并拍实苗床底部,两苗床之间留步道0.3米,用砖铺设,同时有条件能配备微喷系统更好。苗床做好后用0.15%的福尔马林溶液或3%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7.
麻黄,也称草麻黄,为麻黄科草本状小灌木,全草可入药,草内含麻黄碱、伪麻黄碱,有发汗、平喘、止咳、利尿功能,根具止汗功能,因而人工栽培麻黄有着极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育苗后移栽的方法栽培。 一、育苗 育苗地的选择:选择地势平坦、保水能力较强的沙壤土,水源条件好,排水通畅,地下水位不能过高,同时有足够的劳动力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整地及施肥:秋季深翻、春季整平、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每亩施3~5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作床:按宽1.5米、长20米作床,以高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1.农作物→食用菌→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 ;收获食用菌后的菌渣还田作肥料。2 .农作物→食用菌→沼气→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 ;菌生产沼气 ;沼水沼渣还田作肥料。3.农作物→食用菌→猪→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 ;菌渣加工成菌糠饲料养猪 ;猪粪还田作肥料。4 .农作物→食用菌→猪→沼气→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 ;菌糠饲料养猪 ;猪粪生产沼气 ;沼水沼渣还田作肥料。5.农作物→食用菌→鸡→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 ;菌糖饲料养鸡 ;鸡粪还田作肥料。6 .农作物→食用菌→蚯蚓→鸡→农作…  相似文献   

9.
赵明英 《云南林业》2000,21(3):22-23
栽培竹子,对促进荒山绿化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竹子栽培要达到丰产,可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立地条件的选择栽培竹子的造林地宜选择土层较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气候温暖的地块。干燥的山脊、山坡、积水洼地个适宜栽竹。2整地、施肥栽竹的整地挖塘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宜。规格为(0.8-1.0m)X0.6mX0.6m。塔底施尿素或复合肥100-200g将有机肥与表土拦匀。3栽植密度一般采用5mX6m或4mX5m株,每公顷栽植330-495株。4栽植季节41移母计造林般以#年最好。2一3月正值竹干休眠期,此时挖掘、栽植那比较方便,成活…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容器育苗主要抓好以下10个技术环节。1.育苗地的选择和做床最好选在造林地的半阳坡、半阴坡的下部或者宽阔的院宅背阴处,靠近水源的地方。根据育苗的多寡,挖若干个长6米、宽1.1米,深15厘米的长方形床面,床面要保持水平。床的前后留1.5米宽的步道,放置水缸,床左右为40厘米,便于下种、洒水、喷药等苗木管理。2.容器育苗的种类及制作容器种类甚多,我市近年来采用的有塑料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农牧渔业部赠送给廿九团十四连试用的3MT—70型果树挖穴开沟追肥机,在新植、稀植果园、幼树挖穴开沟追肥中试用成功。 3MT—70型挖穴开沟追肥机,体积小,使用灵活方便。每分钟可挖0.55米宽、0.6米深的坑穴一个,开沟追肥一  相似文献   

12.
选择蒙古栎、白桦、落叶松和胡枝子作为黑木耳栽培原料,通过试验研究,遴选黑木耳最适原料。蒙古栎、白桦木质栽培原料栽培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干)和产量性状上均表现最好;落叶松为原料培养料配方黑木耳原基整齐度最好。4个木质栽培原料作为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蒙古栎、白桦和胡枝子均适宜作食用菌原料林,但由于蒙古栎生长速度较慢,较难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优质食用菌原料,本研究建议不采用蒙古栎作为食用菌短期原料林树种。研究成果将会解决食用菌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原料短缺等问题,对食用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中跃 《湖南林业》2011,(10):35-35
油茶芽苗砧嫁接即油茶胚轴嫁接。油茶芽苗砧嫁接具有繁育速度快、造林成活率高等优势。一、苗床准备选用可降解无纺布制成的无底容器,直径4厘米、高8厘米。选择水肥和气热性能良好的营养土。装填营养土及摆床在芽苗移栽前30天进行。床宽1米、长10米、步道宽0.3~0.5米,床面平整。苗床上搭塑料拱棚用于保湿,其上方设2米高的荫棚。  相似文献   

