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了行间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和对照清耕处理对梨园土壤矿质营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鸭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处理均使梨园有机质含量显著上升,自然生草处理3年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达到15.05 g/kg,为清耕处理的1.9倍,土壤表层 (0~20 cm) 和亚表层(20~40 cm) 的碱解氮、有效硼和有效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有效K、有效Ca、Mg、Fe的含量低于对照。覆盖处理3年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19.54 g/kg,是清耕处理的2.4倍,土壤表层 (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 的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钙、镁、铁和有效硼及有效锌均高于对照。自然生草、菌渣覆盖处理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提高,自然生草处理3年后0~20 cm土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63.40%,18.75%,166.24%,菌渣覆盖处理3年梨园0~20 cm 表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清耕梨园提高402.33%, 37.50% 和163.05%,磷酸酶活性分别是清耕梨园的1.45和2.00倍,脲酶活性分别是清耕梨园的1.94和2.39倍。生草、菌渣覆盖处理使果实风味品质显著提升,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清耕处理,糖含量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正据《应用生态学报》2019年第12期《二元覆盖对苹果树低耗水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作者贾如浩等)报道,为探明间作油菜和果树覆膜组合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低耗水生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观测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土壤储水量等参数。结果表明,在果树萌芽期,苹果树覆膜+行间种植50%宽度油菜(PR1)和苹果树覆膜+行  相似文献   

4.
以盛果期‘翠冠’为试材,研究了梨园自然生草和清耕条件下叶片光合特性、冠层间反射光谱成分、气温、土壤温度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自然生草与清耕处理的叶片光合日变化在春、夏两季表现出相同的作用规律,但夏季清耕处理的光合“午休”现象更严重。自然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能利用效率,而水分利用效率、蓝紫光和红橙光强度、红光/远红光比值则低于清耕处理。自然生草还显著降低了夏季冠层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土壤温度。自然生草显著增加了梨园的单果重、产量,分别比清耕对照高了17.6%、20.2%。  相似文献   

5.
自然生草对土壤和树体矿质营养及苹果树生理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白岗栓 《草地学报》2021,29(10):2309-2322
为了促进果园土壤养分均衡供给,减少生理病害发生,提高果实品质,本试验以果园清耕为对照,监测分析渭北旱塬自然生草对苹果园土壤和树体矿质营养及生理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可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钙、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硼含量,降低0~24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和0~60 cm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提高叶片和果实中磷、钙、锌、硼含量,降低叶片和果实中氮和锰含量,且生草年限越长效果越显著,但对土壤全磷与全钾、叶片和果实钾及铁无显著影响;自然生草降低因缺钙、缺锌和多锰引起的生理病害,但对缺铁和缺硼引起的则无显著影响;自然生草提高了果实着色面积、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渭北旱塬果园自然生草,可有效改善果园土壤及树体的营养平衡,减少生理病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渭北旱塬应积极推广果园自然生草。  相似文献   

6.
一般梨结实能力强 ,多数年份花果正常生长发育 ,为保证果大质优还需疏花疏果。然而 ,一些梨园由于花器发育不良 ,授粉树配置不合理 ,花期遇低温阴雨 ,药害 ,树体营养不足 ,黑星病和锈病等病虫为害及品种具采前落果特性等原因 ,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产量和质量均得不到保障。现将预防梨异常落花落果的栽培措施介绍于后。1 建园时配置授粉品种 ,结果梨园进行人工授粉主栽品种盛花期应与授粉品种盛花期相遇 ,并按照 2~ 4∶1的比例配置。部分梨园自然活动的昆虫较少 ,放蜂能提高着果率与果实品质。授粉条件差的梨园也可人工辅助授粉 :采集授粉品…  相似文献   

7.
据《西北农业学报》2018年第12期《不同耕作方式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赵兰君等)报道,以陕西省眉县“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猕猴桃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光响应曲线及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研究土壤清耕(对照)、枝蔓还田(S1)和林下生草(S2)等3种土壤耕作方式下,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黄冠梨为试材,分别采用人工点授、蜜蜂授粉两种授粉方式,以自然授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黄冠梨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点授、蜜蜂授粉花朵坐果率分别达到81.13%、52.48%,花序坐果率分别为87.43%、75.16%,较自然授粉均显著提高;人工点授单果重较自然授粉显著增加34.7g,可溶性固形物显著提高0.73个百分点,蜜蜂授粉单果重较自然授粉略有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人工授粉、蜜蜂授粉均能显著提高黄冠梨果实糖酸比,使口感更甜。三种授粉方式梨园收益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工授粉>蜜蜂授粉>自然授粉。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果树》2021年第8期《不同行内生草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何莎莎等)报道,为了改变北方埋土防寒地区葡萄园土壤管理现状,通过葡萄园行内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黑麦草+紫花苜蓿(混播)、三叶草、自然生草和覆膜(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北方埋土防寒地区的行内生草草种。  相似文献   

