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研究工厂化养殖模式下光照强度对母兔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了健康无病、胎次均为第1胎刚分娩,且同一天分娩的伊拉母兔18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42d的繁殖模式,母兔产后11d再次配种,子母兔分笼饲养,每窝带仔6只,产后35d断奶。考查第3胎、第4胎和第5胎的产仔总数、活仔数出、出生窝重、泌乳力、成活率指标。结果表明:与50lx光照强度相比,采用70lx光照强度可明显提高哺乳母兔的受胎率、总产仔数和活仔数(P<0.05),提高幅度分别为18.45%、5.93%和3.70%;但光照强度对21日龄和35日龄成活率、初生窝重、21日龄和35日龄个体重没有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水泥笼饲养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哺乳母兔同期发情效果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240只新西兰哺乳母兔,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4组),每组60只,分别接受60lux、70lux、80lux、90lux的光照强度;试验母兔均在产后18天进行人工授精配种;通过观察母兔外阴部颜色变化来判定同期发情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2、3、4组母兔外阴部红色的比例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外阴部颜色为白色的只有试验1、2组出现。试验2、3、4组的配怀率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不同光照强度对窝产活仔数、21日龄仔兔成活率、21日龄个体重以及断奶仔兔成活率均无影响(P>0.05)。综上所述,采用水泥笼饲养母兔时,建议采用80~90lux光照强度进行诱导哺乳期母兔同期发情。  相似文献   

3.
四川白兔种质性能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四川白兔的种质性能进行研究,试验对四川白兔(保种群)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指标、屠宰性能、肉质性能等主要种质特性进行测定,同时对其毛皮品质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四川白兔平均产仔数为6.87只,胎产活仔数为6.83只,初生窝重为289 g,28日龄断奶窝重为2 124 g,断奶成活率为93.45%。四川白兔12月龄体重公兔为2.41 kg,母兔为2.63 kg,且差异显著(P0.05);3,6,10月龄公兔体重分别为1.52 kg、2.20 kg、2.35 kg,母兔体重分别为1.51 kg、2.41 kg、2.63 kg,其中6,10月龄公、母兔体重相比差异显著(P0.05)。四川白兔90日龄公、母兔全净膛率分别为49.25%、49.23%,120日龄公、母兔全净膛率分别为49.81%、49.96%,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兔背最长肌p H45值分别为6.43,6.78,且差异显著(P0.05),母兔p H24值、L*45值、a*45值、b*45值、L*24值、a*24值、b*24值、滴水损失、熟肉率及水分、蛋白质、肌内脂肪、灰分含量与公兔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毛皮重量、毛皮面积、毛皮厚度公、母兔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母兔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模饲养频密繁殖条件下(繁殖周期为42 d;人工授精在产后第11天;断奶在产后第35天),按照品种和生理状态将母兔分成5个试验组,每个组在人工授精前48 h对母兔注射不同剂量的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20、30、40、50、0 IU),研究其对母兔同期发情的效果。试验共进行了4个周期1 086次人工授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30、40、50 IU eCG均可显著提高母兔的产仔率(P<0.05),同时20 IU和30 IU的产仔率显著高于40 IU和50 IU(P<0.05)。30 IU组活窝重显著高于20、40 IU和对照组(P<0.05)。40 IU组仔兔个体重显著低于20、30 IU和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母兔繁殖性能,eCG 30 IU组表现最佳;同时,采用eCG对母兔进行同期发情,20、30 IU在长期的使用中较40 IU和50 IU对母兔产仔率具有更好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初配时间对母兔繁殖性能、体况及其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同期出生的120只4月龄新培育肉兔配套系终端母本,按初配年龄分为4组,分别在4.5月龄、5月龄、5.5月龄和6月龄进行初配。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初配时的发情率差异显著(P0.05)、初配年龄显著影响母兔第一胎配怀率(P0.05)、泌乳力差异极显著(P0.01)、初配体重(P0.01)、产后体况(P0.01)以及仔兔生长发育(P0.01),而对产仔率、胎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6月龄初配母兔综合生产性能最好,其次为5.5月龄初配母兔,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由于后者饲养成本更低,因此该母本的适宜初配时间为5.5月龄。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比较来自两个父系遗传起源的家兔在连续的出生季节(春、夏、秋和冬季)及不同胎次(初产、二胎和多胎次)的繁殖性能。试验选择初产、二胎和多胎次的两个品种的肉兔,分别为58只母兔和12只公兔,在符合季节的室内环境条件下饲养。在(46±6)d断奶,对105窝(55窝来自品种1,50窝来自品种2)母兔的生殖性能和数据进行记录。结果 :品种对各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 0.05)。秋季出生时母兔体重损失最小,而冬季和春节升高(P 0.05)。冬季窝产仔数和活产仔数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 0.05)。多胎次母兔的活体重显著高于初产母兔(P 0.05),同时多胎和初产母兔哺乳期21 d的泌乳量显著低于二胎母兔(P 0.05)。夏季和秋季分娩的母兔在21 d时窝仔数显著低于冬季(P 0.05),而夏季和秋季出生的仔兔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 0.05)。冬季窝仔数显著高于夏季(P 0.05)。夏季出生的仔兔断奶重显著高于冬季和春节(P 0.05),但冬季出生仔兔在断奶时的窝重显著高于春节和夏季(P 0.05)。结论 :春季时母兔和仔兔的繁殖行能和生长性能最差,但夏季高温对母兔繁殖性能有负面影响,冬季似乎比其他季节更适合本研究的饲养条件。  相似文献   

7.
