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养猪户从市场上购进的仔猪,不仅易发病,而且易死亡。这是因为猪在上市前,不少养殖户用各种手段想方设法让猪尽量吃饱,猪饱后立即捉进猪笼(或麻袋)中,并马上担挑或乘车送入生猪市场,猪进入市场后,由于猪多圈少,仔猪拥挤不堪,相互碰撞,再经交易时过秤,防疫注射,而后又担挑或乘车到新的养殖户家中,环境、饲料、饲喂方式均有明显改变,有些仔猪甚至是刚断奶,致使猪一时无法适应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机体各系统相应的机能紊乱,抗病力下降,使猪易诱发和继发高热、便秘、下痢等多种疾病。再加上来自四面八方的猪聚集于拥挤的生…  相似文献   

2.
从市场上刚买进的猪,尤其是仔猪,在第一个月内易发病或死亡,这是因为猪上市前,畜主利用各种手段让猪吃得很饱,一吃饱就捉进猪笼,并马上担抬,乘车,到市场后,仔猪由于猪多笼小,拥挤不堪,相互碰撞,再经交易,过秤,再乘车或担抬。到新畜主家后,环境、饲料、饲喂方法均明显改变,使猪一时无法适应而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机体各系统相应的机能紊乱,抗病力下降,易诱发和继发高热、便秘、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再加上来  相似文献   

3.
<正>春节过后,生猪收购价格持续回落,仔猪价格却逆势上涨,价格之高让养殖户望而却步;受疫病因素影响,市场上仔猪数量大减,养殖户直喊:闹猪荒。业内人士建议,现在市场仔猪短缺,未来四五月猪价将会出现大幅上涨,养殖户可以适时补栏。急!仔猪身价飙升,毛猪价格却一路下  相似文献   

4.
<正>生猪养殖效益来源于三大要素:技术、管理和市场。当前,生猪养殖市场再次进入萧条期,生猪产能相对过剩,猪价持续下滑,养猪出现严重亏损,生猪养殖面临重新洗牌的尴尬境地。本文重点从技术和管理层面阐述养殖户如何降低亏损,蓄势待发,力争在市场复苏时快速崛起。1适当调整猪群结构1.1优化种群机构优良的猪种、合理的种群结构是保证生猪生产效率,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点,自繁自养和以销售仔猪为主的养殖户可以利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物保健》2013,(9):87-88
高温持续,全国生猪价格仍在攀升。周二北方和南方产区均有省份猪价突破8元/斤大关,分别是甘肃、辽宁、福建、广东和四川。南方地区持续高温致母猪产仔猪率下降以及仔猪死亡率提高,这或将影响年底生猪价格。据猪e网了解,哺乳期母猪处在35度高温两小时,内分泌紊乱;怀孕母猪中暑率相当高;临床期母猪出现严重喘气,重者休克或死亡。在养猪论坛上,有养殖户直呼“愁”。  相似文献   

6.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该病毒各日龄生猪都可感染,呈零星散发且蔓延趋势,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影响。猪流行性腹泻多发于哺乳仔猪,5周龄以上死亡率较低,每年冬春季节易出现猪流行性腹泻情况。所以,需要养殖户做好提前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瘦肉型仔猪下痢是良种猪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病之一,特别是规模较小、条件较差或是生猪散养户,发生率更高,处理不当将给生猪养殖户带来严重的损失。仔猪下痢治疗方法有多种多样,大多数人采取的是抗生素的治疗,但这一疗法日益引发人们的异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二季度以来,我省生猪价格逐步回升,尤其是进入八月份后回升势头较猛。结合分析生猪市场价格上涨原因,主要有:一是大中城市、沿海地区等主要销区,生猪下降严重,猪源紧张,纷纷到内地生猪主产省竟相购买生猪,抬高了猪价。目前已出现由上半年的卖猪难发展到活大猪紧俏的现象。二是生猪小淡季已经过去。目前,即将进入消费旺季,生猪价格开始季节性上扬。三是广大养殖户对市场经济变化规律已有所认识,在生猪市场长达一年半的低迷期间积极进行了生猪结构的调整,母猪、仔猪及育肥猪比例增大,能出栏的生猪比例相对下降,货源减少。四…  相似文献   

