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蚕病防治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蚕病危害制约了蚕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蚕病的发生、危害、防治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危害我区的蚕病有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原虫病、虱螨、蝇蛆病等,但对养蚕危害最大,后果严重的是病毒病。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养蚕由集体转变为千家万户,点多面广技术人员少,增大了养蚕技术指导的难度,放松了蚕病防治工作。蚕农把希望寄托于药物治疗上。随种配的消毒剂——漂白粉有70%的农户都没有使用,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高温多湿,叶质差,桑虫多,加之蚕农养蚕规模小,养蚕收入偏低,蚕农对养蚕重视不够,因而蚕病防治技术不能到位.夏秋季蚕病严重发生,尤其是病毒病(NPV病、CPV和DNV病)、细菌病的发生,导致夏秋蚕蚕茧产量和质量显著降低.另外,现又处于蚕丝业  相似文献   

3.
<正> 紫外线照射养蚕,是在蚕期用紫外线照射蚕室、蚕体、蚕座,通过紫外线对病原物的有效杀灭作用,降低蚕儿发病率,提高单产的一种养蚕方法。 目前,养蚕消毒防病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虽然各地都采取了随种配消毒药的措施,但配药量离严格消毒对消毒药品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而蚕期蚕体蚕座消毒的好坏,是夺取高产的关键。由于紫外线对细菌  相似文献   

4.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 ,无论什么季节 ,什么条件下养蚕 ,都有不同程度蚕病的发生和危害。在农村中 ,蚕农由于缺乏蚕病方面的知识 ,家蚕得病后对几种常见蚕病又不能正确及时识别 ,致使蚕病得不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控制 ,最终影响蚕茧产质量 ,给蚕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农村这一现状 ,笔者认为 :对广大蚕农普及几种常见蚕病的识别与防治知识是非常必要的。1 蚕病的种类蚕病的种类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原虫病四大类 ,它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并在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 ,又可以通过病…  相似文献   

5.
家蚕病害分传染性蚕病及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微粒子病,是发生最广、危害最大和防治最难的一类蚕病。在养蚕过程中,常常由于传染性蚕病的危害,造成蚕茧减产和茧质下降。因此,在大面积养蚕生产中,应特别重视传染性蚕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 回顾我市蚕桑生产发展历程,养蚕布局曾进行过两次调整。1965年之前,由于都是利用农户家前屋后乔木桑养蚕,一般全年仅饲养春蚕、中秋(群众称之为桂花蚕)两期蚕。1966年开始,大力引种推广湖桑。为充分发挥其产叶量高的优势,第一次进行养蚕布局的调整。在饲养春蚕、中秋蚕基础上,增养夏蚕、早秋和晚秋蚕。逐步形成全年饲养5期蚕的养蚕布局。进入八十年代中期,秋蚕发种量最大的一批中秋蚕,由试养到基本全部实行春种秋养以后,为适应饲养蚕品种这一新的突破,确保稳产、高产,养蚕布局又一次进行了调整,由全年饲养5期蚕调整为饲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广东蚕业主产区由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老区迅速向粤北、粤西等新区转移,1985年新区产蚕量已占全省产茧量的80%左右;饲养的蚕品种,也由传统的以多化性品种为主转为以二化性蚕品种为主,1985年已实现全省全年饲养二化性品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养蚕形态也由专业性大规模集体养蚕转变为副业性的分散性个体养蚕。在养蚕地区的生态条件,蚕品种和养蚕形态发生很大变更的条件下,为了解我省蚕区蚕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正> 蚕病是造成养蚕损失的主要原因,而产生蚕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病原的存在。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它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能保持很长时间。在它有生命的时期内,只要接触蚕体,就能使蚕发病。病原愈是新鲜,蚕龄愈小,抵抗力愈弱,感染力愈强。因此在连续养蚕情况下,蚕室蚕具的全面彻底消毒就显得特别重要。人们经常遇到的实际经验是,在没有养过蚕的地方初次养蚕,由于没有病原或病原较  相似文献   