统计分析了初产母兔、1.5岁以内经产青年母兔、1.5~2.5岁壮年母兔以及2.5岁以上老龄母兔共113只的繁殖成绩,探讨年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年龄因素对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以及断奶仔兔均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其中经产青年母兔繁殖性能最好,老龄母兔繁殖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光照与药物控制同期发情对母兔窝产仔数的影响,试验选用150日龄体质相近的父母代伊拉母兔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只。试验组连续7 d人工光照后人工授精繁殖;对照组自然光照,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人工授精繁殖。结果表明:经168 d,2种方法对母兔窝产仔数影响不大,经t检验,平均窝产仔数和平均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光照控制母兔同期发情技术完全能应用到商品肉兔的繁殖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现代规模化家兔养殖中,一般采用周期化繁殖管理模式,以实现母兔批次化配种、分娩,仔兔批次化育肥出栏的高效生产管理;同时可缩短母兔发情间隔时间,增加母兔年产胎次,提高经济效益。同期发情处理是母兔周期化繁殖管理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光源(LED灯、节能灯)对周期性繁殖模式下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光照试验选用6月龄健康种母兔共1 120只。1 120只獭兔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560只,每个处理分为5个重复,一个重复为112只,采用49天繁殖模式,分别给予不同光源—LED光源和节能灯光源。相关的繁殖性能指标连续统计3胎。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光源下母兔的繁殖性能,包括受胎率、产仔数、活仔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黑白花兔的繁殖性能,对黑白花兔母兔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只数、21日龄窝重、28日龄断奶只数和28日龄断奶窝重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繁殖性状在表型上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21日龄只数与28日龄断奶只数的相关系数最大(0.876 9);对28日龄断奶窝重直接影响最大的是28日龄断奶只数(通径系数为0.548 5),其次是21日龄窝重(通径系数为0.373 0);通过决定系数计算结果,也认为影响黑白花兔28日龄断奶窝重的主要因素是断奶只数和21日龄窝重。因此,在兔生产实际中,除了通过选育提高母兔的繁殖力外,还要健全仔兔保健措施以提高窝成活数,同时还要加强母兔的饲养管理以提高泌乳量,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黑白花兔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光照与药物控制同期发情对母兔窝产仔数的影响,试验选用150日龄体质相近的父母代伊拉母兔8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只。试验组连续7d人工光照后人工授精繁殖;对照组自然光照,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后人工授精繁殖。结果表明:经168d,2种方法对母兔窝产仔数影响不大,经t检验,平均窝产仔数和平均窝产活仔数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光照控制母兔同期发情技术完全能应用到商品肉兔的繁殖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18 d批次)在规模化猪场的应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探究将批次化生产技术应用于猪场,并对猪场的应用情况及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总结。方法:根据母猪群数量设计批次规模大小,人为地利用激素使特定数量的母猪群同时发情、排卵,让其实现同期输精及其分娩,统计该猪场在批次化技术前后发情率、受胎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活仔数、窝均死胎数、窝均断奶数、每头母猪年产胎次及PSY。