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pH值造纸黑液对砂质土壤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利用造纸黑液改良砂质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调至不同pH值的造纸黑液与砂质土壤按不同比例混合均匀,密封后在阴暗处放置30 d后,测定改良土壤的pH值等参数。[结果]检测结果表明,造纸黑液的固形物、有机碳、有机质、腐植酸和水含量及pH值分别为14.70%、4.95%、9.39%、9.71%、85.30%和11.98。将造纸黑液的pH值调至5左右,与土壤混合均匀,其用量越大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越好,当造纸黑液与土壤的质量比增加到340.0/95.0时,改良土壤的pH值为6.88,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3.53%,有机质含量为25.66%,腐殖酸含量为39.05%,容重为1.042,孔度为60.292%,随造纸黑液用量的减少,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降低。[结论]pH值为5的造纸黑液,以340.0/95.0的比例与土壤混合能有效改良砂质土壤的肥力与保水性。  相似文献   

2.
梁润霞  高宏  石辉文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73-5074
[目的]开发利用玉米秸秆资源,解决造纸黑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方法]通过用不同方法使玉米秸秆与造纸黑液混合发酵,对其混合的比例、发酵时间、pH值、玉米秸秆粉的细度等因素进行研究,确定混合发酵的最佳配比、最佳中和时间和最佳发酵条件。[结果]造纸黑液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将玉米秸秆与水按质量比1∶1混合在常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4周,然后将造纸黑液与所得的玉米秆发酵产物按质量比15∶1混合在常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4周,可得到pH值在6.0~7.0富含腐殖酸的有机绿肥。[结论]该研究对有效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和治理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玉斌  王友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98-8699,8702
[目的]优化热带假丝酵母菌发酵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最佳工艺。[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方法研究pH、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因素对热带假丝酵母发酵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影响。[结果]在pH为5.0、温度为28℃、处理时间为28 h、热带假丝酵母菌接种量为15%的条件下,马铃薯淀粉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到75.4%,同时单细胞蛋白得率为7.43 g/L。[结论]热带假丝酵母菌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效果好,并可回收高价值的酵母菌体蛋白,该工艺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王富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64-21767
[目的]研究利用马铃薯粉丝废液发酵生产天然红色素的工艺技术。[方法]由市场销售的优质红曲米中分离出产红色素的红曲霉菌株,经过液体扩大培养后,以马铃薯粉丝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适当补加营养盐,采用摇瓶振荡发酵培养生产红曲色素。[结果]以马铃薯粉丝废液适当补加营养盐配制发酵培养基,调整其pH为5.8,培养温度控制在30℃,振荡培养5 d生产红色素是完全可行的。发酵液pH值为5.8时,最适宜红曲霉的生长。红曲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3,0℃时其红色素产量最高。适宜红曲霉发酵培养的振荡器转速为160~200 r/min。红曲色素产量在发酵开始后的第5天达高峰。[结论]马铃薯粉丝废液无需再经过特殊处理即可直接用于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简化生产工艺和缩短生产周期,大大降低了天然红色素的生产费。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淀粉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性炭吸附处理淀粉废水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低浓度马铃薯淀粉废水,分别研究了吸附时间、活性炭粒径及用量、废水pH及温度对淀粉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当活性炭粒径为40目,用量为5 g,吸附时间为1 h,废水温度为27℃,pH为5时,活性炭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吸附效率最高达48%。[结论]该研究为淀粉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不同马铃薯淀粉渣与玉米秸秆混合比例(1∶1、1∶2、1∶3、1∶4、1∶5)在裹包青贮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变化、发酵指标的变化、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评价不同马铃薯淀粉渣与玉米秸秆混合比例对其发酵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马铃薯淀粉渣与玉米秸秆混合比例为1∶4,青贮的水分含量为70%~75%,发酵时间为30d~45d。  相似文献   

