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当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同时其森林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辖区内林地资源空间,在有限的耕地资源条件下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对推动当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为促进乌当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乌当区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在生态环境、品种资源、林地资源、政策支撑、市场方面具备的优势,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欠缺科学规划、资金投入不足、种植技术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资源保护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深入调研,科学规划、依托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科技支撑,培养技术人才、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文山州蒜头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3月,由文山州林业和草原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开展对全州头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调查、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发展建议,写成调研报告,为州委州人民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毕节市刺梨资源、生产加工情况、种苗培育情况的介绍,分析毕节发展刺梨产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毕节市刺梨产业现状,从政府引导、规划布局、龙头企业培育、品牌打造、科技支撑等方面分析提出刺梨产业发展的对策,为促进毕节市刺梨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灿  王光宇  高勇  徐磊 《安徽农业科学》2023,(12):104-107+115
蒜头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单属种孑遗植物,是目前神经酸含量最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蒜头果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和桂西接壤的喀斯特地区,是当地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的优良树种。由于受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多种因素影响,野生蒜头果资源急剧减少。通过对蒜头果育苗技术、半寄生习性、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已经初步形成蒜头果育苗栽培技术规程。当前,蒜头果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面临资源有限、市场合法准入等问题。综合分析蒜头果资源现状和基本情况,提出了关于蒜头果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蒜头果资源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韩珊 《农技服务》2024,(2):103-107
山桐子综合利用价值高,发展山桐子产业,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贵定县野生山桐子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发展山桐子种植,但山桐子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促进贵定县山桐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分析贵定县发展山桐子产业在政策、区位、自然条件、市场需求方面的优势,以及在群众认可度、产业发展服务、产业链、市场认知度、劳动力支撑、资源保护方面的劣势,提出强化宣传动员,凝聚发展共识;注重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水平;健全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推进政策落地,壮大人才队伍;提高市场认知,实现产品变现;加强资源保护,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五华县油茶生产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的良好机遇,提出了五华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的对策:科学规划、促进我县油茶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示范样板和基地建设,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五华县油茶生产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的良好机遇,提出了五华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的对策:科学规划、促进我县油茶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示范样板和基地建设,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五华县油茶生产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的良好机遇,提出了五华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的对策:科学规划、促进我县油茶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示范样板和基地建设,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从湖南省甘薯种植发展趋势入手,剖析了近年来湖南省甘薯产品功能从饱腹鲜食向多样化需求转变、产业布局由边远山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拓展以及产业发展由单一粗放向规模化优质化转变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甘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种薯种苗繁育体系空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和科技支撑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规划引领、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推进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沈薇  梁晔 《农技服务》2023,(7):108-110
茶产业是桐梓县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对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桐梓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从产业规划布局、基地建设、宣传推介方面分析桐梓县茶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投入高、茶叶加工企业实力弱、财政支持不足、区域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从优化产业布局、夯实基础设施、加大技术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龙头茶企培育、强化招商引资与政策扶持、加大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郜锦兰  许辉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157-158
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和"158"行动计划,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基地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不足、缺乏政策支持和规划引领等问题,制约了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基地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为此,该文提出了以下4点建议: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现代化;强化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优质农产品加工物流现代化;强化科技协同攻关,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强化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黑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为科学保护黑土地、提升黑土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明确黑土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了东北黑土“变薄、变瘦、变硬”的质量退化现状,从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3个方面梳理了黑土保护的政策方案和保护条例,从强化政府统筹和管理职能,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平县林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经营层次低、科技支撑不够、发展思路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发展工业原料林、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业和精深加工业、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政策扶持,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机制、依靠科技支撑,增强综合实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该文阐述了洛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标准化水平偏低、栽培品种相对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产业链条不完善以及技术支撑较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品种带动提高技术水平、坚持资源保护用足用活林业政策、坚持质量发展做强产业品牌、坚持企业引领健全延链补链体系、坚持人才储备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促进毕节市中药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毕节市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针对当前毕节市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市场风险大、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程度低、规模小、中药科技落后,中药工业及中药商业基础差等问题,提出加大宣传、优化布局、注重品牌培育、强化科技支撑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分析了制约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因素,如技术服务支撑不足、苗种供应短板突出、土地流转滞缓、品牌建设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包括出台产业标准和政策、推动技术研发创新体系成型、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强化品牌建设、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以期推进汉中市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宣城市芦笋生产方式转变、营销模式特点、大棚生产技术集成和发展可行性条件等芦笋产业现状。并针对缺乏专项发展规划、深加工能力弱、技术体系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编制规划、完善产业链条和强化科技支撑等促进芦笋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介绍禄丰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及利用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完善落实废弃物利用扶持政策,建立激励补偿机制;加强废弃物利用产业规划指导,强化部门管理职责;注重废弃物利用技术的创新应用,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以促进禄丰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三门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科学规划、促进我县油茶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茶果产业是H县农业重点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为更好地发展壮大茶果产业,系统地分析了该县茶果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了该县茶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该地区发展茶果产业具有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茶果产业历史悠久等优势,采取了明确责任主体、出台政策激励产业发展、培育主体和典型示范、技术服务推动产业发展等有效措施,实现了种植规模扩大迅速,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发展成效。未来该地区将强化品牌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培育经营主体,打响区域公用品牌,优先保障用地需求,加强专业人才培育,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和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等建议,为相关地区发展茶果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