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栽培的适应性表现,从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亳州地区中药材马鞭草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不同生产地区马鞭草中铅、镉、锌、铜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探讨生产地区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种不同生产地区的马鞭草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马鞭草中铅、镉、锌、铜4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在4种马鞭草样品当中,Pb含量为0.347~0.832μg/g,Cd含量为0.117~0.301μg/g,Zn含量为0.195~0.548μg/g,Cu含量为0.059~0.083μg/g。4种马鞭草样品中铅、镉、锌、铜4种重金属的含量均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的规定。[结论]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于马鞭草样品中的铅、镉、锌、铜4种重金属元素分析,具有消解完全、污染少、效率高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多次测定结果能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3.
马鞭草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龙芽草、铁马鞭、风颈草。性微寒、味苦。以干净的地上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消肿之功效,并能催促分娩后胎盘的剥离,清除产后排泄物之不尽和月经困难;此外,根可治赤、白下痢等疾病。主要化学成分为:马鞭草甙、马鞭草醇、挥发油、β-胡萝卜素等。原产于热带美洲,我国南方地区有种植,为国家药典收载品种。  相似文献   

4.
马鞭草系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各地,盛产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多生长于农村荒地、草坡。夏秋季采收后除去杂草,晒干即可入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马鞭草含有马鞭草甙、β-胡萝卜素、强心甙,对常见致病细菌如白喉杆菌,尤其是对导致疟疾的疟原虫具有杀灭功效而能治疗疟疾,还可杀灭致病的钩端螺旋体。以下介绍简便、经济、有效的马鞭草防治疾病的组方,供对症选用。一、预防疟疾及治疗疟疾初起在疟疾流行季节,可用:马鞭草30克,青蒿15克(后下),甘草8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天1剂,连服2剂,以后每剂服2天。可预防疟疾。如在疟疾流行季节被蚊子叮咬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亳州地区蒸菜资源现状并加以分析,提出蒸菜产业化发展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考证、实地调查、基源鉴定等方法。[结果]亳州地区常用蒸菜品种基源共有23科44种,多集中于高等植物,其中野生品种14种,栽培品种19种,包括亳州道地药材1种。[结论]提出加强蒸菜制作工艺和质量评价标准、蒸菜产品保健功能的研究以及蒸菜产品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清代亳州地区水灾、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给亳州地区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清代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应对,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救灾。亳州当地绅民商人及在亳经商的地商户亦慷慨解囊,通过捐物捐钱、降价出售粮米等方式积极参与救助。政府与民间在救灾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两者的结合在救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其中的一些举措对现代社会抗灾救灾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亳州地区是安徽省重要的小麦生产区,提升区域内小麦产量对稳定区域种植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亳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耕种习惯,总结了当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深耕土壤、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期选择、炼苗与蹲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的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更好的对亳州地区房地产进行监督和管理,根据灰色理论具有预测不确定信息及数学基础简单的特性对亳州房地产的价格进行预测.方法 依据亳州不动产信息平台公告的商住房交易价格数据,分析以灰色预测GM(1,1)模型来预测房地产价格趋势的可行性.结果 以亳州三县一区为预测目标获得的结果显示,年度平均商住房交易价格平均单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安徽亳州白芍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合药材质量、产量和商品性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集亳州地区不同采收期的白芍药材,测定其浸出物、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综合评价白芍药材质量.[结果]白芍的有效成分含量随着生长时间显著变化,以5年生所含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而同一年份中以9—10月所含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结论]综合种植成本、经济效益、药材质量和产量考虑,亳州地区白芍应以4年生9—10月份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0.
龙泉市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1年的调查,初步查清龙泉市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资源情况,共有6属16种3变种。叙述了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的药用部位、功能或用途、地理分布,保护及开发利用马鞭草科植物资源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亳州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土壤处理、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施肥、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寄主挥发物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进一步了解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趋性的协同效应,寻求更有效的手段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为害,通过林间诱捕试验,探索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趋性的协同效应以及马鞭草烯酮对红脂大小蠹的剂量效应。同时,在植物源信息素3-蒈烯中加入不同剂量马鞭草烯酮,测试不同配方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为0.5∶100时,马鞭草烯酮能显著提高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作用,诱捕量增加88.6%±39.2%;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为0.1∶100,0.2∶100,1.0∶100时,马鞭草烯酮对提高3-蒈烯的引诱效果有一定作用;而当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达到1.5∶100时,诱捕量减少70.5%±11.3%,马鞭草烯酮产生了驱避作用。此外,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1∶1等体积混合后,在林间没有引诱到红脂大小蠹。说明马鞭草烯酮对红脂大小蠹存在剂量效应,在一定低剂量范围内能增加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起协同增效作用;当马鞭草烯酮剂量超过一定的阈值,会严重干扰红脂大小蠹对寄主挥发物3-蒈烯的趋性,对红脂大小蠹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马鞭草烯酮可作为驱避剂以及植物源引诱剂的增效剂应用于红脂大小蠹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13.
美女樱 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多作一年生栽培。别名美人樱、草五色梅、铺地锦、四季绣球、铺地马鞭草、苏叶梅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柳叶马鞭草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繁殖习性、栽培技术、园林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柳叶马鞭草栽培技术及在在沙湖景区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种子直播、穴盘育苗、扦插育苗、种苗移栽不同种植方法条件下,柳叶马鞭草生长速度、花期长短、成活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柳叶马鞭草因穴盘育苗,节省人工成本和育苗时间,并因开花早,花期长且成活率高等特点,最适宜本地区柳叶马鞭草的种植方法是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16.
亳芍,又名白芍,亳州地产中药材,因栽培历史悠久,故而以亳芍为名。亳芍属于毛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耐寒、喜光照的特点。根供药用,具有养血、柔肝、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肝阳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盗汗、高血压等症。种植地块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而安徽省毫州市固有"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之美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在安徽亳州引进亳芍品种进行栽培,是该地区实施的一项重要中药材种植经营模式。现将在本文对亳芍栽培及其应用技术进行分析,为安徽亳州在引进亳芍栽种的过程中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柳叶马鞭草柳叶马鞭草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花卉,株高60~150厘米,叶片暗绿色丛生于基部;茎直立,正方形,细长且坚韧,全株有纤毛。花期6—10月。聚伞花序,小筒状花着生于花茎顶部,冠径60厘米,花色淡紫色,清香高雅。柳叶马鞭草为长日照喜温花卉,生长适温20~30℃,不耐寒,10℃以下生  相似文献   

18.
亳州二夹弦是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戏曲精品,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人民性,深受当地百姓喜爱。亳州二夹弦的传统受众多是一些50岁以上的人,但随着亳州二夹弦申遗成功,社会各界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它的受众面在不断扩充,有了许多新的拓展。对亳州二夹弦艺术受众进行调查研究,对促进这一地方小剧种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本分通过分析暖冬的概念和暖冬对亳州地区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合全区生产实践,探索出暖冬小麦生产、的几点田管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对亳州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亳州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加强育种工作、实施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管理、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市场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