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蔬菜移栽机取投苗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针对夹钵取投苗方式,设计了一种全自动曲柄摇杆-导轨组合式取投苗装置。取投苗装置与送盘装置、导苗装置及分苗装置配合完成自主送盘、取苗、投苗与分苗。用解析法对取投苗装置中的摆杆-导轨及曲柄摇杆进行了结构参数设计,用矢量方程法和ADAMS仿真对取投苗装置的运动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并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取投苗装置的实际运动轨迹,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以辣椒钵苗为试验对象,选取取投苗速度、苗株高度及基质含水率为试验因素,以取苗成功率、伤苗率、投苗成功率及取栽成功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因素水平下,整机单行取投苗速度90株/min、苗株高度110mm、基质含水率50%时,取投苗效果最佳,取苗成功率为95.14%,伤苗率为1.39%,投苗成功率93.05%,取栽成功率91.67%。  相似文献   

2.
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送秧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送秧机构的工作原理,对送秧机构的齿距、齿高、转速、曲柄、摇杆等结构参数进行了确定。理论分析和台架实验表明,步进式水稻钵苗摆植机送秧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排序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导苗管式移栽机的烟苗移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烤烟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烟草是以育苗移栽为主的作物,移栽是烤烟种植的重要环节,机械移栽的质量关系到烤烟的后期生长。目前,使用的移栽机主要有导苗管式、链夹式、盘夹式和吊篮式移栽机等。为此,重点分析了在移栽烟苗过程中导苗管式移栽机的优势及影响导苗管式移栽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对烟苗在移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段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分析认为,导苗管的倾斜角度、地轮的滑移率与移栽机的行走速度对烟苗移栽质量中的直立度、株距稳定性和漏栽率都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种移栽机栽植器凸轮摆杆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贵州丘陵山地小地块移栽作业特点和需要,依托2ZBZ-2A型自走式半自动移栽机,设计改进了一种通过凸轮摆杆机构结合拉线控制的鸭嘴栽植器结构。通过建立栽植器凸轮摆杆机构数学模型,搭建了凸轮摆杆机构主要结构参数与鸭嘴开合规律间的关系。基于对栽植器栽植轨迹特点和投苗时序的分析,采用盘式凸轮零部件生成器对所涉及的凸轮摆杆机构进行了三维虚拟设计,并结合从动摆杆运动学特征曲线对鸭嘴开合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机构能够满足设计功能要求。同时,开展了栽植器凸轮摆杆机构的样机试制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机正常作业过程中,鸭嘴接苗准确,鸭嘴开合振动量小,工作较为平稳,基本无带苗、夹苗现象。  相似文献   

5.
曲柄摇杆与双摇杆齿轮组合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可实现苗盘横向的精确传动,在苗盘输送机构中运用较多。但由于曲柄摇杆具有急回特性及机构做反复式运动必然产生振动和惯性力,影响机构运动平稳性,限制了机构工作效率。为此,针对一种应用于旱地移栽机苗盘横向输送传动机构——曲柄摇杆-双摇杆-齿轮传动机构,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曲柄、连杆、摇杆及齿轮之间的连接点与啮合点等处的受力随曲柄转角变化的规律。应用ADAMS软件完成了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建立,分析了机构作业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利用上述方法找到了机构振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减小振动方法,为苗盘传动机构的改进和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吊篮式移栽机喂苗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吊篮式移栽机工作时,受喂苗人员工作频率的影响,移栽机工作速度较慢,移栽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吊篮式移栽机双工位喂苗机构.该机构用栽植单体上的挡铁推动拨杆,由与其铰接的拉杆打开喂苗筒上的活门,实现向吊篮投苗.通过分析确定了喂苗筒的高度,计算优化了喂苗位置和喂苗提前角,减小了喂苗时吊篮对钵苗的损伤并提高了喂苗的准确率.该机构结构合理、喂苗稳定,提高了吊篮式移栽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2YZS自走式烟草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民朝  燕亚民 《农机化研究》2012,34(7):154-156,160
针对我国烟草种植区烟草栽培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挖坑、浇水、移栽这样一种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保苗率低的栽培农艺过程,设计开发了自走式烟草移栽机。该机采用回转式鸭嘴挖坑丢苗与阀桶式浇水相结合的移栽机构,并由小功率汽油发动机驱动实现自走。该机一次可完成挖坑、浇水、施肥、移栽和覆土等作业。该移栽机主要由投苗移栽系统、浇水系统、仿形控制系统、转向系统、变速行走系和链传动装置组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移栽深度在80~100mm之间,其作业质量符合烟草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移栽是烟叶生产的关键工序之一,而影响烟草移栽的主要因素是移栽的烟苗疏密不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AT89s51系列单片机对烟草移栽机的机械投苗系统进行了改造.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把烟苗的株距的数值反馈给控制系统,再通过执行来进行投苗.我们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该系统的株距都平均在500mm左右,株距均匀统一,符合农民要求,因此使用该系统不仅提高了移栽的稳定,而且提高了烟苗前期的育苗质量.  相似文献   