结果:母猪应用批次化技术对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窝均死胎数无明显影响,母猪窝均总仔数、窝均活仔数显著提高(P 0.05),窝均断奶数和PSY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光色和光照强度对母兔繁殖力的影响,将225只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母兔平均分成15个组,分别在白、蓝、红、绿、黄5种光的100 lux、80 lux、60 lux 3种光照强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光照强度时,绿光下母兔配怀率极显著高于白光(P0.01),产活仔数与断奶仔兔数在黄光下极显著高于红光(P0.01),总断奶仔兔数在在绿光中极显著高于白光(P0.01);在不考虑光色时,100 lux光照强度下的配怀率与总断奶仔兔数极显著高于80 lux(P0.01);在同时考虑光照和光强时,配怀率、断奶窝重与总断奶仔兔数在光照强度为100 lux的绿色光极显著高于80 lux的白色光(P0.01),产活仔数在黄色光的60 lux极显著高于红色光的100 lux(P0.01),断奶仔兔数在100 lux的绿光下极显著高于60 lux的白光,初生窝中在黄光80 lux的环境中极显著高于白光100 lux(P0.01)。通过分析推测在LED绿光且光照度为100 lux时空怀母兔的繁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选取前2胎产仔数相近、体况一致的新西兰白兔妊娠母兔48只,随机分成3组,探讨木瓜粉对母兔繁殖性能、泌乳量及血清激素等指标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木瓜粉。妊娠18天时试验开始至仔兔30日龄断奶时结束,为期42天。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兔初生窝重、21天窝重、断奶窝重显著提高(P〈0.05),产仔数、活仔数、断奶数等差异不显著(P〉0.05).两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木瓜粉显著提高母兔7、14、21天的泌乳量(P〈0.05),提高21天血清E2、PRL水平(P〈0.05)。结果表明添加木瓜粉可提高母兔的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究芪贞增免颗粒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取随机分组的设计,选取妊娠日龄相同的24头母猪分别分为2个处理组,其中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芪贞组于产前7d和产后7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芪贞增免颗粒,试验周期为14d。试验结果表明:(1)提高窝产总仔数、仔猪出生窝重、出生个体重,差异不显著。显著缩短发情时间间隔(P0.05)。(2)显著提高哺乳仔猪的断奶窝重(P0.05),有提高哺乳仔猪断奶成活率的趋势(0.05P0.1),提高仔猪断奶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哺乳仔猪断奶头数,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在妊娠后期,连续饲喂14d的芪贞增免颗粒,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仔兔早期断奶的利弊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兔场030000席吉龙一、有利方面1.提高母兔的年生产力我国各地家兔生产中,母兔哺乳期普遍较长,一般在仔兔40~45日龄断奶后再配种,母兔一年只能生产3~4窝,家兔的繁殖潜力未能充分发挥。采用仔兔35~45日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繁殖强度与断奶时间对仔幼兔增重与成活率影响,确定适宜的繁殖强度与断奶时间,以提高仔幼兔存活率。本试验选择年龄一致的繁殖母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不同的繁殖强度、断奶时间,对仔幼兔增重与存活率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产仔后1~2d血配仔幼兔增重低于产仔后12~15d、22~25d、35d配种(P0.05);30d、35d断奶增重低于其他组(P0.05),30d断奶仔幼兔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不同繁殖强度30d断奶与35d、40d断奶,3月龄存活率低于35d、40d断奶(P0.05),产仔后12~15d配种、35d断奶,3月龄存活率88.2%显著高于产后22~25、35d、血配组(P0.05)。母兔产仔后12~15d配种,35d断奶为獭兔最适宜配种断奶时间。  相似文献   

19.
选用健康成年的德国白兔母兔,分别在产后12小时~2天,产后10~14天及仔兔断奶后配种,观察其繁殖成绩。结果表明:仔兔断奶后配种的母兔,其受胎率、活产仔数、初生窝重表现较高;产后10~14天配种,受胎率最低;而产后12小时~天配种,死胎数量高,初生窝重小,母兔体况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对大白母猪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出生窝重,出生均重,断奶仔数,28日龄断奶均重,28日龄断奶窝重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繁殖性状在表型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28日龄断奶仔数和28日龄断奶均重对28日龄断奶窝重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估计28日龄断奶窝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1.4892+2.4946X5+6.0171X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