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鳖的人工繁殖 (一)亲鳖的选择 1.亲鳖的选择 亲鳖是指为人工养殖提供种源的雌、雄鳖。对于野生鳖,在收购过程中须按以下要求严格检查与选择: (1)亲鳖应外形完整、体色正常,裙边肥厚,坚挺,无伤残; (2)用物体引诱将颈部拉出,然后用手抓住并摸索其颈部,若感到有硬物体即为钩、针等;  相似文献   

2.
《山东饲料》2006,(6):25-25
土元因其外形像鳖,成椭圆形,俗称土鳖、地鳖虫、地甲鱼、簸箕虫等。土元系节肢半变态动物,属蜚蠊目、鳖蠊科昆虫。  相似文献   

3.
教您一招     
甲鱼辨雌雄甲鱼,又名鳖。养鳖时,如果雌雄匹配不当,不仅会 公多母少相互斗咬,而且繁殖数量少,达不到理想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所以,首先得识别雌雄,其辨认的方法有“五看”: 一看尾:雌鳖的尾粗短、不露出裙边,尖端较软,而  相似文献   

4.
所谓仿野生中华鳖养殖,就是改工厂化增温养鳖为池塘常温生态养鳖;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以天然活饵料为主;改全程依靠药物防治疾病为生态调节控制鳖病发生,改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法为2~3年养成的自然养鳖法,从而恢复中华鳖传统的外形、口感、品质和滋补功效,其价格也由20~30元/kg提高到160~240元/kg,而且商品鳖在市场上日渐受宠,养殖者可以取得不菲的投资回报。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养鳖业迅速而又集中地发展起来,鳖病防治方面存在诸多极需解决的问题尚不能同步跟上,如缺乏相关方面必要的基础研究和系统研究等,使鳖病不断发生,危害性越来越大,养鳖业面临着严峻的问题。鳖是养在池水中,但与其他水生动物在生理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不同。所以鳖病防治首先应根据鳖的特点,寻找引起鳖发病的原因.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选用有效的药物,达到好的防治效果。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看,鳖病的发生与其他水生动物的共同之处,就是取决于水体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以及鳖体自身对致病因素的感受程度。如…  相似文献   

6.
利用温室对甲鱼进行强化培育,彻底打破冬眠,缩短其养殖周期,这确实推动了养鳖业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养鳖的个体规格和群体产量。然而,从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看,温室甲鱼的发病率高仍是困绕和制约温室养鳖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发病率带来的高额用药成本和低成活率,严重影响了温室养鳖效益。因此,笔者结合几年来  相似文献   

7.
有几种鳖是不能食用的:红肚鳖、绿头鳖、尾巴尖细有孔而且卷缩的鳖。最后一种毒性尤其大。一旦不慎吃了以上鳖向而中毒.用蓝靛汁、冷水、盐水、白马尿几种中任何一种均可解毒.而以白马尿药力最强。吃鳖中毒急救法@文中  相似文献   

8.
几种危害较重的鳖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养鳖业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鳖病频繁发生,危害日益严重,使养鳖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鳖病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有3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危害较重的鳖病有10余种。现将几种常见的鳖病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1疖疮病(打印病、穿孔病、洞穴病、烂壳病)病原:点状气单胞  相似文献   

9.
鳖的人工养殖与饲料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属于脊椎动物爬行纲,龟鳖目(Chelonia),鳖科(Trionychidae)。鳖科有6属20余种,我国有2属3种(刘筠,1989),即(Belochelysbibroni)、山瑞鳖(Trionyxsteindachneri)和中华鳖(Trionyxsinensis)。中华鳖俗称甲鱼,自古以来即被视为滋补佳品。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的江河、湖泊和池塘中鳖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加之化学农药的危害,特别是滥捕使资源枯竭,野生鳖大量减少,价格昂贵。因此,有必要加速鳖的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配合饲料的研究是鳖人工养殖的技术关键。1鳖的人工养殖野生鳖为肉食性变…  相似文献   

10.
鳖又称甲鱼、团鱼。我国主要有中华鳖和山瑞鳖,人工养殖的鳖主要是中华鳖。  相似文献   

11.
徐焱 《中国饲料》2000,(5):20-21
1 鳖用饲料的标准目前国内一些生产鳖用饲料厂家是引进日本或我国台湾省配方技术和生产设备 ,还有些是采用国内研制的配方技术和生产设备 ,工艺原理都大同小异 ,但质量标准的控制 ,却有明显的差异。鳖用饲料从形态上可分为膨化料和粉状料 ,其中粉状料国内推广较多 ,在分级上一般都是根据鳖各阶段生长需要分为稚鳖料、幼鳖料、成鳖料和亲鳖料 4个阶段。一般来说 ,稚鳖料粗蛋白质含量应大于 48% ,幼鳖料应大于 46 % ,成鳖料和亲鳖料应大于 45 %。目前各厂家虽然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 ,也有的地区订了地方标准 ,但缺乏全国性的统一标准 ,使得对…  相似文献   