14.
思南县在育杉木苗过程中,采用石灰水进行种子催芽,收到良好效果。具体作法是: 石灰水(石灰:水=1:100)浸种24小时,除去瘪粒、杂质,在向阳、排水良好的6~15度的缓坡地上,挖长方形泥坑一个,宽2.7米,深2.5米,长3.7米(根据种子数量而定),坑底呈7~10度倾角,并在坑底两旁挖5厘米深的小排水沟。泥坑挖好后,坑底用稻草、芒萁之类作底垫,放竹蓆两床,然后将浸好的种子摊在上面,约30~40厘米厚,每隔3~4小时用27  相似文献   

15.
<正>一、苗圃地的选择与作床苗圃地应选择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的地段。侧柏容器育苗一般采用低床育苗,根据容器袋的规格来决定床的深度与宽度。一般挖深15厘米,宽100厘米的育苗床,使容器袋装土后排放在苗床内刚好与地面  相似文献   

16.
新栽桃树若是管理粗放,三至四年才能结果进入盛大果期;若是精心技术管理,新栽幼树可速生快长形成树冠,且树势健壮,二至三年就可提早结果或丰产丰收。其栽培管理技术是:挖穴栽前一定要挖80×80厘米或1×1米的大穴。挖时表土和心土分别放在穴的两边,挖好穴后,每穴要填入50千克的腐熟过的农家肥,填时要和表层土掺和均匀填入穴下方70厘米,留30厘米穴深待栽苗木。选苗苗木质量好坏是建立果园的重要环节之一。无论栽桃树或是其他果树,都要选择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危害;特别是无检疫对象;高在1米至1.5米的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七泉湖镇煤窑沟村核桃园土壤为新疆天山山系古老的山麓倾斜淤积、冲积扇棕色荒漠掺杂碎砾石土壤,经长期耕作形成灌耕土,土层厚度0.6米以上,透水性好。笔者以核桃园内100亩地为引种地,就新早丰、温185、新新2号核桃栽培做了实验,本文就实验结果进行探讨。1.授粉树配置。新早丰、温185、新新2号,配比1∶1∶6。2.定植。采用沟植沟灌。秋季按株行距3米×4米挖80厘  相似文献   

18.
核桃简易温床嫁接,就是将核桃嫁接苗置于温床上,通过加温,促使愈合,然后移栽田间。采用这种方法,嫁接成活率一般可稳定在80%以上,适宜在广大农村推广。一、材料与工具(一)材料:锯末、塑料薄膜、竹笆、砖(或土坯)、高锰酸钾、细绳(或马蔺)、接穗、砧木,燃料(树枝、树叶、杂草)等。(二)工具:修枝剪、嫁接刀、温度计。二、简易温床的建造试验采用以下两种简易温床:(一)炕式简易温床(详见图1):在室外挖一长2米(或4米)、宽1.5米(或2米)、深0.7米的土坑作温床。在温床外距长边正中0.5米处,挖一个供烧火加温用的  相似文献   

19.
林下种菇,实行立体栽培,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菇场选择及整地 选择近水源、可供露地栽培的常绿或落叶林地,郁闭度60%~90%。平菇以常绿松树林地为佳,草菇在针叶或阔叶林地均可。林地地面刨成半坑式带状栽培畦;平菇畦宽2米,草菇畦宽1.5米,并对菇床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20.
选择适宜棚室栽培、高产优质食用菌新品种,规范安全用种;利用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型基质栽培食用菌;优化出菇方式,实施催蕾促菇,利用通风、立体套种等措施,调节水稻育秧大棚内的小气候,满足不同时期食用菌对温、光、水、气等环境的需求;开展菌渣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研究工作;2012~2014年在富锦市对水稻育秧大棚食用菌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进行集成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探索出一条提高育秧大棚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