7.
方建平  郑毅  王林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66-18867,18876
[目的]探讨克氏原鳌虾壳聚糖生产过程中废液处理的无公害化工艺。[方法]以当地小龙虾的头胸甲为原料提取壳聚糖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为研究对象,研究废液处理工艺的效果。[结果]用脱钙后的酸性废液和脱酰基后的废碱液按体积比2.5∶1.0进行中和,回收钙质效果好,去Ca(OH)2后的碱性废液稀释至9%,可作脱蛋白之用;将含蛋白废碱液的pH值调节为3.0-4.0,可回收大量蛋白;将脱钙洗涤废酸液和脱蛋白洗涤废碱液按照1.0∶1.2的体积比混合后,pH值为7.5,可直接排放;氧化脱色废液与还原漂白废液以体积比3.4∶1.0、氧化脱色水洗废液与还原漂白水洗废液以体积比2.8∶1.0的比例混合,可消除废液中残留的高锰酸钾和亚硫酸钠,回收氧化锰沉淀,达到安全排放的标准。[结论]采用该工艺对废液综合处理后可节约化学试剂50%以上,达到无污染废液目的。  相似文献   

8.
何传书  程淑君  赵攀  王安  李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51-21252
[目的]完成应用超滤技术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预评价,为进一步采用PES膜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做前期准备。[方法]试验模拟马铃薯淀粉生产工艺制备马铃薯淀粉废水,分别采用切割分子量为4、6、10、20 kD的PES膜对废水进行超滤处理,并分析进料液和出料液的COD和蛋白质浓度以及其截留率。[结果]对比COD和蛋白质的截留率,选择出了PES膜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最佳切割分子量。[结论]完成了超滤的预评价。  相似文献   

9.
林泋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40+10743-10740,10743
[目的]加快罗马甘菊幼苗生长,提高幼苗质量。[方法]研究不同激素(IBA、NAA、IBA+NAA)、激素体积比例(1:1、1:2、2:1)、激素浓度(30、45、60mg/L)对罗马甘菊幼苗生长影响,并且记录不同时段植株增长情况。[结果]IBA与NAA以l:2(体积比)混合,浓度为45mg/L的处理对罗马甘菊幼苗生长影响显著;幼苗缓苗期5d,快速生长期在移栽后15-25d。[结论]IBA与NAA以1:2(体积比)混合,浓度为45mg/L时可以促进罗马甘菊幼苗生长生根;在移栽后15~25d可加强幼苗肥水供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杨树叶与猪粪混合发酵生产沼气的效果,为落叶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将杨树叶堆沤后,与猪粪按照不同比例(1∶0、2∶1、1∶1、1∶2、0∶1)混合,于35℃下发酵,分析不同原料配比对沼气产量、所产沼气中甲烷含量及沼液pH的影响,并对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纯杨树叶发酵的总产气量和总固体(TS)产气率较低;添加猪粪混合发酵后,总产气量和TS产气率随猪粪添加量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其中以叶粪比1∶2最高,总产气量和TS产气率分别为7338mL和262 mL/g,且比纯猪粪发酵的TS产气率提高了10.1%,沼气中甲烷含量略高,发酵至第7d超过50.0%,发酵pH较稳定.初始pH设为7.50~8.00最适合沼气产生.[结论]杨树叶不宜作为单独原料进行发酵,以1∶2比例混合猪粪进行发酵产沼气的效率最高,且可提高杨树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适合测定甘肃景泰灌区砂壤土pH的浸提液、水土比及静置时间。[方法]通过设定不同浸提液、水土比及静置时间,研究它们对甘肃景泰砂壤土pH的影响。[结果]2种浸提液测定结果间存在0.05水平显著差异;不同水土比2.5∶1.0与1.0∶1.0、5.0∶1.0与2.5∶1.0间无显著性差异,5.0∶1.0与1.0∶1.0存在0.01水平显著差异;土壤pH随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样品pH在静置0.5~5.0 min后变化相对较大,5.0~60.0 min时间内有所增大,但增大幅度不大,基本达到稳定。[结论]在测定该地区土壤pH时,可以在持续搅拌3 min后静置5 min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种。[方法]从农村生活污水淤泥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株,并研究了苯酚浓度对菌株降酚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苯酚能力最强的菌株P8。当苯酚浓度为0.3 g/L时,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60%。随着苯酚浓度的增高,P8菌株苯酚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酚浓度为0.5 g/L时,比较适于P8菌株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菌种发酵全价料产生乳酸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混合菌种联合厌氧发酵的方法,利用塑料薄膜袋对无抗全价饲料进行发酵处理。以乳酸产量为考察指标,以不加抗生素的断奶仔猪日粮为原料,研究发酵时间、温度、料水比、pH对全价饲料中产乳酸量的影响。[结果]最佳的混菌接种组合为: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3%∶2%∶1%。使用最佳的菌种组合发酵全价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 d,发酵温度35℃,料水比1∶0.8,pH 6.5。[结论]该研究为断奶仔猪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富硒黑木耳浆液的配制条件,为富硒黑木耳深加工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富硒黑木耳G6干子实体及深层发酵菌丝体为原料,粉碎后分别按一定比例加蒸馏水混匀,通过测定不同料水比浆液中的不溶物含量及硒、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和溶出率以确定最适料水比,制得子实体浆液和发酵菌丝体浆液;再利用正交试验对富硒黑木耳浆液配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富硒黑木耳子实体浆液中的不溶物含量明显高于发酵菌丝体浆液;发酵菌丝体浆液各营养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子实体浆液;随料水比的降低,发酵菌丝体浆液和子实体浆液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均下降,溶出率则升高,制备发酵菌丝体浆液和子实体浆液的最适料水比分别为1∶10和1∶20.菌丝体浆液300 mL、子实体浆液200 mL、蜂蜜30 g(25 mL)时,制得的富硒黑木耳浆液口感爽滑、微甜适口且具有黑木耳淡香味,经3个月的放置观察,饮品基本无分层现象,稳定性好.[结论]富硒黑木耳子实体浆液、发酵菌丝体浆液和蜂蜜以8∶12∶1比例混匀,配制的富硒黑木耳浆液为棕褐色黏稠状液体,口感和风味较佳,无需添加其他化学增稠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绿色饮品.  相似文献   