12.
鳖鳃腺炎在近年来逐渐发生和流行。这种病以往发生于亲鳖和成鳖,现在已发展到整个生产过程。对养鳖业带来很大损失。1 症状及病因 病状以全身水肿和底板苍白为主。多数体表完好。极少数有疥疮、腐皮等症。有些雄性鳖生殖器外露,有的漂浮于水面,人为触及时能潜入水里,不久又浮上来,直到死亡。另有少数出血型的,放入盆里挣扎不止,口鼻流血,很快死亡。这些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体质较好。剖检观察,肠腔多为乳白色;鳃腺淡白糜烂,有分泌物;肝脏呈土黄或浅灰色。该病在温室养殖阶段无明显流行时间性,整个养殖过程均有发生,只是在幼鳖、成鳖阶…  相似文献   

13.
马钱子(番木鳖),味苦性寒,有大毒,能散血热,消肿毒,治痈疽、恶疮,通经止痛。常用于风寒腿痛、跌打损伤、四肢麻木等,并有醒脾健胃等功效。《本草纲目》载:“生青熟赤,赤如木鳖,其核小于木鳖而色白,彼人言之治一百二十种病。主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磨水咽。”马钱子含番木鳖硷、马钱子硷、番木鳖次硷等成分。因马钱子(番木鳖硷)  相似文献   

14.
鳖俗称甲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保健滋补功能。备受国内外美食家青睐,也是加工多种保健营养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因而身价百倍,售价居高不下。目前自然界的鳖越来越少,于是人工养鳖业悄然兴起。但按一般常规养殖,鳖的生长速度慢,稚鳖养成商品鳖要3~4年。因此,近几年来,江浙一带大力发展人工快速工厂化养鳖,1~2年即可将幼鳖养成商品鳖。大大缩短了饲养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养鳖的经济效益。现将人工快速工厂化养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出血性肠炎是甲鱼生产中发生且危害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100~200g的幼鳖。病鳖症状主要表现为肠道糜烂出血,肠内有血液或凝血块,部分病鳖肠道完全失血发白,体腔内靠近肠壁处有血凝块,肝脏大部分肿大呈灰黑色或暗褐色,并有糜烂;体表完整...  相似文献   

16.
庭院养鳖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因此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很需要地域方面的沟通和技术方面的交流。笔者1996年开始从事鳖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积累些经验,所以此文从鳖的生物特性、人工繁殖、稚鳖培育、成鳖饲养等诸方面详细论证了鳖的先进养殖方法,希望对广大养鳖场(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鳝鳖致富”闻名的潢川,除有12个养鳖场与3万个养鳖户、年产商品鳖75万公斤,创产值3亿元外,还有2万农产利用庭院养黄鳝,占地少、养殖快、投资小、效益大。如100平方米鳝池,年最高可收入4万元。其方法简易:  相似文献   

18.
自然条件下鳖的生长发育缓慢,且鳖卵的孵化时间长、孵化率极低。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鳖的经济效益,鳖的人工繁殖就成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大量种苗的关键环节。介绍了鳖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亲鳖的选择、亲鳖性成熟年龄、亲鳖的饲养、产蛋、蛋的收集和孵化方法、稚鳖的培育方法等,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鳖又称水鱼、王八、团鱼等,肉味鲜美,既是高级的营养滋补品,又对心脏病、食欲不振、肠胃病等有疗效。据报道对癌症也有防治功效,因此其价格猛涨,供不应求。各地不惜投资建池养殖。但鳖的养殖周期长(3~4年),需要大量的生产流动资金投入。利用现有鱼池改造为鳖养殖池,便成为节约投资,提高资金流转发展养鳖业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仿生与温室养殖中华鳖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体重500~600 g仿生中华鳖和温室中华鳖的腿部肌肉、裙边及肝脏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仿生鳖肌肉和肝脏中的粗蛋白含量高于温室鳖,裙边中粗蛋白含量低于温室鳖;仿生鳖肌肉、裙边和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低于温室鳖,各部位水分含量高于温室鳖;仿生鳖肌肉粗灰分含量低于温室鳖,但裙边和肝脏的粗灰分含量高于温室鳖.仿生鳖肌肉和裙边中的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高于温室鳖;仿生鳖肌肉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种类含量低于温室鳖.从鳖可食部分的整体营养价值角度出发,仿生鳖比温室鳖的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