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前国内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只有人工和半自动机型,生产效率低、接种量精度差、污染率高,不能达到食用菌袋栽规模工厂化生产要求。根据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生产技术要求,对食用菌液体接种的自动运输、定位接种、检测等自动化连续作业进行研发设计,分析柔性接种定位难、接种量不均匀、污染率高等问题,提出了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机研发设计方案,可极大提高接种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我国食用菌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机只有人工和半自动机型,生产效率低,接种量精度差,污染率高,不能达到食用菌袋栽规模工厂化生产要求。本文根据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生产技术要求,对食用菌液体接种的自动运输、定位接种、检测等自动化连续作业进行研发设计,分析柔性接种定位难、接种量不均匀、污染率高等问题,提出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机研发设计方案,将极大提高接种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我国食用菌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无土栽培模式在我国的应用逐渐广泛,但基质栽培袋的机械化生产发展缓慢,造价昂贵的流水线式生产模式并不适合我国个体用户及中小企业的生产情况。为此,针对市场上缺乏小型、实用、低成本、自动化的基质袋生产设备的现状,设计了三边封基质自动包装机。机具在基质包装领域创新使用先装填再制袋的方法,采用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由搅拌装置、定料装置、压缩装置、热封装置、换膜装置、机架、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在此,介绍了整机的工作原理及各个装置的设计情况,并对整机的生产功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三边封基质自动包装机能够自动化完成基质袋的生产,生产速率为36袋/h,包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无土栽培产业的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专业合作社或小型工厂化生产过程,培养料装料、铺料劳动强度大、效益差.浅筐成套生产装备是双孢蘑菇培养装料的新模式,设计专用浅筐装料,针对空筐拆筐、上料、拨料、压实、覆土、满筐码筐等作业环节,设计浅筐拆筐、码筐装置、拨料装置、覆土装置等,结合栽培技术确定该套装备相关参数,进行浅筐装料性能测试,并进行出菇对比试验.试...  相似文献   

5.
幼果套袋是提高水果品质的重要措施。针对实际生产中幼果套袋劳动量和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手持式幼果连续套袋机。该套袋机结构紧凑轻巧,具备取袋、撑袋、套袋、封袋和复位等功能,可手持对圆形或椭圆形的幼果进行连续套袋作业。在试验中可完成5~6个/min幼果的套袋作业,能够较大程度地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套袋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6.
幼果套袋能有效提高苹果品质,为了提高苹果幼果套袋效率、节约人工成本,设计了一种能实现自动取袋、送袋、撑袋、封口等连续操作的手持式苹果幼果套袋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机械结构与工作过程.该装置使用轻便、简单、高效,亦广泛适用于其他类似水果套袋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苹果果农每年套袋作业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首先从人工套袋时的基本动作着手研究,根据主要动作步骤,设计装置所必需的四大机构,取袋机构,输袋机构,张袋机构,封袋机构。将压缩空气作为主要动力源,利用电磁阀、调速阀所组成的调速换向回路对装置的四大机构进行控制,实现四个机构的相互配合动作。最后通过SW三维建模的方式,确定机器内各个零部件的安装连接方式及各机构的布局,完成对机体外形的设计和各零部件的装配。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现状以及制约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际,对食用菌工厂化构成系统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的研发重点,这将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食用菌菌筐上架机的工作背景及其机械结构,设计食用菌菌筐上架机液压和气压回路图,分析食用菌菌筐上架机工作的动作要求,进行PLC的I/O分配,绘制其PLC硬件接线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气动PLC控制的食用菌锥形种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食用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食用菌锥形种木的生产机械。该机械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以气缸作为执行元件,具有自动送料、削尖和下料3种功能,可与枝条生产机械、自动接种机械和装袋机等一起组成食用菌接种生产线。实验表明,该机生产锥形种木的效率为6个/min,是人工生产效率的12倍,且具有质量稳定、能够连续工作的特点。目前,该机已批量生产并将陆续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生产乃当今一个朝阳产业。由于其特殊的食用、药用功能,为人们所认可,总产量快速递增。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形势下,加速该产业的推进步伐,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加菇农收益,已提上人们的日程中。通过多次深入食用菌产地,根据实际情况,研制出食用菌混合料多规格套袋机。经测试,混合套袋效果较好,作业效率提升快,为菇农所认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测控系统不能实时测控和可视化操作的缺陷。该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在线实时管理为目标,设计并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可视化操作,对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环境因子进行动态调控,并将其应用于连云港国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中。通过应用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智能化测控系统可以控制培菇房内的温度范围在22℃~24℃,湿度范围在60%~70%,CO2浓度范围在2000~3000ppm。  相似文献   

13.
根据食用菌装袋窝口插棒技术的推广面积增加和相关机械设备应用规模扩大这一现状,设计一种适用于菌袋窝口插棒一体机窝口棒上料的振动上料盘。针对现有振动上料盘工作时物料易出现不连续、拥堵和定向排序错误的问题,对核心装置进行创新设计。使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作业质量好和作业效率高等特点,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PLC和光电传感控制的穴盘苗自动移栽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栽机械化设备作为育苗工厂化生产的重要设备,在提高育苗工作效率上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穴盘苗移栽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和PLC编程的自动移栽装置,并在PLC控制器中嵌入了模糊控制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动化程度。该设备利用光电传感器对穴盘特征参数进行扫描,可以发现空穴盘和无穴盘的情况,并能够对穴盘苗进行定位。设计开发了试验样机,并开发了上位机和下位机控制平台,利用PLC控制器和模糊控制软件框架,实现了移栽设备的自动化移栽。试验表明:采用模糊PLC控制器,穴盘苗准确识别率和移栽成功率平均值为9 8.9%和9 9.5%,作业精度较高,可以满足现代化温室种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制约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针对国内外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关键装备研究现状,结合生产实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关键装备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产业是我国农业优势产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阐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含义,介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更快、更好、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食用菌生产中,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有效控制影响食用菌生产的环境因子,提高食用菌生产自动化程度和产量,在确定食用菌生长环境因子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环境控制模拟模型,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和传感技术来控制食用菌生产环境因子,提高食用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传统的玉米播种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作业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均比较低,无法实现高效率全自动大面积玉米播种或者套种的实际需求。在新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加上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玉米移栽机自动化技术开发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条件。为此,对我国东北地区玉米试验田进行相关研究,就自动化玉米移栽机及其送苗装置技术的研发、设计进行探究,并重点阐述其基本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营养丰富,风味浓郁,是一种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的健康营养食品,因而深受世界各国的消费者青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国家将食用菌产业定位为新型的朝阳产业,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但是,我国目前还不是食用菌生产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食用菌工厂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食用菌生产基地分散,规模小,一家一户生产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产量质量难保证;菌种管理混乱,病虫害日趋严重;生产、加工、包装、保鲜、运销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果园多分布于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和果园作业机具的配套率低的现状,研制了一种果园履带式多功能作业机。为了实现弥雾机、割草机和开沟机等作业装置的快速更换,在作业机后部设计了由液压油缸与挂接板组成的悬挂装置,提高了主机的配套率。在作业机的后方,采用液压马达带动双万向联轴器为作业装置提供动力,实现弥雾、割草和开沟等多种作业。为满足驱动行走与辅助装置工作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液压传动系统。试验表明:该作业车最大爬坡度为28°,横向作业坡度为12°,喷雾作业效率为1.2hm~2/h,除草作业效率为0.6hm~2/h,开沟作业速度为2.8km/h,开沟深度与宽度为300mm×30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