9.
蔬菜移栽机导苗管的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导苗管在蔬菜移栽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分析了秧苗在导苗管中的运动轨迹,对秧苗在导管栽植系统内的运动和影响其直立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为导苗管的机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优化导苗管的机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玉米钵苗的大田高效移栽,避免传统苗钵分离方式造成的秧苗损伤,设计了一种以锯齿刃圆盘切割刀为主体的分苗机构,并重点研究了圆盘切割刀的结构形式。利用UG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搭建试验台进行分苗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能顺利将单排纸钵苗切割分离成单个玉米钵苗并送入导苗管中,为全自动玉米移栽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棉花营养钵苗机械化移栽中,改善钵苗栽植状态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有关文献提出钵苗的栽植状态包括钵苗直立度、埋苗率、露苗率、栽植深度变化率、伤苗率等指标,目前研究以提高钵苗的直立率为重点.在已有研究中,导苗管式的钵苗栽植机构能比较好地保证钵苗栽直,但要求导苗管与机组前进方向呈一定的夹角,给设计制造安装等均带来一定的困难,并且随耕作地面的起伏,很难保证预期的倾角.经过分析和试验,发现采用垂直导苗管栽植机构,充分利用土壤的回落,也能获得比较好的钵苗栽植状态,特别是栽直率.  相似文献   