10.
生草配合施用有机肥对省力高效梨园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动果园生草在我国的推广应用,研究生草配合施用有机肥土壤管理方式对省力高效现代梨园土壤养分的作用效应,在冀中平原的“雪青”梨园,以常规清耕梨园为对照,研究省力高效梨园生草4年和生草8年的培肥效应,于2014年梨树萌芽期,在80 cm土层内分10 cm一层取样,分别测定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不同处理土壤营养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草梨园0~50 cm土层有效养分含量均达到较高水平;与常规梨园相比较,这种管理模式短期(4年)增加了0~10 cm土层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锌含量和0~20 cm土层速效钾、有效铁含量,长期(8年)显著增加了0~10 cm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0~20 cm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0~30 cm速效磷和有效铜含量、0~40 cm有效锌含量和0~50 cm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0~30 cm土层pH值,明显提高了河北省石灰性梨园土壤磷、铁、锌的有效性。长期生草配合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上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生草8年后,0~50 cm土层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锌占0~80 cm土层比重分别达到92%、82%和88%,为梨园提供充足营养的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有利于梨园土壤培肥和果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行间生草葡萄园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以清耕为对照,研究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和土壤微生物熵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清耕(对照)相比,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降低了速效磷含量;而高羊茅处理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清耕。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处理土壤微生物量C含量分别比清耕增加65.2%,61.6%和6.7%;微生物量N含量分别比清耕增加53.6%,52.4%和15.0%。各生草处理土壤微生物熵均显著高于清耕,但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与清耕之间无显著差异。微生物学指标总体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和速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碱解氮、全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C、N和微生物呼吸强度、微生物熵重要的直接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12.
据《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期《商品有机肥配施对果园土壤肥力和"蜜脆"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秀志等)报道,为研究苹果化肥减施增效和土壤改良技术,以蜜脆苹果为材料,设置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施菌肥、黄腐酸或硅肥的不同施肥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土壤pH值、有机质、土壤养分、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配施菌肥、土壤改良剂后,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因而使土壤肥力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苦水玫瑰(Rosa sertata×R.rugosa)套种对土壤养分、玫瑰产量及杂草的影响,为优化苦水玫瑰栽培模式并为规模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共设玫瑰+红豆草(T1)、玫瑰+紫花苜蓿(T2)、玫瑰+鼠尾草(T3)、玫瑰+芝樱和苦水玫瑰单作CK(T5)5个处理,测定各处理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含水量、杂草数量、玫瑰花产量。结果表明:苦水玫瑰套种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鲜花产量,降低了杂草数量,与CK相比,T1~T4玫瑰根际及行间的全氮含量增幅为4.29%~40.32%、全磷含量增幅为33.33%~85.71%、速效氮含量增幅为6.16%~53.93%、速效磷含量增幅为10.51%~83.40%、速效钾含量增幅为5.88%~71.43%、有机质含量增幅为3.27%~32.72%、土壤含水率增幅为6.67%~72.96%;总盐含量降低了15.25%~29.35%、pH值降低1.53%~3.64%。T3抑制杂草效果最显著,杂草数减少了100.65%;T2鲜花产量最高,2年分别提高了21.47%和26.98%。套种有益于增加玫瑰根际及行间土壤的养分含量、含水量、抑制杂草并提高玫瑰产量,降低土壤盐碱度。玫瑰+苜蓿(T2)有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和提高鲜花产量;玫瑰+鼠尾草(T4)抑制杂草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疆蜜蜂为油菜授粉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6,(9):42-43
油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属异花授粉作物,依赖于风和动物昆虫的媒介,才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而蜜蜂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虫。新疆蜂业技术管理总站连续三年在新疆拜城县油菜基地,进行了蜜蜂为油菜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经蜜蜂授粉,油菜籽产量、结荚率、角粒数、千粒重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蜜蜂为油菜授粉提高产量和质量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对柑橘园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宫川’柑橘园进行行间生草处理,设置自然生草及黑麦草、野豌豆、黄花苜蓿、菊苣、高羊茅和鼠茅草6个人工生草处理,对不同草种的干鲜重及0-20cm土层pH值、有机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野豌豆和黑麦草的干重占鲜重的比例较其它草种低;(2)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野豌豆对春秋季橘园土壤有机质的促累积作用较好;(3)与其它草种相比,春秋季野豌豆生草处理的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4)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野豌豆对秋季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的提升效果优于其它草种,而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黄花苜蓿对秋季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5)野豌豆生草处理的春季土壤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含量及秋季土壤有效硼含量均高于其他草种,野豌豆和菊苣、黑麦草、自然生草和野豌豆生草处理分别对秋季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铜、有效钼含量的提升效果更显著。橘园行间生草可有效调节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能力,但不同生草类型的调控效果各异。与其它草种相比,行间种植野豌豆和黑麦草对橘园土壤养分的综合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在苹果树行间种植苜蓿、鼠茅、三叶草和黑麦草等不同种类的草,清耕为对照,测定3月27日、5月27日、9月27日和10月27日等4个时期5个生草处理的0~20cm和20~40c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研究不同生草不同时期对苹果果园土壤含水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树行间生草种类的土壤含水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不同,在0~20cm和20~40cm的土层中,4个时期,所有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均高于清耕,且处理1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均高于其余处理。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变化不同,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后的土壤肥力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相比对照清耕处理,处理1在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增加了14.88%、60.71%、67.11%、57.11%、52.30%和60.61%、36.90%;在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了47.17%,全氮、全磷、全钾平均增加了47.05%、59.85%、47.11%,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增加了49.38%、105.95%、33.51%。因此,处理1即种植苜蓿能有效发挥苹果园生...  相似文献   

