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南方的喜酸性花卉易患缺铁症,表现为幼叶脉间失绿,叶脉为绿色。人们通常有规律地给盆土浇施黑矾(以硫酸亚铁为主)水预防;当缺铁症显现后同样浇施黑矾水洽疗;当然叶面喷洒也能起到防治的作用。硫酸亚铁溶于水后,二价铁离子呈游离状态,只有这时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然而北方水土 pH 值较高,使游离的二价铁离子(Fe_(2 ))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Fe_(3 )),进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物,降低了铁的有效性。人们常说随配随用不宜久  相似文献   

2.
叶子花幼株不耐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都知道,叶子花是比较耐碱的花卉。但是我观察发现,幼株却不耐碱。北方冬季寒冷,叶子花在居室越冬时,叶片会逐渐凋落,只有枝尖的小叶缓慢生长。来年春暖出室后,小叶长大,并不断抽生新叶。而不少幼株上着生的新老叶片却很快变成了黄白色,只有叶脉为绿色。若补救不及时,到夏至也缓不过来。这是单纯的缺铁症吗?不全对。缺铁症是幼叶脉间失绿,叶脉为绿色,而我的这株新老  相似文献   

3.
葡萄缺素症与矫治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缺镁症及矫治葡萄缺镁时,叶绿素不能形成,叶脉保持绿色,叶肉保持淡绿色或黄白色,呈花叶现象,以后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叶片皱缩,枝蔓中部叶片易脱落,使中部光秃;座果率低,影响产量。轻度缺镁时,先在叶缘内侧和次级叶脉间发生小的失绿斑点。严重时,叶边缘失绿。葡萄对缺镁很敏感,但品种间差异很大,欧美杂交种易发此症,如白香蕉等。矫治方法:葡萄叶片含镁0.26~1.5%为适量,低于0.26%时应根外追施0.1%的硫酸镁溶液矫治。 6.缺铁症及矫治葡萄缺铁,新梢上的嫩叶最先表现症状,呈淡绿色或黄色,除叶脉附近有一条无界限的绿条外,几乎成为淡黄或白色。严重时,生长  相似文献   

4.
白玉兰缺铁症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出现,先是叶片变小,老叶仍保持绿色,新叶叶脉绿色,叶肉变黄甚至变白,若缺铁时间过长,6月下旬叶缘就会干枯,整个叶片逐渐枯萎。由于铁在植物体内活动性很小,老叶中的铁不能向嫩叶转移,因此缺铁时往往是下部叶片仍保持绿色,嫩叶出现黄化,最终导致叶片枯萎,树势衰弱,花芽不能形成,整棵树不能开花。我们采用了三种防治方法。叶面喷肥宜在早晨或傍晚喷施。将0.3%的硫酸亚铁、尿素及磷酸二氢钾等  相似文献   

5.
种植在石灰性土壤上的植物面临难以获取铁的问题。这些土壤的含铁量高,但植株获取铁的量不足。这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氧化铁的溶解性非常低的缘故。铁是植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与参与各种代谢的蛋白质有关,如呼吸作用和光合反应链中的叶绿素的合成和电子传递。缺铁的典型症状是叶脉间黄化或幼叶出现缺绿症。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柑橘生产发展迅猛,2012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达230.7万公顷,产量3168万吨,但平均亩产量只有915.5千克,较世界主产柑橘的巴西、美国1500~2000千克的亩产量低很多。造成柑橘产量低的原因很多,其中苗木种植后还未结果就出现叶片缺铁黄化,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就是其中之一。以下将柑橘缺铁的症状、主要原因与矫治方法进行介绍。1.缺铁的症状柑橘缺铁的典型症状是失绿。失绿首先发生在新梢上,叶片褪绿,叶肉部分发黄,叶脉保持绿色。典型的症状是淡绿色叶片上有绿色的细网状叶脉。随着症状的加重,叶片变薄、变白(或淡黄色),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和坏组织。后随着叶片成熟,绿色叶脉与浅绿  相似文献   

7.
<正>在苹果、桃产区,常常发生白绢病、圆斑根腐病,由于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与缺铁、缺钾相似,果农很容易误诊。鉴于此,笔者将它们的症状识别要点和防治方法进行总结。白绢病、圆斑根腐病都属于真菌界无性型真菌,都是厌气、喜温、高湿型,土壤板结、通气性不良时易发病。一、白绢病1.症状识别白绢病发病症状与缺铁症相似。从外地引进的苗木,定植第二至三年开始发病,树上叶片发黄但叶脉仍为绿色。此时对叶面连喷两次螯合铁,如果  相似文献   

8.
彩用PH7.3的DTPA混合液浸提测定土壤有效欠并联系缺铁敏感作物花生和桃树的缺铁症表现探讨了四川紫色丘陵区土壤有效铁及适宜的临界值。结果表明,四川紫色丘陵区壤有效铁含量受土壤母质影响,红紫泥和灰棕紫泥土壤有效铁丰富,而黄红紫泥和红棕紫泥土壤有效铁偏低;土壤PH是影响土壤有效铁的重要因素,PH与有效铁呈极显著负相关,r=-0.669^**;而土壤有机质一有效铁无明显相关性;耕作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铁  相似文献   