15.
李战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84-2385
[目的]为大白菜的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粘壤土、砂壤土上种植大白菜,以不施N肥为对照,研究总养分相同时有机N与无机N不同配比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大白菜的单株重,有机N∶无机N为2∶1时大白菜的产量最高。对粘壤土来说,有机N∶无机N为1∶1时大白菜的净菜率最高,达75.8%,比对照高2.8个百分点。对砂壤土来说,不同施肥处理皆可提高大白菜的净菜率,有机N∶无机N为1∶2时,净菜率最高,达75.4%。使用有机肥可明显降低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无机N∶有机N为1∶(1~2)时,大白菜的硝酸盐含量最低。[结论]有机N与无机N混合使用的增产效果好,可明显降低大白菜中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6.
张亮  曹丛华  任荣珠  王尽文  屈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23-8925,8943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方法]以大叶黄杨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95%乙醇、80%丙酮和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2)3种提取液的提取效率;探讨光照、pH值、温度、氧化剂、重金属以及紫外线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以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作为提取液时,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大叶黄杨叶绿素的光稳定性较差;在pH值中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能力;除Cu2+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提高外,其他重金属离子均使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紫外线可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结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丙酮(体积比为1∶2)混合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最高,并且提取液应在避光、中性、远离重金属离子条件下保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果酒的制作方法,充分利用核桃花、石榴中丰富的营养及药用成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方法 ]以核桃花、石榴全果及黑虎泉泉水为原料研制果酒,通过正交试验、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优化原料配比和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到最佳原料配比和工艺条件为按核桃花∶石榴果肉和籽∶石榴皮∶水5∶8∶2∶375(g∶g∶g∶m L)的质量比例混合,经酶解、发酵酿制果酒,初始糖度为20°BX,p H为4.0,按料液总质量0.08%的接种量接种果酒酵母,在20℃温度下前发酵7 d,后发酵6 d,最终酒精度在6.0%左右。[结论]该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功效,适合对酒精含量有一定要求的中老年人群。该生产工艺操作简单,可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同时也为利用率较低的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