9.
王洪奎  陈禹 《养猪》2023,(1):47-49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生猪养殖户因资金、场地、技术、人员等方面的限制,逐渐退出市场。存留下来的部分小型养殖户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只能外购仔猪育肥获利。有的养殖户常因购入不健康仔猪或购回后管理不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从外购仔猪、仔猪的分群与调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外购仔猪饲养管理技术,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夏季,受持续高温湿热天气影响,自7月初开始,部分地区一些生猪相继发生一种以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皮肤发红或苍白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猪"高热病"疫情。这些猪"高热病"发病特点为发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病很快就波及同群和相邻养殖户;且病程长,治疗后易复发;断奶前后的仔猪和母猪发病率高,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死亡率低,青年猪和公猪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散养户发病率高,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猪场的猪发病较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生猪产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蓬勃兴起,生猪疫病综合防控水平大大提升,猪瘟、猪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得以有效遏制,疫病发生机率显著降低,生猪产业发展日新月益.但自去年以来,我镇个别生猪养殖户的断奶后仔猪发病及死亡现象时有发生,养殖户损失较大,经临床诊断及病理解剖初步诊断为疑似仔猪水肿病.本文重点就仔猪水肿病发生的原因及主要防控措施予以归纳分析,以期对养殖生产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生猪的生长。然而在仔猪培育过程中,仔猪腹泻一直困扰着养殖户,成了养猪生产中的老大难问题。仔猪腹泻的种类很多,症状相似,病因复杂,易混淆,难以确诊,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僵猪”或引起死亡。经多年的临床治疗和观察,总结了一些仔猪腹泻的特点,特归纳如下,望能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引发的猪类疾病,主要表征为呼吸困难、踹息、咳嗽等,具有易传染、易继发、易混合感染、很难彻底痊愈等特点,加剧生猪养殖的潜在风险。通过对猪呼吸道疾病的基础研究和防疫研究,综合考虑猪呼吸道疾病防疫的综合性,养殖户需切实做到加强免疫接种、改善饲养条件、提高饲料营养等防疫措施,并重视孕猪产前产后、仔猪免疫、喷雾消毒等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牧业》2009,(20):15-15
<正>全国生猪价格继续下滑【市场概述】全国生猪市场波动幅度较小,整体行情继续下滑,各地猪价普遍下降;仔猪交易缓慢,行情略涨。不少地区出现空栏现象,养殖户补栏意愿较低,对后市的信心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生猪养殖结束高盈利期,进入微利状态,猪价走势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形"。2012年低迷猪价,高成本、低盈利、高疫情、高风险虽如影随形,但这种困局并未真正打破养殖户的底线,规模化养殖户依然积极扩大母猪饲养规模来降低风险和成本,去库存化下降缓慢,预示生猪下行周期或将延长。预计,2013年猪价整体或将存在下行空间,维持在12~16元/kg;仔猪价格也将在30元/kg以下水平运行;养猪成本高企局面稍有缓解,但依然呈现常态化,生猪出栏成本价将维持在13~14.2元/kg,2013年出栏生猪盈利能力基本维持在100元/头左右;根据2012年养殖母猪成本核算,2013年出售的仔猪成本价将维持在25~26元/kg,因此2013年出售仔猪盈利承压,亏损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6.
12010年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养猪市场运行特点 1.1仔猪价格11月中上旬持续走高,随后逐周回落 从今年6月份开始,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养殖利润进一步扩大,11月中上旬虽受冬季饲养成本增加以及仔猪成活率不高的影响,养殖户为了能够赶上猪价上涨的好时机,母猪及仔猪补栏积极性持续回升。但由于越来越多的地区疫情开始严峻,生猪价格出现回落迹象,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仔猪价格逐周下滑。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跳水,效益下滑,养殖户全面亏损。4月初调查显示,山东省育肥猪、仔猪、猪肉价格分别在每千克9.00元、8.00元和14.00元左右,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的生猪价格一路看涨,养殖效益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殊不知,导致生猪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全国范围内生猪猪源紧张,仔猪死亡率极高。面对这么好的价格,养殖户苦于无猪可卖。在预防为主的今天,为何会出现仔猪死亡率高这样的情况?影响仔猪防疫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病原微生物方面作浅要解析,供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保育猪又称断奶仔猪,在养猪生产中,早期断奶仔猪腹泻是困扰生猪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如果治疗不及时,常给广大生猪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经济损失,更好预防本病,现将一例保育猪腹泻病例诊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6年10月3日中午,笔者接到某乡镇动监所所长打电话报告,辖区生猪养殖户李某家的30头断奶仔猪,一小部分发生腹泻,严重的几头不吃食,请求派人前去确诊。2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相似文献   

20.
据介绍,“四六开”零风险养猪模式具体为:由养殖户提供养殖场地和劳力,龙头企业提供仔猪、饲料、药物、疫苗、技术、保险,并承担市场和疫病风险,待生猪出栏时,扣除公司为养殖户提供的仔猪、饲料、药物、疫苗及其他物品等成本后,剩余利润分红按养殖户占60%、公司占40%进行分配。该模式不仅能为养殖户降低市场风险,还为加盟的养殖户设置了‘记账卡’,记账卡是一张银行卡,在养殖户首次领取仔猪的时候,只需将每头100元的保证金存进去,往后的各个环节就不需要再付现金了,等到猪卖了之后统一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