9.
水稻缺镁黄叶症的诊断与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大田试验和水培试验,研究水稻缺镁黄叶症的发病条件,诊断指标和矫治措施。结果表明,山区和丘陵河谷地带的山麓、溪流两岸的泥砂土是主要的缺镁土壤类型;水稻缺镁症状的主要特征是,下位叶脉间失绿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植株(叶片)诊断临界值是0.12%,适宜含量是0.2% ̄0.85%;施用镁肥能有效矫治水稻缺镁黄叶症,镁肥的适宜用量是施纯镁15kg/hm^2,品种以钙镁磷肥和硫酸镁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10.
1播前浇足底水在丝瓜播种前将育苗床底水浇足、浇透,使床土水分充足,保证种子发芽出苗。注意用水和用具要清洁,不要把有害物质浇入苗床。冬季苗床播种最好浇温水,防止土温下降。2精细播种均匀播种,苗床育苗可在播种时在种子里掺人少量沙子,播种后应用小棍拨开紧挨着的种子;营养钵育苗将种子点人钵内;育苗块育苗待营养块完全膨胀后,放置4~5h后开始播种,种子平放穴内。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春,我将培育8年的造型梅花从圃地挖出。剪枝、修根后栽入泥瓦盆中养护。之后连浇两次大水,使盆土吃透水,须根与土密合。以后每7-10天浇一次水,枝条展叶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  相似文献   

12.
优质小麦生产应选用矮秆,强秆,株型紧凑的抗倒品种,以重壤土为宜,要求基肥,追肥各一半,追肥则以一部分施入土壤, 一部分叶面喷施为好。还要及时适量增施磷,钾及微量元素。浇好越冬水,控制返青水,浇好拔节水和晚浇灌浆水。  相似文献   

13.
1 基础条件的准备 1.1水利条件 德州市承担的试验均在新建的国家级区域试验站进行,水利条件良好,遇旱能浇,遇涝能排。良好的水利条件,能保证造墒水,棉花生育期遇旱能浇增蕾、保铃、增铃重水;若遇大雨,则当日排净棉花……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09,(2):20-20
一是突出抓好抗旱浇麦保苗。各地要抓住立春后气温回升的关键时机,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对受旱麦田早浇快浇、应浇尽浇,能浇一块是一块,能保一亩是一亩,千方百计加快浇麦进度,尽量扩大浇麦面积。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杜绝大水漫灌。对除旺长以外的大部分麦田,特别是脱肥和受冻麦田,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斤,促苗情转化升级;  相似文献   

15.
果树铁营养诊断及缺铁失绿症的施肥矫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系统地总结了果树铁营养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着重阐述了果树铁营养诊断和施肥矫治果树缺铁失绿症两方面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沧州地区水分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搜集黄淮北片的18个小麦品种进行春季灌水处理,利用室内和田间调查等方法,分析了灌水次数对不同品种的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浇1水比浇0水的处理平均增加产量1021.05 kg/hm~2;浇2水比浇1水的处理平均增加产量900.00 kg/hm~2。在灌浆期对小麦各品种的旗叶叶面积调查发现,0水的叶面积最小,平均为18.15 cm~2,浇1水的叶面积为20.34 cm~2,浇2水的叶面积最大为24.05 cm~2。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各品种的容重有所下降,不孕小穗数下降,株高逐渐增大。该研究认为在沧州地区每少浇1水,产量损失900.00 kg/hm~2。  相似文献   

17.
以高产小麦新品种花培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水量、灌水时间对麦田耗水量、水分生产率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花培5号产量与麦田耗水量存在密切相关关系,主要受拔节至挑旗、越冬至起身阶段耗水量的影响,不同灌溉模式的增产效果不同.拔节水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穗数,而孕穗、扬花和灌浆水对小麦灌浆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达到节水灌溉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如果整个生长季节内只能浇1次水,以浇拔节水为宜;若能浇两次水,则以浇拔节水和孕穗水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栽培条件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高产攻关与高产示范,对小麦的穗数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充足氮素供应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磷素含量,若在24mg/kg以上,施用磷肥对促蘖增穗不起作用或虽有一定效果,但产量差异不显著;若在10mg/kg以上,增施磷肥能显著促进分蘖生长、穗数增加和产量提高。小麦于越冬、返青期追肥浇水,能够巩固冬前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数。但越冬、返青期浇水不宜过早或过晚,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年前达60℃左右为浇越冬水的适宜时间;年后达80℃左右为浇返青水的适时日期。年前施肥较多,年后生长势较强的麦田,返青、起身期应采取控制措施,以免群体过大,造成倒伏,根据麦苗发展趋势于拔节前后进行肥水管理,但一般不应晚于旗叶露尖。  相似文献   

19.
浇水因子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配套栽培,充分发辉优良品种的特性,提高优质商品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经过不同浇水时期及浇水次数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浇水时期和浇水次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关系,随浇水次数的减少产量呈下降的趋势,全生育期浇5水产量最高7593.0kg/hm2,拔节期不浇水产量最低7353.0kg/hm2。全生育期浇5水(其中浇麦黄水)籽粒蛋白质含量(13.4%)、湿面筋含量(33.6%)最低、稳定时间最短8.7min,浇2水(拔节、灌浆)蛋白质含量16.3%、湿面筋含量35.5%、稳定时间(9.6min)等综合品质指标较好。研究表明:强筋小麦拔节期不浇水产量减产显著,浇麦黄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明显下降,浇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3水或浇拔节水、灌浆水2水可兼顾产量和品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小麦优化节水灌溉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区试验对不同灌溉模式的小麦根系活力、麦田耗水量、水分生产率及产量效应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麦田耗水量存在密切相关关系,主要受拔节至挑旗、越冬至起身阶段耗水量的影响,不同灌溉模式的增产效果不同,为达到节水灌溉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在小麦生育期只浇1次水,以浇拔节水为好,可增产19.38%;浇两次水,以越冬水和拔节水为最佳,增产26.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