9.
养蚕一般分为小蚕共育和大蚕分户饲养两个阶段。小蚕共育是小蚕期集中饲育,三龄起蚕饷食后将蚕分发到各蚕农户饲育的形式,一般由养蚕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养蚕大户负责小蚕共育的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家蚕细菌病为常见的传染性蚕病,春蚕、夏蚕、秋蚕都有发生。特别是当饲育环境恶劣(如高温多湿),叶质低劣(桑叶硬化、老化、黄化),饲育管理粗放,桑叶存贮不当,以及食下带有伴胞晶体毒素的细菌或被微生物农药污染的桑叶,则蚕儿尤易诱发甚至暴发细菌病,严重影响养蚕收成、蚕茧产量和茧丝品质,对蚕桑生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故此,必须慎防家蚕细菌病,切实采取科学、系统的防控举措,把家蚕细菌病的防控工作贯穿于蚕期全过程,努力消除家蚕细菌病对养蚕生产构成的威胁,以保产量、保质量来保收成,促稳定、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集约化是我国由蚕桑大国发展为蚕桑强国的必由之路,荣县小蚕智能共育中心的建设是养蚕新模式、新装备的探索。通过智能小蚕共育中心的养蚕效果可以看出,现代高科技养蚕能有效提高小蚕养殖健康性,达到小蚕发育整齐、蚕头足、体质强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小蚕共育是指把一定数量蚕在小蚕期集中饲养的一种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由单位组织人员(联户)饲养小蚕,或由蚕室设备齐全、有相应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户(专业户)饲养小蚕,3龄饷食或4龄饷食第二次给桑后分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养蚕法。小蚕共育有利于集中消毒和小蚕生长,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蚕体强健好养,确保稳产高产;有利于节省劳力、房屋、燃料、桑叶及消毒药品等,降低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有利于栽桑养蚕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13.
<正>养蚕型式从普通育发展到覆盖防干育、炕床(房)育、条桑育,及由平面育发展到小蚕立体育、小蚕人工饲料育等饲养型式,使给桑回数由1日8回以上降到1~3回,并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发展,这种变革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势在必行。 我国的养蚕技术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但历来养蚕都是以蚕的营养为中心,人围着蚕转。为了使蚕儿能吃饱、吃好、不分昼夜地喂蚕,见蚕将桑叶吃光后就喂叶,因此一日之中给桑喂蚕次数多达8回以上,这种以营养为中心的传统饲养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蚕的生理和营养要求也逐渐了解养蚕技术也由此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进一步促进了养蚕型式的变革。 50年代以来养蚕技术并不是停顿不前,  相似文献   

14.
张岩  杨元文 《北方蚕业》2005,26(2):50-51
蚕前、蚕期中的消毒防病工作对蚕儿的发病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养蚕前、蚕期中不同饲养环境下,对蚕儿三种常见病(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了适应本地实际的预防蚕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蚕病对蚕桑生产影响很大,是导致蚕农养蚕减产减收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蚕病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侵入蚕体并在蚕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并可通过病蚕传染给健康蚕。非传染性蚕病是指由非病原,如节肢动物的侵害、农药中毒、机械创伤等引起的病害。生产上由于对各种蚕病认识不清,找不到发生的原因,造成工作的被动,为了减少蚕病发生,提早采取预防措施,本文就我省主要的蚕病识别和相应的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蚕用消毒药“养蚕欢二号”是“养蚕欢”液荆的换代产品,由次氯酸盐等多种有效成分蛆成的复合消毒粉剂.用“养蚕欢二号”0.2%~0.5%的水剂或粉剂消毒蚕宣,蚕具或蚕体、蚕座,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微粒子病、猝倒病等防治效果迭93.3%~100%.养蚕欢二号按规定剂量使用对家蚕的发育及体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娟 《广东蚕业》2001,35(2):47-47
由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立项资助,华南农业大学蚕业服装系研究人员经过近10年研究的“小蚕每日一回,大蚕每日二回平面育”于2000年底在广州通过了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改进传统的养蚕方法,变多回育为少回育,大大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既省工又省力,养蚕用工比传统的养蚕法节省30~40%,养蚕成绩与普通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之后,调动了社员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蚕业生产发生了新的变化,由集体养蚕转变为社员家庭养蚕;由过去远离村边隔离防病条件较好的集体蚕房转变为村中户户有蚕房。千家万户养蚕,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对彻底消毒防病来说,又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一)各户养蚕批次不统一;(二)担蚕粪出村时,难免有蛋粪落地,造成病源扩散。(三)互相观摩看蚕,有病时引起病源互相感染;(四)每个蚕户一时不可能都买一台养蚕专用喷雾器,特别是桑园面积不大,养蚕数量不多的农户,没有喷雾器  相似文献   

19.
(1)专利特点:消杀精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制的一种蚕用高效广谱消毒剂,为复合散剂,主要用于养蚕生产的蚕室、蚕具消毒,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细菌病和微粒子病的病原体有良好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20.
1 蚕室蚕具为什么要彻底消毒养蚕能否丰产,首先要看有无蚕病发生,无病才能高产,所以,消毒防病是养蚕的重要技术环节,是优质丰产的关键.养蚕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性蚕病,造成的损失要占蚕病损失的70%以上.传染性蚕病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有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