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茂兰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茂兰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在1023余种植物中有国家保护种类24科35种;特有种42个;动物2028余种中有国家保护种类18科53种;特有种171个;以茂兰为模式标本建立的模式种13个、新种150个.笔者从物种多样性水平上对茂兰保护区生物物种作了分析和研究;对珍稀、濒危物种及特有种资源面临威胁的原因作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生物多样性保育是当前国际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目前计算生物多样价值均是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不能确切反映实际价值。本文研究了基于Shannon Wiener指数、增加濒危指数修正和增加特有种指数再次修正的3种对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评估方法,并以云南省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3种方法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增加特有种指数再次修正的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出物种多样性保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玉龙雪山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总面积2.6万hm^2。区内种子植物有145科804属2646种。具有动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种丰富,分化显著,旅游资源独特等特征。从玉龙雪山生物多样性特性、旅游、科考、资源开发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生物多样性受到危害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兰科为植物保护的旗舰类群,其多样性特征代表着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状况。为揭示黔中喀斯特区峡谷兰科植物多样性特征,采用路线与典型样地结合调查方法,研究了南江大峡谷等10个黔中峡谷兰科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生活型及区系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兰科植物共计20属44种,以羊耳蒜属(Liparis)、兰属(Cymbidium)等5属为主,比例达60.5%,单属种和寡属种占29.5%;生活型全为附生兰(22种)和地生兰(22种),不同峡谷区的兰科植物生活型比例有所不同,多以附生为主;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7类型和2变型,以热带和东亚分布型为主;种的分布以世界广布及热带为主,中国特有种有12种,占总种数的27.3%。  相似文献   

5.
对秦岭林区针叶树蚜虫区系成分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岭林区以针叶树为寄主的蚜总科昆虫共计2科8属28种.区系成分包括古北种、东洋种、跨两界分布的广布种及特有种4种类型.其中,东洋种所占比例最大,占总数的32.2;古北种和广布种比例次之,各占总数的28.5;特有种占总数的10.8.秦岭不同生境针叶树蚜虫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秦岭山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秦岭山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为其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对秦岭山区植物、脊椎动物、特有种以及保护对象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秦岭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是古北界与东洋界种类分布过渡区,且东洋界种类多于古北界种类.同时提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和开发与保护并举等保护...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海南椰林生态系统蝶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点,2016~2018年通过样线法对海南东郊、清澜地区椰林中的蝶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蝶类物种9科56属87种,区系分析结果显示:东洋界特有种51种,占比58.6%;东洋界和澳新界共有种15种,占比17.2%;东洋界和古北界共有种11种,占比12.6%,其他区系仅有10种。表明海南椰林生态系统蝶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向澳新界和古北界过渡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该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具有如下特点:物种多样性丰富,居群数量大,生活型齐全;共有兰科植物74属250种,附生兰163种,地生兰82种,腐生兰5种;分布广泛,生境复杂多样;垂直海拔分布呈现“中间膨胀”的格局,各生活型变化趋势一致;中国特有种较少,共30种;印缅区系成分显著,与缅甸共有种达131种;东界在中国只分布到云南的有45种,铜壁关特有种2种。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保护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动植物中有许多保护种和特有种,同时,三江源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生态环境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和生态建设,恢复和重建三江源保护区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环境,才能使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本文就玛沁县自然保护区物种减少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玛沁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食蚜亚科昆虫的区系进行了分析。我国该亚科昆虫的区系具备以下特点:东洋区与古北区种类所占比重较大,两者分别占总种数的30.1%和28.06%,几乎相等;而特有种和广布种较为丰富;以食蚜蝇族的区系最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