17.
系统调查宁陵酥梨蜜蜂授粉情况,通过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处理的酥梨畸形果发生率对比,结果发现:蜜蜂授粉后的畸形果发生率与人工授粉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是与自然授粉有显著差异。3种授粉处理的酥梨单果重量、种子数和每粒种子重量,蜜蜂授粉处理和人工授粉处理的没有显著差异,与自然授粉处理有明显差异。梨树开花授粉,租蜂费用相对于人工费用低,但需要科学指导,以便更好地提高和改善酥梨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熊蜂是相当有效率的授粉昆虫,经常在温带地区设施栽培西红柿、草莓园内被用来当成授粉的媒介,唯在热带地区应用的例子并不多。精选熊蜂(Bombus eximius Smith)广泛分布于东亚至东南亚的副热带气候区域,其生物特性与族群数量有潜力成为热带区域设施栽培作物的授粉昆虫。研究以西红柿与草莓为对象,评估精选熊蜂在热带地区网室栽培园的授粉效果。比较熊蜂授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牛西红柿,熊蜂授粉处理组的果实种子数发育佳,且畸形果、空洞果或瘢瘤果少,每颗果实平均重量167.2g,较对照组120.6g重。比较熊蜂授粉处理与无授粉处理的草莓,熊蜂授粉处理组的瘦果发育较完整,畸形果少,果实平均重量4.9g,较无授粉处理的草莓2.3g为重,熊蜂授粉处理的草莓平均瘦果数100.4个,较对照组32.4个多。本研究评估在热带地区的设施栽培西红柿园内利用精选熊蜂授粉,具有节省劳力及促进西红柿品质的效果;而精选熊蜂对提高草莓果实品质,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寻自然生草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试验以苹果园清耕和人工生草为对照,监测了自然生草对渭北旱塬苹果园小气候、果实灼伤和早期落叶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与人工生草果树行间的空气相对湿度较清耕分别提高了11.77% 和10.53%,树冠内的分别提高了12.01% 和11.16%.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降低了果树行间及树冠内...  相似文献   

20.
采用葡萄(Vitis vinifera)园行间单播草地雀麦(Bromus riparius)、单播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草地雀麦和野牛草混播3种人工种草方法,以清耕裸露地和自然生草地为对照,分析人工植草对葡萄园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筛选果草间作的适宜草种。结果表明,人工植草可以快速增加葡萄园行间地上生物量,提高植被覆盖度和地表粗糙度。其中,野牛草播种3个月后,地表覆盖度可达88.5%,当年地上生物量达到4 016.2 kg·hm-2,地表粗糙度较裸露地增加2.4倍以上,同时提高葡萄坐果前和采收后土壤温度,减弱近地表气温与空气湿度剧烈变化,稳定葡萄园微环境小气候,且不同生态草中野牛草表现突出;生态草种植还可以改善葡萄园土壤水分状况,调节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分布格局,增加0~20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和减少20 cm以下土层含水量;野牛草和草地雀麦种植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减少耕作层速效磷含量,混播后还可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利于果实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