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氕、稻田中都能养殖。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  相似文献   

2.
1亲鱼选择选择种质和体质良好的合格亲鱼是草鱼人工繁殖的基础条件。鱼体壮实,体色正常,鳞片完整,无伤、无病的个体。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成熟个体作为当年生产用亲鱼。在选择亲鱼时,还应注意雌雄搭配,一般雄体略多于雌体。2亲鱼培育每公顷池塘放养亲鱼1 500~2 250千克,雌雄比例为1∶1或4∶5。为了充分利用饵料和调节水质,在以草亲鱼主养的前提下,每公顷还可混养鳙亲鱼或后备亲鱼5 060尾,草亲鱼和青亲鱼或后备亲鱼各  相似文献   

3.
人工繁殖泥鳅苗的关键技术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吴江1、选择种鱼。泥鳅二龄性成熟,4~9月分批产卵,其中5~7月为产卵旺季,因此人工繁殖鳅苗直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达20℃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多粘液、腹部饱满或鼓胀的泥鳅作种鱼,一般要求雌鳅长10...  相似文献   

4.
漠斑牙鲆又称南方鲆,是我国于2002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少病害发生的优势。在我国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方面有很好的优势。以下将亲鱼培养的技术介绍如下:1亲鱼来源亲鱼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从自然海区捕捞的、无伤的、达到性成熟的野生成鱼,再经过人工驯化培育;二是从人工养殖的种群中选择体形正常、健康、生长快的养殖成鱼。  相似文献   

5.
第三讲 乌鳢的人工繁殖 一、亲鱼的收集和培育 每年的秋冬季是收集乌鳢亲鱼的适宜季节。最好选用梁子湖的种群作亲本。当地的野生鳢或是人工饲养鳢也可以,要求是尾重在500克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相似文献   

6.
二、大鲵的人工繁殖 1.亲鲵的选择与培育。选择亲鲵的标准,一是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残。二是要求达到性成熟年龄。因大鲵早期生长较慢,一般要5龄才达性成熟,此时体重400~500克,故亲鲵最好选择6龄以上、体重600克以上的个体。三是雌雄配比一般要1:1的比例,也可以雄略多余雌。 亲鲵的培育是人工繁殖中的很重要一环,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  相似文献   

7.
乌鳢俗称黑鱼,其营养丰富,肉鲜味美,食用可滋补健体,入药有去瘀生肌补血功效。由于黑鱼是一种凶猛鱼类,适于池塘单养,有很高经济价值。现将其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苗种来源 一是在当地水产良种繁育场选购黑鱼苗种;二是于5~6月间在池塘、湖泊、水库、涧溪水草繁茂微流浅水处采捕。要注意的是,苗种要选择成熟度好,体重1~2千克的2~3年龄亲鱼进行人工繁殖。 (二)繁殖方法 雌雄按各半配对放入孵化缸中,每缸1对,每1千克雌亲鱼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450 国际单位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0.4~0.9克,雄亲鱼则减半。分两次注射,…  相似文献   

8.
宫民 《养殖技术顾问》2012,(11):247-247
1 亲鲤选择与饲养 选择标准为,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千克,雄鱼2冬龄1千克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亲鱼培育池塘1~2亩(每亩667平方米),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千克.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应将雌雄分开.  相似文献   

9.
1 鳜鱼人工繁殖技术1.1亲鱼的培养1.1.1鳜鱼亲本选择:亲鱼以体色鲜艳、花纹大且明显、鳍条完整、个体大、体重1.5kg以上,最好是2冬龄的鱼,无寄生虫、无病、无伤、无瘦肚,体形健壮,游动活泼,雌雄性状明显的鳜鱼为好。1.1.2培育池塘条件:培育池以正方形为主,底质以沙或沙泥为宜,积淤厚度不超过20em,池水深2~2.5m,面积2668~3335m。为宜。1.1.3放养密度:每667m。放养鳜鱼350~450kg为宜。1.1.4水质要求:鳜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需有一定的肥度,以淡褐色为佳,pH值7.8~8.0,溶氧量不低于5mg/L,氨氮不超过1.2mg/L,亚硝酸盐不超过0.3mg/L。  相似文献   

10.
<正>1亲鱼的选择和饲养雌鲤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1千克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5千克左右。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身体健康、强壮,体形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亲鱼池面积一般为1~3亩(每亩667平方米),水深1.5米左右,每年要清塘1次。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00~150千克/亩,也可以混养少数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突然升高时鲤鱼自然繁殖而  相似文献   