12.
2ZDJ-2型钵苗移栽机栽植系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导苗管式移栽机栽植作业效果及稳定性,以导苗机构为研究对象,选取连杆杆长、曲柄初始相角和移栽机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钵苗直立率为试验指标,在室内土槽中对研制的2ZDJ-2型钵苗移栽机进行了混合水平均匀试验设计。建立了试验因素与指标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因子效应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采用Matlab软件对试验取值范围内的因子组合进行了优化求解,并进行了最优因子组合方案重复性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曲柄初始相角取70°,连杆杆长取356 mm,作业速度设定280 mm/s时,钵苗直立率升至95.5%,导苗机构作业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3.
棉花膜上裸根移栽投苗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干旱地区棉花膜上移栽裸根棉苗投苗的需求,研究设计了一种针对膜上孔穴定点投苗的裸根棉苗移栽投苗机构。该机构采用链夹式投苗结构,可以同时完成投苗与扶正棉苗作业。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苗夹的投苗角度,从理论上保证了棉苗根部能够准确落入穴孔中;设计了镇压轮仿形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膜面情况调整投苗装置在机架上的位置,使处于投苗状态的苗夹始终与地面保持恒定的高度,减小地面的起伏对投苗装置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为节省工时,提高劳动效率,提出了一种旱地钵苗移栽复式作业机;并针对作业机栽植轨迹不理想导致钵苗栽植合格率低以及栽植器粘土堵塞导致漏苗率高的问题,优化设计了移栽复式作业机栽植机构。该机构由曲柄、平行摇杆、摆杆及夹指式栽植器构成,实现接苗、运苗、扶苗栽植和复位功能,使栽植轨迹和运动姿态满足栽植农艺要求。夹指式栽植器为敞开式结构,夹指在注水冲刷与闭合瞬间振动的作用下,解决了传统鸭嘴栽植器粘土堵塞的问题。建立栽植机构运动学模型,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软件,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得出满足农艺要求的移栽运动轨迹和栽植机构参数;建立栽植机构三维模型,利用ADAMS运动学仿真分析,验证了栽植机构优化设计的合理性;样机田间试验表明,在钵苗高度约为15 cm、作业速度20 m/min工况下,钵苗栽植合格率达98.1%、漏苗率0.4%、株距变异系数4.3%、栽植深度合格率96.5%,满足旱地钵苗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15.
移栽机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移栽机扶苗机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设计合理是保证移栽钵苗直立的关键。分析了无扶苗机构时钵苗落地后翻转运动过程,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栽植性能与运动参数关系,以及扶苗板运动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扶苗板运动规律数学模型和扶苗机构初相角数学模型。设计的凸轮摆杆式扶苗机构已用于2ZB型导苗筒式移栽机上。试验表明:该机构工作稳定,栽植深度均匀,满足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胡广发  刘文  孙松林  孙超然  肖名涛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11):131-139,151
针对现有蔬菜自动移栽机茎秆夹持式和钵体顶出式取苗方式的缺点,基于顶出-夹取结合式取苗方式,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对称布置可弯曲秧盘的交替式取投苗机构。阐述了该机构工作原理、关键点运动轨迹和结构组成。分析了关键因素对秧苗夹持点运动轨迹的影响方式并优选了取值:驱动曲柄转速10r/min,取投苗摇杆长度为 309mm,驱动气缸伸出速度25mm/s,0.8s内完成拔苗,伸出时刻为提前0.4s。该参数组合下秧苗夹持点在拔苗阶段最大横向位移9.6mm,累计横向位移0mm,理论提升高度44mm,满足取投苗作业理论要求。以苗龄45d的辣椒秧苗为作业对象,进行了栽植频率70~120株/(min·行)的取投苗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交替取投苗机构在栽植频率100株/(min·行)时可实现取苗成功率93%,投苗成功率95%,总体成功率88%,满足取投苗作业要求,验证了该取投苗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玉米移栽机投苗时经常出现的钵苗倒伏、翻转情况,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零速投苗”和“低加速度投苗”的栽植机构,利用SolidWorks对其进行建模、运动和动力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结构的可靠性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8.
组合振动导苗筒式移栽机栽植株距随机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组合振动导苗筒式移栽机工作过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栽植机构送苗、落苗过程中钵苗运动随机误差,得出株距误差动态模型。分析表明,栽植过程中随机误差主要与送苗盘转速不稳定性、投苗初始角变化以及钵苗与导苗筒摩擦因数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丹参膜上倾斜移栽人工作业效率和质量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现有移栽机不适合丹参膜上倾斜移栽等问题,结合丹参大垄双行覆膜高效生产技术提出的膜上倾斜移栽农艺要求,设计一种基于变形椭圆齿轮-双变速曲柄五杆机构的鸭嘴式丹参膜上倾斜移栽机构。在移栽机构所要求的运动轨迹、栽植器倾斜姿态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建立机构理论模型。依据数学模型运用Matlab开发出移栽机构人机交互可视化辅助程序,应用该辅助程序研究机构参数对栽植器倾斜角和栽植器端点轨迹的影响规律,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得到符合丹参膜上倾斜移栽机构农艺要求的参数组合。根据优化后的参数组合设计样机并进行虚拟仿真和样机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变形椭圆齿轮-双变速曲柄五杆式丹参膜上倾斜移栽机构在满足丹参膜上倾斜移栽要求的同时能保证作业质量,移栽机构的立苗角度合格率为90. 7%、漏栽率为2. 7%、株距变异系数为5. 6%、栽植深度合格率为93. 7%。  相似文献   

20.
根据穴盘苗自动取苗工作要求,设计了一种平动滑移式取苗机构,该机构由水平滑移装置和竖直提升夹苗装置构成,水平滑移装置为直线模组系统,竖直提升夹苗装置由无杆气缸驱动多针取苗末端执行器形成。在控制系统控制下,该取苗机构能代替人工完成从穴盘中垂直取苗、平移送苗和竖直投苗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