11.
吉勾鱼属鲤形目,鲤科,也称花鱼骨、季花、花吉勾,是黑龙江省"三花五罗"名优鱼类之一,属小型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一、人工繁育技术(一)亲鱼来源及选择亲鱼可从江河自然水域捕捞,也可从人工养殖的成鱼中选择。亲鱼规格应达到150克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在我国北方地区,吉勾鱼3~4龄性成熟;南方地区2龄性成熟。  相似文献   

12.
1 苗种繁殖:1.1 亲鳅选择 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鳅在4~9月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因此人工繁育鳅育宜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康,无病无伤,体表年液多的泥鳅作亲鳅,雌鳅要体长10cm、体重18g以上,雄鳅体长8cm、体重12g以上。雌  相似文献   

13.
<正>彩鲫是比较受人们喜欢的观赏鱼类,它体形优美、体色艳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经济价值也比较高。现将土池塘彩鲫鱼苗的培育经验总结如下。1亲鱼的选择彩鲫的亲鱼套养在鲫鱼亲鱼池塘中,培育方法与鲫鱼亲鱼基本一致,即重视产后及秋季培育、强化春季培育、雌雄鱼越冬后分池饲养。在亲鱼的繁殖季节将彩鲫捕出,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成熟雄鱼  相似文献   

14.
1亲鱼的选择和饲养 雌鲤鱼应选择2龄以上,体重1千克以上,雄鲤鱼略小体重为0.5千克左右。选择的亲鱼应体高、背厚,身体健康、强壮,体形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亲鱼池面积一般为1-3亩(每亩667平方米),水深1.5米左右,每年要清塘1次。亲鱼的放养密度一般100-150千克/亩,也可以混养少数鲢、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量繁殖。在越冬后产卵前雌雄亲鲤必须分开饲养,以免温度突然升高时鲤鱼自然繁殖而产卵,平时则可以雌雄分养或混养一塘。鲤鱼为杂食性,含量较大,饲养期间应给予足够的食物,同时也可适当施肥使水质肥沃,天然饵料充足。注意产卵前10-15天用优质饲料进行强化培育,有利于性腺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1.亲鱼选择与培育: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在3月中旬放入产卵池内加强培育.一般每平方米产卵池放养6尾亲鱼为宜,雌雄比例2:1或3:1搭配,同时要定期换水.  相似文献   

16.
三、塘虱鱼的人工繁殖 1.雌雄鉴别 繁殖季节,雌鱼腹部宽广、膨大、柔软,生殖孔圆形、红肿、稍大,肛门不凹入;雄鱼体型较瘦小,粘液少而稍感粗糙,下腹部平坦,生殖孔狭小而稍长,肛门凹入,轻压腹部有微量白色精液流出。塘虱鱼繁殖期一般为4~9月,人工繁殖季节以5~6月为宜。 2.催产 选择成熟好的亲鱼,以1:1~2的雌雄配比,移入产卵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大鳞副泥鳅在藕塘中自然繁殖技术,通过池塘改建,在10个面积为2 000 m2的泰国花奇莲池塘进行大鳞副泥鳅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池塘中投放性腺发育成熟的大鳞副泥鳅50 kg(雌雄比为3∶1),种植泰国花奇莲种藕1 000 kg,每个池塘收获泥鳅苗种155 kg、莲藕3 375 kg,投入产出比1.0∶2.1,每亩(1亩≈667 m~2)均纯收入达到0.7万元。  相似文献   

18.
<正>(一)亲鱼的来源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是从天然水域中捕起体重0.25~0.75千克,全长21~31厘米的亲鳜,运回后经30~50天的短期培育,即可在当年成熟并进行催产;二是在池塘中培育亲鱼,经过精心的投喂和饲养管理而成熟。  相似文献   

19.
营养强化培育对硬头鳟亲鱼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8组硬头鳟亲鱼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富含EPA和DHA的营养强化剂后,对实验组亲鱼进行为期4个月的营养强化,各组亲鱼产卵孵化后与未投喂营养强化剂的对照组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粗蛋白为43%,粗脂肪为10%的饲料能满足硬头鳟亲鱼的生长和性腺发育的营养需求,雌雄鱼性能发育普遍成熟。在硬头鳟饲料中补充EPA和DHA后对亲鱼繁殖性能有改善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罗非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下) (三)亲鱼放养 1.放养时间。亲鱼放养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温、水温而定。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就可以将亲鱼放到繁殖池。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底5月初放养,广东、福建地区约3月中、下旬放养,北方约5月上、中旬放养。放养亲鱼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并且一次放养为好,可使亲鱼产卵时间集中,见苗一致,有利于苗种培育。 2.雌雄配组。放养亲鱼时,雌、雄亲鱼的配比,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